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米粒,当然这不是我的真名,它的由来是这样的:在欧美外资企业工作的人多数都会给自己起个英文名字,而且无论职位高低,无论是口头交流还是书面的邮件往来,都习惯直呼对方的英文名字,包括职场外的私交。我在外资机构工作长达十几年,一直用Michelle作为英文名字。可能由于Michelle这个名字总被英语不够好的同事发错音,所以除了必须用英语交流以外的场合,大家都习惯叫我米粒。
我是一名70后,在20世纪90年代上的大学,那时国家刚取消大学生毕业分配,所以我与年长几岁的师兄师姐们不同的是,在工作伊始就可以自主择业。那时正规本科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如果不考研、不留学,大部分会去国企或体制内的单位工作,但是年纪稍长的人都知道,90年代中后期国企发展进入困境,大部分国企常年亏损,所以给员工开出的工资也很低,我大四求职时面试的国企都只给出几百元钱的工资。那时的中国还没有成为“世界工厂”,像样的中国本土民营企业寥寥无几,外企却大规模进入中国,不过真正自建工厂运营的外企不多,策略上偏好寻找中国本土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所以很多老的国企就利用这个时机,与外企合资建厂,从合资公司获取利润分红弥补亏损。我如果要去体制外公司工作,最多的选择就是这些有着深厚国企根基的中外合资企业(老外把它称为JV),但是,这些JV大部分延续了老的国企的低工资,出于不甘,我从此就在通向“纯种”外企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在经历了各种JV和“杂牌”外企后,在跨入21世纪的元年,我终于如愿进入一家“纯种”外企——本书暂且称它为E&P,书中的大部分故事都发生在这家公司。
E&P这种外企可简称为MNC(跨国公司)或全球化公司。它是我过去职业生涯中工作时间最长的公司,因此即使目前我已离开E&P多年,但在E&P公司工作期间发生的故事,还是在我的职场记忆中占据了最大的空间,不论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积累,还是对职场生存与发展的感悟,在E&P我都学到了太多。虽然,目前E&P在中国市场上已日渐没落,但我不想让那些职场记忆也随之淡去;还有我在财会领域奋斗多年形成的对财会职业发展的思考,不想把它们当作与朋友闲聊时的碎碎念。或许这些职场观点是基于北美文化和企业管理哲学的价值取向,但我相信有很多还是能给在体制外私营公司工作的年轻人带来思考。
好吧,不啰唆了,正式开讲我的职场经历。当然,因为我是做财会的,所以职场故事是和财会实务技能一起讲的。看热闹还是看门道,您随便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