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心灵

第一节 心灵的基本概念、前提条件

会运动、有生命的生物才有心灵,这是我们的观点。心灵对一切深深植根于土地的生物并非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心灵和自由运动间存在固定关联。想象植根于土地的植物拥有了感情与思想,多么奇怪,让人难以置信!有什么人会相信植物会对自己即将被杀死有预感,并因此深受折磨呢?理智与自由意志对植物来说有什么必要?其连对意志加以利用的机会与能力都没有,因此根本不可能具备理智与意志。

运动与心灵有种严苛的因果关系,要区分植物和动物,单凭这种关系就足够了。所以心灵世界的所有表现都牵涉到运动,这点务必要铭记。无论什么问题,只要跟位置改变相关,要顺利将其解决,要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都要借助心灵预测将来,积攒经验,纳入记忆。所以心灵和运动关联紧密,自由运动能力决定了心灵所有的发展,便成了最初能确定的前提条件。除了能刺激心灵不断变强外,运动还要求心灵一直保持活力与运动。例如我们能猜到一个人的所有行动,就能确定此人的心灵已停止发展,一片干涸。因此才有这样一种说法:“强迫只能摧残、消灭,只有自由能成就巨人。”

第二节 心灵的功效

心灵到底有何功效?站在运动与心灵关联紧密的角度便会发现,心灵能让生物世代传承。作为一种器官,心灵既能进攻,也能防守。借助心灵,全体有生命的生物才得以应对外部环境。若不是为了获取安全感,人类的心灵也不会一直如此活跃、上进。也就是说,保障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与稳定发展,便是一切人类心灵活动的终极目的。我们的人性研究便以此作为理论基础,进而讨论人的心灵世界绝不会独立于世界之外这个问题,而这是真正了解人类心灵必须讨论的问题。在我们看来,心灵与外部环境存在关联,无法切分,从头到尾后者都在刺激前者,前者一定要想方设法回应后者:或是为避免后者对自己的生命个体造成损害,放弃部分能力与力量;或是为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想办法成为上述力量的附庸。

心灵与外部环境存在无数关联,全都跟生物本身,即人类特质、人体自然属性、人类优点与不足相关。某一特质、能力、器官的优点与不足的价值,都取决于生物的外部环境,是相对的。例如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脚就相当于退化的手,这点大家都知道。毋庸置疑,这对有攀爬需求的动物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却非常有利于只能在地面上走路的人,所以任何人不会舍弃已经退化的脚,选择未退化的手。自卑情结也是一样,自卑对所有人都不是百分百有害的,当事人所处的环境决定了其利与弊。总之,要真正感受上述元素对人类心灵的巨大影响,只需思考宇宙与人类心灵存在怎样的复杂关联,思考宇宙的日夜变换、阳光照耀、原子运动等即可。

第三节 心灵目标

心灵的一切活动都拥有相同的目标,这是其最明显的特征。可见心灵是种类多样的行动力的综合体,而非静止不动的整体。该综合体的所有行动力都源自相同的源头,都为实现相同的目标。该目标其实就是跟自己的外部环境相适应,所有人的心灵世界都包含该目标,心灵世界的所有活动都受该目标引导。

目标决定了人类心灵。人类之所以能思考、感知、渴求、做梦,皆因心灵世界的一切活动都由一个永存的目标规定、维持、矫正、引导。每个人都务必要跟自己的外部环境相适应,对环境做出恰如其分的反应,一如之前探讨的,人类的身体与心灵必须承担一项基本任务,即与环境相适应,追求安全感。因此,每个人都会给自己的心灵制定目标。不妨这样说,一定要制定一个能刺激生命活力的终极目标,不管其是静止的还是不断变动的都可以,这样才能让心灵持续发展。

人类的一切心灵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说,都是在准备迎接日后将要面对的环境。除了追求某一特殊目标的力量外,人类的心灵基本空空如也。所以人类心灵的一切表现方式从个体心理学角度来说,都有相同的目标。

在对世界、人性有所认知后,对某个人目标的了解必然能让我们看清此人种种行动、表现的隐藏意义,了解其不过是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才会有上述行动与表现。更有甚者,一如朝地上丢石头时,我们一定能预测石头坠落的路径,此人追逐该目标时,我们也能预测其会采取何种行动。但心灵世界与自然法规迥然不同,心灵中一直有一个不断改变的目标,因此在预测心灵的所有活动时,我们自然无法像预测石头的坠落路径一样。不过,若某人有了这种一直存在的目标,就会像被一项看不见的自然法规掌控、引导一样,受一种强制力量推动,所有心理倾向都身不由己地去追逐该目标。世界上的确有一些法规能够掌控人类心灵,这点毋庸置疑,但这些法规全都是由人类制定的。只有被表象欺骗的人才会断言世界上有完全客观的心灵法规,断言有充足的证据能为此提供证明。也就是说,只有自欺欺人的人才相信环境能发挥无法逆转的决定性作用。例如有位画家说自己想创作一幅画,人们便会认为其一切态度与表现都应指向该目标,认为其将实施一系列最后必将实现该目标的举措,这是很自然的。该过程这样水到渠成,好像一项无可争议的自然规律,人们有上述想法也很正常。可是这位画家真能创作出这样一幅画吗?

自然与心灵都有各自的法规,双方有着实质性差异。这项原则是所有跟自由意志相关的问题的原则,关键至极。现代人广泛认同人类意志并不自由的观点,而这也是实情。只要牵涉到某一目标,人类意志便会受到约束。另外,人类跟宇宙、自然、社会存在相当紧密的关联,其对目标发挥着决定作用,对此不必存疑。这样便不必奇怪,某些情况下,心灵好像被一些严苛的法规约束了。但这种好像很真实的法规对以下这种人是无效的:其否认自己跟社会的一切关联,坚定地跟社会对抗,或拒绝跟真实生活相适应。这种人的新目标确定的新法规,将取代上述法规的位置。社会生活普遍法规同样不能制约这样一种人:其失去了生活的方向,想要断绝自己跟其他人的感情。以上内容引出了一项确凿无疑的结论,即心灵活动在相关目标确定后才会出现。

反之,根据某人现在的各种行为,我们完全能将其目标推导出来。由于极少有人能深入了解自己的目标,因此此举的意义非比寻常。另外,根据行为推导目标,从专业角度看,必然是深刻理解人类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因为人的行为也许包含多重意义,所以这样做自然颇具难度。但有个法子更具可行性,即从当事人的行为中选取大量行为,对比过后再展现为图表。例如首先确定他的某种态度,随后找到两种行为,跟这种态度相符,将这两种行为分别展现为两点,连接两点形成曲线,以此展现时间差异。这种方式能让我们从整体上了解某人的人生,进而对其本人有深刻认知。

如何找到前后相继的童年时期的生活方式与成年以后的生活方式间的关联?来借助一个案例解答该问题。有个有极强攻击性的三十岁男人,人格发展上的阻碍并未影响其在事业方面功成名就。抑郁至极的他来接受治疗,发了一通怨言,说自己无心工作,甚至觉得生活一点意思也没有。他还提到,自己对未来的生活毫无信心,连即将订婚都对此毫无帮助。极强烈的妒忌心让他饱受折磨,还让他和未婚妻的关系变得岌岌可危。可他的未婚妻在其他人眼中完美无瑕,他的妒忌其实都没有理由,他强烈质疑自己的未婚妻,只表明他才是一切问题的源头。像他这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许很常见:与人交往时,一旦觉得对方对自己有极强的吸引力,马上用攻击性态度毁掉双方一度想要建立的友好关系。

根据之前谈到的方法,接下来要为此人的生活方式列出图表。先从他的生活中选择一件事,在这件事和他当前的态度间想方设法建立关联。这件事应该就是此人最初的童年记忆,这是从经验中得出的结论。但要确定童年记忆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则颇具难度,这点必须要承认。这个男人拥有如下最初的童年记忆:他和母亲、弟弟来到一个非常拥挤、混乱的市场,母亲被迫抱起他。没过多久,母亲又放下他,抱起弟弟,原来母亲到这时才发觉自己抱错了人。身边人都在挤他,他慌乱得不知该如何是好,而他这时才四岁。从他对当前状况的怨言中,我们能够推导出,他无法判定自己是不是受宠,他人若是受宠,也会让他难以忍受。我们从他对童年记忆的描述中得出了相同的性格特征,此前的推导由此得到证明。病人听了我们对其当前状况与童年记忆关联的说明,马上醒悟到了自身问题的源头。

每个人的行动全都有一个确定的目标,童年时期的成长环境给其留下的影响与印象,决定了这一目标。这些影响与印象会在成长期间迅速推动幼小的他确定自己的人生态度,建立独特的行为方式,即人也许在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已渐渐确立了自己想达成的理想状态,也就是自己的目标。这是因为人的部分知觉甚至会影响到如此幼小的婴儿,让其产生快乐或不舒服的反应。虽然这时候在展现自己的意志时,婴儿采用的方式是最原始的,但其心灵的行动却已开始。总之,作用于一个人心灵的基本要素,在其婴儿阶段就已经确定,绝不会因此人之后所受的任何影响或生活方式的任何改变而改变。

部分研究者认为,一般说来,婴儿阶段便已展现出了成年后的重要性格特征。的确如此。但这也造成了一种误会:性格源自遗传。认为是父母遗传塑造了一个人的性格,会让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自信心受损,严重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毫无好处,只有弊端。但还有一项重要原因,促使人们接受性格源自遗传的观点,就是以此为借口把学生失败的责任全部推给遗传,将这个问题一笔带过。很明显,这是对教育宗旨的背弃。

社会在每个人确定自己的目标时,发挥着极大作用。社会对孩子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约束,让其在探索过程中找到一种理想状态,掌握足以适应人生的能力,又不让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任何威胁。也许孩子在极幼小的时候,便已清楚了解现实中的安全到底要达到何种程度,才能算是真正的安全。此处的安全是在最佳环境中保障人类的生存,这是一种更具普遍意义的安全系数,跟操纵设计优良的机器时谈到的“安全系数”是相同的,跟一般所说的逃避危险却是两回事。这种安全系数在孩子内心,远在其应对平时的生活、毫无阻碍地长大所需的安全之上。孩子的心灵由此将出现想掌控别人、超越别人的意愿,这是一种此前未曾出现过的活动。孩子也跟成人一样,想大大超越一切竞争者。在孩子看来,优越感能帮自己实现一早便制定的两个目标:一是获得安全感,二是证实自己有足够强的适应能力,所以孩子会想方设法获得优越感。这种强烈的目标会很自然地在其心底激起不安情绪,这种情绪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强。

假设当前有种紧急状况,孩子要马上做出确定的反应。如果孩子在这种危急时刻,没有信心战胜这种困难,就会尽量逃避,并为帮自己解释,编造种种理由,此举正好彰显了他对成功与优越感潜藏的欲望。他在之后遭遇这种状况时,直接反应通常也是逃避问题。若不是为了在短时间内逃避各种人生要求,这种人也不会在遇到问题时选择退缩或尽量逃避。人类心灵的种种反应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永不改变的,这点务必要着重说明。也就是说,不要把任何心灵反应当成最后的确定答案,因为其只是一种不完全、暂时性的反应。尤其是孩子心灵成长时期的思想、情绪都在迅速改变,表明其一切反应都只是对自己想象中目标的暂时性具体化,稍作观察便能得出这一结论。因此,我们在为孩子的心灵做出评判时,断然不能采用成人的标准。务必要以更加长远的目光看待孩子,无论如何不能对他当前的表现给出太过绝对的评判,而要慎重评判他极力想要实现的目标。我们若能在理解孩子时,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必然会发现孩子会确定一个理想,以适应自己的生活,孩子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达成该理想。因此,只有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才能看清孩子的行为有什么动机。心态跟孩子看待问题的方式关联紧密,不同心态的孩子,会以不同的方式看待问题。通常说来,乐观的孩子都有自信能解决所有问题,而不会有任何困难。怀着这种态度长大的孩子,无论何时都会满怀自信,相信自己能掌控所有事。这种孩子往往具备勇敢、开朗、真诚、勤勉、负责等大量优良品性。悲观的心态跟乐观的心态反差很大,不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孩子会有何种目标?他会觉得世界一片阴暗,会拥有胆怯、内向、怀疑等大量性格特征与品性,而这些都是懦夫才会有的。他的目标往往很虚幻,很遥远,准确的说法是,跟真实的人生毫无关联。 zCkYTflt9Ywk1gS/UE4XQMSBgPHjMpK1tQ3fS22Xm8jL2dbPpogkC2r4cj+/N3+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