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立春

三天前,掌管天文的太史就向天子禀告:某日立春。天子于是沐浴斋戒,恭敬地等候春天的到来。

最先感到春的气息的,是蛰伏在泥土里的小虫。然而它们并未醒来,只是懒懒地伸伸手脚,依然瞌睡着。苏醒过来的,是枯黄了一冬的草木。草叶虽没有转青,草根已变得温润鲜嫩。枯直的树枝也已变得柔软而有弹性,如果折下一根细条,你便看得到它内芯的绿了。孩童们已经不去结冰的河上玩闹,因为东风过后,冰冻开始消融,而另一种热闹已搅得他们小小的心灵蠢动不安。

他们要去迎春了。春神句芒住在东郊的庙里,他掌管着春的气息以及一整年的收成,他甚至还会给有福的人增加多年的寿命。他的小小的庙宇在树林的深处,人迹罕至,在冬日将尽的时节,满山的树木像还没来得及点染的枯笔水墨画,显得颇为荒凉。然而整个春天将由此发动。

立春的前一天,寂静的郊外突然变得骚动起来。远处的村边小道上,一条长长的充满威仪的队伍逶迤而来。从那非同寻常的鼓乐声就可以听出,是天子前来迎春了。满天的青旗,掩映着天子和他身后的三公九卿,一路浩浩荡荡。

叩拜句芒的礼仪庄严而隆重。在跪拜之后,天子高高举起酒爵,然后徐徐泼洒在句芒面前的地上,接着又是跪拜。礼罢,人们给芒神让出道路,乐工们高奏鼓乐,句芒在人们的簇拥下向都城进发。稳稳站立在壮汉们肩头木板上的句芒,人面鸟身,方脸,神色端庄,目视远方,仿佛随时都会展翅高飞。头顶上,青色的春幡迎风而舞。在他旁边站着的,是一头雄壮有力却又憨态可掬的泥牛。

句芒进城的路上,欢迎的人群挤满了道路的两旁。扮成春官的孩童,一路奔跑着,欢呼雀跃,边走边喊:春到了,春到了。于是一路的百姓也随之奔走相告:春天来了。

句芒从眼前过去,许多手持红蜡等候的人,便相互招呼着,交换手中的红蜡,交换彼此的财运和祝福。

第二天便是立春了。还在半夜的时候,便有走街串巷的小贩高喊着:“赛过脆梨!”他们在叫卖萝卜。萝卜是立春日人们必要吃的。叫“咬春”。

天大亮了,大人小孩,嘴里咬着萝卜,慢慢聚到了城门口。土牛还是那样,昂着头一动不动地站着哩。妈妈们抱着孩子在牛的周围转着圈,嘴里说,不生病,不生病。孩子们总要伸手去摸那好玩的土牛,可是在庄严的仪式进行之前,土牛是不能随便碰摸的。

主持“打春”仪式的,是每个地方的最高长官。他穿戴整齐,带着下属官员,在鼓声中举起柳条,鞭打土牛三下。柳条长二十四寸,寓意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之后,他把柳条交给下属和民众,让他们一路传下去,轮流鞭打。噼啪的鞭响,是春耕开始的信号。在这鞭打声中,土牛破碎了,泥土散落开来,露出藏在其中的小土牛。围观的人群一拥而上,你一把我一把,抢夺破碎了的土牛。牛角上的泥土撒在地里,能让土地丰收。牛身上的土放在家中,会使得今年养蚕兴旺。而牛眼的泥,据说放在药里调和了能医治眼病。即便随手捞到的一把泥土,撒在牛栏里,也能让自家的牛膘肥体壮。

年轻男子们哄抢着,头上簪满了春花的姑娘站在一旁掩嘴微笑,绢线编织的燕子、蝴蝶和春蛾在她们的头上随风颤动,翼然欲飞。

没有抢到土牛碎块的,并不气馁。街边的小商小贩们已经摆开了一排排的小泥牛。小牛站在彩纸和柳条装点的栏座上,四周还点缀了许多泥捏的百戏杂耍人物,不买一个,孩子们是绝不肯移动半步的。

事实上,妈妈们已经把好些美丽而好玩的东西装扮在孩子的身上了。在他们的帽子上就缝着一个用花布裹上棉花做成的春鸡。春鸡的嘴里叼着豆子,孩子几岁,便叼几粒。在他们的腰间,还佩戴着绢制的春娃,寄托着妈妈对他成长的祝福。

回家了。大门上早已贴上了“宜春”二字,所有朝南的窗户上,也都贴上精致美丽的春花。父亲让孩子把抢到的泥牛的土去抹在自家耕牛的长角上,妈妈提醒父亲今天不要去河边挑水。

吃萝卜与不挑水,都是为了不犯春困。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的每一天都不能偷懒。

雨水

每年阳历二月十九日前后,

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为雨水。

立春后,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花信风为: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8WnI0D1cmrZCb/Ub3wjtZu40D3vnuQv/VhU5Y5HmGda7LesoWMWPSt9QVrRr659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