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凡例

一、本丛书共收中国历代经典名句一万余条。入选的各名句,一般都是编者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与互联网技术,在认真调查了其引用频率的基础上精选出来的。

二、本丛书所收名句依据特定的标准,共分为十二大类。每一大类又细分为若干小类。每一小类所收辞目,根据实际情况和“宁缺毋滥”的原则而多少不等。

三、辞目的编排,每一小类内的辞目编排顺序依据每一个辞目(即每一个名句)的第一个字的汉语拼音顺序依次编排。相同字头的辞目都集中于一起,排于其特定的音序位置上。第一个字与第二个字都相同的辞目,也依上述原则集中于一起,排于其特定的音序位置上。

四、每个辞目的编写体例是:首先列辞目(即名句),其次是“注释”,最后是“译文”和“点评”(句义没有难解之处,则没有译文)。即“辞目—注释—译文/点评”。

五、辞目的长度,一般是一句或两句。少数辞目考虑其意义的整体性,可能是三句、四句或更多。

六、注释的文字,包括名句的出处、生僻字词注音、难解字词的词义解释、古代汉语特殊句法结构的语法说明等四个部分。名句出处的标注,包括时代、作者、书名或篇名。成书时代难以确定的,则付之阙如。秦代以前的作品,统一以“先秦”概括,不细分为夏、商、周、春秋、战国等。这是考虑到有些作品的成书只能确定其大致时间,而难以具体指明何年何代,如《诗经》、《周易》、《尚书》等。作者不能确定的,也付之阙如。如《论语》、《孟子》等,并非孔子、孟子自己所编定,而是由他们的弟子或后人编定的,就不便注明作者。还有些作品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书名本身就表明了作者,则也不注明作者,如《老子》、《庄子》等。如果所引名句是著作中的,则注明书名和篇名或章节名。生僻字的注音,以汉语拼音方案的拼写规则标注声、韵、调。

七、译文/点评的文字,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①句意难于理解的,先列出白话译文,或是进行句意串讲,然后再对其内容进行阐发。②句意易于理解的,则略去译文或句意串讲,直接进行内容的阐发、点评。③有些名句运用到特定修辞方式的,则明确予以指出,并说明其表达效果。④有些写景的名句,不便用编者自己的观点框定读者,就以概括句意的形式简洁点拨,以便读者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解读发挥。⑤有些名句的语意后世在使用中发生语义变化的,则予以说明。⑥有些名句可以引申运用的,则予以说明。

八、《文学艺术》卷注有本丛书的条目索引,索引按照汉语拼音的音序排列,读者可以方便迅速地查阅到相关条目。 jvA8zg3xRJYxtRrDrembjmOLq++IOnC1AHoNg4L/N7YqigJT7u856UYqGoP8na4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