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刚刚摆脱蒙昧的人类,敬畏地仰望着浩瀚的星空,将杂乱的星点勾连成他们熟悉的图案,试图以此来解读神秘的宇宙,这些天穹上的图案就是最早的星座。

星座并非实际天体,完全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产物。不同民族设立的星座差别巨大,体现着迥异的民族文化。虽然面对一些显著的星群,不同民族会形成相同或类似的星座划分,历史上各民族的星座也会互相影响,但即使是相同的星座设定,各民族仍会赋予其不同的文化内涵。以北半球最显著的星群之一——北斗七星为例:很多民族都将其视为天上的车乘,古埃及人认为那是伊西斯女神之车,北欧人说它是大神奥丁的战车,中世纪的英国人则称其为亚瑟王的马车,而中国人却将其看作天帝的御用车辇。可以说星空是一面文化的镜子,映射出各民族独特的文化面孔。

对国人来说,星座与民族文化的联系尤为紧密。古人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下,将星空世界塑造成了“大一统”的中国社会的翻版,封建社会的帝王百官、市井百姓、皇家宫殿、军事城寨等都被搬到了天上。不仅如此,天上的星座还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政治家仰观天文以察时变,农业生产离不开观象授时,城市规划仿效天官布局,星宿化身为天国诸神,星辰祭祀演变为民间节日,地上的州国与天上的星宿对应,乐师调和音律、大夫行医问诊、将军排兵布阵等,无不渗透着传统天文思想和中国星座的影响。

中国传统天文学自明末清初近现代天文知识传入中国后,已逐渐退出了天文研究领域。目前仅有些中国星名还在延用,系统的古代星座知识已经很少有人了解。但千百年来传统星座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特殊载体,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我们非常有必要将中国星空继承下去,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目的而创作的。

我学无师承,对古代天文知识的学习完全是兴之所至,知识不成体系。幸好学过几天绘画,借鉴西方古典星图采用图案化的形象来表现中国星官,希望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国星名含义和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算是开了星官形象化的先河。王燕平女士是天文学硕士,长期从事天文科普工作,我曾与她合作在中国国家地理《博物》杂志上发表中国星官方面的系列文章。2012年底,我们以连载文章为基础,补充完善内容,增加重绘插图,正式开始本书的编写。本书以图说星,各种星官图案、季节星象的表现尚属首次。本书一方面可以作为天文爱好者学习中国星官知识的入门读物,另一方面也为读者打开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扇新窗口。

最后感谢《中国国家天文》的张超先生在本书策划和编写方面所作的工作。感谢王玉民老师慷慨的允许我们使用他收集的描写中国星官的古代诗词。感谢陈久金、李元、朱进等老师对本书撰写提供的帮助以及已故伊世同先生所赠的星图资料。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错漏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徐刚
丙申季春,于北京 7eJCdHCxwToQBNuSAGU5v1cYvxmO5NDVRSe0DzDR9gxQY0rWfWFJwI5t8thoPLT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