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巧妙识别对方的虚张声势

在办公室,对方也可能会采取“冲”法——虚张声势。我们只有识破了对方本意,才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什么是“虚张声势”呢?即当某人反对某事时,却假装赞成;而赞成某事时,却又假装反对。因此,某人虚张声势的时候,对真正在乎的事他假装不在乎;而对根本不在乎的事却又假装很在乎。总之,这个人试图制造一种假象,以掩饰他心底真正的想法。其关键在于:虚张声势的人常常“矫枉过正”。如果仔细观察,你将发现这一点非常明显。

只要注意对方的表现怎样,你就能立即揭开虚张声势的面具啦!例如,打牌时,玩家猛下注、猛加赌资,是因为手里真有好牌呢?还是因为牌太烂只能“孤注一掷”?若玩家在虚张声势,那么其目的在于显示自己并不怯懦,所以他会很快下注;但若他的确握有好牌,他会怎么做?他就会有点故意地、慢慢地下注,好像他对手里的牌没什么把握似的。无论是在牌桌上,还是在真实生活里,当人们虚张声势的时候,他们都会假装自己是多么地有信心;也就是说,在人们面前,他们试图形成一个与他们自己真实感受相反的印象。虚张声势,努力装出很有信心的样子时,他就会迅速下注;手里有副好牌了,实际上他倒要等上一会儿,假装思考“该怎么行动呢?”这种情况,可谓“放诸四海而皆准”。若他的反应太快、太有把握了,那么他就是在试图表现他那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信心。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一家律师事务所,如果有个合作伙伴扬言:“若不让我接这个案子,我就要辞职!”那么,他这是在说大话吓唬人呢?还是要来真的?若是来真的,他可能不会特意在这句话里传达他的信心;但如果他在虚张声势,那么别人很容易就能注意到他那种由于过度的信心所表现出来的神态。为什么会做出以上的判断呢?因为我们基于这样的假设:如果他在律师事务所,那么他想做下去。就是说,如果请求达不到,他就得辞职,这种辞职是“被迫”的。所以从逻辑上讲,他宁愿在事务所做下去并接办那个案子的,他可不愿意落得个“‘接案’不成反被‘炒鱿鱼”的下场。因此,如果他过分地坚持“不让我接办这个案子我就要辞职”的想法,那么他就是在虚张声势。因为我们知道,他并不真的想走,他只是在努力制造想走的假象罢了。如果他“不达目的就辞职”的立场是认真的,那么他的表现应该有点勉强,而不是态度上过分的有信心,因为事情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也不是他想见到的。他会显得更加郑重,因为他知道,如果案子接不成,他就得辞职。如果是虚张声势呢?他就不会那么郑重其事了,其实也没什么事,因为无论案子是否接得成,他压根就打算要走人!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虚张声势”呢?正是两者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才清楚地对它们加以分辨。

若要了解该现象背后的心理因素,我们只需看看人们通常都是怎么“打造”他们自己的就行了。自尊心强、高度自信的人,不会到处向世人显示自己有多了不起。只有那些对自己没什么把握的人,才会装出“信心满满的神态”,甚至摆出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以补偿他内心关于自己的那种真正的感觉。事实上,他试图呈现一种“假造的自我”,只是有点“矫枉过正”了。正如我们刚阐述过的,这与其它特定情况下我们所表现的一模一样。

谈判时,若对方不停地说“我要走了;你要对我好一点;我不会决定这件事;你将失去我。”实际上,他哪儿也不会去,他只是虚张声势。正如自信的人不需要用言语去证明自己的信心一样,人们对自己的立场是不是有信心,这一点也往往是不言自明的。只有那些对自己没什么把握的人,才会告诉你“看我多有信心”。因为这可是我们从他身上“发现”信心的唯一方法啊!不过,谈判中,如果你听到类似下面的句子,很可能说明对方“郑重其事”而不是“虚张声势”:“我很遗憾你会那么想;我不会放在心上;我不这么认为;但是让我再想想。”记住,有信心的、不虚张声势的人,对自己的表现是不是会起到什么效果并不感兴趣,他们对自己的形象并不在意。而那些同级别的却爱虚张声势的人呢?他们可是把时间都耗在“怎样让别人对他们的看法好点”上面了。 EAoZc80o4H62Mum3Xmy+z2klh/mjRTG5kUluwFwV57IDaclZ2IfP+jHtWP0R3ZL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