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论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我国的改革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至今已经走过30多年历程。中国的发展水平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在这个新的历史节点上,新的发展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是要在各个领域统筹推进改革。这是推动新时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动力。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包括“六个进一步”,即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把全面深化改革放在“四个全面”中去定位,可以发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需要改革开路;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深化改革来实现;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同时又为改革明确了方向。我们需要站在全局和历史的高度,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实现改革理论和政策的重大突破,推动新时期的改革步入新的高度。

一 新时期新的发展课题

我国从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推进的改革已进行了30多年。总结我国30多年来的制度变迁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主要涉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构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30多年改革在经济上的成效是显著的。首先,我国GDP总量2010年达5.88万亿美元,由1978年的世界排名第15位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次,人均GDP由1978年的190美元提高到2011年的5 432美元,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第三,农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8.2%降到2011年的10.1%,我国从农业国转变成为工业国。第四,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1年的51.27%,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城市化国家。这些成就同时表明,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起点。

我国的人均GDP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告别了低收入发展阶段、进入了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就不是在低收入阶段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发展要求,而是要追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如果说前30年的改革是要克服低收入阶段实现发展的体制障碍,那么现在推进的改革是要克服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发展所遇到的新的体制矛盾。

1.以改革支撑经济发展新常态

我国过去30多年经济总体上是高速增长,平均增长速度接近10%,其原因首先要归功于改革开放所激发的经济增长的活力。除此以外,就经济增长本身的动力来说,基本上是供给要素的有力推动。如人口红利推动高储蓄,高储蓄推动高投资;资源环境供给宽松;农村改革释放出一大批剩余劳动力,有条件实现低成本增长,等等。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与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二的基数显著增大相伴,过去30多年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明显衰减。主要表现在:第一,现在资源环境供给趋紧,难以承载如此大规模的经济增长;第二,现在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正在消退;第三,现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刘易斯转折点”正在到来,城市劳动力紧张和劳动成本增加正在增大增长的成本;第四,居民的生活水平不但过了温饱阶段,而且已经或正在进入小康阶段。这个阶段的居民关心教育与健康问题,也产生了明显的公民维权意识,不会容忍过去的不顾环境不顾生态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方式。在此背景下,我国正在告别高速增长旧常态,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

面对中高速增长新常态,需要有新的战略思考:首先,中高速增长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需要努力达到的,原因是在供给推动力消退的情况下,要达到长期的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需要寻求并尽快形成新的推动力。其次,中高速增长不是降低发展的要求,而是提高发展的质量,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可持续。这就涉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低收入国家发展阶段所采取的发展方式不能再延续到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阶段。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实际上是倒逼我们改变发展战略,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空间,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我国现有的经济结构还是低收入发展阶段的结构,其特征,一是产业结构中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比重高,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比重过低;制造业普遍是高产值、低附加值。二是在技术结构中,很大部分采用的是高消耗、高污染技术,产生了资源供给不可持续的问题,特别是在追求高速增长的格局下,留下了一大批过剩的生产能力。这种结构显然与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是不相协调的,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就成为应有之义。其目标就是向中高端转型。涉及四个方面:第一,提高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推动三次产业结构水准进入中高端。第二,以科技含量衡量的产业类型进入中高端,包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化解过剩产能,淘汰高消耗、高污染产能。第三,高科技产品的中国制造环节进入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改变高产值、低收益的状况。第四,各个产业采用新技术,包括信息化、互联网+、智能化+和绿色化等。显然,产业结构的中高端化,是建立在产业和科技创新基础上的转型升级。

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发展面对资源环境供给不可持续所造成的经济增长极限,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需要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我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我们有能力也有必要与发达国家进入同一创新起跑线,占领科技和产业的世界制高点,所参与的国际分工也要由比较优势转向创新支持的竞争优势。创新路径要由模仿创新、引进创新转向自主创新。涉及:研发并采用绿色技术,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附加值,增强国家整体竞争力。创新驱动突出的是科学新发现转化为新技术,需要突出产业化创新,需要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

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这两大发展任务提出改革要求,首先是强化市场的优胜劣汰的选择。对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经济结构的调整不能只是靠市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国家的产业政策来引导,前瞻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需要政府的引导性投资,创新驱动需要建立从政府到市场的激励创新制度。克服低端产业结构刚性需要改革来打破。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我们致力于发挥创新驱动的原动力作用,更多支持创新型企业,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尽快形成新增长点和驱动力。

2.以改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的人均GDP 2011年达35 083元(5 432美元),2014年达46 531元(7485美元),标志着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世界范围有相当部分发展中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阶段后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这对我国是一种警示。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就如世界银行在其《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中所说,一些在20世纪70年代就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新兴市场国家,直到2006年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 000—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难以突破1万美元,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原因在于进入这一发展阶段后,过去较长时间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出来,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现阶段我国也存在“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收入差距扩大,达到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高点。我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是从打破“铁饭碗”、“大锅饭”开始的,实行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大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激励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投入和提高劳动效率的效果。但同时产生的新问题是收入差距明显扩大。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2012年为0.474,2013年为0.473,接近甚至超过部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水平,但我国的人均GDP远远低于这些国家。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既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还表现在行业之间、不同阶层之间。越来越大的收入差距如不及时扭转,不仅会影响效率,还会因贫富两极分化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二是腐败案频发,腐败指数也达到了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高点。近年来所揭露出来的腐败案件,可以说是触目惊心。腐败问题也要在经济上找到原因。政府权力过大,尤其是在资源配置上掌握较大的权力,必然存在较多“寻租”的机会。法治不健全,政府行为缺少约束,不可避免出现官员腐败,尤其是官商勾结会使腐败问题更为严重。腐败必然降低政府公信力,政府也就丧失带领民众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能力。

三是环境和生态状况的恶化,环境污染指数也达到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高点。在低收入阶段实行的大干快上的赶超战略,不可避免会产生不顾环境不顾生态的掠夺性发展方式。经济发展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环境污染也达到了高点,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明显下降,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承担环境破坏的成本,资源的枯竭、气候变暖、雾霾笼罩、有害化学物质进入食品等,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在解决温饱问题后更为关心环境和健康问题。环境和生态也就成为其维权的重要方面。显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不仅要转变发展方式,采用绿色化发展的技术,还要治理过去发展所破坏的环境和生态。过去的发展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与当时的发展方式相关,但更要注意到造成生态和环境破坏的体制问题。因此在环境和生态方面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同样需要改革开路。

以上三个方面“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是个警示,如果不正视不能有效地克服,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的矛盾会直接阻碍发展,产生严重的社会风险。由于这些威胁的根子还在于体制问题,因此,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仅需要发展,更需要体制的改革。

3.以改革补“四化同步”的短板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包括四化同步的现代化道路,即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但现实的现代化进程总是以工业化来领头的,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农业现代化落后于工业现代化进程的状况。在历史进程中工业化可能会丢弃“三农”,而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现代化就不能丢弃“三农”。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

根据木桶原理,现代化的整体水平最终是由“短板”决定的。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发展状况成为四化同步的短板。因此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克服二元结构,包括城乡二元结构、工农业二元结构,使农业和农村进入一元的现代化经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三农现代化,不能只是靠非农化和城镇化,而是要直接以农业、农民和农村为发展对象。当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即将建成并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时,必须要补上这块短板。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做强农业,就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其体制安排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首先是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组织制度创新,最为重要的是在已有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和农业分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中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其次是让农民成为市场主体。需要改革农产品的流通机制,降低农产品的交易成本。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后的今天谈农民合作组织,不是过去的生产合作社,而是为农户提供流通和金融服务的合作组织,如信贷合作社、流通合作社等。第三是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保证农民的资产收益。土地资产和房产流动、转让和被征用都应该得到足额的补偿或收益。农民有条件利用商业化的资产吸引现代生产要素进入农业。例如以土地交易和土地入股等途径获取资产收益。

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市民化。妨碍农民市民化的主要因素是城乡二元体制。一方面相对于城市,农村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太低,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所占比重仍然较高。各类生产要素的市场基本上集中在城市,而不在农村。农民不能作为平等的主体进入各类生产要素市场。二是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将居民分割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城镇户口和农业户口。农村居民、农村户口明显低人一等。因此克服城乡差距的基础是在经济体制上推进城乡一体化,克服城乡二元体制。首先是把城市的市场化水平“化”到农村。消除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和政策性障碍,做到城乡就业同工同酬,城乡土地同地同价,城乡产品同市同价。其次是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从而使城乡居民在城市和农村的流动和居住地不受户籍的限制。农民居住在城市,城市职工居住在农村完全取决于各自的选择。在解决进城的农民的市民权利的同时取消各种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使之与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政策和机会。第三是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农民不进入城市就能享受到各种市民的权利,其生活方式就与城市人基本没有差别。

二 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基本内容

世界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解决了由低收入阶段向中等收入阶段的发展问题。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阶段后,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的发展问题又对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实际上是解决由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的发展问题,进一步说是要解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体制问题。

1.总目标

总结我国30多年的改革及所取得的成就,可以发现,中国的改革,没有走苏联东欧国家放弃社会主义的全面私有化道路,也没有走“华盛顿共识”所指引的新自由主义道路,而是在确认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证明这条道路符合中国的国情,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之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是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以上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阶段性特征表明,发展仍然要靠改革来推动,但发展的内容和动力与过去不完全相同,前一轮改革着力解决低效率问题,这一轮改革既要讲效率,又要讲社会公平。前一轮改革突出增强竞争性,这一轮改革既要讲竞争性又要增强凝聚力。前一轮改革突出市场化,这一轮的改革是要在市场化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前一轮改革突出企业效率,这一轮改革则要突出政府效率。所有这些都归结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问题。相应的改革总目标需要进一步完善,这就是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解释,所谓国家治理体系,是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指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新目标同已经推进并正在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目标是一个整体,共同构成新时期改革的总方向。

2.基本内容

根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改革的内容更为全面,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改革所要激发的动力是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基本要求是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重大的改革举措。

一是在经济体制方面,必须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改革和完善资源配置制度、产权保护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准入制度、金融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等。

二是在政治体制方面,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及行政执法体制、司法人权保障制度、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等,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三是在文化体制方面,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改革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是在社会体制方面,必须紧紧围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五是在生态文明体制方面,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六是在党的建设制度方面,必须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三 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30多年,在进入新时期后仍然是重点,其必要性在于,经济建设仍然是党的中心工作,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主要还是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到位。经济体制改革的领域非常广泛,对全面深化改革起纲举目张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二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1.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所谓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就回到了市场经济的本义,突出的是市场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不仅表现为市场自主地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向,同时也表现为市场调节信号即市场价格也是自主地在市场上形成,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明确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意味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将要迈出新的步伐。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要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原来的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定义中,实际上存在两个层次的调节,即国家调节市场,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现在提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不再存在两个层次的调节,市场不再是在政府调节下发挥调节作用,而是自主地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这种调整必然会牵动两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完善市场体系的改革。市场配置资源是否有效,关键在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是否完善。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难以形成的。显然,完善市场体系需要改革,尤其是在规范市场秩序方面。

我国是从自然经济直接进入计划经济,又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因此我国现阶段市场秩序混乱主要来自政府行为。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体制问题:第一,由体制和政策的原因造成不公平竞争;第二,由地区差距和地方利益造成地方保护;第三,计划经济残余造成行政性垄断。针对上述因政府原因产生的市场秩序混乱现象,规范市场秩序要从规范政府行为入手,建设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其中包括打破地方保护,打破市场的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实现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各个市场主体平等地进入各类市场交易。打破城乡市场分割,建设统一的城乡市场。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和市场化退出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这里的关键是政府对负面清单的制定要真正体现公平开放透明的要求。政府要建立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产能过剩、技术水准、市场需求等信息,由此从社会范围降低信息成本。

二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相应的政府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条件下,市场充分发挥作用,也就是需要强市场,但强市场不一定就是弱政府,发展仍然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清政府与市场作用的边界;二是政府行为遵守一定的规范。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清理审批事项,构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切实为市场主体松绑。为此,就需要政府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

全社会的资源除了进入市场的市场资源外,还有公共资源。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不能放大到公共资源的配置。公共资源是未明确私人所有权的资源,涉及自然资源、政府的法律和政策资源、公共财政提供的公共性投资和消费性支出等。公共资源的配置不能由市场决定,原因是市场配置资源遵循效率原则,公共资源配置则要遵循公平原则。发展任务和克服市场失灵都需要政府公共资源的配置来推动和实现。但是,既然已经明确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格局,政府决定公共资源配置也要作相应的调整,包括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

在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中,政府失败不是以政府能力缺陷为基础,而是以制度性缺陷为基础。政府效率所面临的不是经济方面的挑战,而是制度方面的挑战,政府失败的制度性表现:一是政府管制。政府管制排斥市场作用。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如自来水、电力、煤气等行业的管制,主要采取国家定价或限价的方式,结果往往是产出下降,供不应求;政府对非自然垄断行业的管制主要采取保护或优惠某个或某些行业的方式,其结果往往是缺乏有效竞争而导致成本和价格的提高。二是寻租,寻租即利用权力寻求“租金”,寻租活动总是同政府权力相联系,或者是政府官员直接利用权力,或者是企业借助政府权力。问题的本质在于政府运用自身的权力制造出某种垄断权益,导致腐败。三是官僚主义。官僚主义导致政府扩张。政府机构存在自增长机制,社会中官员越多,“官员敛取物”就越有可能增加。既然政府失败是由其制度性原因造成的,建设现代政府的途径就是制定政府行为规则,规范政府行为。包括对寻租行为的约束,对管制行为的约束,对官僚主义行为的约束。

以上政府失败的制度性缺陷归结起来就是政府权力过大和政府作用范围过大。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方向就是建设有限有效政府。只有权力有限、规模有限的政府才可能是有效的政府。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后,政府不再是市场资源配置的主体,而是从市场资源的分配者变为监管者。为了最大限度地克服政府失败,需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对政府权力及政府增长进行约束。一是建立有限政府,涉及干预范围有限,干预手段有限,凡是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政府审批;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而不再留在政府调节系统。包括市场价格和利率在内的市场调节信号也要充分放开。需要国家定价的只能限制在公益性公共性的范围。二是约束政府行为,涉及政府规模约束,财政和税收的约束,尤其是法治约束。政府权力应受到宪法的限制。

2.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

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的。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这个阶段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不是消灭私有制,而是发展生产力,需要利用包括私有制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生产力,目标是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过去的30多年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重大进展是以民营经济为代表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其背景是公有制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表现在对公有制经济及公有制为主体的理论界定上。过去,公有制为主体被界定为公有制企业数量。改革的实践突破了这个界定。公有制经济不是指公有制企业,而是指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相应的,公有制为主体不再体现在公有制企业数量上,而体现在公有资本的数量上。只要公有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占优势,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公有制为主体就体现在公有资本在股权结构中的支配力或控股地位。因此公有企业数量减少,不等于主体地位下降。已有的改革进行了有进有退的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了新的路径,这就是公有资本通过改制退出原有的公有制企业(主要是在竞争性领域)。

30多年改革开放的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这意味着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方向就是“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关系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这既是对过去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现阶段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的任务,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改革任务:

首先,进一步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功能定位上,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的民营经济是在体制的缝隙中靠其活力成长起来的,发展到现在要进一步壮大遇到一系列的体制障碍。其中包括:首先,民营资本进入某些领域受到的限制多,缺少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其次,民营资本不能作为平等的市场主体平等地获取生产要素,表现为融资困难,融资成本高。第三,民营资本大都在实体经济领域。其面对的虚拟经济尽管存在风险,但依靠投机实现暴富对实体经济的刺激很大。经营实体经济雇佣的员工多,负担重、责任大,风险也大。这些体制问题不解决,直接后果是民营经济做大后,资本、财产外流,甚至民营企业家直接出走。针对上述体制问题,现阶段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从多个层面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改革举措包括:一是在产权制度上,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在这里要明确国家是谁的产权代表。国家不只是保护国有资产,还要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和合法利益。赋予居民财产权利,为居民提供更多的私人投资渠道,鼓励私人创业,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保护知识产权及其收入,允许员工持股,鼓励企业家持股和科技入股。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取土地收入。二是在市场准入上,在负面清单基础上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民企可以进入负面清单以外的所有领域。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城市公共服务、甚至垄断性行业都可以有私人企业经营。三是在政策待遇上,强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打破民营经济获取市场资源的所有制障碍。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其次,混合所有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效实现形式。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在这里把混合所有制经济提高到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的高度,也就进一步指明了基本经济制度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具体包括: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改制,参股和控股国有企业;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在现代经济中包括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企业的资产证券化和公司上市也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路径。发展混合所有制给民营经济留出更大空间。包括: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要国有经济控制,但不需要全资,只要控股就可以,让出一部分股权给非公有制经济。国家垄断行业、国家独家经营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都可以推进市场化改革,吸收民间资本、外来资本进入。

第三,国有企业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过去30多年的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重点。先后经过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的改制,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股份制改造,完全的纯粹的国有独资的企业已经不多,相当部分涉及国计民生的国有企业也已改造为国有控股公司。因此,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明确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突出其社会责任: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国有资本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作出更大贡献。这样,国有企业就由“与民争利”转向“让民获利”。二是打破垄断。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涉及现代产权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将国有经济明确定义为国有资本后,人们开始更为关注国资改革。国家对国有经济的管理改革有个过程。最早是国家直接管理国有企业,政企分开的改革使国家对国有经济的管理转向管国有资产。资产包括资本加负债。这意味着国家还需要管国有资产的经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明确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这意味着国资改革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对国资的监管只是管资本的运营,涉及国有资本的投向、股权管理、资本权益和资本流转。与此同时管资本的也不再是行政机构,而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这体现了政资分开。国有资本按资本的本性即价值增值和保值增值的要求运营。

四 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

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如果把改革看作是制度变迁,那么其路径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自下而上的改革,属于利益诱致性改革;一个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属于强制性改革,也是经济利益调整。

30多年前启动的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的改革,由群众推动,利益诱致。面对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所产生的低效率问题,着力点是提高效率,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政策层面则是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种改革的发展效应是明显的。虽然富裕程度有先有后,但相对于过去的“大锅饭”体制,人民生活水平有普遍的提高,为了谋求发展,人们可能容忍收入差距的扩大。显然这种改革的利益诱致性特征非常明显,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改革的热情也非常高。

在过去30多年自下而上改革基础上展开的新时期的全面深化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说是自上而下推动的。因此需要寻求新的动力。尽管这一轮改革是自上而下的,但是,人民是改革的主体没有变,必须要有人民的参与和支持。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就提出了改革的动力的培育问题。从总体上说,新时期的改革新动力必须是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生的,因为单纯依靠外在的力量是不可能推动改革成功的。首先,要把惠民生作为动员改革动力的重要途径。人民群众能够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就能自觉参与和支持改革。其次,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确立,这就意味着经济的民主体制已经形成。随着各个不同经济利益群体的形成,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殊利益,就会自然产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这就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奠定了经济基础。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的形成,就会形成推进改革的民主力量,在与政府推动力的合作博弈中产生巨大的正能量。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社会体制的改革需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这些方面改革到位,就能有效地激发民众参与和支持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和活力。

既然人民是改革的主体,即使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仍然要使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的利益,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这是改革的动力源泉所在。人民的“获得感”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公平正义,其次是民生改善。

1.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涉及公平和效率关系的处理。处理这两者关系,需要区分资源配置领域和收入分配领域。在资源配置领域,资源有限,资源配置必须讲效率。现在明确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就是服从于效率目标。由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实际上给提高效率从而推动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其必要条件是市场在公平竞争的市场上配置资源。从这一意义上讲,市场按效率目标配置资源就体现公平正义。当然,市场配置资源的必然结果是贫富差距的扩大。它需要在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公平分配来解决。

而在收入分配领域,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两者存在对立统一关系。效率不只是取决于市场,收入分配领域的公平程度也会影响效率。就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所说,分配与效率问题不可分割。“在一些不公平程度很高的情况下,它降低了经济效率……然而在其他情况下,不公平却可以加强经济效率。” 这里有两个认识问题:第一,分配中的公平权利与效率不矛盾,例如坚持按劳分配的权利公平支持劳动效率提高,按要素贡献取得报酬的权利公平支持要素效率的提高。在这种公平原则下的收入分配对不同的人必然有差距。但没有这种差距就不会有效率。公平正义本身就包含这些公平权利。第二,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所产生的社会不公平要有个度。原因是社会不公平达到一定程度,随之产生的社会矛盾也会影响效率,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进程。人民不能够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就不会继续支持改革和发展。这就有必要适时地提出公平性分配的要求,涉及机会公平,权利公平,规则公平。

这样,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所要激发的效率动力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资源配置领域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市场本身是天生的平等派。二是在收入分配领域坚持公平原则,既要坚持分配的公平权利,又要促进收入分配结果处于社会公平的度。这两个方面结合就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容。这两个方面要求得到实现,就可以激发新时期改革发展的新动力。按此要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克服分配中的权利的不公平。目前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症结在于权利的不公平。其中包括以权谋私和垄断收入。这也是人们所不能容忍的。相应的改革需要从两个方面推进。首先,针对以权谋私,不仅要通过反腐败途径惩处以权谋私者,更要从体制上堵塞以权谋私的漏洞,也就是不给权力设“租”和寻“租”的机会。其次是反垄断,现在的高收入行业主要是垄断行业,尤其是行政垄断行业。这些行业的高收入不是其靠自身努力获得的,而是靠垄断了自然资源和行政资源获得的。只有将其垄断收入收归国家后进行收入分配才真正体现公平正义。

其次是缩小收入差距,改革对象是过去的改革所形成的效率优先的收入分配体制。在政策层面上就是由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向让大多数人富起来。过去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要在体制上解决推动GDP增长的动力,现在解决大多数人富起来的问题,是要使广大人民公平合理地分享增长的成果。这也符合邓小平的战略思想。他在1992年视察南方时就提出,等到沿海地区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后,就要提出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的要求。相应的改革内容就是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2.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一致的,也是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30多年前推进改革时可以许诺人民群众暂时忍受改革的阵痛以后会得到改革的收益。现在所要推进的每一项改革都要使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的利益。民生改善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分配是民生之源,教育是民生之基,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改革的首要位置。人民群众就会焕发出强大的改革动力。

收入是民生之源。已有的改革普遍增加了人民收入,但是伴有收入差距的扩大。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人们不可能继续容忍越来越大的收入差距,更不能容忍权利的不公平以及由此产生的收入差距。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化,如果人们对改革成果的分享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改革热情的充分发挥。在这个背景下,需要建立以民生改善为着力点的收入分配体制。

以民生改善为着力点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主要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主要途径是在初次分配领域建立提高劳动报酬比重的机制。前一时期的指导思想是初次分配讲效率,再次分配讲公平;相应的分配机制是初次分配靠市场调节,再次分配靠政府调节。现在为实现公平性分配,初次分配领域不能只是讲效率,也要讲公平。在资本、劳动、管理、技术投入都参与收入初次分配的条件下,须建立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机制。与此相应的调节机制,不能只是市场调节,还需要其他方面调节,其中包括维护劳动权益的法律规范、企业内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劳动报酬比重。

就业是民生之本。居民收入的增长与就业密切相关。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影响就业的因素很多。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二是产业结构对就业的承载能力,三是各个时期的宏观经济状况,四是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结构,等等。提高效率的改革会节省劳动力,从而加大就业的压力。当前,我国就业工作面临总体就业压力大和结构性劳动力短缺、人才匮乏的突出矛盾。一些沿海地区还面临流动人口比重大、周期性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过剩交替出现的问题。如果就业问题处理不好,就会造成严重社会问题。解决就业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发展。要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加强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和改革,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就体制上来说,一方面通过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和鼓励创业,广开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克服城乡分割体制,解决城市和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通道。另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搞好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引导劳动力适应和促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缓解结构性失业问题。

教育是民生之基。与此相关的还有基本医疗等公共服务。当前最为重要的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区域之间的均等化。根据教育公平和基本医疗公平的原则,要使中低收入者上得起学,看得起病。涉及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在供给方面是加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在需求方面是享用教育、基本医疗、公共交通等需要付费的公共服务,不仅要横向公平(谁享用谁付费),还要纵向公平(按支付能力支付),使低收入群体也有能力享用基本公共服务。在前一时期改革中,市场化的范围过大,把不该市场化的公共服务部门市场化了,如卖医院,卖学校,卖公共交通,一些地方政府实际上放弃了公共服务的职能。现在这些公共服务应该还给政府(不排除私人办学校,办医院,办公交作为补充),以保证低收入者也能上得起学,看得起病,坐得起公交。

社保是民生之依。要完善政府为主导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障体系和对困难人群的社会救助制度。应当明确政府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由于新时期的全面深化改革是自上而下推动的,更需要激发政府的自觉推动力。转变政府职能的目的不是取消政府,而是解决政府的“越位”和“缺位”,从而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有效率的法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因此,政府职能转变的对象是政府自身的体制机制,包括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等。政府主导型或政府推动型的改革好处是方向明确,但政府推动政府自身的改革,将需要巨大的改革勇气和敢于做出巨大的权力和利益牺牲。毕竟自己革自己的命是相当困难的,这就需要在政府的有效领导下依靠政府的自觉革命。这就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改革的原因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就不能有效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0PQx4ZxtarJuE9m5kmp10MwUojn9AE57uqAPToYfcnSEht0NTWCgeQzwdD+IlZg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