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设计即万物,万物皆设计。”(Design is everything, everything is design.)

设计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设计是一种天性,它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一种能力或者说欲望。设计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综合的大背景下,包括经济、政治、技术、文化、社会、心理、伦理及全球生态系统等在内的各种力量,它们与设计一起塑造了现代生活。设计在不同时期的贡献有目共睹,尤其对发达国家而言,民众对设计表现出的极大热情推动了创意产业的发展。也许正是因为他们拥有基本的设计认知和设计常识才能让创新事业进行得如此顺利,而对设计人才的培养不少国家是始于儿童时期的通识教育。

本书从大设计的概念出发,试图通过讲述有关设计师的设计手法、思想、生平、经历、价值观这些影响他们创造物品和生活方式的东西,向大众普及设计思维。本书思路不按设计门类细分,只是将大众所看到的设计现象或物件按照二维、三维(产品+空间)和四维的方式划分。如果说二维世界里的设计侧重对视觉三要素(字、图、色)的应用,那么三维世界里多了的那一维主要是指(立体)空间参数,四维世界里则增加了时间参数,多维世界增加了交互参数。本书从国内外200多个大师的经典案例中总结了其惯用的表现手法和设计思路。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方式追溯设计界的各路英雄,用他们的故事说设计,用他们的设计讲故事,以此激励设计爱好者们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引导大众从社会和经济的层面看到设计的价值。

我们在本书中可以看到有些设计师接受过良好的设计教育,有些压根没有;有些接受了建筑设计教育,结果在产品设计领域发挥光芒,有些是平面设计师,但是在产品、室内、品牌、媒体等领域里也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所以设计能力其实是人们日积月累的一种品格修养,一种兼具洞察、辨析、表达的综合能力。如果你心存梦想,就能触及人的内心深处,就能创造出让大众感动的作品,从而成为受人尊重的人。

本书记载了平面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动画、建筑园林、室内设计等领域里36位设计师的故事。在收录过程中对该放哪些设计师纠结了许久,相信读者们并非无异议,而我的主观意愿在这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虽然选入的这36位设计师并不能代表所有的设计师,没有选入的设计师中也不乏才华出众的,比如年轻的新锐设计师贾伟、彦风、戴帆等人,他们的设计故事同样动人,但我还是任性地选择了这36位。也许他们的人生和作品经历了更长久的时间考验,又或许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曾经更深刻地触动过我。总之,对这36位设计师,我是从他们的人生故事出发,阐述他们在设计领域内的贡献,剖析他们的作品在历史上的评价。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继续收录更多耐人寻味的设计师的故事,让设计的故事不断扩充,使那些喜爱设计的人们能从中获得读懂设计的乐趣,或者说形成欣赏设计的能力。

本书强调的是对设计的基本认知,这种认知不仅仅针对学设计的学生,也针对其他学科的大学生,因为民众对设计通识的缺失是阻碍创新事业发展的重要原因。除了对设计作品和设计师的介绍和评论之外,该书还带有对各种设计运动、设计术语或设计原理等内容的阐述,并从主观视角表达了对设计现象与历史运动的看法,总结地域文化对设计的影响。在内容体系上力图突破设计作品鉴赏与设计概论研究的理论阐述单一性,试图结合两者的优势,还原设计师所处年代的人文环境,将设计原理和历史贯穿其中,深入浅出地改变以往人们对设计门类的割裂化认识。设计不等于装饰,设计不是艺术,设计是区别于人文和科学的第三个认知领域,有其不同的思维表达方式,长久以来对设计的重要性和价值并未达成广泛共识,设计虽然无处不在,但大众却缺乏统一的认知。所以在“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迈进的路上,设计通识教育刻不容缓,这不仅是设计师培养的责任问题,更是中国创新事业的土壤培养问题。希望大众在国家创新事业的奋斗中能“do right things”,我们的设计师们亦能“do things right”,也希望本书能对中国设计通识教育的普及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王萍
2016年4月 xKZNggNFlno+4m/WQqO2WD1F1k0WKUa9kTcmIN3gXeqrwDl2ftSYBJp2UtSmz3Z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