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父母有错,耐心劝导

原典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释

当父母双亲有过错的时候,要小心劝导,使其改过向善。和父母相处,难免会有和他们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假如是他们做错了,我们不要笑话他们,不要责骂他们,而应小心劝导。在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如果他们不听劝告,就要学会巧妙劝告,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肯听劝,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

解读

温和对待父母的过错

人老了,难免会变得有些孩子气,在言行举止上难免有失,比如整天喝酒、打麻将、吵架等,而且总是容易唠叨,看到子女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就容易发脾气。这时候的子女们常常会顶撞他们,认为他们的观念落后,认为他们管得太多,认为自己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曾听一个年轻人说:“今天我父亲做的事不对,我就把他狠狠痛斥了一顿。”当时,他一副很英雄的样子,似乎自己能够教训家长了,很了不起。还有些年轻人有了一点学问就傲气冲天,每当父母给他讲道理,就摆出一副不屑的神色:“拜托,您读的书还没有我多,还教我?”更有甚者,大发脾气:“唠唠叨叨,讲什么呀,烦不烦!”然而,这时候,子女的话留给他们的只能是伤痛,让他们觉得自己老得不中用了,有的甚至会失去生活的信心,变得沉默寡言。

其实,这时候子女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即使他们有错,毕竟是长辈,他们的人生阅历要比你丰富得多,所说的话也是为你着想。常言道:“老人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老人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多。”所以,子女要好好听父母教导,即使他们的观点有些陈旧,也要以柔和的语言来规劝。倘若因看法各异,父母不接受你的观点,你也应婉转地给他讲道理,而不该用犀利的话语,僵硬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纵然父母做得不对,难以沟通,子女也应巧妙地循循善诱,让他们放弃错误的做法,而没必要言辞犀利,令他们难堪。

古代有个名叫孙元觉的孩子,他从小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可他的父亲却是个懒惰的人,对他的祖父极不孝顺。一天,他的父亲忽然将年老病弱的祖父装在筐里,准备将其丢到深山里去。孙元觉是个孝顺的人,他怎么忍心他的父亲这样做呢?于是,他跪下来拉着父亲,哭着劝阻,但父亲不为所动。

他见父亲无动于衷,因不好意思责骂他,就委婉地说:“既然父亲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没办法。但我有个要求:请您记得把那个筐带回来。”父亲不解地问:“你要它做什么?”“等您老了,我也要用同样的方式把您扔掉。”父亲听了,大吃一惊:“你这不孝子,怎么能说出这种话!”孙元觉说:“父亲要以身作则,您怎样教育儿子,儿子就会怎样做。”

父亲大悟,赶紧把老人带回家好好奉养。

孔子曾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意思是说: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委婉地劝说。劝说清楚了,却没有被采纳,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以诚恳的态度反复请求,不要违逆对抗,要继续操劳而不怨恨。父亲不孝,孙元觉没有大声责骂,因为毕竟那是自己的父亲。为了使父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孙元觉以委婉的方式,最终使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尽孝的一种好方法。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假如你的父母错了,屡次规劝,仍不奏效,做儿女的也不用面红耳赤,争个是非,而应学会适当规劝的方法。事后,贵于反思的父母发现自己错了,就会改掉。

唐太宗李世民在年轻的时候曾跟随父亲李渊一起打天下,父子两个都非常能征善战。但在一次作战的时候,父亲李渊却做了一个非常不善的决策,这个决策差点导致全军覆没。

那次,李渊决定连夜拔营,攻打另一个地方。李世民知道父亲这个决策后,从各方面进行了战略分析,最后认为敌方可能有埋伏,此举难以成功。于是,他力谏父亲,让父亲改变主意。但是李渊领兵打仗的经验要比李世民丰富得多,他怎么会听从儿子的建议呢?他不但没有听李世民的建议,甚至还骂他,说:“你小小年纪,懂得什么!”

当军事行动准备要开始之前,李渊仍没有采纳李世民的建议,李世民非常焦虑,晚上睡不着觉。眼见整个军队就要拔营了,李世民灵机一动,就在父亲的军帐外面号啕大哭,哭得很凄惨,让他父亲听了之后也很难受。李世民的这个举动果然引起了李渊的注意,李渊决定重新把心定下来,再考虑一下儿子的建议。

人心静的时候考虑问题就比较清楚,经过一番思想,李渊认为儿子分析的道理比较中肯,于是就改变了原有的主张,及时停止了进攻行动,最后保全了整个军队。

李世民后来即位做了皇帝,他之所以有这个福分做皇帝,和他的这种孝德也不无关系,他的孝心就表现在他的“亲有过,谏使更”。从这个故事也可看出,只有对父母的劝谏出于真心,才能使他们听从。所以,当父母不听的时候,我们要想方设法让父母感动,如果父母不能感动,那就是因为我们诚心还不够,诚心够了自然可以感动父母。

当父母不听我们劝告甚至鞭打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不可以有对父母丝毫的怨恨之心,为什么?因为我们劝谏父母的心是真心,真是要为父母好,不是为自己的私利,自己是一无所图的。有所图的心是不真诚的,所以遭到拒绝,甚至遭到鞭打,他会起怨恨。假如心无所求,真诚地为父母好,哪怕是父母打自己,自己也不会起怨恨之心。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当父母出现过失时,子女千万不要顶撞,也不要言辞犀利,以免伤了他们的心,而应轻言柔语,以真诚之心温和劝谏。若能这样,父母很可能为之动容。如此,既保全了父母的名声,也尽了自己孝顺的本分。

弟子规精华

父母辛辛苦苦操持了一辈子,他们是非常不容易的。世事变迁,他们难免因经验不足而出现错误。对于他们的错误,你要设法委婉劝说,使其改过向善,而不要言辞犀利,恶意顶撞他们。 A35P9JFBSBzyZNpKib2qQR9AmbJPsrXJaj33GqdFrUsRcDIRMPNEFQJIAR6Oyu2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