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道德经》,在战国时韩非子称为《周书》,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时则直呼《老子》,汉代的河上公所著《老子章句》,把《老子》整理为《道经》37篇,《德经》44篇,故有《道德经》之名。

《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道德经》一书写于他归隐时,途径函谷关,守将尹喜向他问道,于是老子才留下这部《道德经》。

《道德经》是老子对自然万物,对人生和社会等方面进行观察后所做的哲学思考,体现了老子的人生观和自然观。它涵盖了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中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历史上的诸多学派都深受其影响。玄德观,为儒家始祖孔子所用,成为中国几千年德治的宗旨;天地观,经过庄子的阐发,为魏晋玄学所用,形成了自然旷达的人生观;用兵之道,为兵家的孙武所用,形成中国博大精深的兵家思想……所以,我们说老子的《道德经》是“万经之王”一点不为过。

《道德经》一书的核心思想是“道”。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它主宰着天地万物,“道”是无形无声的,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与佛祖释迦牟尼当年证得的“如来说是世界,即非世界;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也”一样。所以,他著了这简约的五千言,以示其真诚求“道”之心。

“道”无中生有,并统领万物,贯穿始终。所谓殊途同归,大道归一,无论做人做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道”都起着一定的作用。而“德”是修“道”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

《道德经》虽然只有寥寥五千言,但却是一本奇书,因为它视角独特,思想深邃,文约意远,令人充满了好奇心和阅读欲,让人爱不释手。两千多年来,一代代人都在对它进行研读,没有穷尽。人们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对《道德经》进行解读,由此产生的文字卷帙浩繁,汗牛充栋。自《道德经》问世以后,皇家对老子的祭祀也一直延绵不断,就像他们对待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样。历史上的汉桓帝刘志、魏文帝曹丕、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后梁太祖朱晃、宋真宗赵恒、宋徽宗赵佶八位皇帝都曾亲临老子的故里鹿邑朝拜老子。

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兴起,《道德经》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唐贞观年间,《道德经》被玄奘翻译成梵文,流传到印度。16世纪初,《道德经》又被译为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等,流向欧美等地,其思想对西方大批哲学家如黑格尔、罗素等都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就连英国著名的摇滚乐队披头士都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将《道德经》第四十七章改编成了歌曲。

今天,世界文化交流走向一体化,价值观多元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道德经》仍然值得一读,而且,如今读《道德经》更有指导现实的意义。其中所蕴藏的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和智慧,会给浮躁迷茫中的人们吹去一阵清风,提供某种借鉴。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东西。

正因如此,我们编写了这本书。为了让《道德经》更通俗易懂、更贴近生活、更积极地指导和影响我们的人生,我们采用了原典、译释、解读三位一体的方式,来阐释道德经的内涵和主旨。在书中,我们插入了大量古代案例,并结合现实生活,一边引“经”据典,一边借古明今,相信会让读者对老子的思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BaM99d/1yKIDl9H1yrUy5wnFSwNu1wUAQtiXXzox7qSqZuYFXTn1S4TSyDGs/NR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