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是安慰剂吗

“这是不是安慰剂效应呢?”我问莫斯柯维茨,扬意外好转后担心它不长久,也曾这么问。倒不是说我不信,而是我知道,有所怀疑的人会提出这个问题。

“安慰剂”(placebo)这个词,来自拉丁语“I shall please”(直译为“我会好的”)。有症状的患者得到一片没有药效的药丸,比如糖丸,或者无活性成分的注射剂,或者假手术 (医生打开患者的身体,但并不施术,只是假装这么做,之后就合上它)。告诉患者她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而且奇怪的是,很多时候,她立刻出现了缓解,有时候改善程度甚至跟“真实”或“积极”治疗时不相上下。安慰剂可用于治疗疼痛、抑郁症、关节炎、肠道过敏、溃疡,各种各样的疾病。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疾病,如癌症、病毒、精神分裂症。大多数医生认为,只要病人莫名其妙地好转了,多半是有一些强大的心理因素牵涉在内。

所以我问莫斯柯维茨,“是不是安慰剂效应呢?”

“我倒希望如此。”他笑着说。

他笑是因为他知道,如果真是安慰剂效应,哪怕大多数怀疑论者觉得它是问题,它也不成问题。最新的脑部扫描研究表明,疼痛患者或抑郁症患者身上发生安慰剂效应时,大脑的改变跟得到了更好药物治疗时几乎一样。研究身心医学的临床医生和科学家认为,如果我们能设计一套系统的方法,激活安慰剂效应赖以为基础的大脑回路,绝对代表了医学上的巨大突破。

对于疼痛,安慰剂效应的有效率通常为30%甚至更高,也就是说,如果发糖丸而非真实药物(或是注射盐水而非麻醉剂)给一个疼痛患者,他至少有30%的概率报告说疼痛明显缓解。发现神经可塑性之前,科学家倾向于认为,体验到安慰剂效应的患者大多心理不稳定,轻浮、不成熟、可怜,要不就是女性(但日后的研究已证明,这些看法完全不准确)。脑部扫描研究表明,安慰剂效应发生时,大脑的结构改变了。跟药物治疗比起来,安慰剂疗法并不“缺少真实性”。它们是神经可塑性发挥作用的例子:思想改变了大脑的结构。

率先进行这些研究的,有一个持严重怀疑态度的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神经学家托尔·维奇(Tor Wager),在一个基督教科学会的家庭里长大,孩提时代就听大人说,所有的疾病都是思想的产物,需要祷告而不是吃药。有一回,他生了严重的皮疹,祷告不管用,母亲带他去看了医生,医生开了药,治好了病。维奇怀疑思想能治病的想法,也怀疑安慰剂效应,便着手研究,希望发现它没有效果。他对志愿者进行疼痛的电击,又发给他们安慰剂乳膏,说这能减少疼痛。出乎他的意料,研究显示,安慰剂乳膏管用。之后,他用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受试者的大脑,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受试者受电击感到疼痛时,大脑的一些区域激活了(就是莫斯柯维茨看到疼痛点燃的相同脑区)。维奇给志愿者安慰剂,发现莫斯柯维茨告诉患者要通过可视化想象修正的那些脑区,激活程度降低了。

依靠大脑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扫描,维奇还指出,安慰剂治疗使关键脑区产生的内源性阿片增加了(即大脑产生用来消除疼痛的鸦片类物质),关闭了疼痛。他指出,安慰剂效应强化了大脑疼痛系统中阿片产生区域的接线。换句话说,思想能释放大脑正常产生的天然镇痛剂的内部供给。和吗啡等阿片类药物不同,天然镇痛剂不上瘾。 Z7DLBOqrkL4CJSwN9iRDvTmcV3ryroVlwFpRVhSWFVZL1o9Ipi5r5iJJij1artf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