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并购传媒娱乐业巨人华纳传播:奠定时代华纳基石

华纳兄弟是全球最大的电影和电视娱乐制作公司之一。目前,该公司是时代华纳集团旗下子公司之一,总部有两处,分别位于美国纽约和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华纳兄弟由几个子公司共同组成,包括华纳兄弟电影、华纳兄弟电影制片厂、华纳兄弟电视制作、华纳兄弟动画制作、华纳家庭录影、华纳唱片、华纳游戏、华纳电视网、DC漫画和CW电视网。华纳兄弟是美国娱乐传媒界历史第三悠久的电影公司,前两位分别为派拉蒙电影公司和环球影业,均成立于1912年。

华纳兄弟从创立初期的小作坊发展到现在的全球传媒娱乐行业巨头,中间经历了太多曲折,也为这一传奇经历平添了许多色彩,华纳兄弟不是一个神话,却更胜一个神话。

1.2.1 华纳兄弟的娱乐王国:从创立到成功

1.华纳家庭的美国梦

1857年7月10日,华纳四兄弟的父亲本杰明生于波兰的一个小村庄,由于时局动荡、危机四伏,他的童年是在恐惧和不安中度过的。当时整个村庄住的全是犹太人,时常还会有哥萨克骑兵在村庄巡视,村里所有的青年男子都被送去劳动营劳动,村民未经允许不能擅自离开。时光飞逝,本杰明在这样不安的时局中成年了,由于沙俄压制,他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教育,为了养家,他成了一名出色的修鞋匠。

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个犹太小鞋匠萌生了去美国的念头。1883年,在本杰明26岁生日那天,怀揣着生存的希望和梦想,他告别了妻子及3个孩子,踏上了一条充满不确定性的漫漫长路。

初到美国,对英文一知半解的本杰明发现英文中没有自己同音的姓,于是改名为本杰明·华纳。到美国之后,本杰明重操旧业,在巴尔的摩开了一家修鞋店。在美国刚刚安顿下来,本杰明就将妻儿接了过来。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是精明的本杰明通过补鞋也能够维持家庭生计。但是本杰明并不安于现状,当他得知弗吉尼亚州正在修建铁路时,就让自己的大儿子哈里看管鞋店(哈里当时才10岁),自己则买了很多食物前往弗吉尼亚州,意欲卖给铁路工人赚取差价。

2.艰苦创业:成立华纳兄弟电影公司(1903—1925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华纳四兄弟买下一台电影放映机。华纳四兄弟在自家后院放映电影《火车大劫案》,并向进来观影的人们收取一定的入场费作为报酬。此后不久,华纳四兄弟决定主动出击,开拓市场,阿尔伯特和山姆带着心爱的放映机,在邻近的小镇和集市上放映《火车大劫案》。后来,他们在俄亥俄州的一个空仓库中安顿下来,第一周就净赚了300美元,这完全超出他们的预料,这也是华纳四兄弟从事电影事业赚取的第一桶金。

1906年,华纳四兄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纽卡斯尔租下一间杂货铺,稍作修葺,开设了他们的第一家电影院(如今,这家电影院经过整修,恢复了当年的模样,成为纽卡斯尔市的一个景点),经营他们的电影放映业务。

兄弟几个分工合作,配合相当默契。哈里负责租借影片,阿尔伯特负责记账,山姆主要操作放映机,最小的弟弟杰克则负责在电影放映的间隙演唱歌曲来吸引场外的人们。在兄弟几个的配合下,放映生意十分红火,但是在胸怀大志的华纳四兄弟看来,在租赁的场地里放映别人的电影,永远不会取得卓越的成就。因此,他们决定开拓全新的业务领域,以此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1907年,经过慎重考虑,华纳一家在匹兹堡创立了迪凯纳电影交易所。交易所的主要业务就是购买拍摄好的影片,然后将其租借给其他放映商,从中抽取差价获得利润。由于利润大而且风险低,这种可复制性强的业务迅速遍布宾夕法尼亚和俄亥俄州,甚至延伸到了弗吉尼亚州、佐治亚州和马里兰州。

随着业务的拓展,华纳四兄弟获得了更多的财富,然而,由于移动电影放映机的发明者托马斯·爱迪生拥有专利权,任何拍摄和放映电影的行为都要向其缴纳许可费,华纳四兄弟不得不将自己利润的一大部分以专利费的名义“上缴”给爱迪生,这给他们进一步拓展业务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就在华纳四兄弟因为专利费感到前途渺茫之时,上帝垂青于他们。1912年,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案诉讼之后,废除了放映机专利的特权,而此时,华纳四兄弟再次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卖掉迪凯纳电影交易所,由山姆和杰克前往圣路易斯,着手生产廉价的两盘式电影,开拓全新的业务市场。这一大胆的举措托起了华纳四兄弟的明天。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华纳四兄弟有幸得到前美国驻柏林大使詹姆斯·W·李文的授权,将其专著《我在德国的4年》拍摄成一部同名的外交政策电影。1918年影片公映,在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影片不仅感动了美国人,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50万美元票房,华纳四兄弟净赚13万美元。此役之后,华纳四兄弟斥资25000美元,买下好莱坞日落大道5842号的地皮,华纳兄弟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四兄弟依然像从前一样分工明确:哈里·华纳和阿尔伯特·华纳在纽约负责影片的发行,并为华纳兄弟电影制片厂筹集资金,而擅长技术的山姆·华纳和对制片情有独钟的杰克·华纳则留在好莱坞负责电影制片业务。1923年4月4日,四兄弟正式将公司更名为华纳兄弟电影公司。

新公司成立以后的第一笔重要交易,是从剧作家大卫·贝拉斯科手上获得了艾弗里·霍普伍德在1919年出版的百老汇音乐剧《淘金女郎》的改编权,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然而,创业初期真正让华纳兄弟公司名声斐然的是一条名叫“铃叮叮”的小狗。这条狗是被一位美国大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战场带回来的,回国之后,从1922年开始主演了10余部电影,杰克·华纳则为其每周支付1000美元作为酬劳。这条可爱的小狗对当时缺乏影片制作经验和技术实力的华纳兄弟公司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它的存在,华纳兄弟公司逐渐被世人认同。而发掘铃叮叮的制片人戴洛·萨努克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为华纳兄弟公司初创期间杰克·华纳的左膀右臂。除了铃叮叮,杰克·华纳还任命恩斯特·刘别谦为华纳兄弟公司的主要导演,通过铃叮叮和他一同推广华纳兄弟公司。

有了宠物明星铃叮叮以及著名导演刘别谦之后,为了增加华纳兄弟公司的协同效应,山姆与杰克决定签下百老汇著名演员约翰·巴里摩,并于1924年推出了他主演的电影《浪子回头》。这部电影取得了相当好的票房成绩,哈里·华纳同巴里摩签署了长期合约,将其作为公司的主要演员。同年,《浪子回头》与刘别谦的《结婚集团》同被《纽约时报》评选为十大佳片。

1924年,有两部电影入选《纽约时报》评选的十大佳片的华纳兄弟公司俨然已经成为好莱坞最成功的片商之一,然而,作为制片行业的后来者,华纳兄弟公司仍然无法同当时美国规模最大的三家影片制作商相比,这三家分别为美国第一国家电影公司、派拉蒙、米高梅。

1925年,华纳兄弟公司迎来转机,当时约有1500家独立电影院商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召开反抗上述三家大型片商的会议。哈里·华纳代表华纳兄弟公司出席会议,各方达成协议,共同出资50万美元为各电影院商在报纸刊登广告。哈里·华纳还趁此良机同纽约、洛杉矶各大电影院取得了合作机会。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华纳四兄弟开始在华尔街寻求财务支持。1924年,华纳兄弟公司从高盛获得贷款,利用这笔贷款,华纳兄弟公司收购了维塔格拉夫制片厂,意欲借其全国发行系统,扩大华纳兄弟公司的观众人数。1925年,华纳兄弟公司还开展了电台业务,并在各个城市建立了电台站,如洛杉矶的KFWB,以此推销公司的影片。此外华纳兄弟公司还积极出资购买土地,用来兴建自己的剧院,一切都在按照四兄弟的想法顺利前行,华纳兄弟公司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

3.电影革命:华纳兄弟公司推动进入有声、彩色、歌舞电影阶段(1925—1935年)

在山姆·华纳的带领下,先知先觉的华纳兄弟公司成功突破重围,成为第一个打破“默片”掣肘,制作、发行有声电影的制片公司,引发了影视行业的一股风潮。

1925年,山姆开始将精力投入到声音与画面同步放映的改良技术上。起初,哈里并不认同山姆的做法,但是为了改善华纳兄弟公司的经营环境,1926年哈里同意了山姆的技术投资提议。在山姆的领导下,华纳兄弟公司同长期研发录音与音响技术的西方电气公司签署合同,共同成立Vitaphone工作室,主要负责为华纳兄弟公司的影片进行配音。同年,Vitaphone工作室开始参与华纳兄弟公司电影拷贝中的音乐、音效与音轨,并将其应用于约翰·巴里摩主演的《唐璜》。为了配合《唐璜》的首映,华纳兄弟公司甚至买下了纽约曼哈顿的皮卡迪里剧院,并将其更名为华纳剧院。

1926年8月6日,《唐璜》在华纳剧院首映。严格意义上讲,《唐璜》仍然是一部无声电影,但是因为使用了Vitaphone工作室制作的八段有配乐的字幕作为影片的片头与插卡字幕,所以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收入。

《唐璜》虽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但是仍然入不敷出,未能收回成本。同年,当时的著名导演刘别谦也离开华纳公司,前往米高梅任职。1927年4月,华纳兄弟公司再一次面临财务危机,西方电气公司也与华纳兄弟公司修正了Vitaphone工作室的合约,使得其他公司也有机会使用这项新技术制作电影声带。

当华纳兄弟公司再一次面临财务危机时,事情却神奇地出现了转机。1927年初,华纳兄弟公司获得了歌舞剧《爵士乐歌手》的影片拍摄权。10月6日,当电影首映结束,男主角唱起自己的拿手黑人曲目《妈咪》时,整个影院一片沉寂,观众如痴如醉。

《爵士乐歌手》不仅仅是首部“有声电影”,也奠定了华纳兄弟公司取得行业领先地位的基础,华纳兄弟公司引领了20世纪30年代的歌舞电影风潮。

山姆逝世后,杰克继承其衣钵,成为制作部门的领导者。在华纳四兄弟中,山姆和杰克最为要好,山姆过世后,深受打击的杰克开始解雇员工,其中包括铃叮叮与小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等优秀员工。

《爵士乐歌手》的成功挽救了华纳兄弟公司的财务危机。此后,华纳兄弟公司制作的由艾尔·乔森主演的影片《歌唱傻瓜》,也取得了票房佳绩。华纳兄弟公司连续发行了多部有声电影,都获得了相当高的票房收入,例如《纽约之光》等,华纳兄弟公司也一举跻身好莱坞大型电影制作公司行列。

随着华纳兄弟公司制片业务的不断发展,杰克·华纳决定将总部从好莱坞搬迁至洛杉矶附近的伯班克,并建立了规模更大的制片厂。同时,华纳兄弟公司还并购了当时著名的连锁影院公司——斯坦利公司。由于斯坦利公司持有美国第一国家电影公司1/3的股份,1928年9月,华纳兄弟公司在同威廉·福克斯抢夺第一国家电影公司的经营权中胜出,杰克·华纳任命戴洛·萨努克作为第一国家电影公司的新总经理。1929年,杰克·华纳签下61岁的男演员乔治·亚利斯,并推出了由其主演的《英宫外史》。该部影片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乔治·亚利斯也拿下隔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华纳兄弟公司顺势又推出了九部由其主演的电影,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929年,华纳兄弟公司并购圣路易斯的连锁电影院斯库拉斯兄弟公司,他还任命其创始人斯派罗斯·斯库拉斯为华纳兄弟公司电影院部门的总经理。在随后的经济危机中,斯库拉斯的经营十分成功,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代,不仅使华纳兄弟公司避免衰退,还略有盈利。

华纳兄弟公司的制片部门在杰克的带领下一路高歌,哈里自然也不示弱。在他的带领下,华纳兄弟公司并购了许多唱片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唱片部门,他还任命自己的儿子路易斯·华纳作为主管。1929年,哈里买下作曲家寇尔·波特的歌舞剧《五千万法国人》的电影版权。经由华纳兄弟公司的第一国家电影公司出品后,影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也为华纳兄弟公司带来了大笔的利润。同年,哈里从福克斯公司买下第一国家电影公司剩余的1/3股份,获得了第一国家电影公司的完全控股权。

由于美国反垄断法的规定,美国司法部虽然批准了华纳兄弟公司同第一国家电影公司的并购案,但也规定第一国家电影公司必须以独立公司的形式继续运营。随着经济危机的加剧,为了削减运营成本,华纳兄弟公司不得不请求与第一国家电影公司进行合并,并将其迁移至伯班克市,美国司法部同意了这起并购,但规定1938年之前,第一国家电影公司必须每年制作、上映数部电影,以摆脱垄断嫌疑。

随着经济大萧条的加剧,1931年,美国民众观看电影的人数大幅下降,华纳兄弟公司也因此受到影响。当年,华纳兄弟公司的年度损失净值约800万美元,次年更甚,达到了1400万美元。同年,华纳兄弟公司唱片部门负责人路易斯·华纳因病去世,这给华纳兄弟公司的唱片部门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不过,1931年,华纳兄弟公司的首席制片人戴洛·萨努克签下了当时颇有名望的剧作家威尔森·米兹勒。在米兹勒进入华纳兄弟公司初期,他同杰克·华纳之间心存罅隙,无法发挥自己过人的能力和才华,尽管如此,他仍然为华纳兄弟公司的制片部门作了不小的贡献。随着两人的相互了解,杰克同米兹勒的关系得以改善,米兹勒为华纳兄弟公司创作了一部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1933年,华纳兄弟公司濒临破产。同年2月,华纳兄弟公司倾全力拍摄的歌舞电影《四十二街》成功挽救华纳兄弟公司免于破产,华纳兄弟公司也将业务重心倾斜,转而继续投资歌舞电影,这些歌舞电影多由露比·凯勒、狄克·鲍威尔演出,由巴士比·柏克莱执导,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

1935年,知名歌舞影片导演巴士比·柏克莱因为醉驾致人死亡而被迫退出演艺行业,华纳兄弟公司的歌舞电影暂停拍摄。观众对歌舞电影的热情渐渐消退,华纳兄弟公司再一次陷入票房危机。

为了挽救华纳兄弟公司,1935年,华纳兄弟公司推出了埃罗尔·弗林主演的《铁血船长》,大获成功,于是华纳兄弟公司转而拍摄了更多埃罗尔·弗林主演的电影。

总之,在1931—1935年间,由于歌舞片市场的衰退,在戴洛·萨努克的带领下,华纳兄弟公司改为拍摄风格较为写实、故事情节多样化的题材电影,其中主要为黑帮电影。华纳兄弟公司的第一部黑帮电影《小凯萨》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收益颇丰,主演爱德华·罗宾逊随后为华纳兄弟公司拍摄了多部黑帮电影。华纳兄弟公司的第二部黑帮电影是《人民公敌》,主演詹姆斯·贾克奈因为这部影片成为华纳兄弟公司当年首推的巨星。这两部黑帮电影的成功,促使华纳兄弟公司在接下来的数年拍摄了更多的黑帮电影。可以说,如果没有20世纪30年华纳兄弟公司及时调整战略,相继开拍歌舞片以及黑帮电影的话,也许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4.危机应对:成功度过二战危机

在大萧条中,华纳兄弟公司因为经营得当得以幸存,期间,华纳兄弟公司相继拍摄的影片捧红了众多明星,而繁荣时期的华纳兄弟公司因为有众多的明星变得更加著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华纳兄弟公司拍摄的战争电影盈利丰厚,此外,华纳兄弟公司还拍摄了许多女性导向的电影,主要由贝蒂·戴维斯、德哈维兰、琼·克劳馥等人主演。同时,华纳兄弟公司还拍摄了许多由亨弗莱·鲍嘉主演的电影。战后,华纳兄弟公司继续挖掘并培养了大批明星,例如劳伦·白考尔和多丽斯·黛。

在战火硝烟的时局中,华纳兄弟公司也迈开了并购的步伐,1944年,杰克·华纳买下里昂·雪利辛格制作公司,将其作为华纳兄弟公司的卡通制片部门。在华纳兄弟公司创造的卡通角色中,兔宝宝是最受欢迎的,日后也成为华纳兄弟公司六旗主题游乐园的吉祥物。1947年,新角色崔弟一经面世就受到极大的欢迎,甚至连崔弟的死敌傻大猫也拥有了众多拥趸,这也标志着华纳兄弟动画正式诞生,开始拥有了自己的细分市场。

1948年,美国司法部与联邦贸易委员会宣称,派拉蒙等大型电影公司的垂直整合体系已然成为托拉斯。因此,美国最高法院对外宣判,这些大型传媒娱乐公司必须将放映部门售出,当然,华纳兄弟公司也包含在内,这就是美国传媒界著名的“派拉蒙判决”。

1949年,随着电视大范围的普及,在杰克·华纳的说服下,华纳兄弟公司领导人哈里·华纳决定将经营项目拓展到电视领域。但是华纳兄弟公司进军电视领域这一举措,被当时的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予以否决,鉴于此,哈里将视线转移到联合其余大型电影公司向电视领域转型,但收效甚微。1953年,杰克力排众议,决定成立新的部门以适应电视领域的竞争。

1953年,由于联美影业推出的3D影片《非洲历险记》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杰克带领华纳兄弟公司进军3D领域,拍摄了电影《恐怖蜡像馆》,并于同年上映。虽然《恐怖蜡像馆》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但3D电影风潮却很快消散。在3D电影风潮消散之后,哈里决定引进新艺综合体技术。华纳兄弟公司第一部采用新艺综合体技术的电影是《情天未了缘》,取得了非常好的票房成绩。

1954年,经过斡旋华纳兄弟公司终于被允许在电视领域发展,它的第一单业务是替美国广播公司制作每周一档的节目——《华纳兄弟的礼物》,但节目并不成功,收视率惨不忍睹。吸取了第一次制作节目的经验和教训,华纳兄弟公司的第二个电视节目《夏安》大获成功,一举打开了华纳兄弟公司的电视市场。

随着华纳兄弟公司制作的节目收视率攀升,公司制作了多部电视剧来开拓市场,例如《独行侠》、《野马》、《口径》等。华纳兄弟公司的电视部门就此大获成功,每年的盈利补偿了电影部门的损失,因此,杰克在电视部门投入了更多的资金。但是,由于之前的光辉岁月,华纳兄弟电影制片厂已经习惯以过高的姿态对待演员,这种傲气的行为引起了新兴的电视明星的敌意,正因为如此,才发生了詹姆斯·嘉纳与华纳兄弟公司的合约纠纷。而在管理层方面,杰克对于电视明星的自由散漫和傲气逼人感到愤怒,认为如果没有自己,他们只是三流演员而已,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整个华纳兄弟公司对电视行业的轻视,成为日后华纳兄弟公司电视业务快速发展的一个羁绊。

5.华纳兄弟的转折:不和导致的“政变”

早在1915年,哈里就因为一个叫安·佩琦·阿尔瓦拉多的小演员和杰克产生了矛盾。花心的杰克搬到洛杉矶不久,就疯狂追求这个漂亮女孩。在他与妻子厄玛·所罗门的离婚手续还没有办好之前,就与阿尔瓦拉多打得火热。这让坚守犹太教教规的哈里大为光火。如果说早期山姆和阿尔伯特还能调解哈里与杰克之间的矛盾的话,20年代末山姆的去世导致他们之间的休战协议彻底瓦解。1935年,本杰明·华纳去世后仅仅两个月后,杰克与阿尔瓦拉多结婚,这场婚姻直接导致兄弟间矛盾的爆发。哈里公开称阿尔瓦拉多为妓女,两兄弟之间的冷战就此开始。

在墨守成规的哈里准备迎接电视机的挑战之时,兄弟之间再次出现了意见分歧。钟爱影片的哈里不愿离开自己的挚爱,而阿尔伯特则想退出电影业,与妻子前往佛罗里达共享天伦,当时的杰克则常年混迹于上流社会,钟情所谓的“绅士游戏”。哈里对于游手好闲、有些纨绔的杰克十分鄙弃。

1956年5月2日,多伦多一位工业家对纽约的股票交易商宣称“将与华纳兄弟公司达成交易”。这个说法遭到哈里的断然否决,而此时的杰克则暗地里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

杰克与哈里就出售华纳兄弟公司的事情协商了很久,最后,厌倦了竞争和争吵的哈里同意了杰克的提议,决定对外出售华纳兄弟公司。然而,当听到传言说杰克会是新公司的总裁时,哈里意识到是杰克导演了整个骗局,于是单方面终止了交易。迫于压力,杰克不得不在报上发表声明,澄清公司出售纯属谣言。

5月11日,波士顿一位银行家出价2200万美元购买华纳兄弟公司80万股股票(占总额的90%),并承诺华纳三兄弟可以留在董事会内。在被告知总裁会由司法部最终裁决时,哈里提出只有华纳三兄弟都离开公司,他才会出售。最终双方达成了出售协议,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将华纳兄弟公司转移到波士顿银行家萨门恩柯奥名下。出乎哈里和阿尔伯特预料的是,当司法部否决了华纳兄弟公司推选的候选人时,杰克重新成为了华纳兄弟公司的新总裁。当得知这一消息时,哈里当场气昏了过去,阿尔伯特则就此南下,再没见过他的兄弟们。

不久,真相大白,杰克同萨门恩柯奥私自达成协议,当收购交易达成之后,杰克从90万股华纳兄弟公司股票中回购了20万股,成为华纳兄弟公司最大的股东,并继续担任总裁。1956年,杰克又买下了其余的股份,并创建了华纳兄弟唱片公司。然而,他忽略了华纳兄弟公司之所以发家就是因为兄弟齐心的缘由,同兄长们闹翻之后,杰克又同自己的长子闹僵了。20世纪60年代,华纳兄弟公司开始走下坡路。

1.2.2 经营权易主的华纳兄弟公司:罗斯掌权后的快速扩张

1.华纳兄弟-七艺影业公司

20世纪50年代晚期,华纳兄弟公司经过一系列内部政治纷争之后,日常运营重有起色,制作了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影片。1956年的《坏种》、1958年的《从军乐》、1962年的《玫瑰舞后》尤为令人称道。

与此同时,电视部门在杰克的侄子威廉·奥尔的经营下也制作了许多优秀且畅销的电视剧,例如《独行侠》(1957—1962年)、《77号日落大道》(1958—1964年)等。1958年,华纳兄弟公司的唱片部门成立,杰克将新公司命名为华纳兄弟唱片公司。

在20世纪60年代的前三年,华纳兄弟公司每财年的净利润仅有700万美元,而且,由于在1962年2月华纳兄弟公司斥资550万美元买下百老汇音乐剧《窈窕淑女》的电影改编权,1963财年华纳兄弟公司的净利润仅为370万美元。而60年代中期,美国电影业产量同比下跌,所生产的也多为共同出资或独立制作的低成本电影,只有少部分是大型电影公司制作的。

1963年,杰克·华纳同意将华纳兄弟唱片与法兰克·辛纳屈的Reprise Records合并。1964年,杰克对外宣布华纳兄弟公司获得了发行电影原声带的权利,并借助华纳兄弟唱片发行影片原声带。而在此之前,华纳兄弟唱片业务已经亏损18个月,累计损失约200万美元。

1965年,华纳兄弟公司重操旧业,将百老汇的歌舞剧改编为歌舞电影《环球大赛跑》,再次获得成功。随着华纳兄弟公司歌舞电影大卖,华纳兄弟唱片的原声带业务也开始走出危机,摆脱亏损。此后华纳兄弟唱片又推出了《灵欲春宵》及其原声带,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时过境迁,1966年11月,身心俱疲的杰克·华纳将自己在华纳兄弟电影、华纳兄弟唱片的股份以32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七艺影业公司(一家由加拿大的艾略特·海曼与肯尼思·海曼兄弟持有的公司)。华纳兄弟公司因此改名为华纳兄弟-七艺影业公司,杰克则继续任新公司的总裁。

1967年夏天,《凤宫劫美录》上映后票房惨败,杰克引咎辞去总裁一职,但他并没有离开公司,而是继续担任公司副总裁,并以独立运作方式继续从事制片工作。1968年,华纳兄弟公司的影片《我俩没有明天》又一次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华纳兄弟公司再次获利。

2.从金尼公司到华纳传播公司

1969年,海曼兄弟以6400万美元将持有的华纳兄弟公司股份出售给了金尼公司。当时金尼公司拥有一家好莱坞经纪公司Ashley-Famous,泰德·阿什利是金尼公司新总裁,他将公司名称改回华纳兄弟电影公司。而杰克对于海曼兄弟的交易感到灰心,最后决定退休。

买下华纳兄弟公司不久后,金尼公司改名为华纳传播公司,并且开始清理旗下与娱乐业无关的产业,如出租业、殡葬业等,专心从事娱乐业的发展。1972年,史蒂夫·罗斯担任华纳传播公司的董事长兼执行总裁。

华纳传播公司成立以后,总裁罗斯对其下属各部门的主管委员授以全权,不仅不干涉各部门、分公司的内部人员配置及财务运作,而且让各部门主管大胆发挥职能,对部门全权负责。罗斯曾授意各部门主管,只要把握事情的大方向,即使犯一些错误也无妨。而且罗斯从不将下属各部门看做总公司的附属,这使得罗斯赢得了公司员工的全力支持。当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由于内部员工矛盾纠缠不清,大量优秀员工纷纷跳槽,导致元气大伤时,华纳传播公司各部门主管则同员工团结在一起,为了华纳传播公司的命运而奋力前行,这样一个稳固、有凝聚力的高级管理团队也成为华纳传播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岁月如歌,进入20世纪70年代,华纳传播公司的制片业务开始复兴。这次华纳传播公司的复兴要得力于之前的影视行业大萧条。在之前的萧条中,许多明星改行,而初涉娱乐圈的新人身价则更低,这使得华纳传播公司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而胆识过人的罗斯在其他公司无意涉足电影行业之时,网罗了大批优秀人才。待到萧条时期过去,因为旗下有大批优秀人才,华纳传播公司的业务很快开展起来。

1971年,华纳传播公司共拍摄了18部影片,平均成本只有250万美元左右,其中《紧急追捕令》等获得了傲人的票房收入。1972年,借助《激流四勇士》等几部大片票房上获得的巨大成功,华纳传播公司一举奠定了电影业的霸主地位。

在华纳传播的制片业务蒸蒸日上之时,华纳传播的音乐部门也不甘示弱。在金尼并购华纳兄弟之前,其音乐部门利润已经十分丰厚,当时华纳兄弟旗下有三家音乐公司:大西洋唱片、华纳兄弟重奏以及艾屈克唱片。由于彼此独立,因此它们之前相互竞争,甚至有时挖走对方的人才以壮大本部门的实力,这给唱片发行业务带来了很多不便。1971年,为了避免手足自残,华纳传播公司成立了华纳艾屈克大西洋公司和华纳艾屈克大西洋国际公司,简称华纳唱片公司(负责在美国本土的唱片销售)和华纳唱片国际公司(负责在海外推销美国本土艺人,同时培养当地艺人)。此后,华纳传播公司的唱片销量直线上升,海外业务也很成功,这也开创了美国唱片界开拓国际业务的先河。

1972年,华纳传播公司的电影业和唱片业如日中天,收入滚滚而来,此时,华纳传播公司开始进一步多元化投资,先是在新泽西州的米尔福德开办了主题公园——华纳兄弟丛林,后又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挖走了彩色电视发明人金马克博士,并成立了金马克通信公司,主要从事双向式有线电视、国内卫星通信的研发工作。

在70年代初有线电视尚处于萌芽阶段之时,华纳传播公司就看到了有线电视潜在的商机。1972年,在罗斯的构想与计划之下,华纳传播公司开始积极地向有线电视领域进军。华纳传播公司先是收购了一批与有线电视业务相关的公司,并成立了华纳有线公司。这一做法使好莱坞对有线电视的态度大为好转,纷纷看好有线电视,与之相关的股票价格也迅速上升。而此时华纳传播的娱乐部门已经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分庭抗礼。1977年,华纳传播公司的营业额首次突破了10亿美元大关,利润达到7080万美元。

80年代中期,华纳传播公司进一步廓清其发展战略,出售一些下属非核心产业,更加专注于核心产业:电影业务、唱片业务、有线电视业务和出版业务。华纳传播公司经过精简之后,收入倍增,核心企业迅速发展。在此期间,因为电影业和唱片业等娱乐业的发展不稳定、不平衡,华纳传播公司进一步发展有线电视业务。此外,华纳传播公司还利用自己的有线电视网为旗下的电影、唱片提供销售渠道。

正是在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人的带领下,华纳传播公司才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领先群雄。华纳传播公司的成功是一种偶然,因为它把握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华纳传播公司的成功也是一种必然,因为它引领了时代的潮流。

1.2.3 伟大的历史性“握手”:时代华纳公司诞生

1986年,在时代公司的政治斗争中,成功将HBO送上天的杰瑞·李文落败,尼古拉斯成功当选时代公司总裁。在尼古拉斯上任之后,他把时代公司最主要的目标定位于使公司股票价格回升20%左右(20世纪70年代下降了13.7%),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时代公司关闭了经营不善的部门,裁掉了部分雇员,还缩减了总体消费预算,甚至将自有飞机也出售给了别人,所有这一切只为缩减公司的消费预算,增加公司净利润,实现财务目标,提升股票价值。

1987年,为了更大程度地实现任职之初定下的目标,尼古拉斯与李文决定转变时代公司的战略,采用“转变型处理”(当时美国流行并购或者合并)的方式进行自救。此举意欲改变时代公司保守、僵化的体制,以并购作为催化剂促使时代公司自变。同年,时代公司的三位高管蒙罗、李文、尼古拉斯将同华纳传播公司的合并提上日程,希望通过合并建立一个双媒介、多渠道的娱乐传媒公司。

1989年,历经两年,时代公司同华纳传播公司宣布即将完成并购,新成立的时代华纳公司将是一个单一股票、没有欠税和债务的公司,看上去一切皆如所愿。然而,好事多磨,并购前夕,海湾西方公司(后更名为派拉蒙传播公司)突然对时代公司发起恶意收购,并承诺以200美元/股购买,以125美元/股交易。恶意收购引发时代公司的恐慌,为了挽救时代公司于水深火热之中,时代公司高管团队决定孤注一掷,现金收购华纳传播公司。

在时代公司买下华纳传播公司之后,恶意并购失败的派拉蒙传播公司对时代公司提起了诉讼,认为时代公司损害了股东的利益;时代公司则反驳,亨利·卢斯的遗言曾提及,时代公司是“一个同时为公众和股东利益经营的企业”,并以此胜诉。

1990年1月10日,时代华纳正式成立,新公司的总顾问和财务总监由原华纳传播公司总顾问和财务总监担任,华纳传播公司的史蒂夫·罗斯和时代公司的尼古拉斯为联合执行总裁,华纳传播公司的派森和时代公司的李文为副董事长。

虽然合并后的时代华纳业务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时代公司和华纳传播公司文化背景不同,导致并购后出现了人事方面的矛盾。时代公司是人际关系较为简单的公司,而华纳传播公司则颇为复杂,两公司合并后,时代公司未曾尝过人间疾苦的元老们很快被华纳传播公司的人员打压下去,甚至尼古拉斯有时候对罗斯都毫无办法。两位最高管理者产生了矛盾,此时,李文乘机夺权,于1993年1月正式担任时代华纳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引领时代华纳进入新纪元。 huYbMChS8yoSK4bC+EKhn1HrWnMW38bdcsHwVudPA0ZR3Ar9uD+TqSr7+vqeEmH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