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黄帝内经》的学术思想及其评价

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

整体是相对部分而言的。整体是构成事物的诸要素的统一体,是由其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部分是整体中某个或某些要素,整体与部分是对立统一的。

中医学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以及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中医学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它贯穿于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

(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中医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各种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导致相应的生理、病理变化。

1.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昼夜晨昏发生着阴阳变化,机体的生理活动也必须与之相适应。《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以昼夜变化比作四时,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白天阳气盛,人体阳气趋向于表,故精神饱满,而夜间则阳气潜伏,趋向于里,进入睡眠状态。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在疾病状态下,病情也常随着昼夜阴阳变化而变化。如发热的病人,上午体温多为正常或接近正常,而午后体温升高,夜间最高。这种变化是正邪斗争随昼夜阴阳变化而消长的结果。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散,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2.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自然界的季节和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季节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温、夏热(暑)、长夏(约在农历六月)湿、秋凉(燥)、冬寒。人体在生理上必须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五脏之气盛衰与五季变化的对应关系如下:

肝气:旺于春;

心气:旺于夏;

脾气:旺于长夏;

肺气:旺于秋;

肾气:旺于冬。

气候的变化对人体气血的影响:春夏温热,气血运行加速,趋于体表,腠理开,多汗而尿少;秋冬寒凉,气血运行迟缓,趋于体内,腠理闭,少汗而多尿。即《灵枢·五癃津液别》所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随着气血的变化,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春夏脉浮大,秋冬脉沉小。许多疾病也与季节气候变化有关,如风湿、咳喘等,晴暖天气时症状减轻,阴冷天气时症状加重。

另外,不同季节的多发疾病也不同,如温热病多发于春季,湿热病多发于长夏,痹证多发于冬季。

3.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地区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如南方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由于地理位置不同,生活环境、地质环境、地域气候等也不尽一致。这种差异性与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在治疗上亦因地而异而同病异治。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其故何也?岐伯曰: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太少之异也。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是以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耳。帝曰:其于寿夭何如?岐伯曰:阴精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帝曰:善。其病也,治之奈何?岐伯曰: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故曰:气寒气凉,行水渍之。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必同其气,可使平也,假者反之。……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人之寿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气矣。”意即治病先明天道地理,因地、因时而治。

二、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中医学在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以及疾病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始终贯穿着“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基本观点。

人体的整体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即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

病理情况下,脏腑机能失调,通过经络反映在体表或影响其他器官。同样,体表、组织的病变,也通过经络影响到相关的脏腑。

所以,在分析病证时,首先要从整体观念出发,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全身性的病理反应,把局部病变视为整体失调后的集中病理表现,把局部与整体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考察。这种整体思想指导着中医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例如,临床治疗口舌生疮的病证,常用清心火、泻小肠火的方法,原因在于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再如治疗脱发、耳聋等病证,常用补肾的方法,理论依据在于肾藏精,其华在发,开窍于耳。

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流行的一种观念。无论是思想家,还是医学家,这种观念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是人们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一种基本思想观念,甚至在西方医学(希波克拉底)中,同样是认识人体和认识疾病的基本思想观念。究其原因,是历史局限性所造成的。随着人们对事物内部认识的深入,这种观念也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如《内经》重视季节和疾病的关系,在希氏《论瘟疫》一篇中可以找到同样的看法,即认为肺炎、胸膜炎、疟疾、痢疾等是夏季流行的疾病。再如,“整体观念”作为《内经》的突出特征之一,它重视人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认为构成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互相协调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时亦重视整体机能,绝不单纯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希氏医学亦强调人体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和功能互为因果。疾病不仅仅是某单个器官的病变,每每牵及整个机体,导致全身不适和机能失调。身体各部位的病变可相继导致其他部位的异常。治疗的关键是增强人体的总体抗病力量——“自然”治愈力。

对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内经》论述很多。《希氏文集》中的《论气、水和地区》一文与《内经》的《异法方宜论》,堪称中西古代史上两篇光辉的医学地理学文献。希氏告诫医生,必须认真考虑季节气候、城市的坐落方位、风的性质、水的质量和居民的生活方式等。他说“为了在某一特定地区行医,医者须懂得居民的生活方式”,包括他们的嗜好、饮食、劳动、娱乐、风俗习惯之类的各种情况。因为人的器官及其功能随环境因素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同时,“医生进入某个陌生城市,不得对地方病毫无了解”。希波克拉底详细分析过不同环境与人的体质、常见病等之间的关系,指出:“考虑病人的生活模式是必要的,处方用药时尤不可忽视。”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五行、阴阳两大学说合流,使得对整体观念的认识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这种思想在《内经》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一)五行说体现的整体观念

五行说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理论之一,它大约产生于殷商之际。这一理论把自然界的五种物质性的东西,即金、木、水、火、土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这五种基本元素按照相生相克的变化规律,制约着自然现象和社会运动的过程。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具体勾画了一种单向循环的单交叉映射式的多元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关系模式。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其《白虎通》中曾用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性质来比附性地解读五味(辛、酸、咸、苦、甘)、五臭(腥、膻、朽、焦、香)、五方(西、东、北、南、中)、五性(义、仁、智、礼、信)、五脏(肺、肝、肾、心、脾)、五官(鼻、目、耳、口、舌)的性质,使它们之间建立起某种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阴阳说体现的整体观念

阴阳说与五行说都是中国非常古老的哲学理论,大约产生于殷商之际。阴阳的本意是指日照的向背。阴阳说在不同的意义上对阴阳进行了解说:一是在物质性实在的意义上将阴阳解释为两种相互对立的气或气的两种状态;二是在结构化关系的意义上将阴阳解释为两种对立的方位、趋势和倾向。阴阳说认为:阴气和阳气构成了世界的本原;阴阳具有相互对立、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统一性关系;天气为阳,地气为阴,二气上下对流生成万物的形态、性质及其变化,构成天地之秩序。《管子·乘马第五》中写道:“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内经》以阴阳为天地万物以及人的精神活动的总根源,注意从变化发展、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考察阴阳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说明人体生理,解释病因,对症治疗。“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形成于汉代作为道教最早经典的《太平经》中也曾用阴阳来比附众多具有对立性质的事物或关系,同时,还用阴阳之气的生成和转化来解释万物乃至人的精神的形成过程和机理。它说:“自天有地,自日有月,自阴有阳,自春有秋,自夏有冬,自昼有夜,自左有右,自表有里,自白有黑,自明有冥,自刚有柔,自男有女,自前有后,自上有下,自君有臣,自甲有乙,自子有丑,自五有六,自木有草,自牝有牡,自雄有雌,自山有阜,此道之根本也。阴阳之枢机,神灵之至意也。”“天,太阳也;地,太阴也;人居中央,万物亦然。天者常下施,其气下流也;地者常上求,其气上合也;两气交与中央,人者,居其中为正也。两气者常交用事,合于中央,乃共生万物;万物悉受此二气以成形,合为性情;无此二气,不能生成也。故万物命系此二气。”

(三)阴阳五行说体现的整体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阴阳说和五行说逐渐合流为阴阳五行说。阴阳五行学家们将阴阳和五行、五方、四时相互比附、配合,用以解释季节更迭和天象变化,构成了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中国古代自然哲学。

《管子·四时第四十》说:“东方曰星,其时曰春,其气曰风,风生木与骨。……南方曰日,其时曰夏,其气曰阳,阳生火与气。……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以风雨节,土益力。……西方曰辰,其时曰秋,其气曰阴,阴生金与甲。……北方曰月,其时曰冬,其气曰寒,寒生水与血。”战国末期的阴阳家邹衍(约公元前305年—公元前240年)提出五德终始论,并进一步把朝代更迭和阴阳消长、五行生克、五德终始进行牵强比附,以阴阳五行言人之历史。《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因载其 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其术皆此类也。”

在《内经》中,无论是早期作品还是晚期作品,均体现出了两大学说的合流,只是在晚期作品中更彻底一些。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然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

三、以阴阳五行为论理工具

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古代医家将其引进到医学领域,并与医学内容结合起来,成为《内经》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贯穿于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治法则等理论之中,是研究和阐释人体生命规律的说理方法,又作为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防病保健。

就《内经》而言,有关阴阳五行的内容极为丰富,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阴阳离合论》等专篇论述,更多的内容散见于各篇章之中。相关内容参考以上“阴阳五行说体现的整体观念”部分。

四、以藏象、经络为理论核心

藏象、经络包括气、血、津液等,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是研究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主要内容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经脉、络脉、形体、官窍、精气血津液等。

《内经》中专门的篇章有:《素问·灵兰秘典论》、《素问·六节藏象论》、《素问·五脏生成》、《素问·五脏别论》、《素问·经脉别论》、《素问·太阴阳明论》、《素问·解精微论》、《素问·骨空论》、《素问·阴阳离合论》、《素问·针解》、《素问·皮部论》、《素问·经络论》、《素问·气穴论》、《素问·缪刺论》,《灵枢·本神》、《灵枢·骨度》、《灵枢·五十营》、《灵枢·营气》、《灵枢·脉度》、《灵枢·营卫生会》、《灵枢·决气》、《灵枢·肠胃》、《灵枢·平人绝谷》、《灵枢·海论》、《灵枢·五癃津液别》、《灵枢·本脏》、《灵枢·天年》、《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灵枢·邪客》、《灵枢·通天》、《灵枢·卫气》、《灵枢·大惑论》、《灵枢·经脉》、《灵枢·九针论》、《灵枢·血络论》、《灵枢·经别》、《灵枢·经水》、《灵枢·经筋》等。

五、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治疗体系,是中医学认识和处理疾病的独特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证,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核心,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比症状更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是把四诊(望、闻、问、切)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病因、病位、性质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证的正确与否,可以通过治疗效果来检验。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

中医学也辨病,但更主要的是进行证的识别,即辨证。同一种病包含着几种不同的证,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可以出现相同的证。所以中医常采取“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方法。

由于发病季节、发病地区、患者反应以及疾病阶段的差异,同一疾病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证。对同一种疾病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即同病异治。例如感冒患者,暑季多为感受暑邪、湿邪,治疗常用芳香化浊的药物。再如麻疹,初期治疗当解表透疹,中期肺热明显者当清热利肺,后期余热未清,肺胃阴伤,当养阴清热。

不同疾病,在不同的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相同的病机变化,即相同的证,可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即异病同治。如子宫脱垂、胃下垂、脱肛等不同疾病,当表现为中气下陷时,均采取升提中气之法治疗。

[参考文献]

[1]龙伯坚.黄帝内经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2]夏小军,谢君国,张士卿.《黄帝内经》作者考[J].甘肃中医,2009,22(4):16-17.

[3]蒋重母,邓海霞.从人体词语的使用看《素问》的成书年代[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1):71-75.

[4]伊声.从寂豆演变、干支纪年谈《黄帝内经》成书年代[J].河南中医,1982,(6):21-22.

[5]王平.从语言学方面研究探索《内经》的成书年代中国实用医药[J].2010,5(26):258.

[6]程士德.《内经》的沿革及其书名的由来[J].中医杂志,1983,(9):56-58.

[7]陈利国.中医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聂菁葆.《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的比较研究[J].中医药学报,1989,(5);6-10.

[9]邬焜.中国古代阴阳五行说呈现的整体统一论思想[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13-15.

[10]白奚.中国古代阴阳与五行说的合流[J].中国社会科学,1997,(5):24-34. 5UyGIjWMZ8mGJqKFfTR4VP1qt1pYsKRBZT3EGqpdmNvzGJVrkaeC55iRNNIERCp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