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唵!遮那悉如多的曾孙遮那悉如底是一位虔诚的施舍者,慷慨的施舍者,备有大量熟食。他到处建立庇护所,心想:“人们到处可以吃到我的食物。”(1)

然后,一天夜里,一些天鹅飞过。其中一只天鹅对另一只天鹅说道:“嗬!嗬!短见!短见!遮那悉如多的曾孙遮那悉如底的光芒普照如天。别碰着它,免得烧着你。”(2)

另一只天鹅回答说:“嗨!那个人是谁?你把他说得像是驾车人雷格瓦。”“那个雷格瓦是怎样的情况?”(3)

“正像点数小的骰子全归点数大的讫利多骰子,全归赢者,众生所做的一切善事全归他。凡是人所知道的,他都知道。我说的就是他。”(4)

注:印度古代骰子有四个点数。讫利多(kṛta)点数最大,四点。其他三个依次为特雷达(tretā),三点;德伐波罗(dvāpara),两点;迦利(kali),一点。

遮那悉如多的曾孙遮那悉如底听到了这个谈话。早晨起身后,他对侍从说道:“朋友啊,你说我像那个驾车人雷格瓦。”“那个雷格瓦是怎样的情况?”(5)

注:“你说我像那个驾车人雷格瓦”,似可理解为使用疑问语气。“

正像点数小的骰子全归点数最大的骰子,全归赢者,众生所做的一切善事全归他。凡是人所知道的,他都知道。我说的就是他。”(6)

侍从出发去寻找,回来报告说:“我没有找到。”遮那悉如底告诉他说:“嗨!你要到有婆罗门的地方去找他。”(7)

一个人正在车底下搔痒。侍从走近他,说道:“先生您是驾车人雷格瓦吗?”他回答说:“我就是。”侍从回去报告说:“找到了。”(8)

遮那悉如多的曾孙遮那悉如底带着六百头母牛、一个金项圈和一辆母骡驾驭的车,前往那里,对他说道:(1)

“雷格瓦啊,这里是六百头母牛、一个金项圈和一辆母骡驾驭的车。先生啊!请教给我您崇拜的那位神。”(2)

而他回答说:“嗨,首陀罗!这些和那些母牛,你自己留着吧!”然后,遮那悉如多的曾孙遮那悉如底带了一千头母牛、一个金项圈、一辆母骡驾驭的车和女儿,再次前往那里。(3)

注:首陀罗(Śūdra)是低级种姓。这里用作对遮那悉如底的蔑称。

遮那悉如底对他说道:“雷格瓦啊,这里是一千头母牛、一个金项圈、一辆母骡驾驭的车和这个妻子,还有你住的这个村庄。先生,请教给我吧!”(4)

注:“妻子”指遮那悉如底将自己的女儿送给雷格瓦做妻子。

他抬起她的脸,说道:“啊哈,你的所有这些中,是这张脸说服我告诉你。”这儿是摩诃婆利舍地区名为雷格瓦叶的村庄。雷格瓦就住在这里,为遮那悉如底讲解如下。(5)

确实,风是吸收者。一旦火燃尽,便进入风。一旦太阳落下,便进入风。一旦月亮落下,便进入风。(1)

一旦水枯竭,便进入风。因为风确实吸收所有这些。这是关于天神。(2)

下面关于自我。气息确实是吸收者。一旦入睡,语言进入气息,视觉进入气息,听觉进入气息,思想进入气息。因为气息确实吸收所有这些。(3)

这两者确实是吸收者。天神中的风,呼吸中的气息。(4)

曾经,绍那迦·迦贝耶和阿毗波罗达林·迦刹塞林正要进食,一位梵行者向他俩乞食。他们不给他。(5)

注:“梵行者”指学习吠陀的学生。

于是,他说道:

“一位神吞食四个灵魂伟大者,

他是谁?这一位世界的保护者;

迦贝耶啊,他居于各处,而凡人

没有看到他,阿毗波罗达林啊!

“确实,这食物属于他,而没有给予他。”(6)

注:“一个神吞食四个灵魂伟大者”指上述风吸收火、太阳、月亮和水;气息吸收语言、视觉、听觉和思想。

然后,绍那迦·迦贝耶想了想,回答说:

“众天神的自我,众生的父亲,

他有金牙齿,是智者,食者,

人们说他崇高伟大;他吞食

不是食物者,而他不被吞食。

注:“众天神的自我”指风;“众生的父亲”指气息。

“梵行者啊,我们确实崇拜他。你们给这位梵行者食物吧!”(7)

于是,他们给他食物。这五个和那五个构成十个。这是掷骰子中的满数。因此,在所有方位中,十这个掷骰子中的满数就是食物。它是维罗遮,吃食物者。依靠它,所有这一切被看到。知道这样,知道这样,他就看到所有这一切,成为吃食物者。(8)

注:“这五个”指上述风、火、太阳、月亮和水。“那五个”指上述气息、语言、视觉和思想。“维罗遮”(Virāj)原义是光明、统治者或主宰者,这里用作阴性,是指一种吠陀诗律。“知道这样”重复一次,以示强调。

曾经,萨谛耶迦摩·贾巴罗对母亲贾芭拉说:“妈妈,我想成为梵行者,请你告诉我,我的族姓是什么?”(1)

母亲对他说:“孩子啊,我不知你的族姓是什么?我年轻时,是侍女,侍奉过许多人,就这样生下你。我不知道你的族姓是什么。但我的名字是贾芭拉,你的名字是萨谛耶迦摩。这样,你可以称自己为萨谛耶迦摩·贾巴罗。”(2)

然后,他前往诃利德罗摩多·乔答摩那里,说道:“先生,我想成为梵行者。但愿我能成为先生的弟子。”(3)

先生询问他:“好孩子啊,你的族姓是什么?”他回答说:“我不知道我的族姓是什么,先生!我问过母亲,她对我说:‘我年轻时,是侍女,侍奉过许多人,就这样生下你。我不知道你的族姓是什么。但我的名字是贾芭拉,你的名字是萨谛耶迦摩。这样,你可以称自己为萨谛耶迦摩·贾巴罗。’”(4)

注:萨谛耶迦摩·贾巴罗是以母亲名字为姓,也就是贾芭拉之子萨谛耶迦摩。萨谛耶迦摩(Satyakāma)这个名字的含义是“热爱真理”。

先生对他说:“若不是婆罗门,不会这样说话。好孩子,取些柴薪来吧!我收你为弟子,你不违背真理。”先生收他为弟子后,分出四百头瘦弱的母牛,对他说:“好孩子,你放牧这些母牛吧!”他带着这些母牛出发,说道:“不让它们变成一千头,我就不回来。”这样,他在外边生活了许多年,直到它们达到一千头。(5)

注:先生依据萨谛耶迦摩说话诚实的态度,判断他为婆罗门族姓。柴薪是拜师的礼物。在古代印度,学生住在老师家中,一边侍奉老师,一边学习。因此,萨谛耶迦摩为老师牧牛。

然后,一头公牛呼唤他:“萨谛耶迦摩!”他应答道:“先生!”“好孩子,已经达到一千头了!让我们回老师家吧!”(1)

“让我告诉你梵的一足吧!”“先生,请你告诉我!”于是,公牛告诉他说:“东方是一分,西方是一分,南方是一分,北方是一分。好孩子,这是包含四分的梵的一足,名为光明。”(2)

知道这样,崇拜名为光明的、包含四分的梵的一足,他就会在这个世界上充满光芒。知道这样,崇拜名为光明的、包含四分的梵的一足,他就会赢得那些充满光明的世界。(3)

“火会告诉你另一足。”第二天早晨,他赶着这些牛出发。太阳下山后,他就地点燃一堆火,围起这些牛。他给火添柴后,坐在火的西面,面朝东。(1)

然后,火呼唤他:“萨谛耶迦摩!”他应答道:“先生!”(2)

“好孩子,让我告诉你梵的一足吧!”“先生,请告诉我!”于是,火告诉他说:“大地是一分,空中是一分,天空是一分,大海是一分。好孩子!这是包含四分的梵的一足,名为无限。”(3)

知道这样,崇拜名为无限的、包含四分的梵的一足。他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成为无限者。知道这样,崇拜名为无限的、包含四分的梵的一足,他就会赢得那些无限的世界。(4)

“天鹅会告诉你另一足。”第二天早晨,他赶着这些牛出发。太阳下山后,他就地点燃一堆火,围起这些牛。他给火添柴后,坐在火的西面,面朝东。(1)

然后,天鹅飞近过来,呼唤他:“萨谛耶迦摩!”他应答道:“先生!”(2)

“好孩子,让我告诉你梵的一足吧!”“先生,请告诉我!”于是,天鹅告诉他是:“火是一分,太阳是一分,月亮是一分,闪电是一分。好孩子!这是包含四分的梵的一足,名为光辉。”(3)

知道这样,崇拜名为光辉的、包含四分的梵的一足,他就会在这个世界上充满光辉。知道这样,崇拜名为光辉的、包含四分的梵的一足,他就会赢得那些充满光辉的世界。(4)

“水鸟会告诉你另一足。”第二天早晨,他赶着这些牛出发。太阳下山后,他就地点燃一堆火,围起这些牛。他给火添柴后,坐在火的西面,面朝东。(1)

然后,水鸟飞过来,呼唤他:“萨谛耶迦摩!”他应答道:“先生!”(2)

“好孩子,让我告诉你梵的一足吧!”“先生,请告诉我!”于是,水鸟告诉他说:“气息是一分,眼睛是一分,耳朵是一分,思想是一分。好孩子!这是包含四分的梵的一足,名为居处。”(3)

知道这样,崇拜名为居处的、包含四分的梵的一足,他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有居处。知道这样,崇拜名为居处的、包含四分的梵的一足,他就会赢得那些有居处的世界。(4)

注:以上讲述了梵的四足。“足”(pāda)这个词也有四分之一的意思,因此,梵的一足即梵的四分之一。而梵的每一足又包含四分。“分”(kalā)这个词也有十六分之一的意思。这样,梵有四足十六分。

然后,他到达老师的家。老师招呼他:“萨谛耶迦摩!”他应答道:“先生!”(1)

“好孩子,你神采奕奕,好像知道了梵。是谁教给你的?”他回答说:“那些教我者并不是人。我确实希望先生您能教我。(2)

“因为我从像先生一样的人那里听说,唯有从老师那里获得的知识,最可靠有效。”于是,老师教导他,毫不节略,毫不节略。(3)

注:“毫不节略”重复一次,以示强调。

曾经,乌波憍萨罗·迦摩罗耶那作为梵行者,住在萨谛耶迦摩·贾巴罗家中。他为老师照看火,已有十二年。萨谛耶迦摩已经允许其他许多学生回家,却没有允许他回家。(1)

妻子对萨谛耶迦摩说:“这位梵行者修炼苦行,精心照看火。你就教他吧!别让那些火责备你。”萨谛耶迦摩依然不教他,而出门去了。(2)

然后,他生病,不进食。师母对他说:“梵行者啊,你吃吧!为何不吃?”他回答说:“这人体中有各种各样欲望。我充满病痛,不想吃。”(3)

然后,那些火互相说道:“这位梵行者修炼苦行,精心照看我们。嗨!让我们教他吧!”于是,它们对他说:“梵是气息,梵是安乐,梵是空。”(4)

他对它们说:“我理解梵是气息。但我不理解梵是安乐和空。”它们回答说:“安乐就是空,空就是安乐。”接着,它们为他解释气息和空。(5)

十一

然后,家主祭火教导他说:“大地、火、食物和太阳。在太阳中看到的那个人,他就是我,确实,他就是我。(1)

“知道这样,崇拜他,就会消除罪业,拥有世界,活够岁数,长命,后嗣不会断绝。知道这样,崇拜他,我们就会在这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保护他。”(2)

十二

然后,安婆诃尔耶波遮那祭火教导他说:“水、方位、星星和月亮。在月亮中看到的那个人,他就是我,确实,他就是我。(1)

注:安婆诃尔耶波遮那祭火位于祭坛南边。

“知道这样,崇拜他,就会消除罪业,拥有世界,活够岁数,长命,后嗣不会断绝。知道这样,崇拜他,我们就会在这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保护他。”(2)

十三

然后,阿诃婆尼耶祭火教导他说:“气息、空中、天空和闪电。在闪电中看到的那个人,他就是我,确实,他就是我。(1)

“知道这样,崇拜他,就会消除罪业,拥有世界,活够岁数,长命,后嗣不会断绝。知道这样,崇拜他,我们就会在这个世界和另一个世界保护他。”(2)

十四

最后,这些火对他说道:“乌波憍萨罗,好孩子,我们已经教给你关于我们的知识和关于自我的知识。你的老师会为你指点路径。”这时,老师回来。老师招呼他:“乌波憍萨罗!”(1)

他应答道:“先生!”“好孩子,你神采奕奕,好像知道了梵。是谁教给你的?”“谁能教给我?先生啊!”他似乎想掩饰,而又对着这些火说:“它们现在这样,方才又另一样。”“好孩子,它们教给你了什么?”(2)

他如实作了回答。“好孩子,它们确实为你讲述了这些世界。而我现在要讲给你听这个。知道了这个,罪业就不会沾他,就像水不沾莲花叶。”“先生,请讲给我听吧!”于是,他为乌波憍萨罗讲解如下。(3)

十五

在眼睛中看到的这个人是自我。他永恒、无畏。他是梵。无论酥油或水,滴在他上面,都会流向两边。(1)

人们称他为“聚福”,因为一切幸运走向他。知道这样,一切幸运就会走向他。(2)

人们称他为“招福”,因为他带来一切幸运。知道这样,他就会带来一切幸运。(3)

人们称他为“闪耀”,因为他在一切世界中闪耀。知道这样,他就会在一切世界中闪耀。(4)

对于这样的人,无论人们是否为他们举行葬礼,他们都进入光焰。从光焰进入白天,从白天进入白半月,从白半月进入太阳北行的六个月,从六个月进入年,从年进入太阳,从太阳进入月亮,从月亮进入闪电。那里的这个人不是凡人。他带领他们走向梵。这是通向天神之路,通向梵之路。沿着这条路前进的人们不再返回凡界,不再返回。(5)

注:参阅《大森林奥义书》6.2.15—16。“不再返回”重复一次,以示强调。

十六

确实,这位净化者是祭祀。确实,它运动着,净化所有这一切。因为它运动着,净化所有这一切,所以,它是祭祀。它有思想和语言两种方式。(1)

注:“净化者”指风。

其中一种方式是梵祭司用思想运作。另一种方式是诵者祭司、行祭者祭司和歌者祭司用语言运作。从早晨祈祷开始,至结尾颂诗前,如果梵祭司说话,(2)

那么,他只是采取一种方式,而缺少另一种方式。这样,他的祭祀受损,如同独脚之人行走或独轮之车行进翻倒。祭祀受损,祭主也随之受损。他举行了祭祀,却变得更坏。(3)

注:“梵祭司”(Brahman,阳性)是监督者祭司。他在祭祀中保持沉默,监督仪式进行。如果他开口说话,则舍弃了用思想运作的方式,那么,整个祭祀只是采取一种方式,即用语言运作的方式。

从早晨祈祷开始,至结尾颂诗前,如果梵祭司不说话,那么,他们是采取两种方式,而不缺少另一种方式。(4)

这样,他的祭祀顺利,如同双脚之人行走或双轮之车行进顺利。祭祀顺利,祭主也随之顺利。他举行了祭祀,变得更好。(5)

十七

生主加热这些世界。他从加热的这些世界中撷取精华。从地中取出火,从空中取出风,从天中取出太阳。(1)

他加热这三位神灵。他从加热的这三位神灵中撷取精华。从火中取出梨俱,从风中取出夜柔,从太阳中取出娑摩。(2)

他加热这三种知识。他从加热的这三种知识中撷取精华。从梨俱中取出bhūḥ(地),从夜柔中取出bhuvaḥ(空),从娑摩中取出svaḥ(天)。(3)

如果祭祀因梨俱受损,应该念诵“bhūḥ,娑婆诃!”向家主祭火中投放祭品。这样,依靠梨俱的精华和梨俱的力量,补救梨俱对祭祀造成的损害。(4)

如果祭祀因夜柔受损,应该念诵“bhuvaḥ,娑婆诃!”向南祭火中投放祭品。这样,依靠夜柔的精华和夜柔的力量,补救夜柔对祭祀造成的损害。(5)

如果祭祀娑摩受损,应该念诵“svaḥ,娑婆诃!”向阿诃婆尼耶祭火中投放祭品。这样,依靠娑摩的精华和娑摩的力量,补救娑摩对祭祀造成的损害。(6)

正如以盐补救金,以金补救银,以银补救锡,以锡补救铅,以铅补救铜,以铜补救木或以皮补救木。(7)

注:这里分别表示以前者清除后者的污渍。

这样,依靠这些世界、这些神灵和这三种知识的力量,补救祭祀受到的损害。确实,有精通此道的梵祭司在,祭祀便有药可治。(8)

确实,有精通此道的梵祭司在,祭祀向北行进。有一首关于精通此道的梵祭司偈颂:

人们前往祭祀返转之处,唯独

梵祭司,如同母马保护俱卢族。(9)

注:“祭祀返转”指祭祀受到损害,不进而退。这时,需要梵祭司予以补救。“俱卢族”指举行祭祀的人们。

确实,精通此道的梵祭司保护祭祀、祭主和所有的祭司。因此,应该选择精通此道的人担任梵祭司,而非不精通此道的人,而非不精通此道的人。(10)

注:“而非不精通此道的人”重复一次,以示强调。 iOSce9eO10xMG18+H1GiX+UZf5h8+7QRDiZxyuGyr0lbUGjIjHuXpymUA3+wd2b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