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分析句子成分的重要意义

一、中文例证

这是要回答这个问题:为何要分析句子成分?

分析句子成分,通俗地说,就是断句。同样的一组字词线性地从左往右一字排开,不同的断句方式,造成的句意是不一样的。我们先来看一个汉语例子:

请带好孩子

小时候就喜欢逛街,经常看到购物中心的电梯上贴着“请带好孩子”的标语。妈妈以此教育我:如果不是好孩子就不让逛街!我居然信了好多年……

多么纯真的好孩子啊!

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到,同样都是“请带好孩子”,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断句方式:

a. 请[带好][孩子]

b. 请[带][好孩子]

好孩子自然就应该受到奖赏,比如允许逛街,或者像下图所示的奖赏方式:

这是一张餐馆的账单。读者朋友看到了吧?是好孩子就有抵扣——餐馆为好孩子(well-behaved kids)减免5块钱。

以上只是有关不同断句的一个具体例子。如果我们想要进行一般性的分析,就需要借助不同的语法术语,比如句子成分的术语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以及不同的词性,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有了这些术语,我们才能进行概括、总结,才能阐述一般规律性的东西,而不是进行具体例子的具体分析。

比如,借助这些术语,我们就可以对“带好孩子”进行如下分析:

在a中,“好”是一个副词,修饰动词“带”。从句子成分的角度来看,“带”是谓语,“好”是状语,具体来说,是方式状语,说明该怎么去带孩子。此时,相应的译文可以是look after your children well或者take good care of your children。

在b中,“带”还是动词,但“好”不是副词而是形容词,修饰名词“孩子”,此时“好”充当定语。相应的英语译文可以是bring along good children或者bring along well-behaved kids。

我们看到,在a、b不同的断句分析中,“带”的含义是不同的:a中的“带”是“照看”的意思,b中的“带”是“携带”的意思,因而相应的英语译文也不同。

二、英文例证(1)

不同的断句方式导致句意不同,这同样适用于英语语言。请看下面这个笑话:

例 001

A man was standing at a bus stop eating fish and chips (炸薯条). An old lady and her little white dog stood next to him. The dog, excited by the smell of the fish and chips, started to bark and jump up on the man’s leg.

“Do you mind if I throw him a bit?” the man said to the old lady.

“Not at all,” she said. “Go ahead.”

So the man picked up the little dog and threw it over a wall.

参考译文:

一名男子正站在一个公共汽车站吃着炸鱼和炸薯条。他身旁站着一个老太太和她的小白狗。小狗由于闻到了炸鱼和炸薯条的香味,所以开始叫唤,还不住地往这名男子的腿上跳。

“Do you mind if I throw him a bit?”这个男子对老太太说道。

她说:“不介意,你扔吧。”

于是,这个男子抓起这条小狗就把它扔到墙那边去了。

也许有读者看完这个笑话,心里还在纳闷:这笑话是什么意思呢?老太太为什么同意那个男的把她的狗扔出去呢?

看懂这个笑话的关键在于理解Do you mind if I throw him a bit?这句话。在这里,男子和老太太对a bit的理解是不同的。具体来说,老太太是把a bit当作动词throw的直接宾语来理解,因此她把这句话理解成“我给你的狗扔点吃的你介意吗?”所以老太太说:“不介意,你扔吧。”但是,这名男子是把a bit当作修饰谓语throw的状语来理解的,因而他的本意是“我把你这条(讨厌的)狗扔远一点你介意吗?”听到老太太说“不介意,你扔吧”之后,他就真的把狗扔出去了。

参考译文:

a. 我给你的狗扔点吃的你介意吗?(把a bit作直接宾语)

b. 我把你这条(讨厌的)狗扔远一点你介意吗?(把a bit作状语)

由此可见,正确分析句子成分是多么重要。老太太由于误判了a bit所充当的成分,从而错误地理解了男子的意思,导致自己的宠物狗被扔出去了。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

三、英文例证(2)

说到断句,大家一般想到的就是分析句子成分。其实,它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下面这个例子将会作出解释。你会怎样回答下面这个问题呢?

例 002

How can you drop a raw egg onto a concrete floor without cracking it?

这句话里的a raw egg是“生鸡蛋”,a concrete floor是“水泥地”。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你往水泥地上扔生鸡蛋,怎样才能不把它打破?”如果你刚才就是这样理解的,我想此刻你一定在苦苦思索怎样才能不把鸡蛋打破并且苦于找不到答案吧。据说这是一道美国小学的测试题。一位叫David的美国小孩是这么回答的:

Any way you want, because a concrete floor is very hard to crack.

他这句话的意思是“啥方法都行,因为水泥地可是很难打破滴”。有读者朋友刚才想到这个答案了吗?

从他的回答我们可知,他把句末的it看成是指代concrete floor,而一般人会理解成是指代raw egg。实际上,刚才我上面的中文译文“你往水泥地上扔生鸡蛋,怎样才能不把它打破?”里的“它”既可以指“鸡蛋”也可以指“水泥地”。这种对代词指代对象的不同理解,也可以看作一种断句方式。实际上,在阅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把代词的指代对象搞错而误读句子的意思。

这个测试中还有很多其他问题,David回答得都很有创意,如:

问题1:In which battle did Napoleon die?(拿破仑死于哪场战斗?)答:His last one.(他最后一场。)

问题2:Where was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signed?(《独立宣言》是在哪签署的?)答:On the bottom of the page.(在页尾。)

问题4:What is the main reason for divorce?(离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Marriage.(婚姻。)

问题6:What can you never eat for breakfast?(什么是早餐永远不会吃的?)答:Lunch and dinner.(午餐和晚餐。)

问题7:What looks like half an apple?(苹果的一半像什么?)答:The other half.(苹果的另一半。)

问题11:If you had 3 apples and 4 oranges in one hand and 3 oranges and 4 apples in the other hand, what would you have?(如果你一只手上有三个苹果和四个橙子,另一只手上有三个橙子和四个苹果,请问你有什么?)答:Very large hands.(得有一双大手。)

问题12:If it took 8 men 10 hours to build a brick wall, how long would it take 4 men to build it?(假如八个人砌一堵砖墙要花十小时,那么四个人要花多少时间?)答:No time at all; the wall was already built.(啥时间也不用花,因为墙不是已经砌好了嘛。)

虽然老师给了他一个不及格的成绩F,但另外给了一个创意分A+ (A+ for creativity)!这就是美国人的教育!

四、英文例证(3)

以上是通过一些笑话来告诉读者句子分析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再结合高考的阅读句子来举例说明。下面这句话摘自2012年四川高考阅读文章D篇:

例 003

MIT has offered a program called OpenCourseWare for ten years that makes materials from more than 2,000 classes free online.

主要问题是,该如何理解其中的这个定语从句:that makes materials from more than 2,000 classes free online。

你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方面,我们可以进行下面这样的句子分析:

此时的make是一个接单个宾语的及物动词,意为“制作”,在这句话中的基本搭配是make X from Y,即“用Y来制作X”,X是宾语,Y是状语。形容词短语free online作定语,后置修饰名词classes,相当于一个定语从句that are free online。

参考译文:

从2000多个网上的免费课程中选材来制作新的课程

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这样分析句子结构:

此时的make是一个接复合宾语(即宾语+宾补)的及物动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使役动词”,是“使什么怎么样”的意思,在这句话中的基本搭配是make X Y,即“使X成为Y这个样子”,X是宾语,Y是宾语补足语。在本句中,Y就是形容词短语free online,作宾语补足语,补充说明宾语classes。此时,该形容词短语不等于定语从句that are free online。

参考译文:

把2000多个课程的相关材料免费放在网上

此外,a、b两种断句方式的差异还在于句子改写方面。具体来说,a句无法进行其他改写,而对于b这种断句方式,考虑到宾语materials from more than 2,000 classes比宾补free online要长,我们还可以将二者互换位置,说成:

b1. that makes free online materials from more than 2,000 classes

综上分析,我们看到,同一个句子,因为不同的断句方式而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意思。那么,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此时就需要看上下文的语境。该句的上文是:

“Anyone with an Internet connection anywhere in the world can use our online courses,” Harvard President Drew Faust said during a meeting to announce the plan.

我们看到,这里提到use our online courses(使用我们的网上课程),与此意思呼应的应该是上面的b句。实际上,我们只需要研读主句MIT has offered a program called OpenCourseWare for ten years,也可以断定b种断句才是正确的。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先行词是program,它就是makes的主语。因此,正确理解program的意思关系到如何理解makes的意思,进而影响到makes后边的整个断句。这里的program不是指“软件程序”,而是指“计划,项目”,这个项目的名称是OpenCourseWare。实际上,OpenCourseWare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于 2002 年发起的开放课运动,旨在向全世界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免费的在线课程和相关材料。该项目至2012年正好是10年,也就是该句中所说的for ten years。既然是一个开放课的项目或运动,那么它不可能去“制作”新课程,而是旨在让现有的课程在网上免费向众人开放。据此分析,我们也可以断定b断句才是正确的。相应地,整个句子可以翻译成:

参考译文:

麻省理工学院发起了一个名为“公开课件”的项目,至今已有10年,它把2000多个课程的相关材料免费放在网上。

顺便说一下,上面这个句子是一位高中英语老师在网上向我咨询的,因为这个句子的断句和理解在他们老师中间产生了分歧,并且彼此都无法说服对方。另外,该句与一道考题的B选项有关:

54. What is said about online education in the text?

A. Universities have been trying online courses.

B. About 2,000 online courses have been offered.

他来信说道:

其实,这个是我们老师在教研时产生的争议,第一类老师一上来就把make看成及物动词,这句话大意就是:从多于2000个网上免费class中选材做了新的课程。排除B的理由是about和more than。第二类老师看成make...free:从多于2000个class中选了些materials免费放在网上。也就是说网上有多少course根本不知道,所以B就不对。我也觉得是这样。但是,不少老师真的就直接理解成及物动词,因为他们的理由是,若命题人是要让学生从补足语方向来断句从而排除B,就不用把原文的more than改成about,因为估计不少学生就是直接通过这个而排除了B。

如果老师都断错句,把make看成了及物动词,学生就更容易看错了,因为free这个宾补对于学生来说中间隔得比较远。我在想,老师们分歧都如此之大,更何况学生。

是啊,如果老师对于断句都这么糊涂,那教出来的学生恐怕更糊涂吧。其实在我看来,这句话根本就不可能有歧义,因为不论是主句的信息还是该句上文的信息,都告诉我们makes后边的内容应该是复合宾语(即宾语+宾补)结构。按照上面a句的方式来断句的老师,显然是忽略了篇章语境,也没有真正搞懂program的含义,因而把makes理解成“制作”,最终导致对整个句子的误读。

五、英文例证(4)

以上例子表明,不会分析句子成分,会导致我们误判句子意思。有时更有甚者,面对一个句子,其中的单词都认识,但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我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或体会,比如下面这组句子:

例 004

a. John killed a rich person.

b. John died a rich person.

我相信大家很容易理解a句的意思——“约翰杀死了一个有钱人”,但对b句的意思就感到犹豫了。同样,对于下面这组句子:

例 005

a. She will make him a good husband.

b. She will make him a good wife.

我相信大家能够理解a句的意思——“她将会使他成为一个好丈夫”,但对b句的意思就会觉得奇怪,难道是“她将会使他成为一个好妻子”?不可能!这两组句子在1.3节中将有详细分析,因此我这里暂且按下不表,请读者自己先思考。

从以上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严谨的、审慎的、准确的句子分析对于理解句子意思是多么重要。不仅如此,如果不能灵活地掌握句子结构,我们就不能正确地构造英语句子,这就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使用英语的水平。所以,正确判断句子结构和分析句子成分,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英语是至关重要的。

既然已经知道了句子成分分析的重要性,那么与此相关的两个问题就来了:句子成分到底有哪些?这些句子成分又有哪些排列规律?如果搞清楚了这两个问题,那么我们在分析句子成分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接下来的两个小节将对此进行详细讨论。如果有读者对上面那两个b句有些困惑不解,那么说明你对英语句子的基本逻辑结构没有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下面两节内容就对你今后分析难句和构造句子非常有用。

思维训练 1.1

一、请解释下面这个句子的意思:

1.How can you lift an elephant with one hand?

二、下面两个笑话都涉及对句子成分的理解,请给出解释:

2.A: My father can lift a pig with one hand. Can your dad do that?

B: I’m not sure. Where do you get a pig with one hand?

3.Hairdresser: I’ve had a lot of strange customers in my time.

Customer: Have you ever shaved a man with a wooden leg?

Hairdresser: No. I always use a razor. J3Ico51Uv/j4eM06z9DCDT1WMBWgWMbJRPmR8r08jRkxwtEQN6jm4WjZMLiAU3e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