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版说明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者但丁·阿利盖里(1265—1321),出身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他童年丧母,青年丧父,生活困苦。但他从小好学,在布·拉丁尼等著名学者的指导下,先后研究了拉丁文、诗学、古典文学、哲学、神学、历史、地理等科目,获得了渊博的知识,为他后来从事政治和文学创作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丁所生活的时期正是中世纪封建主义行将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开始的时期,是意大利的社会各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极其尖锐、复杂的时期。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意大利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在这个时期中,一方面是意大利各城邦的市民和封建贵族的斗争,另一方面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罗马教皇争夺对北意大利的统治权的斗争,还有处于割据状态的各城邦之间的斗争,以及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皇帝同各城邦之间控制和反控制的斗争。在佛罗伦萨,所有这些斗争在代表市民和小贵族的圭尔夫党同代表封建贵族的吉伯林党的斗争中得到了集中的表现。圭尔夫党主张依靠罗马教皇统一意大刺:吉伯林党则依靠神圣罗马帝国的力量,企图建立其对佛罗伦萨、进而对意大利的统治。斗争结果以圭尔夫党取胜而告终。

但丁的家族属于圭尔夫党。在青年时代,但丁参加了该党对吉伯林党作战的康帕迪诺战役。后来在圭尔夫党掌握的佛罗伦萨新兴资产阶级民主政权中,但丁参与共和政权的建设并于1300年夏被任命为最高行政会议六名行政官之一。但自1295年以后,圭尔夫党在对待教皇博尼法斯八世的态度上,分裂成了支持教皇的黑觉和反对教皇的白党,二者进行了激烈斗争。但丁因为反对博尼法斯八世的贪婪腐败而站在白党一边,结果在1302年黑党取得政权时遭到革职和驱逐。从此,他在其他城邦过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活,直至1321年逝世。

在流亡期间,但丁过着寄人篱下、颠沛流离的生活,艰辛备尝。但是无论教皇反动势力对他施加什么迫害或是进行利诱,他都没有屈服。他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关心意大利的前途。他在流亡初期,先后写了《宴会》(1304—1307)、《论俗语》(1304—1305)和伟大的诗篇《神曲》(约1307—1321)等重要著作。1308年,当以贤能闻名的卢森堡的亨利伯爵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七世)的时候,但丁在政治上受到鼓舞,认为可以把祖国的和平统一寄托在这位皇帝身上。于是但丁于1311年上书亨利七世表示他的热切希望。研究专家一般认为,但丁的《论世界帝国》便是在这个时期写的,虽然由于材料不足,还不能确定写作的准确时间。

《论世界帝国》是但丁的政治理论代表作,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这部书里,但丁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政治理想,即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帝国。全书共分三卷,分别阐述了三个基本论题:第一,为了世界的福利有必要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帝国;第二,罗马人有资格掌握这一尘世帝国的权力;第三,这一世界帝国的权力直接来自上帝,而不是间接地受自上帝的代理人——教皇。

关于第一个论题,但丁指出,全人类文明的普遍一致的目的是全面地、不断地发展人的智力,使人类在一切学科和艺术方面有所作为,有所创新。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世界和平,而要实现世界和平,就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国家。只有在这样的世界帝国里,才能解决世上所有的国家之间的纷争,实现和平与正义的统治,充分发挥人的智能,使其过上幸福的生活。

关于第二个论题,但丁论证说,古罗马人建立帝国,统治世界,这是顺应上帝的意旨,因此,必然是合乎公理的。罗马民族是最高贵的民族。在奥古斯都时代,世界统一在罗马政权之下,人间秩序井然,举世和平昌盛。但丁认为这是人类最幸福的时代。因此,他理想中的世界帝国应由罗马人执掌政权。这里,但丁所说的罗马人是必须具备其祖先的优良品德的罗马人,而不是他所痛斥的骄傲贪婪的、他同时代的意大利人或罗马人。

在第三个问题上,但丁不顾反动教会的高压统治,大胆而详尽地驳斥了君主的权力来自教皇的种种论点。他论证说,人生于世,有其双重的目的:一是追求尘世的幸福,另一是追求天国的幸福。为此,上帝授权君主,要他以人的理智治国,引导世人遵守哲理道德,发挥智能,使尘世成为“人间乐园”。同时,上帝授权教皇,要他以圣灵化人,引导世人遵守神的教导,能于来世进入“天上乐园”,享永生之福。因此,君主的权力并非来自教皇,而是直接受自上帝;君主是为保障人类的尘世幸福而进行帝国的统治的。教皇只能以神的启示引导人类获得永生,他执掌天国的钥匙,看守天国的门,但无统治帝国的权力。这样,但丁就为政教平等和政教分离,反对教皇干预国家政治提出了有力的理论根据。正因如此,《论世界帝国》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直到本世纪初1908年才开禁,又迟至1921年,教皇才正式宣布其中政教分离的思想是正确的。

《论世界帝国》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思想,例如赞颂人类智慧的潜力,认为世俗权力的最终目的是促成人类智能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政教分离的思想,有力地打击了教会的统治,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在中世纪末期,当欧洲一些民族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在形成独立的民族国家时,但丁提出建立统一的世界帝国,显然是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空想。

《论世界帝国》原文是拉丁文,书名为 De Monarchia 。Monarchia一词是借自希腊文的中世纪拉丁文,其原意为“一个人统治”,作为本书书名,则为“天下一统”、即统一为世界帝国的意思。中译本是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和宗教荣誉教授赫伯特·W.施奈德的英译本(1957年修订版)转译的。英译本根据佛罗伦萨罗斯塔尼约(E.Rostagno,Florence,1921)编的拉丁文本译出,1949年初版。 cqcDRnma0iXU3SzuFEC0xfkWxsqkY7DdX7eHpZAbKWbzxq1/ghffUjPiLJFRFyj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