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再过多久,十年吗?

或许,“奇点”最贴切的描述为单向事件,一旦发生将不可逆转。奇点这个术语最初是指一旦物质接近事件视界必将卷入黑洞。就“物质”而言,可以假设为小行星、行星、恒星、气体云乃至小星系并加以了解,无一例外。

“事件视界”是指地心引力极强,即使光也无法逃脱。因此,我们永远都看不到黑洞,但可以观察测量黑洞的外部效应。对于不了解“黑洞”的人而言,黑洞是土崩瓦解的大质量恒星;黑洞坍缩,表面重力极强,足以阻止可见光子逃逸。换句话说,要想逃逸,其速度必须大于光速。

“逃逸速度”是指成功逃脱任意特定引力场引力所需的最小速度。地球的逃逸速度仅为大约 40234 千米 / 小时;而光的传播速度超过 299338 千米 / 秒。顺便说一下,如果地球陷入某个巨大黑洞(例如,在我们所处的银河系中心发现的黑洞),那么势必会碎成直径几厘米的碎片,但质量不变!

下面以地球为例进一步探讨(并非含沙射影),我们可能会将严重的商业飞机失事事件视为奇点,但渡轮沉没却并非如此。生命的诞生似乎也符合标准。

既然已经了解奇点现象的概念,大家可能很想知道我们究竟会在本书的相关内容中提出怎样的论点。事实上,解答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继续阅读!

有一点可以十分肯定: 奇点临近,而且日益逼近 。或许,目前大家可能还对此一无所知,但很快就会明白。很多科学家认为,它对人类带来的威胁远非全球变暖乃至核战争所能及。另外一些人似乎认为,在本书出版短短 10 年后,这种危害就会开始崭露头角;这意味着,最早在 2024 年就会显现。

许多未来学家及少数权威人士认为,某些因素甚至会更早显现。据他们预测,很快发达国家的普遍失业率将至少高达 60% ,未来形势甚至会更加严峻。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发达世界的经济形势将会发生重大改变。

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个奇点将作为目前发展的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技术的第二阶段显现。目前日常生活中发展的这些非凡的智能技术仅仅只是我们许多人近期经历的前兆。我们可以构思创造更加智慧的智能手机,乃至更出色的 iPad 和平板电脑。我们的小装置和设备用途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智慧,它们懂的比你懂的还要多,甚至精通你目前所不了解的领域!

本书探讨了未来将取得的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智能开发成果,以及在这之后的其他成果。首先是强人工智能(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 ),接着是超级人工智能( Artificial Super Intelligence ASI )。后者必将成为奇点,将首套智能软件算法下载至内存足够大的并行计算机和芯片。这项史无前例的活动令人震惊,后果是好是坏,仍无法预知,但都会对我们的生活方式造成翻天覆地的影响。

在进行深入了解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个人背景。我年轻时首次接触仿人机器人,在那段时间里,我首次观看了 Fritz Lang 执导的无声电影《大都市》( Metropolis )( http://www.imdb.com/title/tt0017136/ )。不久之后,我又阅读了 Karel Capek 所著的《罗素姆万能机器人》( R.U.R. )( http://www.umich.edu/ engb415/literature/pontee/RUR/ RURsmry.html )。 Karel 是使用“机器人”一词的第一人;然而,我很快意识到,他的故事其实主要围绕机器人和人工生物创造,而不是我们眼下所认为的大眼机器人。

随后, 1956 年,上映了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禁忌星球》( Forbidden Planet ),其中首次出现强人工智能( AGI )机器人 Robby 。这部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有着莎士比亚名剧《暴风雨》( The Tempest )的影子,其中提出的预警信息与我们的未来息息相关( http://en.wikipedia.org/wiki/ Forbidden_Planet )。

不久以后,有一天我心情不错,看到一本旧的美国科幻杂志《激动人心的奇迹故事》( Thrilling Wonder Stories )( http://en.wikipedia.org/ wiki/Wonder_Stories )。

那时对于我而言,相当于敞开了我对机器人、外星人以及很多现实世界奇迹的视界和想象!在那以后,我发现自己完全被吸引了,成为一个狂热的科幻迷。我对科幻文学迷恋至深,甚至创立了粉丝会。想必是受到《地球停转之日》(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 http://www.imdb.com/ title/tt0043456/ )原型的强人工智能( AGI )机器人的影响,一位成员还用 Meccano 玩具动手构建了一款机器人,而且引发了当地新闻界的关注。

顺便说一下,当时我还发表了生平第一篇文章,甚至还得到了稿费,尽管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时间旅行历险,与机器人毫无关系。不久之后,我前往伦敦参加了科幻迷大会。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此类会议,期间结识了很多其他科幻小说作家,并与他们成为朋友,但这是另外一码事。

多年以后,也就是 20 世纪 70 年代末,我将当时海岛小镇上刚刚出现、绝无仅有的几台家用计算机之一买回了家。在掌握了这台 Apple II 的使用方法之后,我又买了几台计算机,并开办了培训学校而且相当成功。此后,由于具备扎实的编程知识,我参与了半智能编码软件的开发工作,也就是日后的第一代 C.O.R.P. ,并继续开发了更加高级的企业系统。两个系统均由美国软件天才 Alex Maromaty 首创,我购买了后者的所有权,并着手进一步开发。开发中又增添了很多更有趣、更有效的功能和附件,如彩色文本和屏幕。

我们将这些开发成果称为“程序(代码)生成器”,两者均可自行生成并设计代码。这是人工智能软件所需的基本功能,旨在确保其按预期运行并进行学习。编写代码,接着运行代码确定结果,从中学习经验,进而自行编写更出色的代码并再次运行,这套算法正是“学习软件”。换句话说,这套算法可以分析每次生成的代码,然后对代码本身做出各种必要的调整,接着再次运行,周而复始。当然,整个过程速度极快,因为我们的主角是机器。

我曾运用企业系统从零开始成功开发出各类业务软件程序。其中,复式簿记程序相当出色,销量十分可观。顺便说一句,早前我还编写过一套算法,可以控制会展期间用于吸引关注的简易机器人。运行效果不错,但这款机器人还远远不够智能,需要通过电缆连接控制计算机。

再看看即将面临的人工智能奇点,想想我们人类未来如何开展日常工作和生活,除了强调我们自身的存在性以外,从定义的角度而言, CGI 机器人也可以履行这些职能。

我们都知道,人类大脑大约有 1000 亿神经元和大约百万亿个连接,每个神经元都能以大约 200 / 秒的速度完成各类运算。这些计算相当于每秒完成大约 20 万亿次大脑“软件”计算过程,这一数字相当庞大,经过数千年的文明进步,人类的计算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另外,尽管计算速度较慢,但哪怕是目前最先进的笔记本电脑也不及人类大脑所表现出的巨大计算能力。

即便如此,据很多科学家预计,自本书完成之日开始计算,大约 9 年后首款人工计算机大脑必将问世。根据目前处理数据的方式,人工计算机大脑预计能够达到上述人类大脑计算能力的一半。然而,根据所谓的“摩尔定律”,此后仅需 13 14 个月,这款计算机大脑硬件将与我们人类大脑的计算能力持平。若不出所料,如能在其中下载必要的智能软件,必将可以实现强人工智能( AGI )。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结论,很多科学家也都做此预测,如果最终成果还可以自动产生意识(具有自我意识),那么联合国很可能不得不开始思考是否需要就非人权宪章的细节展开辩论!乍听起来像是一个科幻迷的想象,但实际上这不含任何虚构成分!

我们可以通过现代化发展的步伐进行推测,仅需 10 年乃至更短的时间,相关硬件、类脑体系结构就可能准备就绪,然而智能软件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吗?它完备吗,有多完备?最重要的是,它安全吗?这些都是我们未来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但首先要审视一下目前面临的局面。 OUitYgfJj9P5MR0JdK9omv8p1KLy6rG4VjKwYbTXmdfvV4nmNMlCdwkZeMUOyCZ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