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生气通天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于天气。……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因,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一、阳气之生理

天人相应,是《内经》的基本学术思想,生气通天则是《内经》天人相应观的重要体现。人生于天地之间,与自然界息息相关,故养生必须以生气通天为要领。要特别强调顾护阳气的重要性,强调阳气功能正常在维持阴阳平衡中的关键作用。

如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将人之阳气比之于太阳,认为天之阳气,能使天体运行不息、蒸腾温养万物,使万物生、长、化、收、藏;而人之阳气则具有抗御外邪、保护生命、促进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脏腑功能的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等,均有赖于阳气的温煦与推动。其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这种重视阳气的观点,对后世医家产生了较大影响,并成为温补学派的理论渊源。如明代医家张介宾解释说:“此发明阳气之本也。……天不自明,明在日月,月体本黑,得日乃明,此天运必在日光明也。日即阳也,阳即明也,阳之所在,明必随之,明之所及,阳之至耳,阳明一体,本无二也。然阳在午则为昼,而日丽中天,著有象之神明,离之阳在外也;阳在子则为夜,而火伏水中,化无形之元气,坎之阳在内也。如天元纪大论曰:君火以明,正此明也;相火以位,亦此位也。盖明而在上则为君火,伏明而在下则为相火,曰君曰相,无非阳气之所在耳。然则天之阳气,惟日为本,天无此日,则昼夜无分,四时无序,万物不彰矣。其在于人,则自表自里,自上自下,亦惟此阳气而已。人而无阳,犹天之无日,欲保天年,其可得乎?内经一百六十二篇,天人大义,此其最要者也,不可不详察之。”(《类经·十三卷·疾病类》)

在《类经附翼·三卷·求正录·大宝论》一文中,张介宾有详细的阐述,在重视阴阳平衡的同时,从形气、寒热、水火三个方面强调了阳气的重要性。其曰:“夫阴以阳为主,所关于造化之原,而为性命之本者,惟斯而已。何以见之?姑举其最要者,有三义焉:一曰形气之辨,二曰寒热之辨,三曰水火之辨。夫形气者,阳化气,阴成形,是形本属阴,而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阳气也,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及其既死,则血冷如冰,灵觉尽灭,形固存而气则去,此以阳脱在前,而阴留在后,是形气阴阳之辨也,非阴多于阳乎?二曰寒热者,热为阳,寒为阴,春夏之暖为阳,秋冬之冷为阴。当长夏之暑,万国如炉,其时也,凡草木昆虫,咸苦煎炙;然愈热则愈繁,不热则不盛。及乎一夕风霜,即僵枯遍野。是热能生物,而过热者惟病;寒无生意,而过寒则伐尽。然则热无伤而寒可畏,此寒热阴阳之辨也,非寒强于热乎?三曰水火者,水为阴,火为阳也。造化之权,全在水火,而水火之象有四,则日为太阳,火为少阳,水为太阴,月为少阴,此四象之真形而人所未达也。……惟真阳之火,乃能生物;而燎原之凡火,但能焦物病物。……生化之权,皆由阳气,……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而况于无阳乎?故阳惟畏其衰,阴惟畏其盛,非阴能自盛也,阳衰则阴盛矣。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也,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天地之和者,惟此日也;万物之生者,亦惟此日也。设无此日,则天地虽大,一寒质耳,……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

关于生气通天之义,张介宾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生生不息,天之德也。凡自古之有生者,皆通天元之气以为生也。天元者,阴阳而已,故阴阳为有生之本。……盖生气通天,以阳为本,阳气既固,阴必从之,故圣人谆谆于此,其示人之深意可知矣。”(《类经·十三卷·疾病类》)

二、阳气之病理

以上为阳气之生理意义和天人相应、生气通天之重要性。关于阳气之病理,结合原文做如下分析:

(一)阳失卫外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素问·生气通天论》)

《灵枢·禁服》曰:“审察卫气,为百病母。”阳失卫外,“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感受寒邪,多得之于冬季。冬宜闭藏,若起居不节,则阳气外浮,邪易侵入。寒邪束表,阳气郁而不伸,邪正相争而体若燔炭,治疗当发其汗,表解热退。如张仲景“太阳病,或以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之伤寒,方用麻黄汤,用麻、桂辛温之品,辛能疏散,温可助阳,借药力扶助人身阳气以驱邪外出。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暑有阴阳二证,阳证因于中热,阴证因于中寒,但“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素问·脉要精微论》)。感在夏至之后者皆谓之暑,即《素问·热论》所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此处所感为暑之阳者,为暑邪扰乱心神,故为烦躁。暑邪最易耗气伤阴,致气阴两伤,心气不足,语无伦次。烦则喘喝为实证,治当清暑宁神,方用雷氏清凉涤暑法(清代名医雷少逸《时病论》,方药:滑石、生甘草、通草、青蒿、扁豆、连翘、茯苓、西瓜皮),或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方药: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人参)。心气不足,静则多言为虚证,方用清暑益气汤(李东垣《脾胃论》方药:黄芪、党参、苍术、麦冬、葛根、六曲、泽泻、白术、黄柏、青皮、当归、陈皮、五味子、升麻、甘草、生姜、大枣。王孟英《温热经纬》方药: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此即“暑病先用辛凉,继用甘寒,终用甘酸敛津,不必用下”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凡湿邪伤人,亦有内外上下之别。外湿,多因雨雾阴湿;内湿,多因饮食不节。湿在于上,则头重如裹。郁而化热,湿热交并,则损伤筋脉。“失而不治,湿郁为热,热留不去,大筋软短者,热伤血,不能养筋,故为拘挛。小筋弛长者,湿伤筋,不能束骨,故为痿弱。”(朱丹溪《格至余论》)

“因于气,为肿。”气犹风也,因于气即因于风,则出现肢体面目浮肿。《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有关风水的诸多论述,可为证:“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继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二)阳亢阴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烦劳过度,阳气弛张,阴精耗竭,不胜炎热,病积于夏,日以益甚,尤如煎熬,孤阳外浮,真阴内夺,气逆而厥,名曰煎厥。其目盲耳闭,皆肝肾之阴耗伤(此为举例)之证,其来势之急,尤如城破堤溃。

(三)阳气逆乱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此言大怒伤肝,气血逆乱,血逆妄行,菀积于上而致之厥证。表现为半身不遂(中风)。

关于中风问题,历来有“外风”、“内风”、“真中风”、“类中风”之论。观《内经》原文,《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素问·调经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均为阳气逆乱,气血上冲而致,非外风直接致病。

(四)阳气郁结

一则汗出偏沮,使人偏枯;一则因“膏梁之变,足生大疔”。前者为阳气偏沮一侧,阳不化阴,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治当通阳除痹,活血通络;后者则谨防或因“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而生痈肿(《灵枢·痈疽》),或因“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而生消渴(《素问·奇病论》)。

另外,阳气郁遏,还易生“痤”(小疖)、“疿”(暑疹)、“皶”(酒皶鼻)。

附:关于生气通天与养生保健

生气通天,是《内经》生命学说的核心理论,它探讨人的生命活动与天地自然相通之理。《内经》著名的篇章《素问·生气通天论》以此命题,可谓言简意赅,博大精深。人们普遍认同中医学的根本特色“整体观念”,以及养生防病接受“天人相应”、“回归自然”等概念,其实,一切认识都源自生气通天的理论。

(1)生气通天反映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一切有机生命,都是伴随着我们这个星球产生和变化的历程而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从初期最简单的单细胞生命形式,经过三十多亿年的进化,变成现今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物种群落。世界上还有另一种理论,认为生命是从天体中其他星球传来的。无论生命发生在本星球,还是来自其他天体,都符合《素问·生气通天论》有关“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的宏论。对于我们的生存空间来说,“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是指我们的星球;阳,是以天体中的太阳为代表。在天地阴阳两种物质势力的作用下,才有我们这个星球表面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生不息的生物圈。所以,人得以生存、达到阴阳平衡的生理标准,就必须适应外界环境,顺应天地阴阳四时的变化,调和饮食五味,保护自身精气神之协调,生命活动方可健全。

(2)生气通天学说指导养生防病。这个道理,延伸于中医学的疾病观、用于演绎中医的病因学,其基本意义是:疾病就是由于人们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及生存方式出现偏差而发生的。生存环境最实际地体现在地球表面的大气圈和水圈,在天地阴阳作用下,它们的有序运动形成四时季节及风寒暑湿燥火等气候规律,中医称为四时六气,它们孕育着自然万物生长收藏的生态变化,成为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四时六气的太过与不及,则成为六淫,所以六淫是意味着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条件的变化,包括气候的变化、供人生存的物种和物产的变化,还包括现在所认识的致病微生物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与发病的关系,总结出六淫致病的规律和病因辨证论治的方法,以及四气调神的养生理论。但若天地阴阳发生剧变,就可能出现生态灾难。《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这样的描述:“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这是气候剧变导致生态灾难的典型写照。(选自广州中医药大学区永欣教授《生气通天——中医养生保健理论的精髓》) hY8YTvkgm9pObuir+1VexrdyCOyrqzGeaoFgSyaqVIsKx0v1Ma5XpK9W/N4+aK0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