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章

唵!希婆多盖杜是阿卢尼之子。父亲曾对他说:“希婆多盖杜啊,你成为梵行者吧!好儿子,我们家族中,没有不学习吠陀者,没有徒有其名的婆罗门。”(1)

这样,他十四岁离家求学。他学习了所有吠陀,二十四岁回来,踌躇满志。自认为学得很好,态度傲慢。父亲对他说:“希婆多盖杜啊,好儿子,你踌躇满志,自认为学得很好,态度傲慢。你求教过这种学问吗?(2)

“依靠它,听到未曾听到的,想到未曾想到的,知道未曾知道的。”“父亲大人,这种学问什么样?”(3)

“好儿子,正像依靠一个泥团,可以知道一切泥制品。变化者只是所说的名称,真实者就是泥。(4)

“好儿子,正像依靠一颗铜珠,可以知道一切铜制品。变化者只是所说的名称,真实者就是铜。(5)

“好儿子,正像依靠一把指甲刀,可以知道一切铁制品,变化者只是所说的名称,真实者就是铁。好儿子,这种学问就是这样。”(6)

“那些先生确实不知道这种学问。如果他们知道,怎么会不教给我呢?父亲大人,请您教给我吧!”他回答说:“好吧,好儿子!”(7)

“好儿子,最初只有存在,独一无二。而有些人说,最初只有不存在,独一无二;从不存在产生存在。”(1)

他继续说道:“这怎么可能呢?好儿子,怎么会从不存在产生存在呢?好儿子,最初确实是只有存在,独一无二。(2)

“它思忖道:‘我要变多,我要生殖。’于是,它生出火光。火光思忖道:‘我要变多,我要生殖。’于是,火光生出水。因此,人一旦忧伤或出汗,水便产生于火光。(3)

注:这里译为“火光”的tejas一词含有多义,如火、光、热和精液等。

“水思忖道:‘我们要变多,我们要生殖。’于是,水生出食物。因此,无论何处,只要下雨,食物就丰富。确实,食物产生于水。”(4)

“一切众生的种子有三种,故而称为卵生、胎生和芽生。(1)

“这位神灵思忖道:‘让我凭借生命自我进入这三个神灵,展示名色吧!’(2)

注:“这位神灵”指最初的存在。“生命自我”指个体自我。“这三种神灵”指火光、水和食物。“名色”指名称和形态。

“‘让它们每个都具有三重性。’于是,这位神灵凭借生命自我进入这三个神灵,展示名色。(3)

“它让它们每个都具有三重性。好儿子,听我讲解这三个神灵怎样每个都具有三重性。”(4)

“火的红色正是这火光的色。白色是水的色。黑色是食物的色。火的火性消失。变化者只是所说的名称,真实者就是这三种色。(1)

“太阳的红色正是这火光的色。白色是水的色。黑色是食物的色。太阳的太阳性消失。变化者只是所说的名称,真实者就是这三种色。(2)

“月亮的红色正是这火光的色。白色是水的色。黑色是食物的色。月亮的月亮性消失。变化者只是所说的名称,真实者就是这三种色。(3)

“闪电的红色正是这火光的色。白色是水的色。黑色是食物的色。闪电的闪电性消失。变化者只是所说的名称,真实者就是这三种色。(4)

“确实,从前的大长者和大学者们正是知道了这个,他们说:‘今后,没有人会对我们说任何未曾闻听者、未曾想到者或未曾知道者。’因为他们凭借这些,知道一切。(5)

注:“凭借这些”指凭借这三种色。

“他们知道,凡看似红色者,都是火光的色。他们知道,凡看似白色者,都是水的色。他们知道,凡看似黑色者,都是食物的色。(6)

“他们知道凡看似未知者,都是这三个神灵的混合。好儿子,听我讲解这三个神灵怎样进入人,而具有三重性。”(7)

“食物吃下后,分成三部分。其中最粗的成分变成粪,中等的成分变成肉,最细的成分变成思想。(1)

“水喝下后,分成三部分。其中最粗的成分变成尿,中等的成分变成血,最细的成分变成气息。(2)

“热量吸收后,分成三部分。其中最粗的成分变成骨,中等的成分变成骨髓,最细的成分变成语言。(3)

注:“热量”指麻油和酥油等。

“好儿子,这是因为思想由食物构成,气息由水构成,语言由热量构成。”“父亲大人,请继续教我!”他回答说:“好吧,好儿子!”(4)

“好儿子,凝乳搅动时,精细的成分上升,变成酥油。(1)

“正是这样,好儿子,食物吃下后,精细的成分上升,变成思想。(2)

“好儿子,水喝下后,精细的成分上升,变成气息。(3)

“好儿子,热量吸收后,精细的成分上升,变成语言。(4)

“好儿子,这是因为思想由食物构成,气息由水构成,语言由热量构成。”“父亲大人,请继续教我!”他回答说:“好吧,好儿子!”(5)

“好儿子,人有十六分。请你十五天不吃,但可以随意喝水。气息由水构成。只要喝水,就不会断气。”(1)

他十五天不吃。然后,他来到父亲身边,说道:“父亲大人,我说些什么?”“好儿子,梨俱、夜柔和娑摩。”他回答说:“父亲大人,它们都不向我显现了!”(2)

父亲对他说:“好儿子,一堆燃烧的大火,只剩下萤火虫般大小的一粒火炭,不可能靠它熊熊燃烧。同样,好儿子,你的十六分只剩下一分。因此,你不可能靠它感知那些吠陀。吃吧!然后,你就会理解我说的话。”(3)

于是,他吃。然后,他来到父亲身边。父亲询问的任何问题,他都能一一回答。(4)

父亲对他说:“好儿子,一堆燃烧的大火,只剩下萤火虫般大小的一粒火炭,如果添上干草,让它燃烧,便又会熊熊燃烧。(5)

“同样,好儿子,你的十六分只剩下一分,而添上食物,它又燃烧。因此,依靠它,你又感知那些吠陀。好儿子,这是因为思想由食物构成,气息由水构成,语言由热量构成。”他理解了父亲的话,他理解了。(6)

注:“他理解了”重复一次,以示强调。

乌达罗迦·阿卢尼对儿子希婆多盖杜说道:“好儿子,听我讲解睡眠的本质。一个人确已入睡,好儿子,这时,他与存在结合。他已进入(apīta)自己(sva),故而人们说他入睡(svapiti)。这是因为他已进入自己。

“譬如一只系有绳子的鸟朝各个方向腾飞,找不到别的落脚处,便飞回系缚它的地方。同样,好儿子,思想朝各个方向腾飞,找不到别的落脚处,便飞回气息。好儿子,因为气息系缚思想。(2)

注:“气息系缚思想”指气息维系思想。

“好儿子,听我讲解饥饿和干渴。一个人感到饥饿,那是水带走了他吃下的食物。正像牛的引导者(牧牛人)、马的引导者(驯马人)和人的引导者(国王),人们称水是食物的引导者(饥饿)。好儿子,听我讲解芽的萌发。它不可能没有根。(3)

注:“水带走食物”指水消化食物。这里将“饥饿”(aśanā)一词解读为“食物的引导者”(aśanāya)。

“如果不是食物,它的根在哪儿?正是这样,好儿子,以食物为芽,你要找到水是根。好儿子,以水为芽,你要找到火光是根。好儿子,以火光为芽,你要找到存在是根。好儿子,这一切众生都以存在为根,以存在为居处,以存在为根基。(4)

注:“它的根”指人体的根。

“一个人感到干渴,那是火光带走了他喝下的水。正像牛的引导者(牧牛人)、马的引导者(驯马人)和人的引导者(国王),人们称火光为水的引导者(干渴)。好儿子,听我讲解芽的萌发。他不可能没有根。(5)

注:“火光带走食物”指热量消耗水分。这里将“干渴”(udanyā)解读为“水的引导者”(udanāya)。

“如果不是水,它的根在哪儿?好儿子,以水为芽,你要找到火光是根。好儿子,以火光为芽,你要找到存在是根。好儿子,这一切众生都以存在为根,以存在为居处,以存在为根基。好儿子,前面已经说过这三个神灵怎样进入人,每个都具有三重性。好儿子,人一旦离世,语言返回思想,思想返回气息,气息返回火光,火光返回至高的神灵。(6)

注:“它的根”指食物的根。“至高的神灵”指最初的存在。

“这个微妙者构成所有这一切的自我。它是真实,它是自我,它是你,希婆多盖杜啊!”“父亲大人,请继续教我!”他回答说:“好吧,好儿子!”(7)

注:“这个微妙者”指至高的神灵,最初或至高的存在,也就是至高的自我,即梵。它是世界一切的自我,故而这里说“它是真实,它是自我,它是你”。以下几节均阐述这个原理。

“好儿子,譬如蜜蜂从各种树上采集花蜜,将那些蜜汁合成一种蜜汁。它们在这里不能作出区分:‘我是这棵树的蜜汁,我是那棵树的蜜汁。’(1)

“同样,好儿子,一切众生进入存在,但他们不知道‘我们进入存在’。(2)

“这世上无论什么,老虎、狮子、豺狼、野猪、蛆虫、飞鸟、蠓虫或蚊子,都变成它。(3)

“这个微妙者构成所有这一切的自我。它是真实,它是自我,它是你,希婆多盖杜啊!”“父亲大人,请继续教我!”他回答说:“好吧,好儿子!”(4)

“好儿子,那些东边的河流流向东,那些西边的河流流向西。它们出自大海,又返回大海。确实,这就是大海。它们在这里,不知道‘我是这条河,我是那条河’。(1)

“同样,好儿子,一切众生出自存在,但他们不知道‘我们出自存在’。这世上无论什么,老虎、狮子、豺狼、野猪、蛆虫、飞鸟、蠓虫或蚊子,都进入它。(2)

“这个微妙者构成所有这一切的自我。它是真实,它是自我,它是你,希婆多盖杜啊!”“父亲大人,请继续教我!”他回答说:“好吧,好儿子!”(3)

十一

“好儿子,这棵大树,如果砍它的树根,它会流出液汁,而依然活着;砍它的树干,它会流出液汁,而依然活着;砍它的树梢,它会流出液汁,而依然活着。生命自我遍布其中,它吸吮着养分,愉快地挺立。(1)

“生命离开一根枝条,这根枝条枯萎;离开第二根枝条,第二根枝条枯萎;离开第三根枝条,第三根枝条枯萎。而离开全部,则全部枯萎。”他继续说道:“好儿子,你要知道,正是这样,(2)

“生命离去,这个就死去,但生命不死。这个微妙者构成所有这一切的自我。它是真实,它是自我,它是你,希婆多盖杜啊!”“父亲大人,请继续教我!”他回答说:“好吧,好儿子!”(3)

注:“这个就死去”中的“这个”指人体或一切生物体。“生命”指生命自我。

十二

“去摘一个无花果来!”“这个就是,父亲大人!”“剖开它!”“剖开了,父亲大人!”“你在里面看到什么?”“这些很小的种子,父亲大人!”“剖开其中的一颗!”“剖开了,父亲大人!”“你在里面看到什么?”“什么也没有,父亲大人!”(1)

然后,父亲对他说:“好儿子,你没有看到这个微妙者,而正是由于这个微妙者,这棵大无花果树得以挺立。请你相信吧,好儿子!(2)

“这个微妙者构成所有这一切的自我。它是真实,它是自我,它是你,希婆多盖杜啊!”“父亲大人,请继续教我!”他回答说:“好吧,好儿子!”(3)

十三

“将这把盐放在水中。然后,你明天早晨来我这里。”他照这样做了。“你将昨天傍晚放在水中的那把盐取出来。”他寻找那把盐,但找不见,因为全部溶化了。(1)

“你从这边尝一尝。怎么样?”“咸的。”“你从中间尝一尝。怎么样?”“咸的。”“你从那边尝一尝。怎么样?”“咸的。”“等你喝完,再坐到我身边。”他照这样做了,感到它始终都在。于是,父亲对他说:“好儿子,你在这里没有看到这个存在,而它确实是在这里。(2)

“这个微妙者构成所有这一切的自我。它是真实,它是自我,它是你,希婆多盖杜啊!”“父亲大人,请继续教我!”他回答说:“好吧,好儿子!”(3)

十四

“好儿子,譬如有人遭到绑架,被蒙住眼睛,从犍陀罗带到一个荒野,扔在那里。他在那里朝东、朝北、朝南或朝西,发出呼喊:‘我被蒙住眼睛带到这里!我被蒙住眼睛扔在这里!’(1)

“譬如有人为他松绑,告诉他说:‘你朝那个方向走,犍陀罗在那个方向。’他聪明睿智,一个村庄一个村庄问路,最终返回犍陀罗。同样,在这世上,拜师学习的人都知道:‘我要长久留在这里,直到获得解脱,然后,我能返回。’(2)

“这个微妙者构成所有这一切的自我。它是真实,它是自我,它是你,希婆多盖杜啊!”“父亲大人,请继续教我!”他回答说:“好吧,好儿子!”(3)

十五

“好儿子,亲友们围在一个垂危的病人身边,询问:‘你认得我吗?你认得我吗?’如果他的语言没有进入思想,思想没有进入气息,气息没有进入火光,火光没有进入至高神灵,那么,他认得。(1)

“如果他的语言进入思想,思想进入气息,气息进入火光,火光进入至高神灵,那么,他不认得。(2)

“这个微妙者构成所有这一切的自我。它是真实,它是自我,它是你,希婆多盖杜啊!”“父亲大人,请继续教我!”他回答说:“好吧,好儿子!”(3)

十六

“好儿子,人们带来一个双手被拽住的人。他们叫喊道:‘他偷窃,他犯了偷窃罪!为他烧热斧子吧!’如果他已经作案,表明自己是说谎者,那么,他与谎言结合,用谎言覆盖自己。他握住烧热的斧子,就会受到烧灼。然后,他被处死。(1)

“如果他没有作案,表明自己是诚实者,那么,他与真实结合,用真实覆盖自己。他握住烧热的斧子,就不会受到烧灼。然后,他被释放。(2)

“正像这样,它不会受到烧灼。它构成所有一切的自我。它是真实,它是自我,它是你,希婆多盖杜啊!”他理解了父亲的话,他理解了。(3)

注:以手握烧热的斧子判断是否犯罪,这是古代的神裁法。“他理解了”重复一次,以示强调。 q5RyBwCYbXvVv4VBegPcalt+GitXOo5ldbMfpk10XqLCWRHqKkowaVcBzqfS+WP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