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社会支持系统的组成及其构建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理论认为从直接同他人交流的微小环境至文化的广阔背景环境,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可以划分为五大系统,这五个系统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宏观系统和时间系统。在微观系统中,家长、同伴、教师等都用大量时间与学生交流,指导学生的行为,学校对于传授知识、社会伦理标准和维持文化所推崇的行为都发挥着特殊作用,另外大众传播媒介、社区团体等社会因素也塑造着学生的态度、愿望和行为。

一 家庭环境

(一)父母的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张文新,1999)。许多研究都证实了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成就的重要家庭因素之一。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鲍姆林德(Baumrind,1971)将父母教育方式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权威型、放任型和专制型。权威型的父母认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该有权威,但这种权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尊重,来自他们与孩子的经常交流及对子女的帮助。父母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儿童,及时热情地对儿童的需要、行为做出反应,尊重并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同时他们对儿童有较高的要求,对儿童不同的行为表现奖惩分明。这种高控制且在情感上偏于接纳和温暖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许多积极的影响。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独立性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喜欢与人交往,对人友好。

放任型的父母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他们给孩子最大的行动自由,把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放在首位,甚至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类父母和权威型的父母一样对儿童抱以积极肯定的情感,但缺乏控制。父母放任儿童自己做决定,即使他们还不具有这种能力,例如,任由儿童自己安排饮食起居,纵容儿童贪玩、看电视。父母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如不要求他们做家务事,也不要求他们学习良好的行为举止;对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采取忽视或接受的态度,很少发怒或者训斥儿童。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大多很不成熟,他们随意发挥自己,往往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而且缺乏责任感,合作性差,很少为别人考虑,自信心不足。

专制型的父母则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自己,孩子的自由是有限的,希望子女按照他们为其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希望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和监督。这一类也属于高控制型教养方式,但在情感方面与权威型父母有显著的差异。这类父母常以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待儿童,他们很少考虑儿童自身的要求与意愿。对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表示愤怒,甚至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专制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很严厉,过分严格、粗暴甚至虐待孩子,或者对孩子提供过度的保护环境。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学前期儿童常常表现出焦虑、退缩和不快乐。他们在与同伴交往中遇到挫折时,易产生敌对反应。在青少年时期,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与权威型相比,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性都比较差。但有时他们在校的学习表现比放纵型和忽视型下的学生好,而且在校期间的反社会行为也较少。

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态度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常见的降低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养态度有四种。其一是干预过度型。家长过分热衷于子女的学力提高,以至于干涉过多,学习成了强制性的事情。儿童对此会感到烦躁,乃至讨厌学习,导致成绩反而下降,成绩下降父母则越发唠叨,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使儿童完全丧失了学习积极性,成为缺乏自主性的人。在学习上表现为死记硬背,缺乏学习的灵活性,缺乏思维的灵活性,事情变化往往适应不了。其二是过分溺爱型。过度溺爱容易造成子女我行我素、为所欲为的倾向,溺爱还使孩子依赖性太大,对于困难和疾病毫无忍耐力,而忍耐力缺乏正是造成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的一个重要原因。包办代替还会束缚孩子的个性,减弱儿童创新意识,降低创造性思维水平,影响孩子创新竞争的发展。其三是放任自流型。这种教养态度处于因各种原因对子女学习不关心或是干扰子女学习的家庭,以及缺乏亲情、双亲不关心、不照料子女的家庭。儿童在家庭中必须了解学习的意义,养成学习习惯,但这种家庭环境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其四是父母矛盾型。父母教养态度不一致。如父亲是放任型,母亲则是干预过度型,儿童对双亲不一致的教养态度无所适从,导致其不信任父母,对学业也丧失热情。

正确的教养方式是温暖、理解、民主的教养方式。在人格上平等,善于听取孩子的意见,使孩子可以申辩自己的观点,从小养成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使孩子的心灵空间有广阔发展的天地。温暖、理解、民主的父母教养方式使孩子善于思考、有主见、富有想象力,能心平气和地吸取他人意见,发展自己、丰富自己。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中既刻苦又灵活,善于和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交流。

知识窗

父母期望与学生学习成绩

在回答“我的家长虽不能帮助我学英语,但他们常常叮嘱我学好英语”时,学生回答情况如下:

学困生和优秀生的家长在自己不能辅导孩子学习的情况下,对孩子英语学习的关注程度都很高。可见,父母对子女的成长期望都很高,望子成龙之心迫切。但是如果在没有分析子女能力的情况下对子女期望过高,对子女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影响。当对孩子的期望远远超出孩子的实际能力时,会使孩子产生焦虑,从而会对学习产生压力,影响他们的学习,也会使孩子产生一些不良的行为。有些家长要求孩子一定要上哪一所重点中学或哪一个重点班,然后上哪所名牌大学,为了让孩子达到目标,宁愿花钱也要送孩子进重点中学或重点班。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在某方面能力突出,送孩子上一些特长学校,剥夺了孩子的一些正常活动。有些家长包揽了一切家务,甚至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也被家长包干了。在孩子学习任务本来就繁重的情况下,家长的高期望更使孩子感到压抑和劳累。当孩子不能达到目标时,家长往往不能正确地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寻找弥补措施,久而久之,孩子无法实现家长所定目标,学习信心下降,对学习不抱任何希望,不仅不愿努力学习,反而厌恶学习。更有甚者,还会引发一些恶性事件。当然,父母对孩子期望过低,也会使孩子缺乏自信,自尊心低下,导致在学习上自暴自弃,缺乏上进心,学习成绩差。

家长对子女学习的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如对子女持放任自流、漠不关心态度的家庭难以使学生形成适当的学习习惯,容易导致基础学力不足和学习兴趣不足这一类问题。反之,对子女抱过高期望的家庭会造成学生高度紧张的生活节奏,妨碍学生情绪的稳定和注意力的集中。

父母过高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一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不顾子女的学习基础和智力发展水平,把自己的一切愿望无条件地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管教过于苛刻,这些不切实际的期望给学生造成极大压力,这会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进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不良的影响。一般来说,家长对孩子要求越严、期望值越高,要求又不适合孩子的兴趣和专长,则对孩子的压力越大,孩子也就越容易产生考试焦虑。例如,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考分极为关注,定指标,搞奖励,看到孩子考分不理想,轻则训斥、责骂,重则棍棒相加,造成孩子沉重的心理压力,觉得“考不好难以向家长交差”。

(二)家庭成员关系

1.婚姻关系

儿童在家庭中长期生活,亲子之间的关系以强烈的亲情结成,因此,家长的影响远比教师、朋友的影响大。和谐的婚姻关系和配偶支持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若家庭成员关系好,孩子就会特别愿意努力学习以赢得父母的喜爱(这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主要的学习动机),当孩子在学习中碰到各种情绪困扰时,家庭中爱的雨露可随时滋润孩子的心田,这样的孩子不容易产生怕学厌学的情绪。

一个经常争吵、挑剔、不和的家庭环境对儿童会产生不良影响。有的家庭夫妻关系不和谐、经常吵闹,或者父母离异、亲子关系紧张、经常发生冲突、生活无规律等,都会影响子女在家里的学习质量。孩子缺少来自爱的学习动力,也缺少良好的学习心境,以致学习行为不良,学习效率低下,进一步降低学习动机。家庭问题会使孩子心绪不宁,产生不安全感。频繁的争吵和紧张气氛只会使孩子心情不愉快,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由此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争取获得成功。父母给孩子带来的是经常性的紧张,孩子也没有要使父母高兴的愿望。

2.出生顺序与独生子女

出生顺序会影响父母与孩子相互作用的方式。父母对头胎孩子比对更小的孩子抱有更高的期望,对其成就和责任心有更多的考虑,更多地干涉他们的活动。在任何年龄,对头胎儿童的体罚都比以后出生的孩子多。相反,父母对于较小的孩子纪律要求更为放松。头胎儿童比弟妹有较少的攻击性、更多成人定向、更多援助性、自我控制、顺从和焦虑。父母的更高要求导致头胎儿童更为勤奋、认真、严肃,他们在学业和职业成就上表现出优势。头胎儿童在名人录和杰出的文学家、科学家中所占人数较多。但是,有人发现,在与进化有关的一些主要科学争论中,次子支持变革维新的理论而长子则支持维持现状。在家庭中,由于某种原因,父母往往会对孩子抱有偏见,或者偏袒兄弟姐妹的某一方,一旦孩子非常敏感地意识到这种倾向,就容易丧失学习动机。或者有的父母期望水准远远高出孩子的实际水平,使孩子无法适应,也会导致孩子放弃努力学习,丧失学习动力。

关于独生子女心理特点的研究,存在两种主要的观点,一派认为独生子女都是有问题的儿童。另一派认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没有什么差异,甚至独生子女还比非独生子女优秀。更多研究者倾向于认为独生子女有某些发展问题。一般研究都着重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行为特点的比较,认为独生子女在智力发展方面比非独生子女更有优势,但在社会性发展方面更容易产生任性、依赖性强、自我中心、情绪不稳定等问题。有调查发现,在排除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之后,“独生子女在社会交往、家庭关系、生育情况以及职业、收入等方面均与非独生子女无显著差别。唯一发现的差异是在教育或成就方面:独生子女取得高等学历的比例比非独生子女略高”。

其实,无论是出生顺序还是是否独生子女,儿童发展差异的主要解释都来自家长与子女相互作用的性质。独生子女、头胎和更小家庭子女与其家长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即高度的焦虑和注意。父母的焦虑激励其本人与子女进行高质量的相互作用,同时,父母又花更多的时间注意孩子的状况。这意味着他们的子女将获得长时间的、高质量的与父母交往的经验,从而促进了儿童更好地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独生”并不是关键,子女与父母相互作用的质量才是更重要的因素。

【案例1】

小明,父母关系不好,母亲经常不在家,即使回来,也只是看看孩子。父亲跑运输,很少接送孩子,孩子比较沉默,不爱说话,没有表达欲望,口语表达能力明显不强,刚开始学习时,拼音比较困难,书写也不美观。

分析:家庭成员关系是否和谐,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家庭氛围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到孩子学习的情绪,乃至于他们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或抵触,甚至影响孩子是否能融入社会,并为社会所接纳。这种影响在低年级学生身上,常常表现为:前一天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第二天孩子上课就会走神,下课会和其他孩子打闹。事实上,这种情绪上的不安和模仿、发泄严重影响孩子广义学习的效果,并且对可预见的将来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父母之间的冷战,又会使孩子情绪低落、神思涣散。总而言之,家庭氛围的突变或者长期的不和谐,都将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大幅度下降。

【案例2】

李丽丽,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在镇上卖卤菜。她和父亲、奶奶一起生活。因为母亲不在,所以奶奶虽然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但在生活中又显得有些过分溺爱她。李丽丽平时作业书写速度很慢,总是最后一个交,早晨也是最后一个到,课上经常啃手指,注意力不能集中。

分析:家长对子女非智力因素的重视程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有影响。家长对孩子智力因素的培养已成为绝大多数家长的共识,但是,对子女非智力因素的重视程度却不容乐观。非智力因素往往因其表现在习惯、道德品质等“隐性”方面而不为人关注,但它对学生一生的学习、生活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重大影响,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该生的学习习惯不好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家庭不和和祖母的溺爱。

(三)家庭学习环境

家庭的物理环境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儿童如果成长在一个拥挤、嘈杂、混乱不堪的家庭,将在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中处于不利的境地。同样地,父母和其他看护者对儿童物理环境的组织方式与物理环境本身是否优越同样重要。如果儿童的进餐、睡觉等都是有规律的,孩子有自己的存物处,有一个安静的学习场所,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就是有利的。相反,如果家庭吵闹、狭窄、过分拥挤,大部分时间都开着电视,家人和客人造成过多的刺激,儿童因不能回避强烈的噪音和刺激而对认知发展产生消极影响,那么孩子的认知水平将受到压抑。试想,有些家长除了忙于生意外,则热衷于一杯酒、一支烟、一副牌,当孩子埋头学习时,父母却只顾看电视、打牌,对子女的学习不管不问,这样的环境,怎样教育出好学上进的孩子?

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在家庭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使孩子修身养性,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这里所说的文化氛围不是指家长有多高的文凭或者学历,而是指家长对于知识和文化的态度。若家长的文化水平高,能适当地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指导,对孩子的学习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家长是一个爱学习、爱看书的人,孩子在家长的熏陶下也容易喜欢学习、喜欢读书。有些家长迫于生活压力终日操劳,未必能在家里看书学习,可是他们对知识的尊重态度,对人才和老师的尊重态度以及对人生负责的积极态度能给孩子以爱学习、不怕困难、做事认真负责的积极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少贫寒人家能出高考状元的原因。相反,家庭中缺乏尊重知识、热爱学习、积极进取的氛围,家长口中赞扬推崇的人物都是凭运气一夜暴富之人,经常谈论的是吃喝玩乐,或悲观厌世,太多在孩子面前流露对本职工作的抱怨。尽管这些家长也会叮嘱、教训孩子“上学要认真听课,听老师的话,回家要做作业”,然而,在不良的家庭气氛下,这些话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家庭的经济条件对学生的学业会产生直接影响。家庭经济贫困使学生过早产生生活压力,从而不能专心学习,导致学习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家庭经济条件过于优越,同样也可能使学生产生诸多优越感,导致学习动力不足,无心学习。若家庭中有良好的适合孩子学习的氛围,并具备必要的学习硬件,这有利于孩子专心学习,不受干扰,提高学习效率。

(四)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

1.增强家庭教育自觉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家长对自己的职业和文化程度在客观上是难以选择或调节的,但从能动意义上说,当这些因素发现有缺陷或发生不良作用时,也是可以设法弥补的。要善于分析家庭因素对子女的影响程度,扬长避短,在其他方面加以适当的改进和弥补,就会使家庭教育符合教育科学的要求。所以,家长应当学习和掌握一些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教育子女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艺术,以便收到较好的效果。

家长可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工作情况、思想水平、家庭条件等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具有特色的家庭文化氛围,再忙、再苦、再累都不能放弃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家长不在家时可通过书信、电话等形式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思想;在家时多谈论社会、生活、工作等积极的一面,多谈谈如何勤奋工作、堂堂正正做人做事的情况,和孩子一起看看书、读读报等。家庭经济、居住条件再差,也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有一个相对稳定、安静的学习小空间(哪怕是只有一张小桌子的小角落);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不要只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要注重孩子的精神生活,以建立书香型家庭为契机,为孩子开辟小书房或起居室,安置一张写字台、家庭图书、图片、花草盆景等,这对孩子知识面的拓宽,高尚情趣的培养,身心健康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2.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

为了孩子的学习,家长应有意识地创造一种和睦、民主、轻松、互敬互爱的家庭情感氛围,选择积极、健康、向上的家庭娱乐方式。

(1)讨论与沟通,家长不要简单指责孩子,自己有错误首先要承认。

(2)允许孩子解释自己的行为;耐心地对待孩子的错误,必须意识到孩子犯错误是成长的必要条件,不要过分指责孩子的小错。

(3)重视孩子的意见,不要因为孩子小,就不重视其意见,必要时应采纳孩子的意见。

(4)尊重孩子的个人喜好,不以自己的喜好取代孩子的喜好。

以上建议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是促进孩子学习的基础,家长还应该设置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长自己要有一种或几种比较有益的兴趣爱好,而不是沉迷于麻将、酗酒等不良爱好。如果家长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孩子就会耳濡目染,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容易形成热爱学习、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及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安排亲子阅读时间,家人共读,这不但可以创造一种积极的阅读环境,促进家人团结,其乐融融,还可使家人有更多的欢乐与话题,亲子共读过程,也是父母自身充电、休闲、培养亲子情感的过程。

3.经常与学校老师联系

从家庭教育影响和学校教育影响的关系上看,双方不是平行的、重复的,而是相互交叉、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彼此难以替代。为了及时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家长要主动地、定期地到子女读书的学校,与学校和老师进行沟通,并向老师汇报子女在家中的学习情况,以便与学校一起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

二 学校环境

学校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它在各种外界因素中影响最突出。校园文化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在学校环境中形成的有关教育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是教育实践过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学校在长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改造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观念定式、思维定式和价值定式,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行为方式的准则。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一)校园物质文化

物理环境是学习的基础,它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化形态,它包括校园中师生从事各种教学活动以及衣食住行所需要的一切物资。

校园物理环境的设置首先是校园布局,主要指校园中的建筑、道路、绿化、运动场地等的情况与分布。校园规划除应合理、方便师生学习与生活外,还要考虑到规划与布局是否美观,特别是校园的绿化、卫生等。校园中的建筑、道路、绿化和其他教学设施应达到和谐平衡的审美效果。可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采用对称布局、集中式布局或自由式布局等。一般来说,学校的不同部门应尽量安排在一起,教学区与生活区应分开;为避免干扰,要设有远离教学区的专门的音体美教室,运动场也应远离教室。另外,校园绿化整齐美观,花草树木的种类、高低、颜色等应根据季节进行选择,使之在任何时间都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观。

其次是教室布局,主要是指课桌椅的摆放形式。不同的布局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交流方式,从而对学习和教学产生影响。合理地安排座位通常要综合考虑课程需要、教室大小、学生人数等因素。一般来说,传统的摆放方式是在教室内做剧场式的前后左右对齐的摆放,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室空间,这种摆放模式适用于教师中心式的授课形式,便于教师巡视、检查课堂作业、提问和点名回答、学生配对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将注意集中于教师;但其也有不足之处,即后排学生距离教师太远,受教师关注较少,因而学习的参与性可能差于前排学生。环形、马蹄形的座位摆放模式扩大了学生课堂活动的范围,适合小班教学,利于学生交流;但其亦有不足之处,即学生面对面坐着,容易引发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行为,如使眼色、做鬼脸等。

知识窗

座位摆放遵循的原则

(1)保证空间安排与学习活动的一致性。理想的空间安排取决于教学模式类型和所期望的课堂活动形式。例如,传统的课堂座位模式适合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会谈式座位摆放适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注重师生的可视性。即学生能方便地看到教师及看清所有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教师也能看清所有学生。这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例如,学生的身高、视力等。

(3)考虑师生的易接近性。即学生和教师都能接近学习材料,师生之间能彼此接近,座位安排应让学生很容易地在课桌、学习材料、黑板之间来回走动,甚至进出教室。放置学习材料的地方应该宽敞,不要将教具放置在高拥挤区或者分散到整个教室。

(4)实现课堂中的最小干扰。座位的安排应避免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中心式的课堂中,座位排放应该整齐,学生面对教师;进行小组讨论时,应缩短组内成员的空间距离促进交流,增大组间的空间距离使视觉和听觉干扰最小。

(5)维持课堂最大活动区。座位的安排应该是活动区域最大化,如各排间的距离、教室后的空区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来回走动,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也需走动参与活动,因此,增大活动区的范围,可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便利,避免由经常调动学生带来的困扰。

(二)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指一种心理、观念形态,是学校的观念、信仰等意识形态和行为习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并且向外延伸的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我们完成育人的任务发挥着积极作用。校园的精神文化主要通过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文化活动体现出来。

1.校风校纪建设

良好的校风是师生员工在共同目标和共同认识的基础上,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所形成的符合时代精神要求的思想、行为和作风,是学校独特的“文化品质”。校风应是一种求学精神,一种氛围,一种无形的力量。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因为教师是育人之人、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只有形成为人师表、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风气的形成。

学校规章制度是形成校园文化的“定型器”。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需要有形的校园制度文化来浸润、濡染。中小学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有关部门的规定,制定各种合理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预”功能、“治”作用。加强校园文化中的制度建设,就是对中小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进一步作出规定和具体要求。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2.校园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把学校变成学生的快乐源泉,成为他们全面发展个性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中小学校可采取积极主动组织、适当引导、逐步提高的方针,通过组织和开展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各种课内外活动,努力营造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以高质量丰富多彩的校园各类活动吸引学生,调动学生自觉参与活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性和积极性。这样不仅丰富了整个校园文化的内容,营造了生动活泼的校园气氛,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使学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营造出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文化活动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乐”起来,使校园成为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活动阵地。

图2-1 校园书画作品比赛中部分获奖优秀作品的展示
丰富的文化活动,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秀作品的展示也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和竞争意识。

3.班级文化建设

假如说学校是教育的社会,那么班级就是教育的家庭,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最小的载体和平台,是反映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最敏感的风向仪和晴雨表。教室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每个教室布置可结合自身实际与学生特长进行个性化布置。可展示学生的书法、美术、手抄报和剪纸作品,张贴“班级之星”榜、流动红旗竞赛记分榜、才艺榜等,还可以在教室两边的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标语等,不仅美化、净化了教室,而且在内容上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特色,让学生从进入教室起就受到具有鲜明导向的教室文化的影响,让学生时时有目标、处处有榜样,起到激励导向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是无形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为班级文化建设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4.走廊文化建设

走廊、公共的墙壁等都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地利用这些空间,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很大帮助。例如,把校规、校训放在最显著的地方;制作精致画框,里面镶嵌经过精选的本校学生、教师和历代名家的优秀作品,挂在走廊的墙壁上,把良好的艺术、人文、美学、情意融入其中,让校园充满着诗情画意,弥漫着“艺术的芳香”,让学生伸手可及,举目可视,驻足可思,见贤思齐。文化长廊可每月更换一次,月月有主题,期期有新意,把文化长廊变成学生放飞理想、书写人生的舞台,变成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挥他们艺术特长的文化阵地。

图2-2 走廊文化展示
合理地利用走廊空间展示班集体的成就、理想、目标等对形成集体凝聚力、为学生学习塑造一个积极的支持团体有很大帮助。

(三)教师的影响

在学校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就是教师。教师的期望、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的评价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与不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很大差异,一方面是因材施教所要求的,另一方面也可能给部分学生带来不利。

1.教师期望

“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是指由于教师对学生抱有的主观期望而导致的学生在学业和行为方面发生改变的现象。一般而言,这种效应主要是因为教师对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分别期望着不同的行为,并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从而维持了他们原有的行为模式。高成就者不仅得到更多的指导,而且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班级活动和回答问题。他们的正确回答会受到更多的赞扬,而错误回答则会受到较少的批评。相反,教师并不期待低成就者知道答案和参与活动,因而给他们提供了较少的机会和鼓励。“期望效应”告诉我们,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对学生充满期望,学生就会有进步。

2.教学方法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看法,对教学的看法,以及在课程中实际使用的教学方法,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主要有“以教师为中心”的直接教学法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法。直接教学法认为,教学应以教师为中心,其特征有教师主导与控制课堂、重视掌握理论知识技能、对学生期望值高、在学习任务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建构主义的教学法又包括认知建构和社会建构。认知建构主义方法强调学生对知识及理解进行积极的、认知性的建构。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探索世界、增强理解力提供帮助。社会建构主义方法强调学习的社会情境以及通过社会互动来建构知识。重视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来习得知识、发展智力。这意味着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学生与教师和同伴一起学习,共同取得进步。

两种教学方法各有优点,教师在教学时,不应局限于某一种方法,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方面要结合课程特点设置教学环节,尽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课堂效果;另一方面要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会思考、动手操作,自己建构知识体系,实现课程效果和教育效果。

3.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作出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和行为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有些高焦虑学生,在面对压力事件的时候通常表现欠佳。这些学生的表现通常是害怕得到不好的结果,过高的焦虑程度影响了成绩。其实这些学生能力并不比那些低焦虑的学生能力低。教师可利用适当的评价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评价这样的学生时应尽量避免批评,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和其他的优势,使其树立自信。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可使用表扬,这是一种强化。教师通常通过赞赏适当的行为而忽视破坏性行为来塑造学生的行为。有时候学校也会使用物质奖励激励学生学习。大量研究证明,在课堂中使用强化方法控制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学校环境的创设

1.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良好学习氛围

学校硬件上的建设容易受制于财力物力,但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提高却可以通过很多方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就是培育学校精神的一个较好的途径和方法。例如,举办读书活动,通过“读书小博士”、“讲高尚故事”、“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多读几本好书,从而培养高尚的情操;充分发挥校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作用,通过“看新闻、评时事”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拓展学生的视野;把升旗仪式、校会、班会、专题教育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常规活动;把家长会、教学开放日、社区实践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延伸部分;把学雷锋活动、祭扫烈士墓等各种传统教育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为提高师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师生的精神素养、加深师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师生的爱国情怀打下基础。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凸显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伙伴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体现活动中锻炼人、活动中塑造人的活动目标。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提供深厚情感支持

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基本权利和独立人格,无条件地接纳他们在学习上的一切不良特征,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赏。当学生得到尊重、肯定和信任时,就会产生一种自觉自愿的意识,他们会在教师尊重、信任的目光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认真学习新的内容,去请教教师或同学以解除知识学习上的障碍,去激发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好愿望。其次,给予学生学习和生活上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当学生最不可爱的时候,最应该爱学生,当学生最无信心的时候,最应该对他们满怀热忱和信心,给予学生热情的关注,和学生进行坦诚的交流,真诚地以爱心、信心、时间和精力去持之以恒地帮助他们,乐意给他们提供额外的帮助,发自内心地体味学生向上的渴望,一同分享每一个进步所带来的喜悦,使其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3.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素质,不仅是指教师的专业水平,还应包括许多隐性的能力。其中包括:积极的态度、情感;较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表现力;一定的文化素养、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等。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自学。教师可通过订阅教学书刊,利用电视讲座、观摩教学录像,并利用电脑网络和远程教育手段等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授课技巧。

(2)培训、进修。教师要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也要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赢得国内外进修、深造的机会,以保证教师水平、能力的长足提高。可创办夜校、周末或假期短训班,迅速、快捷地解决一些教学实际问题。

(3)同行讨论、交流。经常与同行一道交流教改经验,探讨处理教学中典型问题和学生个别问题的方法,与同行既分担难题,又分享成功;亦可通过科、组会晤的形式,共同设计具体章节或单元的教案,然后创造性地加以实施;还可在各级教育学会和专业学会的组织下,由会员一起研究适合当地发展水平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并加以试验和推广。

(4)参加学术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听学术报告、讲座,参加教育论坛、学术沙龙等活动,及时了解本学科及相关领域最新的发展势态,掌握学科前沿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明晰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所在学科教学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至于落伍。

三 社会环境

社会风气是一个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反映,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因素,然而它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并且影响着学生。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是间接的,主要通过父母、学生周围的一些重要同伴、邻居等进行传递。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国家的政策体制(尤其是教育政策体制)会影响到学校、家庭教育方式,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认识评价。青少年学生不可能与社会隔绝,所以他们的学习也会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品德、价值观念正处于形成过程中,所以他们既容易接受良好社会风气的影响,同时也容易接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如目前社会上存在的贪图实惠、就业挑好工作、靠走后门等不良风气,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正确认识,甚至扭曲了少数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受此影响变得目光短浅,错误地认为“读书无用”,“学习好与坏都一个样”,“某某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某某大学毕业工资一千元,我不读书也能挣一千元”,“某某是大老板,小学也没有毕业,我不读书,也能当老板”。应该看到,这些都是偶然的现象,当时的社会环境的确促使一部分没文化的人发了财,但现在时代变了,新涌现的成功人士都是有很高的文化水平的。

在社会升学、就业竞争压力极大的情况下,在以“考试论高下”的社会环境里,学生的学习难免受到影响。例如,升学率成为评定学校档次的唯一指标,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味增加学生的学习任务,给学生造成负担。有的家长具有攀比心理,拿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比其他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于是就占用孩子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补习、课外辅导等。这些繁重的学习任务堆积到学生的身上,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厌学、考试焦虑等问题,从而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

21世纪的学校是开放的学校,它将不再是闭关自守的,而是存在于社会大文化背景下,它与社会上的各种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应充分利用各种德育阵地,加强与社区的交流与互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努力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例如,请老年人协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来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开座谈会、讲座、心理辅导课,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共建活动。让学生深入社区、农村、工厂,进行实习、考察、调查研究。做好家校联系,与家长紧密联系,接受家长的监督,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好下一代的良策。许多家长能够为改善学校办学环境、支持学校工作出力,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知识窗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创建的生物生态学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受到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生态环境的制约,这种生态环境是由若干个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所组成的,这些系统表现为一系列的同心圆。

(1)微观系统:这是儿童生活的场所及其周边环境,如家庭、幼儿园、学校、邻居和社区。

(2)中间系统:它是处于微观系统中的两个事物(如幼儿园与家庭、幼儿园与社区、家庭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或联系,对儿童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外层系统:它对儿童的发展只有间接而无直接的影响,比如,父母工作场所、家庭生活条件、各种视听媒体等。这些都会渗透到成人和儿童的相互作用中去。

(4)宏观系统:它是儿童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包括来自某种文化或亚文化的价值观念、信仰和信念、历史及其变化、政治和经济、社会机构等。例如,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主义,而东方文化则更强调集体主义。

(5)时间系统:它主要是指儿童所生活的时代及其所发生的社会历史事件。

布朗芬布伦纳进一步指出,这些系统中的每一个系统都对儿童的发展有着复杂的生态学意义;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另外一个系统;儿童的发展过程是其不断地扩展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的过程,从家庭到幼儿园再到社会;儿童的生态过渡(即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其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拓展阅读

1.[美]桑特洛克(Santrock,J.W.).毕生发展.桑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本书以专题的形式呈现了有关毕生发展的知识。书中每个专题都包含研究、应用和情景。一方面有利于掌握本领域的研究基础,同时也可以了解这些知识是如何应用在真实生活中的,另外情境模块还介绍了情境因素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发展的。

2.卢家楣主编.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本书不拘泥于某一心理学科的体系框架,围绕中学教育的主要活动——“教”(教学)和“育”(思想教育)两条主线来组织心理学内容。上编围绕教学主线,主讲心理学内容的认知方面和意向方面;下编围绕思想教育主线,主讲个性和个性发展两个方面。整个教材体系适合中学教师研读。

反思与探究

1.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哪些方面的支持?

2.为加强家长和老师的沟通,家长和老师可以共同做哪些事情?

3.教师提升自身素质都有什么途径?

4.为提高社区对学生的社会支持,家长和学校老师可以做什么?

5.班级凝聚力是班风的体现,如何创设班级文化,能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其中?

参考文献

1.[美]戴维·G.迈尔斯.心理学(第七版).黄希庭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cXUpav5MQ6fiyLaCm1SU08Mr5VTbDvtm71jUiHj1MWrqSUxeMskOVBxYPaWvbk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