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虚心接受父母的责备或教育

原典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释

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解读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讲的是孟母鼓励孟子读书不要半途而废的故事。孟子少年读书时,并不是十分用功。有一次,孟子放学回家后准备去玩,正坐在机前织布的孟母见儿子贪玩就问儿子:“《论语》的《学而》篇会背诵了吗?”

孟子点头回答道:“会背诵了。”

孟母高兴地说:“好,那你背来给我听听。”说完还表现出一副很期待的样子。

可是孟子并没有满足孟母的期待,他翻来覆去一直在背诵这么一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正在织布的孟母听完非常气愤,只见她举起一把刀,毫不犹豫地将眼前刚刚织好的布割断了,麻线纷纷落在地上。看到母亲将自己辛辛苦苦才织好的布割断了,孟子吓得惊了一下,他心中既害怕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忙问母亲出了什么事。孟母责备他道:“学习就像织布一样,需要持之以恒的专心和耐心,如今你不用心读书,这不就像眼前剪断的麻布吗?布断了就再也接不起来了。学习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常常温故而知新,就永远也学不到本领。”说到这里,孟母竟伤心地哭了起来。孟子听完母亲的话后很受触动,从此以后,他牢记母亲的叮咛和嘱咐,起早贪黑,刻苦读书,终成一代儒家宗师。

孟子不用心读书,得到了对儿子寄予厚望的孟母的批评,对于孟母的责备和教育,孟子能够虚心接受,并认真思考自身的缺点,认真读书,这就是孝顺的表现。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很多父母的殷切希望。所以,对于子女身上表现出的诸多缺点,他们都会看在眼里,伤在心上。他们之所以伤心,是因为子女的不争气,是因为他们对子女抱有很大的希望,而子女却没能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做。

父母批评子女,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爱子。试想,如果父母对于子女的学习和成长不管不顾,不闻不问,任凭他们或好或坏地发展,那么结局一定是很糟糕的。对于自觉自愿学习的孩子来说,父母的置若罔闻并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影响,但对于自制力不够强的孩子来说,父母的置若罔闻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当青少年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散漫惯了,他很容易沾染上坏的社会习性,从而走上一条错误的发展之路。这对他的未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作为孩子家长,父母可以批评和责备孩子,对他们进行管制和约束,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走上一条光明之路。而作为子女来说,对于父母的责备或教育,一定要学会虚心接受,不要有抵触之心,不要顶撞他们,让他们伤心烦恼。

虚心接受父母的批评是尽孝的表现,而不接受批评不仅是不孝的表现,反而会让自己养成自高自大、刚愎自用的恶习,久而久之,让自己走上一条傲慢之路。

一个人如果不能接受他人合理的批评,那么他离自身的失败也就不远了。对于周围人的批评,我们要接受。对于父母的责备和教育,我们更要学会虚心接受。

虚心接受父母的责备或教育,是听从父母话语的表现,也是尽孝心的表现。父母的教诲往往包含着他们深厚的人生感悟和宝贵的人生经验,是非常值得我们吸收和接纳的。相反,不能虚心接受他们的责备或教育,违背他们的意志行事,则会令他们伤心痛苦,因为你背离的不仅是他们的初衷,也是自身正确的人生方向。

弟子规精华

父母的责备或教育,是他们宝贵的人生感悟和人生经验的精华,他们经历过一些弯路,所以不愿让你重蹈覆辙,所以才会给你那么多谆谆教诲。既然如此,就要虚心接受他们的责备或教育,顺从他们。 VXw0Fu2pYWrTHD2IP4bvyC/VMVQqPEnrhppvh9c8V9EqQ5ZSuTHOyCH5lfeM48p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