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熟悉的古典韵律在我们的耳旁回荡,似乎一下子将我们拉回到那个弥漫着琅琅书声的时代。清朝康熙年间,一个名叫李毓秀的秀才通过钻研诸多儒家经典,编纂了这部《弟子规》,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来,这部非常富有儒家特色的文化读物便成了家长们启蒙养正,教育后辈,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有人说它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也有人说它是当今社会孩子们从小为人处世的基本教导,是人生第一规。

如今,低头看手机玩游戏刷朋友圈的人很多,但是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经典的人越来越少。有人甚至会说,现在社会已经发展到科技制胜的时代,还读那些有什么用呢?因为人只要活在这个世上就要有人际交往,就要兼顾家庭,而这些经典读物所关心的话题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喜闻乐见的话题,比如孝道、诚信、修身养德、学习提升自己。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他有超越世俗的眼光和高屋建瓴的姿态。正因如此,这些经典之作才能够历经岁月而留存,纵千百年而流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之精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达和物质资源的丰富,人们的选择愈来愈多,而道德意识却逐渐淡薄,物欲横流,信仰缺失,自然会滋生出很多社会问题,比如向钱看齐,人情冷漠,不赡养父母等。这些社会现象的背后,是人们忽视国学,淡化传统伦理的结果。

中国有句古话叫“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读那些经典著作,从中学习人类优秀、杰出的思想文化。

《弟子规》的知名度和应用度可能会不如《三字经》,但是从价值上来评判,它的影响力也很大,二者不过是各有侧重。如果说《三字经》偏重于知识的话,那么《弟子规》则偏重于规矩。当然,两者也相互有所渗透,不能一概而论。

从前,人们只是热衷于知识,但现在来看,规矩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家长也已经充分地认识到,知识和规矩的失衡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事关孩子的前途和命运。为此,我们特意编写了这本新版的《弟子规》,与广大读者一起学习,与时俱进。为了让这本书更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我们在书中设置了三个板块:译释、解读、弟子规精华,方便读者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弟子规》的精华内容。

本书按照《弟子规》的原文进行诠释和讲解,主要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篇,书中大量引用了圣贤哲理妙论进行说理,穿插了一些古代经典故事和现实热点,将《弟子规》蕴含的智慧与人们习惯性的行为方式相结合,将传统文化的厚重感与当今鲜明的时代感相结合,是国学爱好者、企事业员工和青年学生们提升个人修养、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习惯的必备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惟愿此书能够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于闲暇时阅读书中的“佳肴”,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灵魂上的洗涤。 OjEMhG+Y23ym2F+68xnKZkZSCxJV+wjQqMg8+IuLm1RfvQSBZPIKh286YDaPRSs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