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十二章

“强者过招智者胜”之“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的意思就是:什么都不做,等着对方出错,或静待某种可以“做点儿什么”的战略机遇出现。

现在再让我们来领略一下高手博弈的另一个超级杀招——无为而治的威力。

这一招有三个关键环节,即“静观其变”“因势利导”“推波助澜”。

此招最经典的案例,当属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一系列作为。

第三次复出之后,对于如何治理中国,小平同志已经心中有数。但是,彼时的中国刚刚从“文化大革命”中走出来,依然千疮百孔、步履蹒跚、思想僵化、积重难返。如果过于心急,在短时间内即迅速推出一系列崭新的政策,恐怕不但不能收到成效,反而会有令改革大计过早夭折的风险。

高手就是高手。小平同志没有心急,而是采取了静观其变的策略。因为他知道,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整个中国社会人心思变,只要拿出耐心等待一段时间,社会上一定会出现某种重大的转机。那时,他只需因势利导、推波助澜,就可以成就大事,让改革开放的大船得以扬帆起航了。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一场围绕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辩论在某些媒体上展开。机会来了!小平同志审时度势,立刻表态支持这场辩论,并进一步推波助澜将这场辩论推向全国,使其最终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大辩论。这场大辩论就像强力催化剂一般推进了彻底解放全中国人民思想的进程,为其后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小平同志基本上从头到尾都贯彻了这样一种“无为而治”的思路。

“影子英雄”陆逊

说完今人,再来说说古人。

灿如星河一般的三国英雄中有无数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但是我说一个人的名字,想必能有些印象的人应该不多。

知道陆逊是谁吗?

相信你不会摇头,但也未必会点头。没错,与其他那些超级名人相比,此人显然过于低调,几乎无法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但是,这位时常为人所忽视的小伙子其实是孙权集团中才华不亚于周瑜的一位绝世高人。或者更公平地说,此人的雄才大略要远胜于周瑜。而其最擅长的招数,就是这个“无为而治”。

尽管《三国演义》中对陆逊这一人物着墨并不多,但是此人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三国史的进程。因为此人曾经力挽狂澜,亲手拯救了孙权集团,并直接导致刘备集团的开创者——刘备本人命丧黄泉,自此轰轰烈烈的三国时代正式结束了前半程血雨腥风的英雄之间的争锋,进入后半程云谲波诡的国与国之间的对决。

陆逊最伟大、最经典的战例,毫无疑问当属痛扁刘备集团的“火烧连营”。

在这一战例中,陆逊“无为而治”的战略思想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

当刘备为了给结义兄弟关羽报仇,亲率七十万大军攻打孙权集团的时候,陆逊临危受命,引兵拒敌。正当全体将士不惜马革裹尸、战死疆场之际,陆逊却莫名其妙地当起缩头乌龟,只知道一味地退却、避战,令孙权集团士气大伤。众将士十分不解,开始对陆逊冷嘲热讽,纷纷要求迎战。可陆逊不为所动,继续紧闭寨门,高挂“免战牌”。不论刘备集团如何百般挑衅,众将士如何忍无可忍,陆逊就是不肯出战,似乎铁了心地要将缩头乌龟当到底。

正当陆逊的声望降到极点,将士的士气即将彻底崩溃之际,转机出现了:刘备大军由于发力过度、攻势太猛,再加上长途跋涉疲劳不堪,渐渐地出现了松懈的迹象。尤为要命的是,爱兵如子的刘备为了让部队纳凉避暑,居然将大军营寨驻扎在茂密的树林当中!

这一战略环境的决定性变化令陆逊欣喜若狂。他知道,刘备已经犯了兵家大忌,离死不远了。

于是,在一个狂风大作之夜,陆逊果断下令:放火!

转瞬间,整片树林燃起熊熊大火,尚在睡梦中的刘备大军被烧了个猝不及防,立刻四散奔逃,溃不成军。陆逊趁势挥军掩杀,将刘备大军一举歼灭。

那位说了:刘备身边不是跟着诸葛亮吗?亮哥在场,怎么会让自己的老大尝到如此败绩?

没错,如果诸葛亮在场,陆逊绝对占不到半点儿便宜,也许孙权集团真能被刘备集团灭掉。如果是那样,历史将被改写。只可惜诸葛亮一世英明,却没能料到孙权集团中还有陆逊这样的人物;而刘备驰骋疆场一辈子,身边也从未少过诸葛亮的辅佐,唯独这决定命运的一战,偏偏没有带上亮哥,而是让他在后方留守。真可谓一念之差,成千古恨!

其实,更公平地说,诸葛亮还是间接地参与了这场战役。刘备曾经将扎营之地绘成地图,派人去请教过诸葛亮。亮哥见图后大惊失色,当场对来者说:“这是谁给老大出的主意?可以立马将他推出去斩了!”而来者的一句“这是老大自己的主意”也让亮哥彻底无语。可他还是将自己的意见转告给刘备,希望他尽快将大军拉出死地。可惜的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陆逊“无为而治”的妙计能大获成功,第一个要感谢的恐怕还是亮哥,正是亮哥神一般的缺席给了他一个在历史上扬名立万的宝贵机会。

除了这个经典的“火烧连营”之外,陆逊还有一次漂亮的“无为而治”的表演,这次表演同样涉及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安居平五路。

其实,这出叫作“安居平五路”的好戏,主角不是陆逊,而是诸葛亮。陆逊在这个故事中扮演的仅仅是一个配角,也正因如此,人们才容易忽视这位天才在这个历史典故中所展现出的雄才大略。

事情是这样的。

刘备被陆逊击败,自知性命难保,便在一个叫“白帝城”的地方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刘备病逝之后,亮哥立刘禅为帝,倾全力辅佐。众所周知,这个阿斗根本难当治国大任。魏主曹丕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讨伐机会,便听从司马懿的建议,起五路大军共数十万人马杀奔刘备集团的大本营。

魏军名义上虽然是“五路大军”,这个“大军”却猫腻不少,混杂了不少疑兵(即故弄玄虚,以吓唬人为主的部队)及不靠谱的少数民族部队。即便如此,也足以令在皇位上屁股还没坐热的刘禅大惊失色,着急忙慌地直奔相府(诸葛亮的府邸)找亮哥问计。

一进亮哥家的门,这位儿皇帝便惊呆了:但见亮哥不慌不忙,正悠闲自得地在池边喂鱼!

儿皇帝心有不悦,埋怨亮哥道:“人家几十万人马都快打到家门口了,您老人家怎么还有心思摆弄花鸟鱼虫啊!”

亮哥的回答差点儿没惊得儿皇帝栽个跟头:“我已然击退了曹丕的四路大军,所以才有空闲在家里喂鱼解闷!”

原来,这位儿皇帝还躺在龙床上做梦的时候,亮哥便已暗中调兵遣将,将曹丕的四路兵马拒于千里之外。而现在之所以会在池边喂鱼,是因为他还在思考一个问题,即如何对付孙权集团的兵马。

这又是为什么呢?

话还得从头说起。当初司马懿向曹丕推荐的五路大军中的一支,便是孙权集团的人马。司马懿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对孙权集团施以小恩惠(以朝廷的名义加官晋爵并给了不少银子粮草),诱使孙权伐刘,以便借刀杀人,从中渔利。可是,这点小心思怎能瞒过陆逊的眼睛?在陆逊的建议下,孙权将计就计,表面上接受曹丕的恩惠,将所有好处一一笑纳,并爽快地答应起兵伐刘,实际上却以“需要时间备战”为由,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如果曹、刘两家真的火拼起来,而刘备集团处于弱势,孙权集团便助曹伐刘;反之,如果战况对刘备集团有利,孙权集团便反戈一击,助刘伐曹。总之,无论战况如何变化,孙权集团都将占据绝对的战略主动地位,进可攻退可守,游刃有余。又或者,如果两家根本就没有打起来,对孙权集团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毕竟自己什么都没干,谁都不会得罪。

可见,陆逊这个毛头小伙拥有何等惊人的智慧!如果周瑜泉下有知,相信也一定会自愧弗如的。

显然,陆逊的手段,亮哥心知肚明,于是便想投桃报李,拉拢孙权集团,进一步强化孙、刘联盟。即便做不了真正的朋友,起码也不至于让孙权集团给自己添乱,干一些背后下刀子的勾当,以便为将来的伐曹大业消除后患。

最后,亮哥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刘备集团的重要谋臣邓芝,派他去孙权集团充当说客,成功地修补了双方的关系,为亮哥其后“六出祁山,北上伐曹”的千古壮举扫平了道路。

这就是超经典的“安居平五路”的故事。细细想来,这个故事中的三位人精——司马懿、陆逊、诸葛亮全都采用了“无为而治”的策略。每一个人都想利用“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战术,达到“兵不血刃”的战略目的。最后的结果也一目了然:诸葛亮与陆逊棋高一着,取得完胜;司马懿略逊一筹,只能认栽。

只不过,千百年来诸葛亮的光芒完全压过了陆逊,使后者一直活在巨人的阴影下,几乎完全得不到镁光灯的照射。尽管没人否认亮哥的神威,但找个机会让陆小弟也曝一次光,享受一下万人敬仰的尊荣,相信这绝对是公平合理的,应该不会有人心存异议。

一个真实的故事

下面,让我们总结一下“无为而治”这一战术的基本脉络。

一言以蔽之,这一脉络就是:什么都不做,等着敌人出错,或静待某种可以“做点儿什么”的战略机遇出现。

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如果你总是过分心急,第一个跳进竞技场,那么毫无疑问,你将成为所有人的敌人,成为一个孤立无援的活靶子。也就是说,由于你的出现,你的敌人们即便彼此之间也存在着利益冲突,但是为了共同对付你,他们会将这种冲突暂时放下,结成事实上的战友,使你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所以,如果你能耐得住寂寞,甘于回到场边当观众,那么你将瞬间占据战略主动:你的敌人们失去了一个共同的敌人,潜在的冲突必将重新引爆,迟早会自相残杀,这时,你就可以审时度势,灵活机动、游刃有余地决定自己的立场与作为,从而达到坐收渔翁之利的目的。

“无为而治”的案例在职场中更是屡见不鲜,俯拾皆是。尤其是针对团队内部的帮派斗争来说,“无为而治”有时可以说是一试就灵。

我的外甥女淼淼是个 80 后,最近在一家汽贸公司谋了个美差——同时担任人力资源部和客户关系部的经理。她十分兴奋,觉得这个机遇的获得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事业的高峰,因此士气格外高涨,一副磨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

可不到两个月,这个小妮子便打起退堂鼓,想辞职不干了。

我感到很奇怪,也觉得很可惜,毕竟对于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来说,能有这样的机会实属不易。于是我便找她深谈了一次,试图说服她回心转意。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要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她也正想找个人倾诉一番,便毫无保留地将一肚子的烦恼和委屈倒给了我。

原来,淼淼的老板之所以一口气让小妮子担任两个部门的经理,并不仅仅是因为看上了她的才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为了省钱。因此,淼淼虽然一人身兼两职,同时干着两个人的活,工资却是一人份的,这让淼淼一入职便有了上当受骗的感觉,认为老板完全把她当廉价劳动力使,严重刺伤了她的自尊心。

淼淼暗发毒誓:无论如何要干出点名堂来,实实在在地让老板见识一下自己的斤两!

不过,很快她就发现,现实是残酷的,远不是发一个毒誓便能够轻松搞定的。

老板交给她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提高销售部与售后服务部的客户满意度水平,而且充分授权,亲自授予她“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照理,有老板的大力支持,再加上本人的勃勃斗志,淼淼应该可以不辱使命,顺利胜任自己的工作。可她几乎从迈出第一步的那一刻起便四处碰壁,无论怎么发力都无法冲破重围,打开局面,这令她一筹莫展,终于心灰意冷,萌生退意。

她遇到的问题,就是团队中非常典型的帮派问题。

先从售后服务部说起。这个部门的情况最复杂。经理江小强是公司元老级员工,淼淼的资历无法与其相提并论,再加上大家都是部门经理,属于平级,因此他完全不把淼淼放在眼里。小妮子制定的考核制度,他不屑一顾,拒绝执行;小妮子向他索要相关业务数据,他能拖就拖,甚至肆意涂改数据。更气人的是,有一次,淼淼向江小强询问业务流程的执行情况,对方竟然粗暴地断然拒绝:“这是我们部门的内部资料,凭什么告诉你啊?”把小妮子气了个半死,半晌缓不过劲来。

那位说了:你不是说淼淼得到了老板“先斩后奏”的尚方宝剑吗?既然如此,为什么江小强还敢如此放肆?

此事不假,老板确实信誓旦旦地赋予了淼淼这种权力,而淼淼也确实想过动用这种权力,但是到了动真格的时候,这把“尚方宝剑”忽然失灵了,何止失灵,还差点儿伤到淼淼自己。

江小强确实厉害。他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地对待淼淼,是有原因的。由于淼淼刚进公司不久,对公司的业务还不甚熟悉,有时难免会出些纰漏。而江小强抓住小妮子的这个弱点大做文章,在公司里大肆散布淼淼“不称职”,是“外行管内行,净给业务部门添乱”之类的负面信息。久而久之,老板也受到影响,每当淼淼向他反映售后部门的问题时,他总是替售后部门说话,反过来指责淼淼业务学习不努力,不注意团结同事。

这令淼淼大失所望:“我又不是神仙,进公司这才几天哪,业务不熟悉是理所当然的事!再说了,正因为不熟悉,才更需要大家的配合与帮助,让我能不辱使命,把工作做好。毕竟都是为公司做事,又不是给自己谋私利。如果像现在这样自己人之间不但不彼此补台,甚至还天天拆台,那最后倒霉的是谁?是我吗?怎么可能!是老板!是公司!”

淼淼又一次有了被出卖的感觉,认为老板简直就是一个阴谋家,嘴上信誓旦旦地说帮她,暗地里却对她落井下石。

还不只如此。光一个江小强就够淼淼喝一壶的了,售后服务部还有两员大将的表现也让她头痛不已。

部门经理江小强手下有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车间主任,另一个是配件经理。前者叫李全,是一个敦厚的中年男人;后者叫王娟,也是一个 80 后女孩。老李为人厚道,但天生胆小,虽然对淼淼的境遇十分同情,却绝不敢对自己的顶头上司有任何造次。为了争取老李的支持,在他这里打开一个突破口,淼淼曾经不止一次地请他吃饭。即便如此,她的收获也少得可怜:自打进公司那天起,老李仅仅向淼淼上报过一次业务数据,为此还遭到江小强的一通扁,自此彻底当了“缩头乌龟”,再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配件经理王娟更是一个厉害人物。此人是淼淼亲自招进公司的员工。其实,与其说是“招进”,不如说是被强行“塞进”来的。因为此女是老板娘的远房亲戚,本事不大,架子不小,有时连老板都得礼让三分,更别提势单力薄的淼淼了。而且,王娟的到来也进一步恶化了淼淼和江小强之间的关系:江小强认为把这个难伺候的姑奶奶招进他的部门完全是给他添堵,而且这件事淼淼至少要负一半的责任。也就是说,他认为淼淼此举有讨好老板的意思,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他的利益。这让他很不爽,自此越发看淼淼不顺眼,变本加厉地与她作对。

销售部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经理郑雷也是一个“老滑头”(淼淼本人语),虽然在表面上做出一副全力配合淼淼工作的样子,却“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完全见不到实际行动。

总之,淼淼的处境简直是糟透了。用她本人的话讲,一个人在职场中能够想象到的倒霉事基本上全让她碰上了。她觉得,这个世界上的法律似乎是给她一个人定的,所有人都可以逍遥法外,只有她自己天天被法律追着屁股跑,运气简直是背到家了。

听完她的倾诉,我轻描淡写地安慰道:“不用这么悲观,你其实非常幸运,即便什么都不用做,也能在短时间内让局面有个根本性的改观。”

淼淼不信,以为我在和她开玩笑。

我耐心地解释道:“这不是开玩笑,我说的是真心话。这样,我来替你简单地分析一下你现在面临的局面。首先,横在你面前的最大障碍物就是江小强,对吧?”

“不只是他,还有那个可恶的老板!”淼淼恨恨地道。

“别着急,听我往下说。”我摆了摆手,继续道,“老板不重要,因为天下老板都是一样的,他们只想看结果,不想要过程。尽管这不是什么好习惯,却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所以,只要你能拿出一个像样的结果来,老板这一关完全不是问题。”

小妮子不吭声了,机械地点了点头。

我继续说:“除了江小强,老李、王娟和郑雷都不是问题。因为他们全在看江小强的表现,江不动,他们也不动;江动,他们也会跟着动。也就是说,只有江小强才是最关键的要害,只要你能扳动这个人,一切都会瞬间改观。”

淼淼点点头,似乎认可我的话,可是又反问道:“那我怎么才能扳动江小强呢?这个人可是软硬不吃、顽固至极啊!就连老板都不肯动他,我又能有什么办法?”

我笑了:“这件事实在是太简单了,简直可以说易如反掌!你只要做到四个字‘无为而治’就行。”

“什么‘无为而治’?”小妮子不解。

“简单。就是说从现在起,你什么都不用做,大撒把,放任自流就行。不出所料的话,撑死一两个月,局面就会向有利于你的方向发展。”

小妮子更糊涂了,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迷惑地看着我。

我耐心地解释道:“如果我没猜错,王娟和江小强的关系一定非常紧张。但由于你的表现过于强势,他们现在暂时搁置了彼此的矛盾,团结一致地对付你。所以,只要你抽身出来,从他们的视野中消失,他们之间的矛盾很快就会爆发,他们就会掐得不可开交,那时就是你发力的机会。”

淼淼恍然大悟:“可不是嘛,要是这样的话,他俩肯定会闹腾起来的!其实,这两个死对头已经掐过好几回了,要不是我从中调停,当和事佬,他俩可能早就撕破脸了。”

“没错,这就是你的机会。等江小强对王娟实在忍无可忍时,你再出手相助,请走王娟这尊神,因为你是人事经理,有这个权力。而这就等于帮了江小强一个大忙,给他送了一份大礼,那时你们的关系就可以彻底改善,不愁打不开局面了。”

这句话让淼淼犯了难,她幽幽地道:“其实我也早就想开掉王娟了,可这件事哪有那么简单啊!她可是老板娘的人,连老板都动不了她。你是不知道,我们老板是个地道的‘妻管严’,得罪媳妇的事他才不会干呢!”

我笑了:“谁让你‘开’掉人家了?我是说让你‘请’人家走,而且还是让人家高高兴兴地走。人家不但不会恨你,闹不好还会对你感恩戴德呢!”

看着小妮子一头雾水的表情,我耐心地解释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你能给王娟找一个收入更高的工作,她巴不得跳槽呢!这不就等于把这个烫手山芋转手给别人了吗?当然,这样做对那家接手的公司而言可能有些不太仗义,但估计负面影响未必会有那么大。一来环境变了,没有了以前的靠山,她也许能收敛一些,好好表现,至少不会给人家添乱。二来即便她不思悔改,依然目中无人、我行我素,相信那家新公司也不可能会迁就她,一定会让她走人,在社会上继续流浪。要真是那样的话,也是她咎由自取,怪不了别人。如果她多碰几个钉子,能彻底明白过来,也算给了她一个在社会上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对她而言是好事,她应该感谢你才对。”

淼淼显得十分兴奋,一副豁然开朗的神情,可转瞬间又犯了愁:“这招好是好,可我进这行没两天,到哪儿去给她找一个收入更高的工作呢?”

我自告奋勇地揽下这个不讨好的差事:“这样吧,这事交给我,我替你搞定,保证王娟去了新公司后,收入能比现在高出三成!”

还没等她雀跃起来,我又一脸严肃地补充道:“但是,我有三个条件,你必须做到,否则再好的招也帮不了你!”

“没问题!别说三个,只要能让我顺利冲出重围,就算三十个我也答应你!”小妮子来了精神,爽快地应承道。

“第一,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等到江、王二人之间的矛盾真正爆发出来,甚至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之后再使这招。因为如果行动太早,江小强未必会充分地领你的情,这招的效力就会大打折扣。”

“没问题,我能忍得住。不到火候决不轻举妄动!”

“好的。第二,一定要做足铺垫,让大家知道这事是你一手策划、安排的,千万不能让江小强产生误解,认为是王娟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好下家。那样的话,你就等于白忙活了。”

小妮子乐了:“这是当然!你太小看我了,这个道理我还能不懂?”

“好吧,就算是我杞人忧天。不过,细致点儿总没坏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你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公司的业务,绝不能让江小强再抓住你的把柄。否则,即便摆平了王娟的事,恐怕你将来的路也未必好走。”

小妮子不作声了,脸上又挂满阴霾。

我安慰道:“其实你没必要担心。即便没人帮你,你自己也完全能靠自学搞定业务。也许你觉得这有点儿不近情理,但职场这种地方有时确实没有情理可讲。你认为新人不懂业务很正常,必须有个适应过程,可别人未必会同情你,相反会觉得‘连这个你都不懂,凭什么吃这碗饭?’所以,在职场中打拼,最怕的就是‘露怯’。也就是说,‘不懂’这个东西绝不能轻易显露出来,你以为这是‘谦虚’,别人却会认为这是你‘不称职’的表现,并因此小看你,让你在公司里威信尽失。说句不夸张的话,在职场里混,有时不懂也得装懂。你可以在表面上先做出一个‘懂’的样子,迷惑一下大家,切记一定要管住嘴巴,绝不能信口胡说;或不置可否,不露声色,既不说‘懂’,也不说‘不懂’,然后在私下里发力,恶补专业知识。这样一来二去,你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行家了。”

小妮子点了点头,似乎觉得我的话有些道理,未几便又开始吐苦水:“我也不是不想在私底下发力,可我哪有发力的时间哪!我一人兼任两个部门的经理,每天都有一大堆琐事等着我处理,整天忙得屁股上冒烟,别说学业务,有时就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我乐了,不怀好意地反问道:“那你能回答我一个问题吗?你每天上淘宝网,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两三个小时吧。怎么了?这和学业务有什么关系?我这已经算很节制了,进这家公司前,我每天至少要在淘宝上逛五六个小时呢!”

“这就对了。你每天拿两三个小时在网上耗着,就不能把这些时间用来学点儿要命的业务知识?”

“可我上淘宝都是下班回家以后的事啊!白天在公司累了一天,晚上回家还不能放松一下啊?”

“谁也没让你彻底戒掉上淘宝网啊!跟淘宝请一个月假行不行?其实你的那点儿专业知识,并不是什么深不可测的高精尖知识,只要你肯拿出一个月的时间恶补,绝对能彻底搞定。你好好想想,难道不是这样吗?和在公司里这种不死不活、窝窝囊囊的痛苦样子相比,牺牲一个月上淘宝的时间算什么呀!这点儿账你还算不清?”

小妮子又一次沉默不语。看来让这个小姑娘放弃(哪怕是暂时放弃)心爱的淘宝网,还真需要做激烈的思想斗争呢。

不过,在我的再三点拨下,小妮子还是应承下来,决定依计行事。

三个月后,淼淼终于基本搞定局面:请走了王娟,“和谐”了江小强,顺势摆平了郑雷,同时,专业知识也算勉强过关。

总的来说,小妮子还算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达到了我提的三个条件的要求,只有一点例外:她分配给上淘宝网的时间一分钟都没缩短,而是用其他方法挤出了恶补业务知识的时间。看来,时间这个东西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关键看你会不会挤、想不想挤。不过,至少对于小妮子个人而言,淘宝网还真是一个好东西。也许正是因为不想失去心爱的淘宝网,她才会有强大的动力用其他时间去置换上淘宝网的时间,一举搞定了困扰自己多时的业务知识。这也算是一个意外收获吧!

小结:

与其第一个跳进竞技场,做所有人的敌人,不如乖乖地躲在场边当看客,把“做敌人”的机会让给别人,然后伺机而动,为己方谋取最大利益。 18w650PamiWPUC3j43agUsqqrVtzrBCi5D+mFCPOJO0N4dzEqpHzgfluwfJlonC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