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福田繁雄:异质同构和视错觉

福田繁雄

平面设计界的教父——福田繁雄(Shigeo Fukuda)(1932~2009年),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国家艺术大学设计系,1967年在美国纽约IBM画廊首次举办个展,随后先后在法国坎佩尔现代美术馆、华沙海报美术馆、富山县近代美术馆、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举办个展。1982年应美国耶鲁大学邀请,担任客座讲师。一生获得设计奖项无数,曾任东京艺术大学客座教授及日本平面设计师协会(JAGDA)会长,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TADC委员及AGI会员,英国皇家艺术协会RDI会员。

之所以称福田繁雄为教父是因为他在平面领域的贡献和影响力。福田繁雄深谙日本传统文化,又掌握现代感知心理学。他非常善于用错视原理来表现图形,这对平面设计的发展意义重大。在日本福田被称为视觉大师,是因为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围绕着视觉感官来思考的。跟众多视觉设计师一样,福田的作品涉及面很广,但最出名的还是他的海报,不仅仅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是海报的鼎盛时期,还与平面设计的发展阶段有关。日本的现代平面设计运动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晚期,由于日本工业的迅速发展对平面设计提出要求,这一时期的平面设计一方面保持了日本传统文化的色彩,另一方面显著地受到战后西方文化理念的强烈影响。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平面设计已经开始倾向于完全使用西方的理念和标准,倡导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到20世纪70年代涌现出一批重要的设计师们,他们努力尝试在外来国际主义风格中建立独特的民族个性,其中就包括田中一光和福田繁雄。在20世纪80年代以五十岚威畅等为代表的年轻设计师们则更倾向于一种更自由和直观的另类风格,反映出更强烈的国际影响。

福田的海报作品风格抽象、简洁,意义深刻,耐人寻味,但放在当下却并不容易被大家所理解,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表现手法和创作理念,同时,感受他带给我们的出人意料的视觉体验。

第一种表现手法:异质同构——置换

福田是将异质同构的设计理念,以视觉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其海报作品中的先驱,置换是运用异质同构设计理念的一种表现形式,指选择一个常规、简洁的图形为基本形态,保持骨骼不变,再根据创意置换新的元素,组成新的图形,从而产生新的含义。要点是借助一个基本形态,在保持基本形主要特征不变的前提下置换新的元素来完成再创作。下图中鸟的基本形不变,以新的元素置换鸟的躯干,组成新的图形。

图2.5.2 异质同构——置换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是福田的代表作,这套海报系列,乍一眼不容易看出设计师的用意,但如果把视线聚焦到贝多芬的头发,就会发现福田置换的元素有天使、鸟、马,这些看似与主题无关的图形元素,在运用到海报中后,不仅丰富了海报的内涵,兼具趣味性,还体现出了设计师丰富的想象力。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F”系列海报系列是异质同构的另一个代表作。该海报系列以福田名字的首字母“F”来进行设计拓展,对字母进行变化,不同于“贝多芬”系列中以发部轮廓为基本形态,在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元素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型,将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图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重现。如矛盾空间、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方法的运用,又比如坐着的女孩和奔跑着的动物图形符号的运用等。从而在作品上打上福田的记号。

“F”系列海报

第二种表现手法:图底关系

图底关系,也被称为正负形、反转现象或视觉双关原理。即图与底发生反转并彼此融合成一个整体,进而产生双重的意象,同时也赋予整个画面无限扩展的空间感。如福田在1986年的作品展海报,他将女人躯体的轮廓从中间横向分割,并将分割的图形做重复的平移式交错重组,我们也将这种方法称为图形的“水平交错式图底反转”。

1975年福田运用这种表现手法设计了日本京王百货宣传海报(见图2.5.6),他利用图与底之间互生互存的关系来探究错视原理,作品巧妙地使用黑白、正负形成男女的腿,上下重复并置,使主题与背景相互交融成为一个共同体,从而使整体画面具有包容性与双重性,黑色底上白色的女性腿与白色底上黑色男性腿,虚实互补,互生互存,创造出简洁而有趣的效果。这种手法称之为“正倒位图底反转”,其中男女腿的元素,也成为福田海报中代表性的视觉符号。

水平交错式图底反转

日本京王百货宣传海报

爱喝咖啡的人应该在喝咖啡时看到过褐色咖啡浆和白色咖啡伴侣搅拌时的精美图案,福田将这种细节扩大并结合图底关系的表现手法,在1984年创作了“UCC咖啡馆海报”,其中以搅拌咖啡的杯中旋涡正负纹理交错,形成众多拿着咖啡杯的手,并从螺旋状重复并置,在突出咖啡这一主题图形的同使又不失幽默风趣。我们将这种主题图形分置并列呈现出展转回旋的动态意味的手法称之为“放射状图底反转”,在海报中我们能看到创意的生动性,以及海报体现出的浓浓的生活情趣。在人类共存海报中通过利用图底关系将两种不同的图形组合成一个新图形,表达了和平、友谊这一共同一个主题。

UCC咖啡馆海报

人类共存海报

第三种表现手法:矛盾空间

矛盾空间通常是利用视点的转换和交替,在二维平面上呈现出三维的立体形态,但在三维形态中又显现出模棱两可的视觉效果,从而造成空间的混乱,产生介于两种状态之间的空间状态。1999年福田为日本松屋百货集团创业130周年庆祝活动设计的海报中,呈现出一个仰视,一个俯视两个不同视角的女孩,由此产生视觉悖论,带来出人意料的视觉趣味。福田对矛盾空间手法的掌握和运用是其在错视原理上的又一成就。从这两幅海报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将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产生错综复杂的结合,使构思与表现达到完美契合,创作出神秘而不可思议的视觉世界,使观众在趣味中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矛盾空间海报

日本松屋百货集团海报

第四种表现手法:漫画形式

这张名为“1945年的胜利”的海报是福田在1975年为纪念二战结束30周年所作,采用了类似漫画的表现形式,创造出一种简洁的诙谐的图形语言。描绘了一颗子弹反向飞回枪管的形象,表达发动战争者自食其果的深刻含义。

1945年的胜利

Tips

异质同构又被称为异形同构,是典型的图形创作的专业术语,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其认为,在外部事物的存在形式、人的视觉组织活动和人的情感以及视觉艺术形式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旦这几种不同领域的审美“力场”模式达到结构上的一致时,就会激发出审美经验的认同,这就是“异质同构”的审美理论。在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舞蹈、诗歌等中,都可以找到异质同构的实践例证。

“格式塔”心理学产生于德国,主要代表人物是库尔特·考夫卡,代表作为《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其在视觉设计研究领域也称为“完形原理”。鲁道夫·阿恩海姆,提出表现性是知觉式样的一种固有性质。他强调视觉思维中知觉具有理解能力,能够进行选择、简化、抽象、分析、综合等活动。著有《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走向艺术心理学》,他对审美知觉,审美经验的生成,艺术作品形式结构中的张力样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可见设计学科中很多原理来自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符号学、语言文学,说明设计学科的边缘性和学科交叉性。

“格式塔”源于德语Gestalt,有形状(Shape)和形式(Form)的含义,它既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外物形状,也不是一般艺术理论中所讲的形式,它在“格式塔”学派中具有特定的含义。中文将其翻译成“完形”。“格式塔”理论认为,人的审美观对整体与和谐具有一种基本的要求。视觉形象首先是作为统一的整体被认知的,而后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认知,也就是说,我们先看见一个构图的整体,然后才看见组成这一构图整体的各个部分。这个理论的核心是“整体并非部分之和”,整体不能分割,整体由部分所决定,反之各部分也由整体所决定,如报刊版面包括大小标题、插图、导读、正文以及其他元素。在视觉认知领域,“格式塔”理论由下述五个主要的运用规律。

①图形/背景原则。是视知觉中最简单、最原始的组织形式。在二度空间中,往往会有一些元素被当作位于基底上方的图形,显出一定的空间层次感。阿恩海姆说:“凡是被封闭的面,都容易被看成‘图’,而封闭面的另一个元素总是被看成‘基底’。”从构成图形材料的质地来说。一般情况下,质地越密集看上去就越像“图形”,而质地松散的更倾向于“基底”。

②接近性原则。彼此相近的视觉元素比相隔较远的视觉元素有较大组合为一体的倾向。这种组合倾向既适用于空间也适用于时间,即空间上的接近与时间上的接近。

③相似性原则。在其他因素相同的前提下,人们容易将彼此相似的事物看成一个整体或组合。相似是指视觉中同时出现的两个或多个要素在强度、颜色、大小、形状等物理属性上的相似。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张力。

④连续性原则。连续性原则是指它的构成成分沿着已经明确的方向连续下去,形成对称、平衡或延伸的运动轨迹。用户的视觉具备一定的活动惯性,倾向于看到连续的形式,必要时便会填补遗漏。

⑤封闭趋合原则。是一种将在空间上有间隙的图形组合成更加紧密相关、更加完整的图形的倾向。这是格式塔的核心概念。人们在知觉上具有闭合的倾向,只要各部分的模式保持不变,会将不完整的图形在心理上使之趋合。

完形五原则 jZX5CgTlR2cRFWozc8CU2A+rK+bOyyqB9ytqXH2pt1oyCJOa8wdJimBVmFqCe4D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