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王正华生于上海。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一年,中国人民依然承受着巨大的战争压力。同时,1944年也是世界反法斯战争最关键的年头,无论是苏联红军还是美英联军,都在东方战场和西方战场进行着大反攻,如诺曼底登陆,德国的七月密谋,中国远征军反攻盘踞在滇缅边境的日军……
王正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这瞬息万变的世界,虽然那时他还懵懂无知,但身处战火硝烟的时代,他似乎与生俱来被注入了顽强的斗志和大胆的想法,伴着他从青涩的花季步入稳健的成熟期。
1962年,一向成绩名列前茅的王正华,由于一个意外事件的影响而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此后在重点中学任学生会副主席的他走上了从政之路,一走就是整整23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王正华由于出色的表现,成为上海长宁区的重点培养对象,原本可以一路顺风顺水地前进。“文革”的到来,让他遭遇了一连串的人生波折。
好在王正华的苦难并没有无限延伸。1975年,中央组织部长闻听到王正华的大名,亲自来上海考察他。经过一番谈话之后,决定将王正华调到北京!
然而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奇妙,当你认定前路是你看到的模样时,往往会在志得意满之际拐出一条岔道。王正华也是如此,正当他为自己的即将高升欣喜不已之际,对于他的考察又出现了新的结论——太年轻,不符合当时的要求。
虽然未能进入中央,但是对王正华来说,这个不幸中似乎隐藏着大幸。如果他顺利进入北京,那今后的人生履历似乎注定要和为官从政牢牢绑在一起,那么以王正华的实际能力,也未见得一定能担当大任——毕竟他当时很年轻,没有经历过从基层到高层的历练。
好在“文革”结束后,国家进入到拨乱反正的正途,一切重新开始。
当时光列车载着探索中前进的中国进入80年代后,王正华的人生际遇也发生了转变。1980年前后,中国出现了大批知青返城的热潮,这个时期上海成为了最热闹的知青返乡地。在外面漂泊多年的男男女女的回归却给偌大的上海带来了新的麻烦:这么多需要工作、需要吃饭、需要成家的中青年,到底怎么安置才好呢?这个难题交给了上海,也同样交给了王正华。那时候的王正华,是上海长宁区遵义街道的党委副书记,专门处理这种民政问题。当时,组织上明确了指导思想:要让返乡的知识青年有工作、有饭吃,不能让家乡冷落他们。于是,帮着知青找生计,避免造成社会动荡,成为了王正华急需解决的问题。
虽说上海经济相对繁荣,地方也大,但是原有的社会分工结构在这十年间已经逐渐形成,返乡的知情如同插队买票一样,怎么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妥善安排好呢?于是,考验王正华创新能力的机会来了。
对于一个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来说,会巧妙地避开问题的核心难点,采取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就拿帮助知青找工作的事来说,王正华知道上海用人饱和、就业机会不多,所以他没有将解决问题的关键词定位为“如何找,上哪儿找”,而是变换了一个角度:让工作来找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80年代的中国,还是一个刚刚从十几年政治弯路中逐渐走出阴影的国度,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基调,但对大多数国民而言,一下子从保守封闭走向进步开放,还是需要时间的,不然就不会有安徽凤阳小岗村立下生死状承包土地的事件。
王正华不顾那些保守派的劝阻,在百废待兴的上海,亲手开办了一家又一家企业。借着政策的东风,先后开办了汽车修理厂、客运公司、货运公司等6个企业。王正华曾经回忆说:“那个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产权,但我知道你拿谁的钱,谁就有资格来管你。我不希望婆婆太多,所以6个企业里没有一分钱来自国家投资,都是我们自筹资金。”
那时候的收入主要有两大来源,第一是报名费和培训费用,往往是企业的第一笔流动资金;第二就是借款,当时国家政策规定,只要安排一个知青就业能借款500元。王正华也借了一些,不过很快就还上了。
就这样,王正华从零开始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在那个充满变革的时代,王正华赶上了淘金的绝佳机会:只要生产出来的东西就能卖出去。
当时王正华自诩为“万金油”,他涉足的领域很多,而且吸金的能力也很强,基本上靠的都是自己筹措资金。无论是长途客运公司还是出租汽车公司,都办得有声有色。他的汽车修理厂业务红火;他的客运公司每天有40辆车在上海和扬州之间穿梭;货运公司每天有70笔生意。
这些成功带给了王正华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也终于让那些整天蹲在家里愁眉不展的知青们露出了笑脸:他们庆幸自己遇上了这样一个办事得力的街道党委副书记,他们也惊讶地发现,原来看似用人饱和的上海,其实藏着很大的商机。那时,王正华办了一家“东方绣艺厂”,业务项目是把当时上海江浙地区刺绣的出口订单,全都转包散发给这些回城的知青们,生意火得不行。
在由王正华创办的很多就业单位中,有一家显得比较不起眼,名字叫“春秋国旅”。似乎单从名字上就能听出来,这个略带土气和80年代感的旅行社,其实算不上是王正华创办的公司,只是一家集体企业而已,顶着一个“集体”的红帽子:不归某个人所有,但是要想生存只能靠自己,国家是不承担经营风险的。
缺乏资金支持,任何企业都办不下来,特别是像旅行社这种服务行业,本身不能产出产品,又不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想要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生存下来,没点真本事是不行的。为了让旅行社赚钱养活自己,王正华不断地寻找门路,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找着找着,王正华忽然发现了一个商机:当时的知青为了能在家乡安身立足,都急需学到一种宝贵的吃饭手艺,不是报了这个培训班就是上了那个夜校,他们忙得不亦乐乎,市场需求却得不到满足。
王正华绝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他遍访高人,终于在上海本地找到一位旅游方面的老专家,开始筹办一个旅游培训班。很快,他向社会发出招聘信息,报名费是1元钱,上课费则是每个人40元钱。
王正华运气不错,招聘信息发出后,一共约有1600人报名,这样就收入了1600元初创资金。紧接着,王正华又从其中的100人中录取了34个并组织培训,每个人培训一个月,学费40元钱,这又收入了近1600元的资金——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靠着这3000多元钱,王正华开始了他的初创时代。
有了第一桶金支撑,王正华开始给春秋国旅进行投资。在长宁区的一条街边上,王正华弄了个只有2平米大小的铁亭子,上面挂着“春秋旅行社”的招牌,开了一个脑袋勉强能伸出来的小窗户。
这个小亭子经营的是旅游,即便是在见多识广的大上海,同类行业也是寥寥无几。王正华,带着一股赌徒的狂热劲儿,开始了他和春秋的不解之缘,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人生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