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做快乐的事”比“快乐地做事”更重要

“快乐地做事 ”总是带着一种被动无奈的情绪,无法让人坦然接受最真实的自己,这样做事效率自然低下。而 “做快乐的事 ”是人体发出的一种真挚的感受,不仅能够催发人的快乐本能,而且还能激发人的潜在动力,帮助人们找到真正的兴趣所在。

随着如今不少职业的爆冷和行业内薪水的打压,很多年轻人在职场位置的选择上都开始有了不少顾虑。在他们眼中,只要有一份薪水颇高的工作那就够了,兴趣可以慢慢适应和培养。然而,这个方法奏效吗?

国内某知名人才网进行的一项6000多人的网络调查统计显示,有58.6%的受调查者在工作中出现了轻微的厌倦状态,即对工作不再抱有以往的热情;有26.5%的受调查者出现中度的工作厌倦,即需要借助休假或跳槽来进行自我调整;还有9.1%的受调查者表示极度厌倦工作。

李开复在给大学生演讲的时候,常常说的一句话便是:“追寻自己的兴趣,不断地学习,用心去做,随心所欲。”他常常鼓励学生主动去追寻自己的兴趣,而非为了目标去培养兴趣。毕竟,兴趣的培养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只有与生俱来的专注,才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在动力,让他更能“心甘情愿”地专心接近成功。

在诠释如何获取成功时,李开复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成功就是尝试新的领域、发掘你的兴趣。为了成为最好的自己,最重要的是要发挥自己所有的潜力,追逐最感兴趣和最有激情的事情。当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时,你会在走路、上课或洗澡时都对它念念不忘,你在该领域内就更容易取得成功。更进一步,如果你对该领域有激情,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连睡觉时想起一个主意,都会跳起来。这时候,你已经不是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为了‘享受’而工作了。毫无疑问,你将会从此得到成功。

“相对来说,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只会事倍功半,有可能一事无成。即便你靠着资质或才华可以把它做好,你也绝对没有释放出所有的潜力。因此,我不赞同每个学生都追逐最热门的专业,我认为,每个人都应了解自己的兴趣、激情和能力(也就是情商中所说的‘自觉’),并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华德·迪斯尼讲过这样一句话:“你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会有所成就。”因为一个人只有当对某件事真心喜爱时,才能激发心里的热情。这样,即使遇到困难也绝不会灰心丧气,而是会想各种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必须关心这件事情而强迫自己去喜欢它、接受它,那么最终只会心不甘情不愿,产生心理矛盾。

年轻的朋友们,如果你们正面临人生的选择,如果你们对目标有所迷茫,那么不妨时常问问自己:“我所喜爱的究竟是什么?”“什么才是我应该去追求的?”“最终的结果会让我感到真心快乐吗?”只有当你清楚自己心里最期待的、最想要的、最喜欢的是什么,才不至于混混沌沌地迫于错误的选择而无奈地过无聊的生活。

当然,如果连自己的兴趣及内心的需求都不清楚,那么就只会像是一艘没有航向的船,不知道哪里才是自己的方向,不知道自己想要去哪里,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毕竟,只有当你们了解了自己,不再把工作当作生活的必需品,而是当作一种能够愉悦自己心灵的营养剂时,才能更加努力地去享受其中的快乐。

在《选对池塘钓大鱼》一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43岁的史密比先生是一家大型广告代理商的会计主管,并且在广告行业待了20年之久,可是,他并不喜欢自己的这份工作。

“我知道这份工作很不错,”他说,“收入也颇为丰厚,但是我总觉得浑身不舒服,医生告诉我这是违反自我意志勉为其难地工作造成的,他认为长此以往会对我的心脏以及其他器官造成慢性伤害。”

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试着去从事其他工作,他说:“我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但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多年前,我在一家广告代理公司工作,负责一家饲料公司的策划,学到了很多饲养牛的知识,学得越多就越喜欢它。但是,每当我想要放弃广告业,放弃现在的工作,就感到自己很笨。我在大学念了6年书,就是想要从事这一行,只有大傻瓜才会把35万美金教育投资和20年的经验断送掉,改行去做其他事情。”

看到了吗?史密比先生所谓的“工作”其实对他而言是非常枯燥无味的,而正是这种被动的坚持,才让他在工作中产生了非常深的疲劳和厌倦感。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史密比先生一样,那么就只会永远站在被动行事的边缘,陷入永无止境的挣扎、矛盾与恐惧之中。

李开复曾经说过:“成功和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面对没有兴趣的事情,工作也许只能产生20%的效果;如果遇到感兴趣的事情,工作也许能够得到200%的效果。若要最大化你的生产力和影响力,就要找你真的爱做的事情。兴趣驱动的工作会带给你工作的渴望、意志、专注、自信、正面态度,然后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对于正在奋斗路上的年轻人来说,成功的路的确有很多条,但是如果总是被动地勉强自己去做一些不喜欢的事情,甚至强颜欢笑,以此来追逐成功,那么最终只会与成功背道而驰。只有当你接受真实的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才有资格去快乐地享受内心真正的幸福,要知道,“做快乐的事”永远都要比“快乐地做事”重要得多。 oGNajIwAF7PA7eu93/EDwgWQ2P7p+9s8GqurwDbio0cvlPJlHl3NKNVvlUB1vz/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