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大战真相》(The Real War) 出版至今已超过四年。当时选择此书名的理由即如其书,是要揭露这场战争的真相。此书名算是达到了这个目的。但随着时间的消逝,这样的目的已成过去。作为这场战争的重大纪事摘要而言,此书内容从未受到过严重挑战。对战事的解析,甚至受到各国核心层军事观察者的支持,其所受肯定程度甚令我惊喜。现在,开战以来二十年过去,战时出生的一代已成长,但战争对他们则无个人记忆可言;这场战争俨然成为历史。因此,不论在时间上或道理上,该是挑选一个新书名的时候了。我要采用一个不再带有当时性,暂时性口吻的书名。改变书名的另一理由是,书中的内容比前更充实。尽管本书的完整性与我的理想尚有距离,至少可称为一部第一次世界大战史(‘a history’of the World War),同时它也可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终极版(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War)的催生与成长有所贡献。

从《大战真相》扩增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一如从论述第一次大战特定事件的一系列专题论文,演进到《大战真相》初稿一样。依我个人的经验,我不认为以缓慢渐次搜集与分析资料方式能编撰出一部令人满意的第一次大战史。但现在当我突然面对大量史料,我认为同样会使我的观点不易保持清晰,思考与写作模式更会被大量涌现的记录所扭曲。其实我已找到一种有效的写史方法。长久以来,这种方法可以将一件件零星事证,拼凑成一副更充实的史实架构。

从《大战真相》演变到现今这部书,一些章节内容不但得到修正,扩充之处则更多。原有的“各方实力与计划”一章,如今已分成两章叙述;两章都加入了新的史料。1914年的战争肇始部分,由于加入两篇新“节”而愈见完整。其中一节论述奥地利与俄罗斯军队的最初冲突,另一节则探讨该年秋天的伊普尔(Ypres)与伊塞尔运河区(Yser)战事。这些战事后来决定了海峡港口的命运。我另外以“空战篇”(Panorama)为名,专辟一节作为空战概述。但是书中大部分的增订,是以既有章节为基础,结合一些新事证扩充而成。这些新事证已让人注意到某些战争期间的人物的想法与感觉。确实如此,个人想法在从事与决定这场战争的过程上重于实质冲突。但是这些决定性影响力,当时仅及各国内阁与军事司令部,而未及士兵或饱经战争伤害的孤寂家庭。

书名演变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的更重要意义是,如今撰述一部第一次大战“真相”史(a‘real’history of the war)已无困难。各国政府的档案已陆续公开,大战时期的政要与将军们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善意。我有把握说,战时绝大部分的事证记录已然刊印,或可供学者研讨。只是这些事证记录目前尚未与公众所拥有的资讯对照过。

大量第一次世界大战文件、日记与回忆录的公诸于世,至少有一好处。由于亲身见证过大战危机,参与过重要会商的人士现仍健在,因此在时机上这些资料正可供他们检验。再过一些岁月,也许太晚了。这种检验是使大战史更接近事实的惟一机会。任何大战史家愈接近史实,或对制造战争者接触愈多,愈觉得纯粹以官方文件为依据所撰写的历史,必然太过草率。因为这样的历史,常会无意间助长无稽之谈。 jdTB/w+uzStck+qj22v//tHfg8Ux//J7JnwlUkE4eJF82R6HAPSa/zkxsEgbjhw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