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是世界上最富有传奇色彩和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一生共创作几十部短篇小说,情节多在具有异国情调的背景中展开,人物角色和主题变化丰富多彩,在许多情节和人物身上可以寻到作者的生活轨迹,窥见作者的影子。他的短篇小说从总体上描述了人生百态,刻画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海明威有“短篇小说大师”之称。
本书中的几个中短篇小说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他本人比较喜欢的作品。《弗朗西斯·麦考博稍纵即逝的幸福生活》取材于非洲狩猎,用简洁、含蓄的语言探讨了生命、勇气和死亡的主题以及男性和女性角色之间的异化关系。《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讲述的是一个灵感消逝的作家和深爱自己的女人来到非洲,试图获得心灵上的洗礼和净化,然而他生了坏疽而最终死去的故事。作为一篇探讨死亡的小说,死亡的气息和死亡的象征物贯穿文章的始终,一个个蒙太奇般的旧日场景在现实中穿梭,其中巧妙融合了意识流手法,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对生存的困惑以及对生命意义和永恒的追寻。小说以明晰、干净的文体风格,借助于时空跨越、意识流、象征主义手法、梦幻意识和内心戏剧等多种表现手法,形成了形式和意境的完美契合,从而被某些文学评论家视为海明威最有才华的作品。另外几篇中,《雨中的猫》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了美国女性无尽的落寞、无奈和女性意识的觉醒;《白象似的群山》通篇是一对恋人在一个西班牙小站等候火车时围绕女孩是否应该去堕胎而进行的对话。对于这篇小说,有人认为是一个可以多重讲述的故事,可以借由不同的前因后果进行不同的阐释。米兰·昆德拉做过这样的评论:“隐藏在这场简单而寻常的对话背后,没有任何一点是清楚的……好像这出对话从世界初创之日起就在这里等着让无数对男女去说,而与他们的个人心理无任何关系。”《一天的等待》讲述的是一个九岁男孩面临自己凭空想象的“死亡”所表现出的坚忍和勇气,传达出了海明威那无所不在的死亡观。这些作品都采用了简洁明了的对话手法,语言简洁而含蓄,充满象征意蕴,对人性进行了深刻剖析,读来回味无穷。
李育超
201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