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面部
GESICHT

8 夺人眼球的眼睛

对于每一张人像照而言,若其面部可以得到清晰辨认且占据了足够大的照片篇幅,那么双眸便是这张照片最重要的区域。原因在于,眼睛是人类脸部最具交流能力与表现力的一个要素。当与他人交谈时,我们能够从对方眼中获取大部分信息:我们可以考察刚才对方说的是事实还是谎言,也可以从中读出情感与额外的信息—没有说出来的弦外之音。所以,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一句话并非没有道理。我们观看一幅肖像照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把目光首先聚焦在人物眼睛上,期待着这一区域的成像足够清晰,从而可以看到其中充盈着的细节内容。因此,你在摄影过程中应尽量精确对焦于模特双眼(详见法则10)。若是将焦点置于鼻子、双耳或仅仅是睫毛部位,所得的照片都会被人或有意或无意地看作是有缺陷或失误之作。

另外,对于一双极富表现力的眼睛,仅仅将其全画面地拍摄出来,都会极富张力。这样表现的双眼足以支撑起整张画面,并引导观赏者自行想象出面部的其他部分。

9 聚焦于哪一只眼睛?

当你从正前方拍摄一张脸时,左眼与右眼到相机传感器所在平面的距离相同,它们在照片中的清晰度也会因此一致。但假如你从前方斜着对模特进行拍摄,你就要面临一个选择:焦点究竟应该对准哪一只眼睛,左眼还是右眼?

大多数照片欣赏者认为,若处于靠前位置的那只眼睛得到清晰成像,那么整张照片会更显熟悉、协调。造成这种感观结果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我们观看照片时普遍习惯于近处清晰、远处模糊的构图模式;另一方面在于,现实生活中我们与人打交道时,也同样会把自己目光的焦点放于对方更靠近我们的那只眼睛之上。所以,对差不多所有的肖像照而言,更靠前的那只眼睛应得到重点表现。

若你有意为之,将焦点放于更靠后的那只眼睛上,那么,这种有悖于平常观看事物方式的成像效果会使得照片观看者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他们的目光游离于照片中模特的左右眼之间,他们将花比平时更多的时间去观看这张照片。虽然这样一来,观看者给予了这种照片更多的注意力,但他们同时也在潜意识中对其产生了一种负面感觉。因为,这样的一个构图形式通常被认为是错误或有缺陷的,至少是让人感觉不舒服、不习惯的。

要顺便提到的一点是,这种左右眼清晰度的分布原则适用于所有的光圈值。即使在光圈值较大(景深较大)的条件下,被对焦的那只眼睛也能获得更多的观看注意力。在光圈值较小以及景深较小的条件下,这种效果还会强烈许多倍。

10 精确对焦

很遗憾,要做到对眼睛的精确对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相机自动对焦功能的强弱,决定了完成这个任务的难度高低以及效果好坏。特别是在较弱的自然光或是工作室较为昏暗的造型光条件下,相机普通的自动测焦功能难以达到较好的拍摄效果。此外,并不是所有的相机都具备一个功能强劲的十字型对焦传感器。

位于中央的自动对焦点(或对焦区域)尽管具有最强大的对焦功能,但它几乎不能,或只有在极为特定的前提下才能用来对眼睛对焦。当你把中央自动对焦点放在眼睛上时,尽管相机能测量它到拍摄对象上的这一点的距离,但这样眼睛也就处在了成像区域的正中央。出于构图的考虑,在这种情况下你一般会调整取景区域,在此过程中相机会被无意识地稍稍倾斜。因为这种情况下相机的对焦距离已经固定存储,所以原本正处于眼睛位置的焦平面(平行于相机传感器)会略微向后移。如果你的拍摄对象距离较远,那么这种轻微的倾斜、移动并不会对成像效果造成多大影响。但是如果你进行的是诸如脸部特写这类近距离的拍摄,负面影响便会凸显:焦点会一下子偏移到太阳穴,甚至是耳朵上,本应被对焦的眼睛看上去则比较模糊,整张照片立马显得有问题。因此,要在摄影过程中避免这种情况,就不能向上或向下倾斜相机,而只能将相机平行于人脸进行上下平移。

作为替代方法,你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个非中心的自动对焦点,并将其对准眼睛,从而保证这一部位的成像始终锐利。每次拍摄都这样选择相应的对焦点可能要多花一些时间,但若你在进行人像摆拍,要连续一张接一张地拍摄类似的照片,那么这种时间投入是非常值得的。此外,即使你想将眼睛放在自动对焦点之外,你也应该尽可能选择离眼睛最近的自动对焦点,从而将由相机倾斜而引起的焦平面偏移减小到最低限度。

焦平面发生微小程度的偏移

如果你的相机有相应的自动控制功能,那么你也可以将对焦这一任务交给它。比如专门的人脸追踪自动对焦模式,就会比一般化的追踪对焦模式精确得多。

虽然与自动对焦相比,在对人脸这样的动态对象进行拍摄的过程中,使用手动对焦这一方法操作起来会比较困难,而且耗时较长,但也并非没有可能。一个亮度较高的取景器以及一个高速镜头可以使精确的手动对焦更加容易。某些相机的数码取景器还具备特殊功能,能够通过色彩效果着重表现照片中呈明显对比的区域,从而凸显会锐利成像的图像元素。

使用同一套机身、镜头的时候,若你总是发现,虽然都经过有意识的对焦,但焦点总是无法精确位于模特的眼睛之上,那么可能是由于相机系统中有“对焦位置靠前”或者“对焦位置靠后”的问题。手动对焦与自动对焦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这一问题。在此情形下,你就需要自己或者是委托专业厂家对相机进行调整。

11 模特应该直视镜头吗?

假若拍摄过程中模特直视镜头,那么当这张照片被人观看时,照片中的模特便似乎在直视着观看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你的照片在观看者与模特之间建立了一种令前者几乎不可回避的紧密联系。这就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若我们被某个人直面注视,那么我们便会在潜意识中感到他对我们构成潜在的威胁,从而对此人集中注意力,提高警惕。

像是在现实世界中一样,照片观看者会立即感觉自己被人关注了,从而被直接拉进这种相互关注的关系中—对模特的注视进行回应,但他并不能过久保持这种目光接触。这就像小孩子们玩的互相盯人游戏,只不过是因为模特的目光已经被静态定格在照片之上,所以此轮比赛必然是模特获胜。因此,若你要求模特直视镜头(或者穿过它看向某种并不在场的东西),那么所得的照片效果会让观看者投注极高的注意力—但停留时间不会太长。

但是,若你的模特并不是直直地盯着镜头,而是看向相机的上、下或是侧面,情况又有了变化。此时,照片中的模特与照片观看者之间并没有一种直接的、不能回避的关系;取而代之,观看者会感觉到,他似乎被邀请来静静细赏模特的面容。他可以避开模特的目光,不受其打扰,从容不迫地细细打量照片所有精细之处,对模特表情进行深入探究。能够长时间地关注一个人的面部,这一点就可以唤醒人们对陌生人的好奇心—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好奇心隐藏于所有社会性动物的内心,它差不多可以被称为偷窥欲。特别是当照片中的人物形象显得非常有趣,似乎饱含故事时,他那避开镜头的含蓄目光更会吸引观看者长时间地细品照片,并在今后时不时地乐意再看一看。

12 目光是引导线

如上一章提到过的,人类是一种社会性的生物,同一物种中的其他个体总能引起我们的兴趣。“他对什么感兴趣?”“他在关注什么东西?”,我们对这类问题总是有着不小的好奇心。如果你站在广场上,抬起头聚精会神、煞有介事地盯着天空,那么过不了多久,你的周围便会聚集一群停下脚步、抬头望天的路人。

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摄影创作。如果模特在拍摄时并不是直直地盯着相机,而是将目光偏离镜头,那么我们在观看这一照片时,总会不由自主地追随着其视线方向。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说,照片中的模特用他的目光制造了一条(看不见的)线。它能像现实存在的线那样,一端连着模特的眼睛,另一端系着画面上的另一元素。它向人们指明,模特在看向什么,由此也赋予了照片某一特定的表达内容。此外,这条线还能迅速抓住照片观看者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将视线由模特身上转移至与之相连的其他照片元素之上。若是观看者顺着线的引导,没有在照片中看到其他事物,那么照片观看者就会首先将目光撤离模特的双眼,顺着模特视线方向所形成的虚拟导线进行目光的漫步,逐渐放慢速度,直至停顿并最终回到这条导线的起点,更加细致地开始新一轮的挖掘与思索。这意味着,观看者会驻足流连于照片之中。为此,需要在照片中模特视线的方向上留出足够的空白。

13 紧靠照片边缘的目光

在画面上顺着模特视线方向留出足够空白,这是摄影师在创作一幅肖像照时常用的方法。而另一种充满张力的构图方法,是让照片中的模特直接看向照片边缘。若是眼睛与照片边缘之间只有很小的空间,那么这种张力会非常强烈,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观看者的目光只能集中在非常有限的照片区域内,几乎像是被囚禁起来了一样。

在拍摄这种照片时应注意,模特的身体不应与面部朝向同一个方向,而应该向照片另一侧的广阔空间打开。如若不然,以模特的背部为界,模特本身会形成一个封闭的独立区域,整张照片看起来像被割裂成两个没有联系的不同部分。相反,如果模特面部朝向照片的一侧,胸部转向另一侧,那么照片的两部分就能通过模特连接在一起,从而让整张照片呈现出一体性。即使只有肩膀以上的部位入镜,你也应该遵循这个造型原则。此外,面部与躯体的朝向不同还能使照片看上去更富有张力与动感。

当然,在这样的照片构图中,观看者仍然会追随模特的视线。只不过,他们追随的目光很快就会被照片边缘挡住去路。模特究竟在看什么?这个答案无法直接获得。在此情形下,观看者便会不由自主地试图通过模特的面部表达寻找到答案。他会花更多的时间来观看照片,极为专注地研究模特的面部。面对极为有限、几乎无法提供任何帮助的照片空间,他必须充分借助自己的想象力来解读照片。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类照片构图不仅可以创造张力,还能够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调动起观看者的积极性。

14 模特的视线方向

受我们身处的文化圈从左到右的阅读方式的影响,我们在观赏照片时也经常遵循这一方向。相应的,观看者也会将照片中模特的视线方向与这种从左到右的阅读方向关联起来进行比较。若模特的视线方向符合观看者的这一习惯性的阅读方向,它便会进一步加强这种主导的阅读方向,为观看者提供一个明确清晰的观看导向,因此整张照片会显得熟悉、愉悦、协调。然而,这样也会使得照片显得单向、线性,也很容易让观看者的视线在从左向右流畅地走到照片的右边界时自然而然地离开照片,从而不会太深入地观看照片。

若照片中的模特从右往左看,那么观看者在对照片从左至右进行了大体浏览之后,又会将目光重新放回到模特的双眼上,由模特目光引导,从右至左再进行一次较为细致的观察。此时,模特的面部就像是一堵神奇的目光之墙,促使观看者转身往回走。虽然观看者会为此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但他同时能对这张照片展开更加深入的探究与思考。所以这种从右至左的模特视线方向不仅不会给观看者造成多大的困扰,还能一再地引导观看者回到照片中来。

另一方面,这两种视线方向的效果也会由于偏向上或偏向下而截然不同。绝大多数时候,模特的目光并不平行于照片的水平线,它们是向上或向下带有斜度的。这种斜视的目光会连同模特面部表情一道,使观看者对于这张照片所含的内容、主题展开快速的联想,从而赋予整张照片某一特定基调。向下的目光总是与消极、负面联系在一起,它可能代表着伤心哀愁、心事重重、疲惫沮丧、窘迫尴尬或是胆怯不安。若目光上扬,那么模特会立刻得到诸如高兴、活力、积极、沉思或是开朗之类的正面解读。

作为摄影师,你要决定(或者与模特共同决定)模特将目光具体指向何处。由此,你不仅可以“强制”观看者在欣赏照片时采用某一具体的观看方向,还能够引导他以某一种方式进行联想。

15 高光与反光

作为心灵之窗的眼睛蕴含着各种深层次的信息。一个人的内心情感尤其能通过眼睛流露于外,从而为人所获知。除此之外,眼睛还会透露其他秘密。眼球带有向外突出的弧度,通过眼睑的眨动,其表面始终处于濡湿晶莹的状态,这便使得它能反射几乎所有放置于它之前的物体。对摄影而言,这一生理构造特性有时非常有用,但大多数时候会完全干扰成像的效果。

较强烈的光源反射在眼睛中所得到的一个小亮点被称为高光。它为眼睛注入更多活力,使其看起来闪闪发亮、神采焕发,整张脸也因此显得生动活泼、惹人注目。若条件允许,你可以在不违背整个照片表达主题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为你的肖像照添加这一表现活力的高光。

若模特正看向太阳,那么高光便会自动呈现于照片中。然而,若拍摄是在逆光条件下或是在工作室中进行的,那你就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辅助措施。在户外逆光或是多云的条件下,你可以使用相机自带的闪光灯(将强度稍微调低一些)对模特的脸部进行充满魔力的填充式补光。在工作室中,你使用的大型塑光设备本身就可以映现在模特的眼睛中(详见法则71)。但是对于塑光设备,你不仅要极其精确地选择合适的大小,还要选择合适的形状:八角柔光箱能营造出一个相对自然和谐的光线反射效果;正方形或是长方形的柔光箱所取得的效果则总是显得做作,照片的自然感与感染力因此会大打折扣。

若你使用了两个光源进行照明,那么,模特的每一只眼睛中便会呈现两处高光,这样的效果人为痕迹更加明显,对照片的干扰性也就更大。如果要获得自然的照片效果,就必须在后期的数码加工过程中,将第二个高光点费心地抹去。对于肖像照而言,眼睛是其一个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详见法则8)。鉴于此,对眼睛的后期修饰工作应该精益求精。它们始终是观看者注目的焦点,以至于一旦后期加工出现纰漏,缺陷便会非常快速地被人发现。所以,你在工作室中进行拍摄之时就应考虑,只使用一个主光源和一块反光板是否也能收到相同的打光效果—一般来说,只有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大面积的反光板才会清楚明显地映现在模特眼睛中。

假如是在户外或是其他自然光条件下拍摄肖像照,那么,模特的眼睛中可能会反射出摄影师、相机抑或是整个周围环境。若照片拍摄是围绕表现模特个性而展开的,那么这种揭示照片是如何拍出来的反光效果是观看者不希望看到的,它会严重影响照片主题的表现。这就好比人们在观看影片时看到了一个嵌入画面中的麦克风,它能让观看者瞬间出戏。但你若有意将摄影师或是周边环境视为照片表达的内容之一,那么,你就应对模特进行非常近距离的拍摄,从而将这种反光强势清楚地呈现出来。

16 闭合的双眼

一张闭上双眼的脸孔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不管是从内容表达还是造型构图角度来说,闭合的双眼都是非常具有探索价值(但往往被人低估)的拍摄对象。一方面,它相对来说并不常见,所以对观看者而言会比较陌生;另一方面,合上的双眼似乎在邀请观看者对整张面孔进行细致的观察。观看者无须担心会与模特有直接的眼神接触,也不用担心自己会被发现。少了这些顾忌,观看者就能够极其长久地停留于照片中。

与其他诸如表情神态、身体姿势、服装、配饰或者灯光等特征结合在一起,闭合的双眼会有极其不同的表达效果。闭合的双眼与放松的神情搭配在一起,给人一种安详、冥思、回归本真、纤柔脆弱的感觉。相反,若模特紧闭双眼,面部扭曲,那么他可能正在费力挣扎、承受痛苦、大声嘶吼、困倦地打哈欠,又或是全神贯注于某事—总之,这种解读是多种多样的。

此外,一双紧闭的眼睛可以将化妆师的工作成果一览无余地清楚展现。所以,化妆师们十分喜欢将这样的照片作为工作参考(详见法则61)。

17 眉毛

在人脸的情感表现力中,眉毛所具有的意义经常会被人低估。这种意义在缺失眉毛的人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会失去他们所有的身体毛发。体毛或者头发的缺失并不会令人觉得特别突兀,但一旦失去眉毛,那他看起来就会极为怪异。尽管观看者一开始并不能马上意识到,造成这种怪异感觉的根源是眉毛的缺失,但它确实使整张脸看上去僵硬,像戴了层假面具,总给人一种不完整的感觉。

被清楚描画且修饰过形状的眉毛可以尤为准确地传达出各种不同的情感内容。浓密的眉毛非常夺人眼球,似乎在向人大声叫嚣着,它甚至会取代原本是焦点的眼睛,成为观看者新的目光关注点。两道向中间延伸、连成一线的眉毛会给人极其多样的感受。拥有这种眉毛的主人可能自负、危险、冲动、男性荷尔蒙旺盛或是强大有力。遗憾的是,观看者往往较为排斥这一形态的眉毛。但在中亚地区,这种连心眉是女性美丽的标准之一。但无论是招致反感还是引起美的观看体验,这样的连心眉总能吸引观看者,获得其高度的注意力。

眉毛被修饰得越细,人就越显得古板、严厉。若一个人的眉毛被完全剔除又重新画上,那么此人就会给观看者极为不舒服的感觉,并常常会让人联想到某种疾病。

18 鼻子

鼻子位于面部的中心。得益于这一所处位置,它得到了非常高的实际关注度—远远高于仅凭其自身表现力所能获得的关注度。因为,只有在人们嗅闻某物或是对某事表示不满意时,他们才会皱起鼻子,使其表达出一定的情感内容。除此之外,鼻子几乎是一个始终保持静止状态的部位,所拥有的动态发挥空间极小。

然而,鼻子的大小与形态又会同许多人物个性特征联系在一起:大鼻子象征着男性气概与自信、自负;相反,小而微翘的鼻子俊俏秀气,略显童趣。这样的鼻子特征若属于娃娃脸的范畴,可以为女性增添无限魅力(详见法则5)。拥有扁平鼻子的人常被视为性情随和,而鹰钩鼻则是负面人格的象征,尖鼻子的人一般会让人觉得严厉又冷酷无情,挺直的鼻子蕴含着从容不迫的贵族气息,而一个不对称的歪鼻子—有时甚至是破损的鼻子—则会严重影响观看者的好心情,使他们感到不适。

模特也经常会表示,鼻子是他对自己照片中的面孔最不满意的一个部位。为了让鼻子的大小及形状在照片中显现得更为低调,不引人注目,你应该尽可能地从正面拍摄模特面部。但对于十分扁平阔大的鼻子,则应该选取一个侧面角度对其进行拍摄,从而达到遮掩效果。

19 鼻子的投影

面部受到光照,鼻子会相应地在脸上投射下阴影。从摄影角度而言,鼻子正是通过其自身的投影而引人注意的。在诸如户外日光或是普通吸顶灯照明这一类光源来源于上方的光照条件下,鼻子的投影会位于嘴唇上,这不但会影响整个画面的美观度,而且会干扰嘴巴的生气。另外,这种情况下眼眶的投影也同样是你面临的棘手问题。

理论上,通过让模特抬高头部,你可以减少照片中鼻子的阴影区域。但事实上,这个方法只有在从上往下的俯拍中才会收到好的效果。在其他情况下,上扬的头部会使脖子以及下巴底面喧宾夺主,占据照片的主要部分。此外,鼻孔也会径直地冲着镜头,这是非常不雅观的。

除了以上方法,你还可以运用反光板或者是填充闪光,来减少鼻子下方以及眼窝处的阴影。然而除非从脸部下方打光(效果不美观),否则你无法完全消除阴影。对于明显的鼻子投影,理想状态下你应改变光照条件:或者采用漫射光,或者在模特的眼睛高度放置一个光源,或者在阴影中进行拍摄。

在侧面光照情况下,鼻子会迅速地在面颊上投下醒目的阴影,这通常也同样影响观看效果。为避免出现这一状况,你可以选择使用柔和的光照条件,或是指导你的模特进行精确到毫厘的摆姿,从而使得阴影完全不见或是并无大碍地仅存在于鼻翼区域。

20 嘴巴

同眼睛一样,嘴巴也是表现一个人内心情感的一个重要面部元素。那些强烈的内心情绪能够尤其明显地通过这一部位流露出来。从愉悦开心的微笑或是咧嘴大笑,到出于愤懑而紧抿的双唇,再到因为惊呼或是讶异而张大的嘴巴,各种强烈的情绪都会通过不同形态的嘴部表现出来。嘴巴同样可以明确传达或是辅助揭露那些柔软细腻的情感心绪:嘴唇柔和的弧度意味着放松与享受;上翘的唇角显得做作,或表现出怀疑或轻蔑之意,而下弯的唇角则流露伤心之情;撅起的双唇又可表示深思、索吻或是强烈的不赞成。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嘴巴对于情感的表现力强弱因所处文化圈不同而千差万别。在亚洲国家中,人们倾向于通过阅读对方的眼睛来探知其内心世界;而在欧美地区,嘴巴是情感流露的主要部位。这个差异在表情符号这一因国别原因而各具文化特性的事物中体现得一清二楚:在日本的表情符号中,“^_^”代表开心,“ó_ò”代表伤心,“O.O”代表惊讶;在欧美地区的表情符号系统中,同样代表以上三种情感,情感的主要承载者从眼睛变成了嘴巴,而代表眼睛的两个小点则始终保持不变。所以它们分别是“:)”“:(”以及“:○”。

21 请合上嘴巴

嘴巴是人脸中极具动态及灵活性的一个部分,它的形状在人们的说话过程中始终发生着改变。嘴部的这种运动对我们来说是如此的自然,以至于即使在与他人交谈过程中留意着对方的嘴巴,我们也很难,甚至是根本无法注意到它非常快速的形状改变。但当我们用相机在这持续进行的运动中截取某一秒的刹那片段,并观看由此所得的照片时,就会立马发现,被定格在某一刻的嘴巴看上去严重扭曲变形,显得极为诡异荒诞。基于这个原因,身为摄影师的你应该尽量避免拍摄正在讲话的模特。若模特讲话的状态不可避免,就应该将相机调成连拍模式,以期可以从众多的照片中挑选出一张中意的。

也正是从这个原因出发,你在摄影过程中最好只同模特进行单向的语言交流。不要对模特提太多问题,你讲的话最好能让模特无须说话就能在思想及感情上理解。这种情况下,他通过相应的表情就能够对你做出回应,一切无须言语。

假如你十分频繁地同年轻的业余女模特一起工作,那么你应该对以下现象并不陌生:许多摄影师偏好拍摄模特性感挑逗的目光,他们会建议模特微启双唇,以达到此类拍摄效果。由此,这种造型建议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许多模特脑中,以至于在拍摄其他照片的时候,即使不符合拍摄的主题理念,她们仍然不自觉地将嘴巴张开。此时身为摄影师的你所要做的,便是在拍摄过程中主动观察是否存在这一现象,并且时时提醒模特:“请合上嘴巴!”

22 牙齿的展示

如果模特对着镜头粲然一笑或是开怀大笑、咬嘴唇、龇牙咧嘴、扮鬼脸,又或者是充满期待地微张着嘴盯着镜头,那么人们势必会在照片中看到他们露出的牙齿,它们同样是照片主题内容的一部分。然而,模特的牙齿通常是纯白色的,十分闪亮夺目,再加上唾液的作用,它们会产生强烈的反光:这一切都会引起观看者的注意,但同时也有可能对其观看体验造成干扰。

因此,只有在与所要表现的情感主题相符合的情况下,模特才有必要露出自己的牙齿。特别是在表现人物宁静淡泊、传统典雅、严肃稳重的一面时,牙齿不需要被暴露在照片上。如若不然,张开的嘴巴与醒目的牙齿会立即给观看者造成拍摄时机错误的负面印象。

下排牙齿尤其不适宜于出现在照片中。只有在表达极少数的情感时,模特才可以露出牙齿,将其作为面部的具体要素之一。这包括了蕴含各种感情的叫喊、龇牙或是放声大笑。除了这些之外,下排牙还是完全不要被人看见为妙。

23 嘴巴的着重强调

即使你并不想将嘴巴作为唯一的拍摄对象进行全画面的呈现,有时你也可以有意地将观看者的目光引导至这一脸部区域上,从而帮助照片呈现出某一特定效果或表达出某一特定内容。要让嘴巴获得这样的关注,嘴部不一定要有什么大动作:我们可以给嘴唇画上一个显眼突出的妆,也可以让嘴巴做点什么事情,从而使其成为画面中的动态元素。比如模特既可以对着镜头较为戏剧化地咆哮吼叫或是咬牙切齿,同样也可以做出日常生活中诸如吹口哨、舔嘴唇或者是咬嘴这类常见动作。

此外,你还可以在嘴巴附近安排上什么东西,来抓住观看者的目光,并将其进一步引导至模特嘴巴上。比如,模特可以摆出啃指甲、咬发绺、手托下巴时手指不经意地指向嘴唇的方向这样的造型。一般说来,任何东西都可以被拿来放在嘴巴边上,从而达到所希望的画面效果。就具体事物而言,在嘴边放上一根吸管、一支香烟、一管唇膏、一条眼镜腿、一支笔或是某种食物等,就显得极为自然,内容并不空洞,比较有意义。

不管你的模特是怎样对待这些东西的—惬意享受地把它们塞进嘴里,或者陷入沉思地将其来回咀嚼,抑或是较为夸张地把它们紧紧咬住—观看者的目光总是会被吸引到嘴唇上,嘴巴这部分也由此得到着重表现。但需要你注意的一点是,这些放在嘴边的东西不应该过分地遮盖住嘴巴。如若不然,嘴巴这一原本的视觉重点反而会被迅速弱化。最好的情况,便是模特将东西放在嘴边,但又不与其接触。

24 营造魅惑

眼睛具有极为强大的表现力,它们是评价一个人的最重要的信息源。但这并非适用于任何情况。若一幅人物肖像照想要表现模特性感魅惑的一面,那么嘴巴就会取代眼睛,首当其冲地成为表现这一气质的面部区域。

不管模特沉默或是说话时表现出何种口形,他的嘴唇越丰满圆润,看上去就越性感诱惑。这一点尤其能够体现在下嘴唇上—人们历来把这一部位同一个人是否耽于享乐联系在一起。相反,细而薄的嘴唇显得更偏理智与严厉,在某种极端情况下甚至会给人一种残酷无情的感觉。

柔软饱满的嘴唇再配上(微微)张开的姿态,便向外界发出一个极其强烈的性感火辣的信号。原则上来说,这样的效果对男性与女性一样适用,只不过在女性肖像照中,这一魅惑的效果被明显频繁地加以利用;而在男性肖像照中,微张的嘴唇立马显得夸张矫揉,没有男子气概。

若你想要拍摄一幅充满魅惑的肖像照,那你就应该在视觉上对嘴巴进行着重强调。对于女性模特而言,使用一管红色的唇膏无疑是帮助她们获得这一效果的最简单的方法。因为性兴奋会使嘴唇供血更为充足从而略微肿胀,所以,各种有着细微差别的红色都同性感挑逗的联想密切联系在了一起。

闪亮的嘴唇也可以让嘴巴变得更加性感撩人,那些微小而又明亮的反光会牢牢吸引观看者的目光。现在,很多唇膏除了可以增添唇色外,还具备了这种使双唇闪亮的功能。此外,市面上还有无色唇膏,它们主要就是为了使双唇闪亮。

事实上,同这些人为制造的、通常极其亮泽的闪光效果相比,舔唇这一非常普通的人类行为所能制造出的性感效果更加自然和强烈。当一个人注意力高度集中、同他人调情、认真倾听或是性兴奋时,他都会不由自主地用舌头去舔嘴唇。作为一个替代选择,你还可以要求你的模特短暂地润湿他的双唇,虽然这样的闪亮效果会相对较弱且并不持久,但其在照片中所呈现出来的魅惑效果却是相同的。

上过妆的嘴唇在照片中看起来像是失去了本真,它们显得人工、做作,像是戴了一层假面具,个性化色彩较弱。因此,若你力求拍摄出一张个性化人物肖像照,或是并不希望表达模特性感撩人的一面,那么你应在视觉上淡化嘴唇的吸引力,对它的上妆不应过浓。一管素淡浅色的唇膏(即裸色系)可以使得嘴唇与周边皮肤颜色不那么格格不入,从而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25 下巴

人们认为,通过观察下巴及其形状可以判断一个人执行力的高低。若一个人的下巴比较往前突出,具有线条感及力量感,他便会被认为具有较强的活力与自信心—这一性格特征在男性及女性中均被认为是正面的。因此,在求职照拍摄过程中,下巴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区域。但若下巴异常前凸且比例过大,人们又会对此人的性格特征产生负面评价。面对此种宽大的下巴时,你可以要求对方将下巴放低一些,从一个略高的角度向下拍摄,从而减小下巴在照片中的占幅比例,达到遮掩效果。

孩子和青少年的下巴一般都比较窄小。但若一个成年人拥有一个窄小的下巴,他便会留给人负面的印象。一个单薄的、向里缩进的下巴会被认为尤其不美观。若想将这种窄小下巴在照片中进行放大,你可以要求对方将其向外稍微伸出,并从一个略低的角度进行拍摄。

此外,你应注意一个原则性的问题,即不要从下往上仰拍下巴。一旦如此,露出来的下巴底部区域就会形成类似双下巴的视觉效果—即使露出的底部区域只有窄窄一条也会如此。同时,为了避免在照片中出现双下巴的视觉效果,头部姿态也很重要(详见法则49)。

26 额头及面颊

眼睛、鼻子以及嘴巴可以透露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与此相比,额头以及面颊所能传达的令人感兴趣的信息似乎少之又少。特别是当对方是个年轻模特,皮肤光滑没有皱纹时,你根本不能从他的这两个部位读出什么信息来。但是,当对方是留着胡子或者长着胡楂的男士、上了年纪的老人、留有疤痕抑或妆容引人注目的人士时,情况就不同了。这些情况下,额头及面颊这两个面部区域对图片效果就会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额头及面颊在照片中只是明亮的区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那么它们不应该过多占据照片的幅面。因为观看者的注意力往往会被亮光处强烈地吸引,从而漏掉真正有意义的照片内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从视觉上尽可能地减少照片中这两个区域的面积。比如,你可以选择侧面拍摄、正面低角度拍摄,配合运用有针对性的阴影安排或是大胆的额部剪裁。如果对方是长发,也可用其遮掩这两个区域。双手或者饰品也可以运用到拍摄过程中,从而达到遮掩这两个区域的效果。 kYGVDFaMoF6VUQrzSnRJkUSH+yN6W3E4KZa3BDum1jqegl0Q/QI9ljbapoZE+1y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