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划清和孩子
的界限

01

划清你和孩子的界限

不要在任何事情上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大人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管得越少孩子会越好。

尹老师,您好:

我有一个女儿,快15岁了,我跟她的关系非常不好。她对我的关心基本不接受,这让我很难受,现在又不敢打她,我只有用哭或是自虐来威胁她,但是好像也没有太大的作用,我该怎么办?我们经常因为很多事发生冲突,比如:

1.现在天气很冷了,但是她就不愿意穿多点;

2.她喜欢的鞋子坏了(是她自己去买的,我不喜欢她穿那样的鞋子),她宁可穿她的坏鞋子也不愿意穿我为她买的新鞋子;

3.她补课回家时,我看见下雨了,想着她没有带雨伞,天又冷,好心去接她,她还不高兴我去接,要自己回家……

她真的很伤我的心,我现在都不晓得该咋办了?请尹老师指教。

尹建莉
你好:

此信中,你列举了三件事,说明你女儿不近人情,对你的关心总是不领情,而我看到的是你过多地侵犯了孩子的私人生活领域,给孩子带来严重打扰。你“越界”了,但你却没明白“被入侵者”为何生气。

你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喜欢全面介入孩子的生活。动机没错,结果却不好,因为在每一种介入中,你在意的是自己的意见有没有被采纳,自己提供的帮助有没有被接受,却不在意孩子想不想采纳,愿不愿接受。比如第一件事,你感觉天气很冷了,觉得孩子应该多加些衣服,但孩子不想加,于是你们就起冲突了。

首先,加不加衣服到底是谁的事,是孩子的还是你的?如果你认为是孩子的,就仅限于提醒,而不要强求。你当然可以说,孩子不懂得天冷需要加衣服,必须要你来强行给她加上。如果你认为一个中学生还不懂得冷不冷,那么你不仅无视她的个人需求,还污辱了她的智商。

网络上曾经流行一个文章,好像叫《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大意是一个秋天的早晨,天气并不冷,小学校门口有很多孩子来上学,有穿长袖的,有穿薄秋装的,还有穿短袖T恤的,其中有个小姑娘竟然穿了羽绒服!显然是太热了,于是有个小男生就去问她:“你怎么把羽绒服都穿来了,有那么冷吗?”小女孩无奈地抬头望天,幽幽地说道:“我不冷,但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这样的妈妈缺少同理心,用自己的感觉代替孩子的感觉,用自己的想法压制孩子的想法。文章能得到很多人的回应,说明这样的妈妈实在太多了。你无意中也进入了这个行列。

在你的话语里,我读到了你的立场:若你和孩子的意见相左,必须是孩子放弃自己的愿望,服从于你的意愿,你默认你的想法是对的,孩子的想法是错的。所以你理所当然地认为,她自己买的鞋子是不好看的,你看中的才叫好看;她想穿自己喜欢的鞋子是可笑的,不穿你为她买的鞋子是可恶的……孩子不但应该接受你的选择与关心,还应该对你表示感恩——看到自己的强盗逻辑了吗?

没错,你真正在意的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自己的需要。与其说你关心孩子,不如说你最关心自己的想法是否得到落实,是否得到回报。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你不光用强迫和打骂的方式逼她接受你的控制,还用哭或是自虐来威胁她——利用孩子对你的感情和对成人的敬畏来绑架她,逼她就范——你越是事无巨细地“关心”,越是对孩子的世界形成入侵,对她的心理和精神进行毫不节制的打扰。你感觉自己是富于责任感的妈妈,但孩子感觉到的是控制,是不爱。在孩子眼里你是强盗一般的人,她必须时时提防你、事事抵抗你。可以推测,你的越界行为是从她很小时候就开始的,这么多年下来,孩子要耗费多少能量来对抗你的干涉,她的心思都被迫用于提防你了,又怎么可能接受你的“关心”呢?这种情况下,哪怕是你雨天送伞,她也会本能地表示不快。

任何关系都需要得体,母女关系亦如此。你现在的问题不是做得太少,而是做得太多。下面是我的建议:

你一定要意识到你和孩子是完全独立的两个人,你们之间是平等的,不要把孩子看成你的下属,你必须尊重她的自主选择,不要再持有“我的想法就是对的,不同意我的就是错的;我是为你好,不按我的来就是错的”这样单边主义的思维模式,不要在任何事情上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你要一如既往地爱着孩子,但在具体事情上要减少对孩子的“关心”,不要再用“关心”去打扰孩子。管住嘴,约束自己的言行,在孩子面前“弱”一些、“无能”一些。不要担心自己关心少了,孩子就会出什么问题,或自己这个当妈的做得不够。请相信你管得越少孩子会越好,一定要树立这个信念!

在心理上你要给孩子最坚定的支持,信任和欣赏是最大的支持,也是最真挚的爱。不管遇到什么事,你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去决定,相信她有能力进行选择和决策。哪怕有些事情孩子做得很不精彩,哪怕孩子真的错了,你也要允许她去犯错,平和地接纳她的不精彩。不要害怕失败,失败经常是有价值的,尤其对青少年,不去犯些错,哪里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比如,如果她因为穿衣太少冻感冒了,感冒就感冒了,她可以试一下不及时加衣的坏处呀。再说,难道你每天关心她的穿衣她就不感冒了?

下面的建议也很重要。

你不必为过去自己的“越界”而过分内疚,不必因此对自己耿耿于怀。谁都对孩子犯过错误,放下自己的过失就像放下孩子的过失一样,都是修改过失的必须,否则又会陷入新的困境。你只有真正原谅了自己,才能真正接纳孩子。

你的女儿没什么问题,你尽可以放心。她现在有反叛的勇气,说明你的破坏力并不大,你没伤着她,只是让她有些逆反了。这反叛也略微让人感觉欣慰,说明孩子的自由意志还幸存着,独立意识还没有完全泯灭。清楚你和孩子的界限在哪里,明白哪些是你该做的,哪些是允许孩子自己做的,跟孩子的相处会变得简单,你们母女的关系也会融洽起来。

祝福你。

02

“慢点”“小心点”是糟糕的口头禅

家长把“慢点”“小心点”挂在嘴上,就是在不停地用潜台词告诉孩子,你是鲁莽的,你总是做得不够好,我必须时时提醒你。

尹老师,您好:

我的孩子今年4岁了,是一个男孩。昨天孩子的奶奶过生日,我们带着孩子去吃生日宴席。吃饭期间,可能是孩子有些饿了,吃菜吃得有些急,不小心呛了一下,剧烈咳嗽起来。这时爷爷奶奶、姑姑等人都停下筷子,赶快安慰孩子说:“吃饭慢点啊,以后小心点呀。”孩子听了,突然发脾气,不吃饭了,大哭起来,弄得大家莫名其妙。

他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比如幼儿园每天搞各种小竞赛,给表现好的孩子发小红花,大部分孩子都能得一朵小红花。每次我儿子得到小红花都会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偶尔没得就不主动跟我说,我问他时,他也不愿意说,不高兴。这种情况下,我会安慰孩子:“没关系,明天咱再得小红花。”不安慰还好,安慰了他反而更不开心了。可每次看他没得到小红花不快乐的样子,我还是忍不住安慰,但不管我怎么说,他都表现得更不开心。

我们很爱孩子,对他非常关心,总是体贴他的心理。但他对父母的关爱好像总是不领情,甚至是反感,吓得我们现在遇到事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了。

请问老师,遇到孩子不开心,到底该怎么抚慰他的心呢?

尹建莉
你好:

你的来信让我想起自己的一个小怪癖。我特别不喜欢自己偶尔有点小闪失时别人在旁边递上提醒和关怀,而喜欢这样的时刻别人对我“视而不见”。比如平时走路或上下台阶时,偶尔会磕绊一下或打一个小趔趄,旁边相跟的人几乎都会马上说:“小心!”“注意点!”有时喝水不小心呛一下,旁边的人马上关切地说:“慢点喝,别着急。”——本来已有点尴尬,我也知道别人这样说是为了表达关心,但这种关心并没给我带来好感觉,却增加了我的窘迫,让我更尴尬,他们还不如什么也不要说!

也许我这种“不领情”不符合传统习惯,不符合大家遵循的“礼貌规则”。但我认为,人际交往中的对错不是谁规定的,而是当事人感觉出来的。最高的礼貌是让对方舒服,而不是只顾自己做得符合习惯。假如我走路时不小心绊了一下,甚至摔倒了,旁边相跟的人几乎不表示出异样,只是伸手拉我一下,观察我没事,简单地帮忙拍一下身上的土,或什么也不做,等我整理好自己,接着前面的话题继续边走边聊;假如我喝茶时不小心呛了,对方迅速递两张纸巾过来,暂且中断谈话,把目光移到窗外或书上,或者和身边其他朋友继续闲聊,对我的咳嗽鼻涕眼泪视而不见,仿佛什么也没发生,待我整理好自己再接着前面的话题往下聊——这样的做法更令我舒服,我觉得这才礼貌。

我们的习俗是过度表达关心,否则会被认为是冷漠。但请诚实地想一想,当我们提醒别人“慢点”或“小心”时,是真的认为对方需要提醒,还是更多地为了表示我们在关心对方?难道一个人呛了一下还不懂得小心,还会呛第二口?上台阶绊了一下还会绊第二下?关心的潜台词如果包含了对被关心者智商的贬低,怎么能令人愉快呢?最高的礼貌和善意不是一定要说点什么和做点什么,而是得体和有分寸,以让对方感觉有用或舒服为原则。很多人却忘记了这一点,经常误把嘴上的客套当作关心,误把迎合当作礼貌,误把多余的指点当作帮助——这种习惯已深深地植入人们的意识,使人根本无法识别它的虚假性。这种虚假性在成人与儿童的关系中更普遍。

孩子吃饭洒了一点汤,走路摔了跤,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喝水呛了一下,或者鞋子穿反了,关门声音大了点,乃至于作业写错了一道题,考试丢了几分……凡是一个孩子生活中的内容,几乎都伴随着“慢点”“注意点”“小心点”之类的提醒。我甚至在海滩上看到,三四岁的孩子踩沙子玩时,旁边的父亲也要不停地告诉孩子“慢点,慢点”,真不知孩子怎样做才是恰到好处,才是他要求的“慢点”。

这种虚假的提醒不会真的帮助到孩子,只会给孩子添堵,因为孩子几乎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都是不完善的,开始都做不好。若家长把“慢点”“小心点”挂在嘴上,就是在不停地用潜台词告诉孩子,你是鲁莽的,你总是做得不够好,我必须时时提醒你。而孩子天然地想行为得体,希望得到肯定,特别是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够好的时候,他内心是非常愧疚的。如果这时家长提醒他“小心”,他会立即意识到自己的“不得体”被别人注意到了,内心会很不自在。注意到的人越多,他越羞愧。

这样你就不难理解你的孩子为什么会在大家的关心和安慰下“反应异常”了。

孩子吃东西不小心呛了,其实只需要咳嗽一小会儿就没事了,根本不需要大家关注,更不需要提醒。一伙成年人只顾表达自己的关心,你一句我一句的,给孩子添多少堵,制造多少尴尬!那样的场合,可能有的人甚至担心,如果自己不说点什么会显得不够意思——本质上是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优越感和得体性,却不能用同理心去体味一下孩子的感受。当孩子觉得自己在一伙人面前丢了面子、显得很傻时,不发火又能怎样呢?他是在用这种方式企图找回面子。所幸你的孩子还敢于表达不满,如果是一个特别敏感内向的孩子,什么也不说,默默承受了这些憋屈,才更可怜。

你信中问了两件事,后面提到的有关幼儿园小竞赛一事,你的安慰方式及孩子的反应,症结和前一个问题几乎完全一样,也是家长不懂得约束自己的言行,向孩子过度表达关心,造成孩子尴尬,继而引发了孩子的不愉快情绪。所以解决思路也一样:无所谓的小事,视而不见,不让孩子难为情。你什么都不说,以愉悦而豁达的心态对待孩子,孩子会调整自己的。

爱孩子离不开对他心理的体贴,多余的提醒和安慰只是满足了家长,却给了孩子不信任和羞辱。我倡导的“不管是最好的管”就是希望家长多向内用心,少向外用力。这是一种很细微的心理差异,希望你细细地体味一下。

祝好!

03

家长故意挖坑让孩子说话不算数

孩子在不能辨析“条约”本身是否合理的情况下和你“签约”,你却在最后拿出这“不平等条约”来批评孩子说话不算数,让孩子丢面子、自惭形秽——这是强势家长经常对孩子做的事,因为小孩子实在太好欺负了!

你好,尹老师:

我不是一个好脾气的妈妈,我女儿现在3岁,上幼儿园小班,有好多问题。比如昨天晚上,她回来很晚,非要看动画片不可。我说那你看一半就睡觉,她答应了。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帮她暂停了,让她去洗脸,准备睡觉,结果她很不乐意,还和我哭闹。后来被我强行拉了去洗脸。我和她说,做人不能说话不算数,你这样以后会成为没用的人。她哭着说“下次再也不敢了”。可是过了一会儿,她还是说要看完动画片,被我呵斥了一顿,才乖乖到床上睡觉。我本来是不想发火的,但自己的耐心被消磨尽了,我也不想这样对待女儿,可她心里一直不肯放下那动画片。

平时我们和爷爷奶奶住一起的,爷爷奶奶总是宠惯孩子。为了昨晚的事情我还和老公吵架,我老公的意见是不要管,但我认为孩子上幼儿园了就应该管教,尤其要养成诚信的好习惯。我想问问尹老师,有什么好的方法解决小朋友说话不算话的问题?

尹建莉
你好,这位妈妈:

当你饥肠辘辘的时候,有人给你端来饭菜,你闻着饭菜的香气,一心要大快朵颐,却在刚吃半饱的时候听到有人说“吃一半就行了”,然后把饭菜端走,请问你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你知道我想说什么,但你可能会说,不让人吃饱饭不对,那是刁难人,这和看电视不一样。看电视有种种弊端,对眼睛不好,而且孩子第二天还要上幼儿园,不早点睡第二天早上起不来,要培养孩子好的作息习惯。

你的理由是对的,但你要记得,她仅仅是个3岁的孩子,请用你的心体验一下3岁孩子的感受,体验一下她能动用的理性和意志力有多大。

现在你是一位结婚成家的大人,你一定经过了甜蜜的恋爱和幸福的新婚时期,你知道那样的时光很美好。如果当年你热恋的时候,妈妈要求你和男朋友相处时间必须打对折,结婚后也必须有一半时间住娘家——她想这样做的话,当然会找出拿得出手的理由——请问你会听你妈的话吗?

你的母亲当然不会变态到那样要求你,哪怕她自己没经历过恋爱的甜蜜,只要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就不会故意提出为难孩子的要求。在成年人之间,这种“不刁难”比较容易实现,大家彼此理解。但在亲子关系中,很多家长面对年幼的孩子却丧失了基本的同理心,无意识地把自己置于绝对权威的角色上,让“规矩”变成“统治”,让“建议”变成“命令”,让“教育”变成“刁难”。比如你,成年了,由女孩变成了母亲,却忘记了自己曾是个孩子,忘记了自己作为一个幼小者,内心的向往和恐惧,需求和委屈,意愿和无力感。孩子要看动画片,你不同意,又不能说服孩子不看,于是提出只能看一半的条件。

当你提出这个条件时,你觉得它是合理的吗?即使孩子真看了一半关了电视,你就不为孩子内心的纠结而难过吗?你想想,一个成年人在干一件有兴趣的事时,都不想中途停下,现在你要求一个孩子动画片看一半停下,这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表面上看,确实是孩子说话不算数,但她的这个“话”是她自己想说的吗?相对于一点不能看,看一半总归要好一些,孩子当然会选择好一些的。她在作出“看一半”的承诺时,是出于本能,仅仅是为了妈妈能同意打开电视,满足她眼前的需求;不履行“诺言”也是出于本能,孩子不会考虑自己的意志力有多大,到时能不能控制住自己想看的欲望,小孩子只是走到哪步再说哪步的话,得过且过。

在这件事上,其实是你挖了一个坑让孩子掉了进去。你不体恤孩子,所以向孩子提出“看一半”的建议;你注意不到她的年龄,只把注意力放在你的要求是否被执行上。孩子在不能辨析“条约”本身是否合理的情况下和你“签约”,你却在最后拿出这“不平等条约”来批评孩子说话不算数,让孩子丢面子、自惭形秽——这是强势家长经常对孩子做的事,因为小孩子实在太好欺负了!如果父母和孩子之间总是这样“达成协议”,经常签这种“不平等条约”,那么培养一个言而无信的人基本不成问题。

不要孤立地看一个问题,不要轻易评价孩子不懂事或不守诺言。如果你在生活中做到了真正尊重孩子,从不刁难她,她总能得到足够的尊重和即时满足,孩子就不会那样固执和任性,就不会坚持必须在那么晚的时间看动画片。再说,即使很晚了看动画片,这又有什么不可以?不就是晚睡一会儿吗?不就是第二天晚起一会儿吗?那么小的孩子,有必要一切都像大人一样按时按点吗?

太早给孩子立规矩的弊病非常多,造成的后果就是对孩子限制太多,使孩子大部分能量用于和家长对抗,同理心、自控力等无法充分发展。孩子本不存在不讲信用的问题,不去遵守一个被迫的承诺,这不是言而无信,犹如拒绝参加一项没意义的比赛,不能叫作缺少竞争力一样。路上没有坑,孩子就不会掉下去。

从你信中看,你老公在家庭教育上的意识更好些,他说“不要管”,是他眼里有“儿童”,有宽容心。你认为“孩子上幼儿园了就应该管教”,这句话比较典型,特别能反映你在教育观念上存在的问题。这样的信念是你的一个“死结”,是你目前家庭教育中问题的根源。能不能解开这个“死结”,是你能不能培养出孩子信守诺言乃至更多好品质的基础条件。

所有的孩子都是善良的,这是人的天性使然。如果要孩子品格优秀,心理健康,家长首先要在精神上给孩子铺设一条阳光大道。爱孩子,先学会体恤孩子。

祝福你。

04

不要逼迫孩子许诺

儿童经常是想要做得更好,让家长满意的,但他们对自己的情况估计不足,也会出现“不守诺言”的情况。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守信习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尹老师,你好:

向你请教一个问题。我的孩子是男孩,今年8岁,他有活泼可爱的地方,也有让人头疼的地方,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中上游,总的来说我感觉成长得还算不错。

他现在有个问题,就是总不能遵守他许下的一些诺言。比如我和他讲了许多放学后先写作业的好处,他也答应了,但经常做不到,总是想着法儿地先玩或先看电视。再比如,在玩游戏前,我们商量好,只玩半小时,他也答应得好好的,并保证做到,但到点了,就是磨磨蹭蹭不想结束。

我为此批评过他多次,希望他做个信守诺言的人,但他总是让我失望。我有时实在气不过,就强行关掉电源,逼他履行诺言,为此孩子经常和我闹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孩子也是经常说话不算数,总是不能遵守自己定下的诺言。

我想知道,孩子为什么总是不能遵守他的诺言呢?如何才能让他遵守诺言呢?非常感谢!

尹建莉
你好:

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孩子其实并没有给你许下什么诺言。放学回家先做作业、游戏只能玩半小时等等,这些都是你给孩子下达的“命令”,并不是孩子以自愿为原则许下的诺言。孩子对你的“命令”哪敢不领受啊!尤其是玩游戏,如果不遵守你下达的“命令”,他甚至连半小时也玩不成。所以孩子只好以“诺言”来换取权利,把诺言当作权宜之计,能管多少用管多少用,所以每到“执行”的时候,“诺言”的执行力度就大打折扣,甚至失效。

事实是,你才是“诺言”的真正制造者,你非但没有感觉到自己是如何诱惑孩子跌入不守诺言的陷阱,反而倒打一耙,怪怨孩子说话不算数,给孩子扣上“不守诺言、不讲信用”的帽子。你这样做会使孩子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无论成人还是孩子,没有人愿意做不讲信用的人,没有人尊重不讲信用的人。当孩子被一次次地定义为一个“不守信用”的人时,他慢慢会瞧不上自己,认为自己就是个不讲信誉的人,最后可能真的出现“轻诺寡信”的情况。到那时,你会更痛恨孩子的这个毛病,却不知“始作俑者”就是你自己。

所以,解决孩子“不守诺言”的问题,从不要孩子许诺开始。比如写作业这事,孩子放学后是先写作业还是先玩游戏,这是孩子自己的事,应该交由他自己安排,不必去检查他如何安排时间,全然地信任孩子。在任何事上都不要逼孩子承诺,当孩子不必向你承诺时,他就没有机会“失信”了。

另外,儿童经常是想要做得更好,让家长满意的,但他们对自己的情况估计不足,也会出现“不守诺言”的情况。即使孩子不是被动许诺,而是主动许诺说要如何如何,但最后没有按照原先说的去做,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成人也不该去指责孩子。比如孩子为了讨好父母,说这次期末考试一定进前五名。当孩子主动许下这个诺言的时候,表明他当时的确想好好学习,用好成绩让父母高兴。父母应该对孩子的这份决心给予适当鼓励。至于最后的结果,不要执著,而且要告诉孩子也不要执著:实现了,挺好;没实现,也无所谓。这样,孩子就不会对这个诺言产生压力,从而保持轻松愉悦的学习态度。

我们中国人有“一诺千金”的传统,但这真的是最高价值取向吗?诺言这个事,仅仅代表当事人当时的意愿。如果随着时境变迁,当事人改变了主意,也是正常和允许的,这也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任何人都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去控制和左右未来将发生什么事。结婚是不是一种诺言?这么大的诺言都可以改变,何况孩子的一个承诺呢?诺言应该尽量遵守,但诺言不该绑架一个人的一生。

虽然诺言不该绑架一个人,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该珍惜信用。人无信不立,在各种关系中,经常不守信用的人,会慢慢被人远离和唾弃。一旦我们作出承诺,就应该尽力去实现它。如果实在实现不了,也不可太勉强,不要为了一个曾经的诺言去牺牲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告诉孩子,人不要轻易许诺,“轻诺必寡信”,另外许诺要根据自身实力,不要为了面子盲目许诺,否则最终落得“吹牛皮”的名声。

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守信习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身教大于言传,给孩子讲十遍守信的道理,都不如你守信地去做一件事。父母要坦诚对待孩子,无论再小的事,也要对孩子说实话、说真话,而且尽量说到做到,这才是较好的“诺言教育”。

你看完我前面的话,也许对于孩子接下来的时间管理还是有些担忧。所以我还要提醒一下,当孩子突然获得“独立自主”的权利时,可能会有一段更加混乱的时期,比如拖到很晚才写作业,甚至忘了写作业,生活规律彻底打乱,学习成绩下降,等等,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请不要惊慌,不要以为自己做错了。

孩子经历的这段混乱期,是他从旧生活秩序向新生活秩序的过渡期,在旧生活秩序里面,父母是主导者,孩子是被动执行者,而在新生活秩序里面,孩子是主导者。就像要装修旧房子,在新旧交接之际,屋子里会更加混乱一样。等孩子度过这段混乱期,后面的一切就轻松多了。这段过渡期,对父母来说,是非常难熬的,希望你能挺过去。迈过这道坎儿,后面就是一马平川啦。

祝福你。

05

“屁”大点的事何以成了事儿?

太多的期望加太多的否定,会让孩子背负沉重的包袱,他的世界塞满了负能量,格局无法宽广,只能变得胆小、自卑,没有价值感,对外在的评价极为敏感。

尹老师,您好:

经过再三犹豫,我还是打算写信向您咨询,因为这个问题我实在是无法处理了,您可能会笑话我,我也顾不上了。

是这样的,我的儿子现在读高一,在学校住宿,一周回家一次。我一直非常用心地教育他,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会提醒他,希望他有礼貌、举止优雅,在学习上希望他优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道德方面希望他行为高尚、品行端正,也希望他有一个业余爱好,所以我让他去学了钢琴……他的脑子其实非常聪明,小时候各方面都表现不错,很听话,成绩也不错,很多人都夸他。但他越大越难管,成绩越来越不理想,现在已到了中下水平。我经常鼓励他说,你其实非常聪明,如果能集中精力好好学习,肯定成绩错不了。但他现在的心思总是无法专注到学习上面,倒不是像有些孩子整天上网,而是被各种细琐小事分心。比如最近他一直在纠缠一件事,说来可笑,就是他放了一个响屁。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有一天,他在上课的时候,突然放了一个响屁,被周围同学听到了,有人当时发出了窃笑,其实事后也没有人说什么,据他说下课后并没有人来说他这事。但他心里就放不下了,当天就从学校给我打电话讲这件事,说那一刻恨不能找一个地缝钻进去,恨不得马上回宿舍蒙上被子一个人也不见。我开导了他,告诉他没人在乎你放屁,不要在意就是了。他当时不吱声了,但我感觉他还是没放下。果然,周末回来他还是说这事,我继续给他做思想工作。没想到周一返校后,他中午和晚上又给我打电话,没完没了地纠结这件事,说他丢死人了,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他大约从初中开始,整天都是纠结这些小事,根本没心思学习。尤其上高中住校这一年来,几乎每天给我打电话,每次都是些小事,很多是他空想出来的。比如前面有一段时间,他总是说某某同学要和他打架,他要如何如何应付,等等,样子十分惊恐。其实人家根本没打过他,以前没打过,后来也没打。现在又是放屁的事,好像必须有一个新的事出来,他才能忘了前面一件事。我每次都尽量耐心劝说他,但怎么劝都无济于事,每次都被他搞得心情烦躁,到最后只能发脾气。

我是个十分好强的人,从小就被邻里夸,在学校被老师夸,到工作单位也很受领导器重,但回到家却觉得无可奈何。老公是个没主见的人,也没有责任感,孩子的事讲给他,他根本管不了,家里的事基本都是我说了算,所以孩子有任何问题都是向我求助,特别黏我。我这些年被孩子搞得辛苦疲惫,本来睡眠就不好,现在更经常失眠,刚40岁出头就出现更年期症状了。

尹老师,对待这样的儿子我该怎么办啊?迫切想知道如何与儿子交流才能让他不在乎放屁这事,尽快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期待您的回信,万分感谢!

尹建莉
你好:

尽管你信中呈现的自己是个耐心、负责的母亲形象,甚至给人一种含辛茹苦的感觉,但我可以判断你对孩子一直使用的是蛮力,像我之前书中写到的那个用锄头雕玉的农夫,搞破坏却不自知,虽然没有主观恶意,结果却令人唏嘘。

你的孩子现在已有明显的迫害妄想症,意志力已出现瘫软,像一根藤一样依附在你身上。孩子天天给你打电话,为一件小事反复磨叽,说明他是多么脆弱,多么无助。现在你是他唯一求助的对象,你也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对孩子最好的人。其实你们都不知道,你这个唯一的“救星”,正是他幸福和快乐的剥夺者。你日复一日、一斤一两地消减着孩子的内在精神力量,使得他连一个屁都承受不了。他之所以黏你,实在是无处可倚。

从你信中可以看到,你一直在按照心目中的标准倾力打造“完美儿童”,虽然看不到你和孩子相处的细节,但从你的字里行间却完全可以看到你的强势。你和孩子的相处过程就是着力营造自我优越感的过程。比如你可能平时总说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好好学习之类的话,这样给孩子做思想工作,他听到的潜台词是:聪明是因为遗传好,真正牛逼的人是家长;成绩差是自己不用功,和家长无关,只能怪自己——请感受一下这样的话带给孩子的负面暗示是什么。

现在孩子总因为一些琐事纠结,而你解决的办法仍然是劝说——这不过是用较为柔和的方式把孩子的情绪或问题压回去,其本质仍然是控制。何况你压不回去时,最终总是发火,那孩子只能被一次又一次地压抑。所有琐事都不过是海面上露出的小角冰块,水面以下,有一座巨大的冰山。当你用对付一块浮冰的方法去对付一座隐匿的冰山时,方法一定会失效,这就是你无论怎么劝说、安慰孩子都不起作用的原因。

与其说你在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孩子,不如说你无孔不入地控制着孩子,否则你的孩子绝不会是现在的样子。太多的期望加太多的否定,孩子背负了沉重的包袱,他的世界塞满了负能量,格局无法宽广,内在的力量无法强大,只能变得胆小、自卑、没有价值感——他无法很好地融入环境,对外在的评价极为敏感,经常疑神疑鬼,甚至会出现迫害妄想。他的世界如此逼仄,狭窄得放不下一个响屁。

如何面对孩子,是检验成人内心是否柔软、是否真有爱心的试金石。无论你在外面多么为人称道,那不是真实的你,只有在孩子面前,才最显露你的真实面貌。你能够改善孩子的唯一途径就是停止强势,中止控制。你变弱些,孩子就开始强大;你不膨胀,孩子的世界就宽敞;你收敛起来,孩子的格局才能变大。

具体建议:

1.承认孩子的问题是自己造成的。这很痛苦,但是必须面对,否则你不可能改变自己。

2.立即放下劝说和讲道理,对孩子的痛苦表示理解就可以了,温柔地拥抱,坦然地微笑,耐心地倾听……做个“不讲道理”的家长。

3.发展孩子的阅读爱好。关于阅读有自我心理疗愈的功能,我写过一些文字,可以参考看看。

4.多陪孩子运动或旅游,尽量让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比如打游戏。当他能集中精力做一件喜欢的事时,就无暇顾及无聊的小事了。

5.绝对不要在学习成绩上和孩子纠结,孩子的精神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成绩已经不重要了。不是说就此放弃了,而是说你越放松,孩子的精神状态越好,成绩也越有可能好起来。

最后,你的婚姻可能也有很多问题,请你在婚姻关系中也戒除严厉和控制,尊重你的先生,这对孩子心灵的疗愈也是很有好处的。

祝福你。

06

家庭教育中不需要法官

所谓的“和孩子一起制定制度”,不过是一个形式,是成人利用强权单方面给孩子制定的。这些“法律”或“制度”充满了强权和虚假,是“恶法”,因为家中的所有成员地位是完全平等的。

尹老师:

你好,拜读您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受益匪浅,又买了一本送给朋友,希望能帮助她教育自己的女儿。

现在我有一个问题,向您请教。您书中有篇文章叫《不做穿西装的野人》,认为绝对不能体罚孩子。我有些不同意见,我认为不能单单是说服教育,体罚是必须的,而且很多教育专家也支持惩戒教育。因为在社会上不是也有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吗?没有处罚怎么行呢?

我女儿6周岁,我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制定制度。因为她不识字,于是用画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执行。比如孩子有一段时间没礼貌,讲道理似乎没有用,于是我和她一起定制度,如果再没礼貌,罚站十分钟。因为是一起制定的,女儿也不抵触,有一定的效果。

我是律师,参照《刑法》“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的原则,陆陆续续地定了一些制度,比如针对咬手指、咬嘴唇等坏习惯,处罚的方式仅仅是罚站,没打骂,但孩子的坏习惯慢慢地都改掉了。您觉得我的方式对吗?

第二个问题是一件具体的事情,昨天中午她爷爷过生日,她就是不想去,抱着姥姥不松手,还哇哇大哭,讲道理也没有用。我知道她不去的原因是害羞,但不去肯定不行,结果是我强行把她带走,她在爷爷家一直都不开心。您说以后遇到此类问题该怎么办?

期待您的回信,谢谢。

尹建莉
你好:

你是一名律师,所以你用法律上的惩罚规则对待孩子,认为体罚是必须的。作为律师,我想你一定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吧。普通法律的适用对象是成年人,对于未成年人,在法律上要区别对待,那么你是如何理解下面这件事的呢?

一个成年人玩耍一支猎枪,不小心走火打死了人,是要定罪的,面临牢狱之罚。同样的事情假设发生在一个7岁小孩身上,也是玩耍猎枪不小心走火打死了人,这个孩子是无罪的,要承担责任的是他的监护人。7岁的孩子并不知道玩耍猎枪的后果,如果发生问题,那是监护人失职了,任何一个法律健全的国家都不会要这个孩子去接受惩罚。

你既然要以律师的职业习惯把要不要体罚孩子上升到《刑法》的高度来说事,那么我也同样用“法律”来和你辨析一下,想必你读到这里已明白我想说什么了吧?

放下作为律师的职业习惯,不要本能地去辩解,请中性地看一下你所持有的观点。你把“法律”搬进家里,套用到孩子身上,已是不公平,而你给孩子制定的“法律”又是如何出台的呢?

你说是“和孩子一起制定”的,但一个6岁的孩子,具备为自己制定规矩、确立行为规范的能力了吗?显然不可能。所以所谓的“和孩子一起制定制度”,不过是一个形式,是你利用成人强权单方面给孩子制定的。虽然没全部看到你这部“法典”,但我相信,里面体现的都是你的意志——这些“法律”或“制度”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不公平的,充满了强权和虚假,是“恶法”,你把它作为惩罚孩子的“法律依据”,弱小的孩子根本无法抗辩,只能任你判决。

来看看你制定的“法律”的内涵。你要求孩子“有礼貌”,结果孩子“有一段时间没礼貌,讲道理似乎没有用,于是我和她一起定制度,如果再没礼貌,罚站十分钟”。从这一小段貌似合理合法的话中,我读到的是你为了让孩子的外在表现满足你的要求和“礼貌标准”,就根本不顾及孩子的意愿,逼迫她做出各种“有礼貌”的行为——见了阿姨问阿姨好,见了叔叔问叔叔好——否则就定性为没礼貌,就要让她受到处罚。你不尊重她的意愿是正当的,她不听从你的要求就是“违法”。

你说孩子对这些“制度”不抵触,问题是她有力量抵触吗?在你这个律师家长面前,孩子的内心是无助的,她根本不能理解为何要有这些“法律”,也根本搞不懂为何要遵守这些“法律”。儿童原本是愿意讨好家长的,所以你的做法,可能会取得暂时的效果,比如你提到的咬手指、咬嘴唇都通过处罚的方式慢慢改掉了。你会觉得自己的做法不错,用在孩子身上挺有“效果”,但未来堪忧,你的孩子很有可能越来越让你不满意。

你的第二个问题其实就是对这种未来堪忧的预示,孩子不愿意参加爷爷的生日聚会,原因居然是害羞,为此大哭,而你“讲道理”,然后“强行带走”。孩子作为弱者,她的眼泪和痛苦在你这里只能换来一番“道理”,却丝毫不能打动你的心,所以当你发现道理不能说服孩子时,就心安理得地“暴力执法”。你胜利了,孩子一直不开心,这样的事例想必在你的家庭生活中经常发生。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的精神是被压抑的,无法健康舒展。他会失去自我,要么自卑、内向、胆怯——比如你的孩子,去爷爷家都会因为“害羞”而不愿意去;要么强力逆反,真的去违法乱纪,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和谐美好的家庭从来不需要“法官”。在爷爷过生日这件事上,如果你换一种做法,孩子不想去就不去,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如果爷爷奶奶问起来,诚实地告诉他们孩子不想来,不要为了大人的面子去强制孩子。可以说,任何关系中,只要有强权就有伤害,家庭生活中尤其如此。

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年龄有大小,赚钱有多少,职位有高低,但地位却是完全平等的。父母对孩子的爱,最基本的表达就是“尊重”,尊重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选择,发展他的个人意志。我说过,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父母应该让孩子做一切他喜欢做的事,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成为拥有独立思想的人,并有能力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之路。

你问我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怎么办,相信你心里已有了答案。

祝福你。

07

放手的分寸怎么拿捏?

“放手”的原则就是,在每一件具体事务面前,不要控制,要引导;不要太有痕迹,尽量无痕;不要怀疑,要相信;不要插手,要接纳。

尹老师,您好:

一说到育儿法则,大家都会很鸡汤地说“爱和自由”“让孩子做主”。可“自由”的分寸如何拿捏?有多少家庭教育都败在了“分寸”二字上!分寸火候的把握,绝对是个技术活儿。

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在刚刚过去的五个星期的寒假里,各科老师或多或少都留了一些假期作业。我观察到周围的不少孩子都没完成,甚至是远远没能完成作业。比如语文老师建议寒假看三十本书(绘本也可以),但有的孩子只看了一本。

寒假临近尾声时,朋友圈被“孩子赶寒假作业”给刷屏了。有的孩子起早贪黑、奋笔疾书,连乘车都带上作业。有的孩子看到堆积的作业太多,完成无望,干脆放弃。家长见孩子无法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心里又担心又着急,一催孩子就来情绪,大家两败俱伤;不催孩子又怕开学时无法向老师“交差”。家长既想放权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承担未按时完成作业产生的后果,然后幡然醒悟、痛改前非,又担心放权之后,孩子养成了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进而对自己降低要求,放任自流。家长的各种纠结,我觉得都是因为分寸没有拿捏好引起的。

在儿子上小学之前,我曾暗下决心,绝对不管他写作业的事,他爱几点写,爱写成什么样子都行。学习是他自己的事,与我无关。儿子刚上小学时,下午放学照例出去玩,晚饭后才想起写作业。作业虽少,但由于孩子刚学写字,不会握笔,不懂笔画,写了擦,擦了写,来来回回浪费很多时间。又加上刚学拼音,不入门,拼读音节一塌糊涂,每天听录音也花去不少时间。完成作业已经九点多,孩子还挂念着他喜爱的玩具、图书、水果、宠物等等,可时间不等人,必须马上冲凉睡觉,明天早上七点多还要起床呢。孩子各种不情愿,觉得一个晚上都在写作业,喜爱的事情却没空做。而作为妈妈,我看到的是,他只有一丁点儿作业,却磨蹭到九点多,也忍不住怒火中烧,难以淡定。

我不再“静待花开”了,我要“出手施肥”了。我帮他罗列了每天放学后的事情,大致有做作业、外出玩、吃晚饭、吃水果、阅读、玩玩具、逗宠物。然后建议他把吃水果、完成书面作业和外出玩放在晚饭前,其余口头作业、阅读、玩玩具等放在晚饭后,其中作业是比较重要的事情,要留充足的时间,其他事情他根据情况可以自行调整自由安排。为了提高作业质量,我提醒他在写字前先观察书本上的笔画范例,然后再落笔,如有必要,在描红本上先描一两次,避免擦擦写写。之所以把功课分别放在晚饭前后各完成一部分,是避免孩子陷入疲劳,失去兴趣。对于收拾书包,也和他一起做了个列表,清晰标明哪些东西是每天必带的,哪些是根据情况选带的。建议他书包的每个夹层都放固定的东西,这样寻找书本文具会比较高效。

这样经过几天的实践,孩子做功课及收纳的效率大大提高,他也有时间在功课之余做喜爱的事情了。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凡事都有两面。放手,意味着把决定权交给孩子,能够锻炼孩子的自主能力,孩子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和决定,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另一面就是孩子有可能对问题缺乏全面认识,对困难估计不足,最终很被动地把事情搞砸了。搞砸之后,有的孩子能够反思,吸取教训,后来做得越来越好,但也有孩子备受打击,开始怀疑自己,自信心下降。期末考试后,儿子的老师总结说,这次考分落后的孩子恰恰就是平时课堂上专注力不足的孩子,也就是说,考试成绩也反映了考生某方面能力的缺失。在孩子尚未走上良性循环轨道时,家长的引导、陪伴或许比放手来得更加实在。

在犹豫是否要对孩子放手时,我们不妨评估一下风险和收益,同时设定一个“熔断机制”。以做功课为例,如果我们认为孩子基本有能力安排好时间完成作业,并且孩子和家长都能承受没安排好带来的后果,那么就放手吧。切记,放手后,不要焦虑,不要干涉,不要吐槽,既然选择了承担后果,那就让这个后果自然来临吧。然而,任何事情都是动态发展的,如果事态的发展超出预期,后果不能承受,那么请立即熔断,收回权利。

如果我们对孩子自行安排时间没有信心,或者孩子无法面对未完成作业引起的后果,那么请不要贸然放手。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陪孩子走一程,给他些建议,帮助他降低事情的难度,在陪伴的过程中给予支持和指导来提高他的能力,最终陪他顺利通关。随着孩子能力的逐步提高,他独立通关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家长也就越有机会放手。

很多育儿大师的文章,把“自由”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以至于不少家长误认为“孩子还是少管比较好”,然后不顾孩子的状况,在通往自由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任何理论的应用,都是有一个前提的。比如从尹老师您的书中,我们看到您给予了女儿圆圆极大的自由,可以边写作业边看电视,可以不完成作业,可以由家长代写作业,电子游戏随便打,等等。为什么您能赋予孩子如此大的权利?这是有一个非常微妙的前提的,那就是圆圆打小在一个优秀的家庭中成长,她的天性和天赋得到了很好的呵护,她的自信心、自控力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简言之,圆圆从小就基本走上了良性循环,即便偶尔有偏差,也偏离原轨道不远。这个时候,家长只需要陪伴和观察就行了,并不需要费劲巴拉地把孩子从弯路上拽回原轨道。对于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孩子,偶尔的纵容甚至溺爱并没有太大危害,因为她的调整能力非常强,即便有点小偏差也能自我修复。

但是,并非每个孩子都像圆圆那么优秀。我们的孩子,或许被不当的教育方式对待过,或者自控力、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还有很多不足。这个时候,花精力去引导、鼓励、示范、陪伴,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去控制都是很有必要的。正如我们的肌体,如果各方面都很健康,那只要保持普通的起居饮食就可以了,并不需要特别的手段来维持健康。如果有个头疼脑热的小病,通过短期的自我调整或许就恢复了。但如果生大病了,那就必须要通过吃药、打针,甚至做手术等这些狠招来重返健康。

我承认,这样的人生未免有些保守,有些寡淡,缺乏冒险和刺激。但针无两头利,稳中求升的人生缺少了绝地反击时的峰回路转,但同样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命悬一线时的胆战心惊。能够拥有安静的、细水长流的日子,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幸运?

完全不做寒假作业,对孩子的成绩或许影响很小,尤其是在低年级。但由此反映的学习态度以及对时间的管理能力,却会影响孩子的未来。我始终相信,当我们在关键时刻交上的人生答卷,是对过往全部修行的检阅。无论在任何体制下,严谨的态度、合理的时间管理以及过硬的基本功,都会成为我们求学乃至人生道路上最有力的托举。

我出生在医生家庭,爸爸作为外科医生,多年来都是他们单位的“一把刀”,所以科室在解决一些疑难杂症时,经常需要他拍板。由于经手的都是鲜活的生命,出于职业习惯,他也养成了谨慎、谨慎再谨慎的习惯。我从小就在一种谨小慎微的教育下成长,无意识间,养成了很多习惯。比如从小到现在,我只丢过一次钥匙,从来没丢过手机,连摔都没摔过,每部手机都是自然损坏。很多东西无意间已经整理得整整齐齐。

工作之后,一旦工作中出现瑕疵,我必定痛定思痛,思考今后如何更周密地安排工作以避免失误。或许潜意识里还是有某种恐惧,觉得不周密布局就容易出错,容易失控。这样的人生经历,让我有很强的忧患和风险意识。这成了一把双刃剑,我生活得风平浪静,没有太多差错;同时瞻前顾后,错失了一些精彩。我也正在学习心理学,希望能够扩大自己的认知,成为更精彩的自己!谢谢在自我成长这条路上,一直有您的陪伴!

祝您开心快乐!

尹建莉
你好:

你的来信没有直接向我提出问题,只是分享了你对于“放手”的看法及做法。透过流畅清晰的文字,能看到你对于教育问题总是在认真思考着,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在很多的咨询邮件中能看到这样一封高水准的来信,真的很愉快,眼前一亮。

你的观点逻辑严谨,有理有据,我相信会引起很多家长的共鸣。如果我没有理解错,你所表达的是这样:如果孩子的早期教育做得好,或天性良好,他是懂事的、自觉的,那么可以放手,给他自由;如果由于前期家长工作没做好,或天性顽劣,他是不够自觉、不够懂事的,就不能放手,家长要先帮助他建立规则,逐步给予自由。

生活中,当我们手拿自己房门的钥匙,面前站着一个完全信赖的人时,我们会放心地把钥匙交给他,让他自己进屋去;只有对眼前的人半信半疑时,才会犹豫,才会通过一次次试探来决定要不要把钥匙给他。那么,面对孩子呢?要不要信任他?

你有没有发现你的立论中有一种“被动”心理,即要不要放手,取决于孩子的表现,家长只是在心里暗暗制定了一套标准,孩子符合了这些标准,就放手;一旦观察到孩子达不到标准,就“收手”。这样说来,一个诡异的现象出现了——教育中的“给孩子自由”“放手”,看来竟不是由家长决定,而是由孩子来决定——那么,教育到底是谁对谁施行影响力呢?

这个思辨你可以想想,可以暂时不理解,我此信也不打算太多地陈述这方面的道理。毕竟每个人都要走过一段属于自己的思考之路,每段路都是对的,都是有意义的。就像我信任每个孩子的本质都是向上向善的,我也相信每个人总能到达他应该到达的认识高度。凡把思考真诚地加入生活的人,他必定会成熟起来。

我在年轻时也像你一样喜欢思考,现在的一些观念和当年已经大不一样。总的一个感觉就是,生命一直是流动的,一直是变化的,思想也一样。思想的成熟就像吃馒头一样,当我吃到第四个感觉很撑的时候,绝不能说前面三个没什么用。任何一个阶段上的思考和探索都是有价值的。最高的价值不在于哪一种想法是完全正确的,而是我们作为某个社会或家庭的角色,一直在用心地寻找着更美好的方案,更适宜自己的道路。

从小到大,我女儿圆圆其实并不能很好地安排她的时间。我记得她的整个小学阶段,都是记不住写假期作业的。几乎每次都是到开学只剩两三天了,她才想起来还有假期作业这回事,总是急得要哭,我就赶快安慰她,然后和她一起梳理一下要做些什么,让她确定哪些她做,哪些我帮忙做,我们母女齐动手,赶在开学前最后的时间里把作业做完。

她刚入大学时,惦记着因为上中学而搁浅的爵士鼓,说要找个老师重新学,但直到大学毕业也没去做这件事,更多的时间花在了打游戏、看动漫、购物等事情上。我当然遗憾她的爵士鼓才艺荒废得太久,可能以后再也捡不起来了,但我想,打爵士鼓很好,难道打游戏、看动漫、购物就不好吗?好与不好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难道不是她自己最清楚吗?除了这些小事,我女儿在“大事情”上也不见得能协调好时间,她在为申请美国留学而备战GRE时,经常管不住自己玩游戏、看漫画、看小说,她肯定也纠结,就在书桌前贴了两张纸条,上面写着:“再不用功就没书可读了”“再玩游戏就是猪”。当然,她后来申请到了很好的大学,这当然令我满意。但如果她申请到普通大学,只要她自己接受,我就可以接受。

我当然愿意她去读更好的大学,但我无为。因为我知道,自己再操心也无力做到让她更努力一些或更成功一些。而恰是我的无为,使得她必须自己对自己负责。我能够对她提供的最大帮助,就是让她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她知道自己怎样都是被父母接纳的,所以她的心思和能量不被分散,全部放在自我成长上。

儿童的成长并不完全依赖父母的精细调控,正因为信任每个生命都是独立的,所以才可以放手。同时,正因为信任人天生的向上向善本能,才可以原谅我们自己或孩子的过失。同时,人还有另一种本能,就是自我修缮。为人父母只要不是错得出格,孩子一般情况下都是会发展得不错的。

我的孩子现在工作了,她非常成熟大气,现在更有能力批判我,她有时会指出我在她小时候犯的过失,认为我的某种行为在当年伤害了她。我虽然后悔,但我现在意识到,我当年绕不开那些过失,那是我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不能用现在的思想和高度去批判当年的自己。所以这种时候,我只是尴尬地笑笑,向她承认“妈妈当年好傻”。比如我在她的初中阶段,经常教导她不要虚荣,不要和学校里家境富裕的孩子比穿戴,也很少关心她的衣着,觉得只要穿得整洁就行,不必在意时尚。她在那几年确实很朴素,心思都用在学习上,我也自我陶醉于我的教导。这件事情中的“虚假价值”直到孩子现在完全长大了,才有能力和我探讨,说我当年的做法让她很受伤,我虽然难过,但很感激我的孩子让我进一步成长,在这些小问题上看到自己意识层面的大问题。

我现在最感欣慰的是,我在带她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和学习,大体说来是正确的,尤其没有用各种琐事压抑她,所以孩子成长得健康,且自行纠正了我的很多错误。这让我更体会到自由的价值,它不在一碗饭、一本书、一次作业等这些眼前的细节上,更在对一个生命久远的呵护上。

现在教育中关于自由的分寸或如何放手的分歧,背后的心理基础就是信任或不信任人性的本能。如果一个人坚信“人之初,性本善”,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完美独立的个体,坚信在这个孩子的内部,早已具备了“成为他自己”的所有要素,就像一颗麦粒具备了所有成为一头麦穗的要素一样,那么他就会完全安心于去做最简单的浇水锄草工作,而不会精细安排这粒种子何时出苗,何时开花,更不用担心它会长成一株野草。

自由只有一种,剩下的都是不自由,不自由的程度有各种不同。爱也只有一种,那就是无条件地接纳和支持,有条件的爱不是真正的爱。而我们要给予孩子的,就是真正的“爱与自由”。自由这个词,和爱一样,被太多的人误解了,以至于杀死自己女友的罪犯都说,我杀她是因为“我爱她”。所以辨识清楚这两个词语代表的真正内涵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你自身很优秀,在生活中、工作中都不允许自己出错,各方面做得完善,这非常好,但我还是建议你不要把自己的经验生硬推广到孩子身上。你可以适当去帮助孩子,促进孩子,却没必要对孩子进行“精细管理”。如果一定要确定一个“放手”的原则,我能给出的就是,在每一件具体事务面前,不要控制,要引导;不要太有痕迹,尽量无痕;不要怀疑,要相信;不要插手,要接纳——检验的标准就是:孩子因此更自觉了,还是更依赖了;你的教育对于孩子的自由意志和主动意识,最终是削弱了还是加强了;你作为家长越来越轻松了,还是越来越脱不了手了。

给孩子“出手施肥”是很好的,因为真正的“爱与自由”就是生命最好的“肥料”,但如果我们把“揠苗助长”也当作“肥料”去用,那就大错特错了。

谢谢你激发了我的倾谈热情,我喜欢和你交流。

祝福你!

08

“苦口婆心”有可能全是废话、唠叨

跟孩子谈话,注意要从“我告诉了你什么”转移到“孩子接收到了什么”,请关注自己的“潜台词”。

你好,尹老师:

我家男孩,14岁,小时候很懂事,很有理想,也很爱阅读,说自己要当科学家,要得诺贝尔奖。我也一直很鼓励他,当然不是指望他真得诺奖,我甚至不要求他非得考班里前几名,只是希望他将来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过上体面的日子,心理快乐阳光就行了。他上初中后,阅读倒一直没停,但学习出现严重滑坡,从中等偏上变成了中等偏下,我心里急死了,他却好像不急。我给他做了很多思想工作,感觉效果都不太好,有一次看到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一段话,句句说在我的心坎里,于是下载出来分享给他,就是下面这段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没想到儿子看完后,居然说,“这段话对我不适用,我就是不想上进。”然后胸有成竹地说,“我们不是有两套房吗?再加上奶奶的,一共三套,将来你和爸爸住一套,我结婚了住一套,到时候我奶奶可能老得去世了,或者是跟你们一起住,出租一套房子,我用房租生活就够了。”我听了,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你说他不懂事吧,考虑得还挺实际,说他没有替未来打算吧,想得倒挺远。

我觉得孩子确实不笨,他只要用用功,成绩就会上来。马上要中考了,进不了好的中学,将来上好大学也难,现在不上个好大学,找工作真是不容易。我不求他大富大贵,但也无法接受他靠吃房租过日子,那点房租实在只能勉强维持过日子。

尹老师,您的办法最多,最会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请您指导一下,怎么跟孩子说,才能让他懂得用功。请您教教我,好吗?

非常感谢,期盼回信!

尹建莉
你好: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的这段话确实在网上流传甚广,被很多人转载,我也看到过。我相信很多人转载是因为他们跟你的感受一样,觉得句句说到心坎里。问题是,说到了谁的心坎上了?家长的,还是孩子的?

龙应台是一位母亲,这段话就是她写给自己儿子的,所以我们可以想到,真正热爱这段话的是家长。我不知有多少母亲把它转给了自己的孩子,甚至仿效着这样去跟孩子谈。不过我可以判定,它在别的孩子身上应该像在你孩子身上一样无效,因为“潜台词”错了。

让我们先越过这段话的字面意思,逆向地想一下:

龙女士讲孩子要“用功”,说目的不是为了要“成绩”,而是要“未来”——难不成天下有哪一个家长向孩子要用功,仅仅是出于要成绩,而不是要未来?事实是每个跟孩子要成绩的家长,要的都不是成绩本身,都是在要孩子的未来。那些孩子取得过好成绩的试卷、奖状本身,除了能当废纸回收,还有什么用呢?

这段话语气诚恳,殷殷情深,背后的潜台词却传达出两种“高人一等”的信息:一是我和别的家长不一样,别人都在要成绩,独有我要的是未来;二是孩子你太傻,不懂事,你不知道当下用功可以换取未来的体面生活,不知道成绩和尊严是挂着钩的,我要提醒你。

当妈的把人人皆知的普通道理当作自己独有的观点来陈述,自以为高人一筹,但其中的“潜台词”,既轻贱了自己孩子的智商,也贬低了他人。虽然从道理上孩子无从辩驳,但凭直觉,孩子会读出另外的这些东西,这令孩子心底生厌。你说你给孩子做了许多思想工作,都没什么效果,你在做那些思想工作时,关注自己的“潜台词”了吗?

就像“潜规则”经常是左右事情走向的暗力量一样,“潜台词”往往是最能说到人心里的无声之语。虽然无声无息,甚至难以被人意识到,却是真正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部分。

生活有万千细节,在和孩子相处的每个细节中都有教育,所以成人应该时时关注自己的“潜台词”。把“潜台词”说好了,并不是说每句话都要小心谨慎,都要去设计;而是要不断观察孩子,经常反思自己,从观念上提升自己。因为“潜台词”经常不是理性思考的一个结果,而是下意识的表达。意识提升了,话语自然也就到位了。

我无法给出你一些可以拷贝了去和孩子谈的话语,只能提出建议:以后和孩子谈话,注意要从“我告诉了你什么”转移到“孩子接收到了什么”,请关注自己的“潜台词”。这一点在我们向外获取知识、借鉴他人经验时同样适用,让我们能学会判断,知道别人说的到底对不对。

龙应台女士是我尊敬的人,她的能量和才华让我佩服。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所有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尤其在儿童教育上,至少她这段话说得有问题。一段看似金科玉律的话,一点都没超越大众的平均认识水平,不过是一阵唠叨,是教育废话的典型代表。并非成功的人都是成熟的家长,事实是有些在社会上取得很高成就的人,在家庭教育方面做得并不好,一个有能力、有本事的家庭教育“破坏者”,其破坏力会大大高于一般人。

你的孩子真的不错,他爱阅读,有个性,敢于说出靠房租生活的话。他这样说,并不是说真的以后就这样过了,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反抗家长给他的压力,是你平时说的教育废话有些多了。孩子很懂事,只要你不着急,他以后会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妥当的。你其实做得还不错,能感觉到你对孩子很好,只要戒除了焦虑和唠叨,孩子一定会成长得让你满意的。

祝福你。

小问题大学问

·2岁宝宝非要站在桌子上

尹老师,我想请教一下,有一次2岁的宝宝不听话非要站在桌子上,我要求他下来他不听,我保持语气和正常表情继续要求他下来,可他就是不下来,其间我讲明了为什么不允许他站在桌子上,并试图抱他下来,可是宝宝很抗拒。随后我说还不下来的话妈妈要罚你站在墙角一分钟。后来宝宝哭了,我让他站在墙角没有理睬他,一分钟过去后抱起他哄他还和他讲道理,随后情绪好转。不知道我的处理方法有没有什么不当之处?想请尹老师纠正指教。

尹建莉:我不知该如何回答你,因为我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不可以站在桌子上。

怕摔下来?你站在旁边不至于吧。

怕把桌子压坏?孩子没有多重吧。

怕孩子脏了桌子?想必小脚丫不会太脏吧,或即使踩脏也可以擦去吧。

我不知你当时给孩子讲了些什么道理,但我知道你知道那些道理讲错了,否则你不会忐忑不安地给我写信——你已经知道自己“不当”了,以后在这些小事上少耍家长权威,惯着点孩子,不要阻挡他的各种尝试。

·2岁儿子不听话

尹老师您好,我家儿子2岁,有时他想做某件事而不被允许时,跟他说很多都不起作用,最后没办法只好跟他说“如果你不听,妈妈就要生气了”,他才罢休。个人感觉这样说不是太合适,好像在压迫他似的,我知道不可以说“妈妈不爱你了”“不要你了”之类的话,但“妈妈会生气”之类的,说了合适吗?

尹建莉:你这样说,当然不合适,这也是一种哄骗和压迫。只要不危险,就让孩子做去吧,别管得太宽了。

·孩子太叛逆

尹老师,如何杜绝孩子叛逆?

尹建莉:你用了杜绝两个字,很有冲击感。

两个办法:第一,家长“杜绝”自己和孩子发脾气,这是主要办法;第二,生个机器人孩子,自己控制程序。

·女儿总说“呸”

我女儿现在快3岁了,她什么都好,就是有一个特别不好的习惯,一生气就说“呸”。她最开始学会这个词是和爷爷玩吐葡萄皮。爷爷边吐边说“呸”,她也学会了。我一直不知道她会这个词,直到有一次在朋友家她无意识地说了。当时我很严肃地告诉她这是不好的词,让她不要说了。可是后来她就喜欢说这个词。我惩罚过她,关过小黑屋 (在看尹老师的书之前),也好好和她说过,可是一点改进都没有。她现在要是不高兴就会说这个词。我应该更宽容一些呢,还是该怎么办?

尹建莉:孩子是跟爷爷学的,你咋不先去惩罚爷爷呢?这说明你只敢欺负孩子,不敢纠正大人。一个“呸”字就让你受不了,以至于把孩子关小黑屋,说明你有道德洁癖。所以根本的解决方案是你不再欺负小孩子,放下自己的道德洁癖。至于这件事,很简单,就让孩子“呸”去吧。你忘记了这件事,这件事就解决了。 TuJmoSc6LzoTXNxI+Rau9JY/UeuzwN+NdmgZe//gJj5F0eyt170gz3S+OzimNlT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