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十三章

“强者过招智者胜”之“不变之变”

真正高明的、颠覆性的变化,往往是在所有人都完全无意识的状态下发生的。

最后,再让我们来谈谈“变化”。

对于团队管理者而言,如何掌握团队的“变”与“不变”,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无论是推行一项新的政策,还是全面升级团队的制度体系;无论是局部调整,还是全局性的改革,都要涉及一个“变”的问题。但是,“变”的过程与结果永远都会受到“不变”因素的制约和羁绊,如果处理不好“不变”,你就很难做好“变”。

那么,团队管理者应该如何在“变”与“不变”之间辗转腾挪,既能游刃有余,又能不辱使命呢?

这就要从“变化”的本质规律说起。

大体上来说,“变化”可以分为两个类型,即“大变化”和“小变化”。

先来说说“小变化”。

毋庸置疑,如果团队非变不可,那么“宁小勿大”绝对是一条铁律,亦即只有“小变化”才应该是所有团队管理者全力追求的唯一目标。如果管理者平日里忽视小变化,让许多问题逐渐坐大,直至达到积重难返的程度,就会极大地增加解决问题的成本和结果的不确定性,令局面越发不可收拾。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做才能确保“小变化”的发生及效果呢?

有以下三个要点。

一、视野要有高度的全局性和前瞻性。

要想做好“小变化”这篇文章,团队管理者就要有高度的战略眼光,必须对团队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清醒的认识和大体上的规划,这样才能有意识地朝那个方向发力,策划、操作一些具体的“小变化”。

二、果断、及时,摸着石头过河。

由于“小变化”几乎无风险,出了问题也容易调整,所以动作一定要快、要坚决,没必要拖泥带水。只要你抱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心态,胆大心细,稳扎稳打,就一定不会出大问题。

三、七十分主义。

不要试图追求完美。完美是不存在的,完全等同于“零”。所以说,在管理的世界中,“完美”是一句禁语、一道红线,千万碰不得。只要能达到目的,即便有些副作用也在所不惜。坚守“七十分万岁”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你就一定能成为那个笑到最后的人。

总之,只要你是个勇于并善于给自己的团队带来无数“小变化”的领导者,你就一定能带领自己的团队披荆斩棘,不断地攀登新的高峰。

“大变化”的前提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便是再出色的团队领袖,也不是无所不能的神仙,不可能完全判断好“小变化”的必要性,掌握好“小变化”的时机,处理好“小变化”的节奏与细节。无论你如何努力,始终都会有一些本该发生的“小变化”没有发生,本该解决的小问题没有解决。总之,最终你还是不得不面对某些大问题和“大变化”。

所以,下面我们再来谈谈这个“大变化”。

“大变化”也可以有两种表现方式,即“一步到位的大变化”和“积少成多、积小成大的大变化”。

先来说说“一步到位的大变化”。

也许是由于太性急,一般情况下,团队领袖们最喜欢的变化方式就是这种“一步到位的大变化”。雷厉风行、只争朝夕的做法固然酣畅淋漓、干净利索,但也往往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使变革最终沦为“烂尾工程”。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一步到位的大变化”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呢?

答案是否定的。这样的变化方式有可能成功,但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局面已经糟糕透顶,人心思变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大家混得都不太好,对现状都不满意,就不会形成大的利益冲突,同时较为容易达成变革的共识。这就为“大变化”的发生提供了土壤,扫清了障碍。

第二,领袖人物具有极高的威望,在团队内部的实力无人能及。

实力超群、意志坚决的领袖人物的存在至关重要。只要团队内部有这样一个强人在,就不可能有人敢与其叫板或试图翻盘,这就等于给所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不用担心天会塌下来。

第三,团队成熟度较高,经得起折腾。

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规模的变化势必会给团队带来一定的冲击与动荡,在这种情况下,团队的成熟度越高,抗击打能力以及冲击过后的自我修复能力就会越强。

这三个条件彼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除了极个别的特例之外,任何一个条件的缺失都有可能导致“一步到位的大变化”功败垂成。

悲摧的“闫三刀”

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许多团队管理者之所以会对急风暴雨般的变化模式青睐有加,往往是因为对自身的自信,即过分相信自己的团队中存在着一个“威望极高,实力无人能及”的领袖级人物,那个人就是自己。而这种自信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幻想、一种误解。事实上,在这些所谓“领袖级人物”的团队里,权力结构常常是复杂的、多元的。利益集团的存在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不同集团之间的竞争与摩擦更是家常便饭。而团队的领袖人物之所以会对这一活生生的现状视而不见,表现得极其迟钝甚至完全无感,恰恰是因为对自身实力过分自信。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团队领袖贸然推动大规模变革,必然会在团队内部引发剧烈的反抗与动荡,最终引火烧身,反而将自己置于不利境地。

举一个我亲身经历过的例子。

友人闫春(昵称“大春”)是一家大型商贸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助理,由于表现出色,深得老板信任。每当公司有重大决策时,老板总要听取他的意见,甚至委托他以自己全权代表的身份直接出面处理。久而久之,在集团员工的眼里,大春便成了老板的替身,似乎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力。他本人也对自己的实力深信不疑,行事作风果敢泼辣、雷厉风行,任谁都不服,乃至在集团公司内部得了一个“闫三刀”的绰号(这一称呼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程咬金的“三板斧”。也许在同事们心里,大春是个程咬金式的人物?)。尽管这样的行事风格让大春没少惹祸,但由于总体战绩相当亮眼且备受老板偏爱,他总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有惊无险地涉过一个个险关,大体上来说,职场之路走得还算顺遂。

但是,所谓“性格决定人生”,骄傲的大春最终还是“摊上了事”,而且还是“大事”。这件事直接导致大春在如日中天之时折戟沉沙,被集团公司扫地出门。

为什么他的命运会发生如此戏剧性的转变呢?

事情是这样的。三年前,这家集团公司获得了某著名奢侈品品牌的区域独家代理权。经营这一品牌需要成立独立的法人公司,而大春则成为负责筹建新公司的不二人选。由于新公司的档次与集团内部其他子公司不可相提并论,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更是天差地别,所以,从一开始,新公司的筹建便成为集团内部的头号新闻,大春将如何招兵买马更是全体同人高度关注的焦点。不夸张地说,新公司的每一个职位都是令所有人垂涎三尺的肥缺,就连办公室的普通职员都比其他子公司的部门经理更具吸引力。

可以想象出来,这种高度的关注必然会让大春的自我感觉更为良好,来自同事们的甜言蜜语和阿谀奉承也令他对权力的自信心更加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大春对新公司的人事安排工作定下的两条基本原则便不难理解了:第一,他要求新公司所有岗位的人员必须是全集团公认的一等一的拔尖人才;第二,甭管多优秀、多牛气的人才,到新公司之后,必须夹起尾巴做人,绝对服从他的领导。

几个月后,新公司如期成立,果然人才济济、精英辈出,且各个对大春俯首帖耳,不敢造次。

那位说了:既然“闫三刀”如愿以偿,得到这样一支梦幻之队,又为何会“摊上大事”,折戟沉沙呢?

坦白地说,刚开始我也有这样的质疑。尽管对大春的个性不太看好,但毕竟这家伙身后有老板撑腰,而且他真如程咬金一般福大命大造化大,迄今为止渡过险滩无数,从未真正栽过跟头。所以,即便这次他真的栽了,应该也不至于伤筋动骨,再也爬不起来。事实是:曾经风光无限、好运无边的“闫三刀”确实跌得很重,不仅摔坏了筋骨,而且一跤就跌出了圈外,连重新爬回来的机会都没有。

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问题还是出在利益分配的冲突上面。新公司成立后的前两年,一切进展还算顺利。人员团结,素质又高,经营的品牌也绝对给力,真是想不挣钱都难。这几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老板乐得合不拢嘴,员工的满意度也相当高,大春自己更称得上功成名就。照理说,大春应该没有什么遗憾了,可“闫三刀”毕竟是“闫三刀”,过了两年消停日子的大春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那颗不安分的心,决定狠狠地嘚瑟一下——彻底改革公司的薪酬体制。他的逻辑如下:尽管开业以来公司的发展一直气势如虹,但这份亮眼业绩的取得基本上和员工的能力和努力没什么关系,完全是托品牌之福。说句不文明的话,只要手中有了这种级别的超牛品牌,即便不雇人,拴上几条狗待客,也会有人上门送钱。所以,公司员工的超高待遇绝对不合理,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不劳而获、坐地分钱的荒唐事,必须予以纠正。

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老板,痛陈“旧制度是对公司资源的侵蚀、老板财富的盘剥,彻底改革旧制度已经刻不容缓”的道理,果然得到老板的高度认同,同意他推行大规模改革。可以说,至少在老板这里,他得到了非常大的加分:一来他没有私心,完全是为公司和老板着想;二来他没有擅自行动,主动征求老板的意见并得到老板的授权,这也是对公司纪律和老板本人甚为尊重的表现,当然会获得老板的欢心。这就意味着,如果这次变革能大获成功,大春的前途会更加不可限量。遗憾的是,这件事的正面效应也就止于此了。后面发生的一切,对这位“闫三刀”而言无疑意味着一场噩梦。

得到老板授权后,大春没有半点儿拖延,立刻搬出看家的“快刀”手腕,开始推行自己的改革大计。在他心目中,改革的成功似乎是指日可待的事,几乎没有任何风险。大春之所以会如此自信,完全是因为他对自身实力拥有一种强大的安全感:他认为自己在集团公司打拼这么多年,已经夯实了无可动摇的权力基础。更何况这家新公司是他一手打造的,所有人都由他亲自挑选和提拔,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他手里,大家必然会对他心存感激乃至心生畏惧,再加上本次改革还有老板在背后强力支持,所有这一切似乎都意味着改革将所向披靡,一帆风顺。

可他还是错了,事情并没有按照他心中已然设定好的情节发展,而是有了戏剧性的变化。

几乎从改革的第一天起,这场改革便受到公司员工的大力抵制,这让大春十分震惊,也十分愤怒。没想到,公司内部居然有这么多人敢于挑战自己的权威,抗拒自己的新政。大春盛怒之下痛下杀手,一连开除了好几个部门经理和带头闹事的骨干员工。这一招果然有几分震慑力,闹闹腾腾的局面总算稍微有所改善。可大春没能做到高枕无忧,相反,他的噩梦刚刚开始。没出几个月,公司业绩便开始下滑,员工消极怠工,再也不见往日的精气神。他们通过这种方式狠狠地报复了大春:既然你给我们狗的待遇,那我们也只能给你干狗干的活儿!我们就是要让你看看人和狗有什么区别!

当然,对于这种明目张胆的造反行为,“闫三刀”绝无可能网开一面。他平生最不怕的就是硬碰硬,最擅长的就是死磕,对于胆敢公然消极怠工的员工,他的态度就是三个字:“杀无赦!”可在清除了一大批害群之马之后,他发现自己陷入了真正的麻烦:员工开始和他玩躲猫猫游戏,他抓的时候就勉强上一下发条,可一放手就立刻掉链子,后来甚至发展到他人在公司就装个干活的样子给他看,只要他一转身离开,便立马“放鸭子”。更离谱的是,公司员工几乎各个变成了《鸡毛信》里的放羊娃,大家彼此传递着大春的行踪消息,以“三刀来了”或“三刀走了”为信号,“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显然,大春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海洋。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结局基本上就已经注定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大春的困境还不只如此,更大的霉运还在后面。这一次,对他宠爱有加的老板在背后给了他致命的一击。

其实,公平地说,在大春刚开始走背字儿的时候,老板还是很给面子的,替他撑足了场。尽管针对大春的质疑和不满铺天盖地而来,各种小道消息、流言蜚语也是不绝于耳,老板却完全不以为意,一直忠实地扮演着大春的支持者和守护神的角色。他甚至给全集团下了一道死命令:严禁传播小道消息动摇军心,“违令者斩”!这个动作对渐露颓势的大春而言无疑是一场救命的及时雨,令他感激不尽,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位事业上的伯乐,也更加坚定了他成就改革、报答老板的决心。不过,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尽管老板支持大春的立场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一立场也有一个底线,那就是不能让老板亏钱。可逐渐乱了方寸进退失据的大春最终冲破了老板的这道心理防线——尽管他推行改革的本意是为了给老板省钱,而且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可是他费尽心思从员工口袋里抠出来的那仨瓜俩枣和整体业绩下降损失的银两相比,显然是小巫见大巫,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这引起了老板的不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局面的恶化,这种不满越发膨胀,终于导致老板出手,为这场不知该称作“波澜壮阔的正剧”还是“乱七八糟的闹剧”的戏码画上了休止符。

这一仗令大春元气大伤,不仅他的威信大打折扣,实权也受到了严重削弱。员工不再买他的账,老板的信任也一去不复返。不久,老板以分担压力为由给他派来一位副手,而此人的真实身份与使命大春也心知肚明——这位副手便是老板的新宠,而对他的所谓“辅助”,说白了就是对他的“代替”。

很明显,老板已经下了逐客令,尽管还给他留了一些面子。

心有不甘的大春曾几次试图与老板沟通,为挽回局面做最后的努力,但是都被老板以各种理由回避。这令他十分感慨,要知道,曾几何时,老板的办公室几乎与他本人的办公室无异。在他心目中,那间宽敞漂亮的屋子似乎从未有过门槛,任他随意进出。时过境迁,对现在的大春而言,那间屋子的门槛似乎比天还高,令他已然完全不得其门而入。就算物是人非是人间常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自己的生存环境和人生轨迹便发生如此规模的剧变,也令他难以接受,不胜唏嘘。

在度过了一段大权旁落、百无聊赖的日子后,大春终于愿赌服输,彻底放弃,向老板递交了辞呈。

对于这段刻骨铭心的往事,尽管大春一直都以“先驱者、探索者、牺牲者”自居,试图将自己的作为正当化,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可其实所有人心里都明白,大春这次的失败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完败”。因为几乎从所有角度评价,大春的这一改革行为都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不但群众闹翻天,老板不满意,而且还赔上了自己的大好前程,真是“一举多失”的败笔。

对了,再补充一个小细节。很久之后,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得知大春曾经有过的另一个绰号——阎王爷。因为过于重口味,慑于大春的淫威,这个绰号并没有传开,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无人再提了。不过,我愿意相信,其实在员工的心目中,这个绰号从来就没有销声匿迹。

对于大春的悲剧性结局,我似乎又有了更深的感触,真不知该为他惋惜,还是该为他不平。

团队中的“游击战”

所以说,作为一个团队管理者和领导者,对自己的权威与实力有自信是好事,但是切忌过分自信,锋芒毕露,毕竟江湖险恶,人心复杂,关键时刻还是多留一个心眼好。

话又说回来,即便团队领袖的自信是对的,他本人确实是“威信极高,实力无人能及”的超级强人,仅凭这一条就想让急风暴雨般的变革大获全胜也是难上加难。道理很简单,就算团队内部存在这样一个伟大的牛人,如果这个团队本身极其脆弱与稚嫩,根本就没经历过什么风雨,那么纵使领袖级人物再强悍、再牛气,也很难力挽狂澜,让自己的团队免受崩塌之灾。同理,如果情况并没有糟糕到极点,团队内部也没有形成较强的变革共识,而领袖级人物仅仅由于一己之欲,凭借一己之力便想一举突破重围,彻底改变现状,也几乎没有可能。或者说,在这种情况下,现状即便被改变也难以长久,没有共识做支撑,一切迟早还会被打回原形。

就拿大春的案例来说,他的变革大计之所以会遭受如此惨败,就是由于他高估了自己,错判了形势。首先,他以为自己是老板的化身,在公司内部的地位无人能及,但毕竟自己“打工仔”的身份未变,亲手招到新公司来的员工又都是各路精英、人中龙凤,这就为日后在新团队内部发生利益和实力的分化与固化局面埋下了伏笔。具体地说,团队新,成员也新,一切尚未定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个新团队内部藏龙卧虎,就极容易形成强大的实力集团与利益集团,而这样的局面其实是最难把控的。别说大春,即便是老板亲自出马,也难说能有驾驭这种局势的绝对把握。所以,仅凭过分轻敌与过分自信这两条,大春实现野心就注定会以悲剧收场。这还不算完,大春还犯了两个致命错误。第一,错估了形势。大春的改革几乎要触动团队内部所有人的既得利益,因此绝无可能获得共识。第二,错估了团队的抗打击能力。新团队成立时日尚浅,依然十分稚嫩,根本就经不起太剧烈的折腾。而大春对如此浅显的道理视而不见,一意孤行地强推自己的改革计划,因此折戟沉沙、自断前程也算合乎情理的结局。

可见,逞匹夫之勇是没有用的。要想成就大事,就必须耐下性子,等待时机的成熟。

不过,权威、共识与成熟度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归根结底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完全靠“等”也许过于消极。所以,如果你确实对“大变化”情有独钟,不忍放弃,不妨另辟蹊径,采取一种更靠谱的变化方式。

这个变化方式就是“积少成多、积小成大的大变化”。

顾名思义,这种变化方式还是以“小变化”为基础,通过累积量变的方式来促成质变。显然,与急风暴雨般的变革相比,这种方式更隐蔽也更扎实,能够在大多数人毫无意识的情况下给整个局面带来某种颠覆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痛苦最小,副作用最轻,一切都如行云流水般发生,且不留任何痕迹,堪称“不变之变”。

以下是几个操作要点:

一、不宣而战。

一般来说,在团队管理者酝酿实施某种“大变化”(如彻底整顿团队秩序、全面升级团队制度体系等)的时候,总会例行公事般地发文、开会以“昭示天下”。他们这样做,无非是出于两个理由:一是为了表决心,告诉团队成员“我是玩真的”;二是为了聚共识,暗示团队成员“你们可得支持我哦”。当然,除此之外,也许还会有其他一些可能,比如说某种莫名其妙的仪式感或含混不清的道义感。总之,在动手的时候不大张旗鼓地嘚瑟一下,将行动内容彻底公开乃至大肆宣传一番,就好像对不起谁似的。而这样的做法是危险的,搞不好会让你摔在起跑线上。因为“共识”必须在行动之前搞定,先行动再找共识显然搞错了事物的逻辑关系和先后顺序,势必会引起恐慌和反抗。尤为要命的是,你还在行动之前大鸣大放、不遗余力地告诉大家“我是玩真的”,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团队内部的恐慌心理,一定会导致更猛烈的反抗,让你的变革从一开始便蒙上厚厚的阴影。

那位说了:你怎么知道我在行动之前没有凝聚足够多的共识呢?我又不是傻子,当然知道如此巨大的变化需要得到大家的支持。我之所以敢发文件,敢开大会,将我的变革计划隆重推出,就是因为我已经做足了功课,得到了足够多的共识!

好吧,既然你这么说,我就不妨矫情一次,将我的底牌和盘托出。坦白地说,不是我对共识存有偏见,恰恰相反,我一直都是共识的铁杆粉丝。我甚至认为,管理者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不停地寻找和创造共识。不过,也正因为共识如此重要、如此珍贵,所以获取共识在很多情况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中国,特别是当事情牵扯到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的时候,真正找到高质量的共识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一般来说,无论你对自己业已找到的共识有多自信,这种自信里面都很有可能灌满了水分。总之,在我们这里,相当多的共识都是虚假的、表面化的,把对团队来说堪称生死攸关的颠覆性变革寄托在这样一种如玻璃般脆弱的共识上面,是一种极其危险、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不夸张地说,绝大多数团队之所以在试图发起某种颠覆性变革时都会遭遇滑铁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共识不瓷实”。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对于某些事关重大却又极难形成高质量共识的变革而言,在行动之前大玩特玩“昭示天下”或“大鸣大放”的招数都是不可取的。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变革大计修成正果,大获成功,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宣而战”。

只有不宣而战,才能巧妙地绕过利益纠葛的牵绊以及寻找共识的烦琐,让你从一开始便牢牢地把握战略主动,进入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空前广阔的战略空间。

在这方面,武学大师李小龙和历史伟人邓小平都是出类拔萃的代表性人物。

先说李小龙。

我们知道,武林高手过招时一般都得先摆一个姿势,拉开打的架势。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姿势或架势就是“宣战”的意思,意味着“哥们儿要开打了,准备接招吧您哪!”

李小龙最烦的就是这一点。他反对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主张“不拘形式”“不宣而战”。所以,对许多功夫高手来说,和李小龙对决是一件十分令人困惑甚至十分痛苦的事情,因为甭管你这边摆出多潇洒、多帅气、多高难度的 pose (姿势)严阵以待,对方都毫无反应,完全对你视而不见,就是面无表情、直愣愣地站在那里,让你不知道他到底想怎么打,抑或是否真有打的意思。这会形成一种奇怪的气场,令你一头雾水、心惊肉跳,不知该如何出招,何时出招乃至是否应该出招。就在你犹疑不决之时,对方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出击,一拳将你击翻在地。当你已然躺在地上擦鼻血的时候,脑子里还是一团糨糊,搞不清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自己是否已经被打败,抑或是否真的和对方打过。

这就是“不宣而战”的厉害。本来也许实力相当,或至少差距没有那么大的两个对手,仅仅因为这一招就会顷刻面对天差地别的结果。

再说邓小平。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形势极为复杂,各种利益群体、各种僵化思想、各种潜流暗潮在神州大地盘根错节,酝酿着无数一触即发的潜在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小失误、小兴奋点都有可能掀起轩然大波,大幅增加变革的社会成本。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确保改革的效率,邓小平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不争论”的理论,巧妙地驾驶中国这艘超级巨轮相对轻松地驶过曾经令无数重大变革折戟沉沙的重重暗礁。

邓小平的逻辑十分清楚:与其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休止的争论中,不如先悄无声息地干起来再说。干起来,无非是两种结果和两种应对方法:干好了,可以理直气壮地端到台面上大力推广,而且还能彻底堵住反对者的嘴;干不好,再悄无声息地停下来就行了。整件事情水过无痕,不会给社会带来任何重大危害。

这就是“不宣而战”的智慧。它的核心思想是“结果优先论”——只要能达到目的,就不必拘泥于形式和手段。

二、声东击西。

变革,尤其是剧烈的大规模变革会遇到什么样的阻力?

简单。利益集团的分化以及不同集团之间的对立与摩擦,就是变革的阻力。

好消息是,利益集团的分化虽不可避免,但利益集团之间的摩擦可以化解。不过,这种化解并不意味着公开地在利益集团之间搞平衡,而是通过麻痹利益集团的神经做到的。

具体地说,就是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刻意模糊变革的对象,让阻力降到最小。

举个也许不太恰当的例子。比如说你想修理某个不肖之徒,你会怎么做?直接走上前去给他一拳?那他一定会提前戒备,不给你出拳的机会。可是,如果你换一个做法,假装和他身边的某个人发生了冲突,并试图冲上前去给那个人一拳,这个时候,你真正想修理的家伙一定会放松警惕,那么你就可以在冲到他身边的时候突然发力,轻松地将其击倒。

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如果你的变革对象(亦即打击对象)过于清晰,那就等于提醒对方做抵制你的准备,人为地为自己制造障碍。因此,只有声东击西,让所有人都找不着北,你才能在没有任何阻力或阻力极小的情况下发力,轻松地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顺便说一句,声东击西的战术可以灵活地反复使用,尤其是在利益集团较多的情况下,你的手法越灵活,变化越频繁,对方就越迷糊,不知道你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这样一来,主动权便完全掌握在你手中,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玩游戏了。

三、挖墙脚、掺沙子,让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那么,是否做到了不宣而战和声东击西,就可以确保大功告成了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即便你成功地布置了一场好局,如果发力过猛,动作过大,依然会令结果大打折扣,甚至将整场好局彻底搞砸。职场虽然与战场相似,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于战场。与战场相比,职场的敌我定位更模糊,利益关系更复杂,局势的变化也更频繁,更扑朔迷离。在这种情况下,闪电战显然是不适用的,要想成就大事,就必须采取游击战的战术。具体地说,就是挖墙脚、掺沙子,让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既然是不宣而战,当然不能打草惊蛇。你的动作必须极其慎重、极其隐蔽,步伐和力道要尽量小、尽量轻,切实做到“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的朋友保杰年纪三十出头,但已经是一家民营连锁商业集团公司的老总了。他能坐到这个位置颇为不易,背后有一段戏剧性的经历。

当初保杰之所以选择进这家民企工作,是因为被这家企业当时的老总——一个叫李权的中年男人的诚意打动了。

事情是这样的。保杰是个拥有英国某著名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海龟”(海归),出国时可谓踌躇满志,学成归来后却意外地变成“海带”(具有洋学历的待业青年),一度意志消沉,对前途颇感迷茫。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通过朋友认识了李权——一个号称有留美经历的海归,此人彼时刚刚接任一家民营商业集团公司总经理的职位,并在工作中遇到了巨大的难题,急需一个得力助手协助他打开局面。

原来,这家集团公司是一家从国企改制而来的民营公司,虽然已经作为民企经营了几个年头,却依然残留着不少老国企中常见的弊病。比如说组织架构僵化、经营手法陈旧、裙带关系盛行等,所有这些问题就像一条条绊马索,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老板心急如焚,却又苦于心无良策且独木难支,于是四处托人寻觅外界高手,终于找到了李权——这个自称喝过洋墨水、念过洋经的“假洋和尚”,将企业管理的大权交给了他。

李权果然不是善茬儿,一上任便点起三把火。他以“改革派”自居,公开向自己眼中的“保守派”宣战。上任伊始,他便狠招频出:除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公司的经营模式和分配机制之外,他还彻底调整公司的组织架构,大力清理根深蒂固的裙带关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就一口气开除了六七位元老级高层,并清理了上百名中基层员工。与此同时,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到公司的关键岗位上,试图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改革派的绝对权威。

由于李权的动作太快,势头太猛,公司的保守派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被他一连串突如其来的组合拳彻底打蒙了,稀里糊涂地输掉一城。这些保守派毕竟都是些身经百战的老江湖,尤其是经历过老国企改制前后那些暴风骤雨的洗礼,抗击打能力自然非同一般。他们从最初的猝不及防中缓过神来,很快便稳住阵脚,开始发动反击。

由于李权换血的动作太快、太猛,那些新上任的改革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公司的传统业务,再加上元老级高层及员工的集体抵制,集团公司的业绩直线下降,公司内部的氛围也冷到了冰点,一副死气沉沉的模样。

业绩不佳,士气不振,改革派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正义性,发展势头受到严重削弱。后来,在老板的斡旋下,李权被迫让出不少关键岗位,才勉强与保守派实现和解,让紧绷的局势和公司的业绩稍稍有了些改善的迹象。但表面的和解并不代表着战斗警报的解除,只能代表战斗从地上转到了地下。而且,对于李权的改革派来说,地下的战况显然比地上的更激烈,也更险恶。

处境不妙的李权痛感“子弟兵”的不得力是让他一再失势的重要原因,急需找到一个得力助手协助他稳住局面,并伺机力挽狂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杰见到了李权,而为人稳重、足智多谋又有着金牌学历傍身的保杰对李权来说显然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于是,他拿出“三顾茅庐”的诚意再三邀请保杰,终于成功地说服一度立志“非外企不入”的保杰放下成见,改弦更张,加入了他的改革派战队。

正式进入这家民企不久,保杰便敏锐地意识到李权身上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不只包括李权的盲动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还有李权个人品质方面的问题。保杰发现,李权是一个极其刚愎自用、心狠手辣且自私自利的人,无论是他的敌人还是他的朋友,只要挡了他的去路抑或妨碍了他的意图,基本上他都会以最决绝的方式将其铲除,不留任何情面,极少采取积极沟通或善意妥协的方式解决问题。他甚至公然宣称曹操的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自己的座右铭,平日里崇拜的偶像都是些古今中外的乱世奸雄。不仅如此,随着接触的深入,保杰发现李权对他个人的兴趣似乎主要集中在他那亮闪闪的洋学历上面。无论走到哪里,李权总爱带上保杰,而且逢人便夸保杰的洋学历如何了得,私下里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暗示保杰“不要翘尾巴”“现在有洋学历的人多的是,大多数都在家里待业,没什么好牛气的”……事实上,保杰对自己的学历相当低调,从未有过任何炫耀的举动,所有炫耀的话恰恰都出自李权之口,而这种炫耀已经令保杰十分烦恼、尴尬。很显然,李权对保杰学历的溢美之词并不是送给对方的,而是送给他自己的——你们看,这么牛的人现在居然给我打工,可见我牛到什么程度了!

后来,从李权的一个心腹那里,保杰终于知道了全部真相。原来,李权的留美学历根本就是山寨的,而且这件事已经引起公司内部的保守派甚至老板本人的怀疑。这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他认为自己的不顺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因此必须找个拥有货真价实洋学历的下属为自己撑撑门面。而这一点,几乎就是保杰之所以比他从前的下属更为“得力”的唯一原因。至于说到保杰脑袋里的干货,他其实并不在意,因为他对自己的才华深信不疑——在李权的眼里,“智慧”是唯一不需要从别人那里借用的东西。

坦白地说,知道这个真相的时候,保杰并不十分吃惊。从李权偶尔秀出的那几句蹩脚的英文里,其实他早已嗅出一些东西,所以多多少少对这种结果有一些心理准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保杰并不想纠缠于这些细枝末节。或者说得夸张一点,他甚至可以理解并接受这种鸡鸣狗盗的行为。事实上,他也一度付出努力,试图包容李权人性方面的弱点,尽最大可能帮他做一些事情,尽管很艰难。但是,不久,另一个现实让保杰的努力彻底幻灭了。他发现,李权其人尽管外表道貌岸然,内心却极为猥琐,经常用隐蔽而下流的语言和行为骚扰女员工——这显然已经超出了一个社会人的底线,当然也包括保杰本人的底线。

随着浮出水面的真相越来越多,保杰渐渐对李权这个人失去了希望,脑海中一度闪现出辞职走人的念头,可内心的倔强和不服输的精神又拖住了他的脚步,留了下来。

于是,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做点儿什么。

保杰决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他自告奋勇地充当了李权对付保守派的急先锋,暗地里,他却为对方提供了不少关于李权阴暗面的绝密信息。保守派如获至宝,对李权大加挞伐,很快就将其逼到墙角。由于证据确凿,事实清楚,老板也对这位外来的假洋和尚彻底失去了耐心,终于向他下达了逐客令。

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一直到走的那一天,李权都不知道自己职场生涯的转折点到底是在哪里出现的。

赶走了李权,保杰便成为保守派心目中的红人,自然而然地登上了总经理的宝座,而那些残留下来的改革派便也见风转舵、弃暗投明,自愿投到保杰的麾下。

保杰吸取了前任的教训,并没有立刻采取坚壁清野的做法,对保守派或李权留下的改革派做出任何动作,而是主动选择休养生息的方式,让公司度过一段波澜不惊的平稳期。

一年后,眼看时机逐渐成熟,保杰开始了谋划已久的行动。

在老板的支持下,他制订了一个深化公司股份制改革的计划,将所有元老级高层均请进公司董事会,并赋予他们一定额度的股份;与此同时,在事实上剥夺了他们的实权,使他们远离了公司的决策核心。尽管这是一种典型的“杯酒释兵权”的做法,但是由于所得股份的预期收益相当诱人,而且“公司董事”的光环也足够亮眼,所以保守派元老们便欣然接受,基本上没让保杰的计划发生大的波折。

又是一年过去了,保杰却并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让这些望穿秋水的元老等到足够金额的人民币。他们感到被愚弄了,愤怒地向保杰兴师问罪,而后者不慌不忙地道出个中原委——这一次的股份制改革之所以不够成功,原因不在于计划本身有缺陷,而在于执行的人有问题。正是因为太多的员工,尤其是那些从老国企留下来的元老级员工不给力,所以计划的许多细节才无法落实,处处掉链子。所以,要想让这个计划真正开花结果,就必须进行深入的组织架构改革和人员调整,而这些举动对企业来说有可能意味着伤筋动骨和强烈的民意反抗。这使他犹豫不决,不敢轻举妄动。

这其实是一个苦肉计。保杰算定这些元老级“董事”听了他的解释之后必然会出手相助——“有钱能使鬼推磨”,尽管许多老国企员工都是这些“董事”的亲信或心腹,可和腰包里的银子相比,孰轻孰重,他们心中自然有数。

果不其然,元老们出手了——他们或断然切割,或主动劝退那些被认为是挡了他们财路的“绊脚石”,亲手为保杰清扫出一片可以尽情发挥的空间。

那位说了:这个结果也太富戏剧性了吧?让这些“前朝老臣”和他们自己的忠实党羽同室操戈哪有那么容易?要知道,培养这些死心塌地地跟着自己混饭吃的“家臣”是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这玩意儿可是铁板一块的利益共同体,哪是那么容易被你区区一个苦肉计就能彻底颠覆的?

没错,这个质疑很靠谱。经年累月形成的某种利益群体一般来说是极难被打破的,除非你巧施妙计戳到它们的痛处,动摇了它们赖以存在的根本——利益与信任。

保杰这个年龄与阅历极不相称的小伙子之所以高明,就是因为他能洞若观火,在行动之前便一眼看透事物的本质,并做出天衣无缝的铺垫与安排。

其实,在使出苦肉计之前,他还极其隐蔽地用了一招反间计。

事情是这样的,保杰在设计那个深化股份制改革方案的时候,刻意做了一些手脚。他将利益分配的天平向那些元老级高层做了大幅倾斜,同时故意疏漏了他们的“家臣”和死党。“家臣帮”人马自然心中不爽,向保杰提出抗议,而保杰也爽快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误,郑重承诺一定会尽快调整政策。保杰嘴上说要调整,却按兵不动,迟迟见不到任何付诸实施的迹象。“家臣帮”不断催促,保杰亦不断答应,可就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令这些望眼欲穿的“家臣”焦躁不已。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眼看时机成熟,保杰假借他人之口暗地里放出消息,暗示在为“家臣帮”争取利益这件事上,他已经竭尽全力,他的措施遭到既得利益者即那些元老级高层的集体反对,根本就推行不下去。总之,错不在他,而在众“家臣”的“主子”身上。

这一招果然奏效。没过多长时间,保守派阵营内部便出现了明显的裂痕,而且这道裂痕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大。到最后,那些“家臣”干脆用消极怠工的方式向他们的“主子”表达无声的抗议,令后者心灰意冷,逐渐萌生“散伙”的念头。

正是因为有这个反间计的铺垫,保杰后来的苦肉计才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言归正传。那之后又过了三年,保杰利用自己从英国修来的专业金融知识,逐一稀释并最终收回了这些“董事”的股份,将他们的势力彻底清除出公司,为自己的变革大计成功地画上了句号,成为这家企业名副其实的掌舵人。

“智慧”与“阴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故事到这里便告一段落,但故事中的许多细节值得我们的团队领导者仔细品味。

显然,保杰是一位变革高手,深谙中国式变化之道。

让我们来看看他的变革手段都有哪些方面值得借鉴。

首先,与李权的锁定目标、狂轰滥炸不同,保杰的变革自始至终都贯彻了“不宣而战”的原则。无论是对付激进的改革派,还是对付腐朽难缠的保守派,保杰都没有明示目标,而是暗自发力,在对方浑然不觉的情况下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方式将其轻松拿下,几乎堪称“兵不血刃”。

其次,保杰的行动极其谨慎、稳妥而隐蔽,一切按部就班,绝无操之过急的痕迹。他可以为结束动乱、稳定军心拿出一年的时间,也可以为制造保守派的内部矛盾等待一年的时间,更可以为最终清除保守派势力付出三年时间。尽管这个过程有些漫长,但正是这种耐心与韧性使变革的结果可以真正落地,成为货真价实的质变。这样的结果一旦出现,便很难发生反复。最终算总账,比起“快、散、乱”式变革,即那种快刀斩乱麻,看似畅快淋漓实则隐患无穷的变革方式,其实“慢、准、稳”的操作模式更节省时间,拥有更高的效率。

最后,在整个过程中,保杰巧妙地运用了声东击西、借力打力的战术,取得了相当辉煌的战绩。自始至终,他的锋芒所向与打击对象都是不明确的:表面上看好像在打击保守派,实际上给了改革派致命一击;表面上看似乎帮助保守派元老攀上事业顶峰,实现了荣华富贵,实际上神不知鬼不觉地缴了他们的械,卸了他们的兵权……尤为令人叫绝的是,他居然能够利用人的贪财心理巧施反间计与苦肉计,让那些保守派元老自己出手清除了自己的党羽。这一结果不但为他的变革大计扫清了障碍,也为最终将这些元老清除出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战例。

必须指出的是,所有这些计谋的使用,都务必遵循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善用。

一言以蔽之,好的计谋为善人所用,叫作“智慧”;而为恶人所用,则叫作“阴谋”。俗话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智慧的人天下无敌,而玩阴谋的人则注定会恶贯满盈。

因此,在谋略面前,一定要满怀敬畏之心,万万不可滥用。要成为驾驭谋略之人,而不能被谋略所驾驭,否则必将走火入魔,最终自食其果。

总之,下回如果你真的得到了一本武林秘籍,甭管是《九阴真经》还是《葵花宝典》,你一定不要急不可耐地打开它,贪婪地照猫画虎,模仿里面的神奇招数,而是要恭恭敬敬地把这本奇书放在自己的面前,手贴胸口,双目紧闭,扪心自问是否拥有一颗虔诚的心。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便可以放心大胆地让自己融入那云谲波诡、变幻莫测的武学世界;反之,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不妨将那本书永远藏匿于书柜底下,或干脆将其付之一炬,以免害人害己。

小结:

与急风暴雨般的大变化相比,通过不断累积小变化促成最终的质变的方式更隐蔽也更扎实。它所带来的痛苦最小,副作用最轻,一切都如行云流水般发生,且不留任何痕迹,堪称“不变之变”。 N6XUnq1GZr8csrNP28ERv4f9Uii8dFnreZh4gfJG+JyYzRQ0URsPmNU7KKFRDgO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