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开场后,人物登台露脸,人物给观众何种印象来自第一次登场,因为第一印象总是深刻的。心理学上有首因效应,又叫第一印象效应,指的是第一印象输入的信息对人的认知有重要的影响,第一次与某物、某人接触留下的深刻印象最强,持续时间最长,并会对以后接收的信息造成影响。所以说,人物的出场必须准确、鲜明而生动。
电影中的人物虽不会像古典戏剧中的角色一样,一出场就自报家门,但是编剧应该设计好人物出场,让观众对人物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比如《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一段,刘备等人先后三次,又是带礼物,又是冒着大雪,最后还要等诸葛亮睡到自然醒,花了好大力气才见到诸葛亮。刘备等人三次拜访才见到卧龙本尊,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和刘备等人一样经历等待,体验着焦急的情绪,观众带着强烈的期望,急于见到诸葛亮,因此,当诸葛亮出场时,这个人物鲜明而突出。
剧本中,哪个人物先登场并没有硬性要求,主角先出场或后出场与剧本的结构有关,但是,主角一定要尽快出现,不能太迟。拿“三顾茅庐”来说,诸葛亮虽然在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后露脸,但这个人物之前就登场了。刘备从徐庶那里听说南阳卧龙岗有个奇才,名叫诸葛亮,于是,刘备带着结义兄弟到卧龙岗去拜访诸葛亮,想要请他出山,得到他的帮助。
因此,诸葛亮的出场方式属于先宾后主的写法,且是虚出——人物出场分实出和虚出。人物真正地登场,带着话语和行动,便是实出;在人物上场之前,由他人提及名字、经历、性格特点等,用伏笔交代,便是虚出。
一部电影中,有主角,有配角,有的人出场次数多,有的人出场次数少。主次角色的戏份要设计得当,配角的戏是不能多过主角的。当然,这里所说的戏份并不单单指出场次数多少,主角的重要性体现在传达剧本主题思想上,主角的行动要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电影《飞越疯人院》,第一个出场的是精神病院的护士长,电影中,她是作为主角的对立面而存在的人物。开场第一个空镜头对着一座远山,伴随着惊悚的声音,一辆开着大灯的轿车从黑夜中驶来。镜头进入室内,几个男人正在床上熟睡。
场景切换到墙壁洁白的走廊,穿黑色衣服的护士长从一端走来,一位正在打扫的工人向她问好:“早上好,瑞秋小姐”。接下来,被锁在床上的病人巴西尼得到松绑,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吃药时间到了。
在瑞秋小姐强迫众人吃药时,主角麦克墨菲被带到了精神病院。解开手铐后,他显得非常兴奋,大喊大叫,戏弄守卫,与酋长搭讪,带着色情扑克牌诱惑马提尼。在院长面前,有关他的文件显示,他有妄想症,因为打架闹事而被捕五次,与未成年人发生关系,在劳动农场工作态度差,未经许可就说话,他声称自己没有精神病。
电影前十分钟里,编剧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背景,主要人物全部出场。主角的姓名、年龄、身份、生活环境、个人性格等纷纷交代给观众,瑞秋小姐穿着一身黑衣行走在雪白的墙壁旁,颜色对比鲜明,同时也表现出她的性格特点——严肃而刻板。连麦克墨菲的病友——比利、巴西尼、马提尼、酋长等人都给了镜头,通过每个人的衣着、表情、话语,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得以表现——虽然是部分的。
人物陆续登场,但不是以离奇、惊心动魄的方式。编剧将故事背景及人物交代清楚,为接下来的剧情发展做好铺垫。当院长拿着一叠文件,细数麦克墨菲的劣迹时,观众亦得到了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这正是编剧的用意所在,借他人之口替主角做自我介绍。
如果你足够细心,会发现院长在整部电影中只出场一次,接下来的剧情围绕麦克墨菲及他的病友和护士长瑞秋小姐展开,很显然,院长是一个功能角色,他向观众介绍完麦克墨菲,任务完成,此后就没有出场的必要了。
院长介绍了麦克墨菲的劣迹,但是麦克墨菲否认他有精神病。一个正常人被带到了精神病院,也就是“被精神病”了,剧情接下来如何发展呢?他是卧薪尝胆,先熟悉下环境,再想办法逃走?还是用某种方式证明自己是个正常人,然后重获自由?想必每个观众心中都有一个对结局的猜测,带着这个猜测,观众才会继续看下去。
剧本是用来读的,电影却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的。在画面和声音组成的环境下,人物的出场并不是“我叫张三,今年30岁,是一名出租车司机……”这样呆板,用角色的习惯性动作、出入的场合、与他人的关系一样能交代清楚。
人物登场时带着三个任务,一是交代人物的基本信息,二是表现出人物的某一方面性格,三是引起观众的注意,将观众带入戏剧场景中。人物带着名字、年龄和职业出场,同时要带着当时环境下应有的心理状态,清楚、准确地交代自然而真实,否则会显得做作。
人物的性格,尤其是主角的性格往往是鲜明的、具有强烈特色的。在警匪片中的人物分类最简单,好人还是坏人,警察还是嫌疑犯,但是好人、坏人也有不同的性格,有人莽撞,有人坚强,有人老奸巨猾。剧情片中的人物性格复杂,无法简单地用二分法分类,但是依然要表现出其性格特色,如一个害羞、刻板的银行职员,一个盛气凌人的富商,一个娇滴滴、轻浮的妙龄女郎,人物性格鲜明,观众会立刻进入故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