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千万别把自己的希望留着寄予子孙,那是个传代的孽债

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儿孙身上的这种做法,简直是一个传代的孽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梦想。你真的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了吗?

在我们中国,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很多父母会把自己实现不了的梦想寄托在自己孩子身上,还一厢情愿地以为这是对孩子的“好”,真相又是什么呢?

有一次,我到一个要好的朋友家去做客,刚一进门就听见了弹钢琴的声音。原来朋友家的小公主又在练琴了。我走到小姑娘身边说:“真勤快,又在练琴了,听上去大有进步啊!真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对弹琴这么感兴趣。”

我以为她听了我的赞赏会高兴呢,没想到她却嘟着嘴说:“哪有啊,我才没兴趣呢,都是被我妈给逼的!”

这时候,孩子妈妈正好也走过来,她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说:“宝贝啊,你就知足吧,妈妈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钢琴家,可是那时候家里经济条件根本不允许,你就当代替妈妈实现这个梦想吧!”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让孩子代替自己实现曾经人生梦想的人,绝非少数。这些为人父母者,为孩子提供优厚的生活条件,但同时也把自己的人生遗憾嫁接在孩子身上,比如拼命让孩子去上书画班、音乐班、舞蹈班等,还口口声声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却从不去考虑孩子到底喜欢什么,孩子最真实的人生梦想又是什么呢?

不客气地说,这种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儿孙身上的做法,简直是一个传代的孽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梦想,可是在父母的强压之下,他追求梦想的权利被剥夺,他能做的只有服从。这样一个在压制之中长大的孩子,他丢失的不仅仅是快乐,长此以往,他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威胁。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你真的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了吗?或许真相是,机会就在门外,是你自己砰的一声将机会拒之门外。享誉海外的大导演李安,如果他当年也把自己的梦想转嫁到孩子身上,就不会有他的今天了。

故事还要从1978年说起。

那一年,李安报考美国伊利诺大学戏剧电影系,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但年轻气盛的李安选择了一意孤行。

然而,在大学毕业后,他突然明白了父亲的苦衷。在明星众多的美国电影界,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华人想要混出个名堂,可不是那么容易。毕业以后6年多的时间里,李安一直是在帮助剧组看管器材以及做一些剪辑等杂事中度过的。曾经,他拿着自己的剧本在两周内跑了30多家公司,得到的全都是白眼和拒绝。

三十而立的年纪,李安已经有妻有子,可是他连自己的生活问题都还没有解决,更别说去追求人生梦想了。那个时候,全家三口人都靠妻子微薄的收入支撑,李安为了缓解内心的愧疚,每天在家除了看电影和写剧本,就主动承担起所有的家务和照顾孩子的重任。

但是李安没有放弃自己的导演梦,他没有选择去随便找一份工作,然后对着孩子说:“孩子,爸爸年轻时候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导演,现在只能靠你去完成这个梦想了!”他继续走在自己追梦的路上,并最终迎来了人生的春天。

迄今为止,李安在自己的导演生涯中共获得三座奥斯卡金像奖、五座英国电影学院奖、四座金球奖、两座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以及两座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可以说,李安不是一个成功的导演,而是一个杰出的导演,因为他是电影史上第一位在奥斯卡奖、英国电影学院奖以及金球奖三大世界性电影颁奖礼上夺得最佳导演的华人导演。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是缺乏信心和坚持到底的精神。

没错,坚持很难,而像别人一样把自己的梦想转嫁到孩子身上却容易得多。但那真的是一个绝对“双输”的选择,不仅压制了孩子的梦想,也断送了自己的梦想。如果能用坚定战胜犹豫,用勇敢战胜怯懦,你的潜力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大爆发,一幅全新的人生画卷就此展开。

孩子是孩子,父母是父母,养育他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但父母并不因此就天生具有了支配他们选择人生的权利。给孩子追梦的自由,也给自己创造奇迹的机会。

从今天开始,不要再把梦想的孽债传给孩子了。只要你开始追梦,永远都不晚。 7ckTgQUBs45Sb8Ra6eUFgYKQmfg+Fv2kcYnAl5+98PS+mxaQrcMgUSpXV+v9t4L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