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新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突破了古典贸易理论只有一个生产要素的假设。在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可以包含多种产品、多个生产要素。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是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典型代表。在新古典贸易模型的框架下,要素禀赋理论还衍生出多种推论和扩展模型。比如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factor price equilibrium theorem)、放大效应(the magnification effect)、罗伯津斯基定理(the Rybczynski theorem)等。

一、要素禀赋理论

在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要素禀赋模型中,假设有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不妨假设两种生产要素分别为劳动和资本。

在两个国家中,一个国家为劳动力充裕(labor abundant)的国家,另一个国家为资本充裕(capital abundant)的国家。在两种产品中,一种产品为劳动密集型(labor intensive)产品,另一种产品为资本密集型(capital intensive)产品。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指出,在各国生产要素存量一定的条件下,一国将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也就是说,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将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将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还存在若干推论。

推论一: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开放条件下,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的充裕要素)的报酬将提高,而在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的稀缺要素)的报酬将降低,不管该生产要素是在进口竞争部门中使用,还是在出口部门中使用。

推论二: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理论框架下,国际贸易将会使贸易参与国之间的相对和绝对生产要素价格实现均等。这样,国际贸易便可完全替代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推论三:放大效应。

放大效应:在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框架下,国际贸易导致的要素价格变化的幅度大于产品价格变化的幅度。

推论四:罗伯津斯基定理。

罗伯津斯基定理:在产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生产要素总量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产量增加,而另一部门的产量下降。

要素禀赋理论中一个著名的悖论是:里昂惕夫悖论(the Leontief paradox)。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美国投入产出表分析了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进出口情况,计算结果显示: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小于美国进口竞争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被公认为是一个资本丰裕、劳动稀缺的国家。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美国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一有悖于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实证结论通常被称为“里昂惕夫悖论”。

二、特定要素模型

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假设有两种产品、两种生产要素,并且两种生产要素都可以在一个国家内不同产品之间自由流动。

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假设存在两种产品、三种生产要素。例如,假设一个国家可以生产小麦、布两种产品,三种生产要素为土地、劳动和资本。土地是生产小麦的特定生产要素,资本是生产布的特定生产要素,劳动是共同生产要素。

也就是说,土地是固定在小麦这个产业内的特定生产要素,土地这种生产要素不能用来生产布;资本是固定在布这个产业内的特定生产要素,资本这种生产要素不能用于生产小麦;劳动这种生产要素既可以用来生产小麦,也可以用来生产布。当从事小麦生产的劳动者的工资高于从事布生产的劳动者的工资时,劳动力会从布的生产部门流动到小麦生产部门;当从事布生产的劳动者的工资高于从事小麦生产的劳动者的工资时,劳动力会从小麦生产部门流动到布生产部门。

如果一个国家从封闭变为开放,会出口小麦、进口布,那么小麦的价格会上升,布的价格会下降。在小麦生产中使用的特定生产要素(土地)的回报将上升;在布的生产中使用的特定生产要素(资本)的回报将下降;共同生产要素(劳动)的回报不确定。

三、经典文献导读

在经典的要素禀赋理论模型中,资本丰裕的国家将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丰裕的国家将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但两个国家都不进行专业化生产。资本丰裕的国家既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也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丰裕的国家既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也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

在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中,两个国家都只专业化生产某一种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消费完全依赖进口。

Schott(2003)假设产品数目多于国家数目,并且假设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差异足够大。那么也可以在要素禀赋模型的框架下推导出完全专业化分工的生产模式。

假设有两个国家:菲律宾和日本。假设有四种产品:鞋子、纺织品、机械和化工品。假设菲律宾是一种劳动丰裕的国家,日本是一个资本丰裕的国家。假设生产鞋子的资本劳动比小于生产纺织品;生产纺织品的资本劳动比小于生产机械;生产机械的资本劳动比小于生产化工品。

在Schott(2003)中,当模型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菲律宾将专业化生产鞋子和纺织品,日本将专业化生产机械和化工品。在要素禀赋模型的框架下仍然可以实现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化生产。

Jones(1965)构建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将新古典贸易模型及其主要推论都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中。

Jones(1965)假设有两种产品:食品(F)和工业品(M)。假设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和土地(T)。用a LF 表示生产一单位食品需要的劳动力数量;用a LM 表示生产一单位工业品需要的劳动力数量;用a TF 表示生产一单位食品需要的土地数量;用a TM 表示生产一单位工业品需要的土地数量。

经过推导,可以得到方程组(1—10):

其中:

w为劳动者的工资;r为地租;p F 为食品的价格;p M 为工业品价格。

进一步假设:

根据方程组(1—10)和方程组(1—11),可以得到方程组(1—12):

其中:

δ L LM θ TM σ M LF θ TF σ F

δ T TM θ LM σ M TF θ LF σ F

假设工业品M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以得到公式(1—13):

|λ|=λ LM TM >0,|θ|=θ LM LF >0 (1—13)

对方程组(1—12)进行整理,得到方程组(1—14):

方程组(1—14)的四个内生变量为:w * ,r * ,M * ,F * ;四个外生变量为:L * ,T * 。可以利用求解四元一次线性方程组的方法求解四个内生变量的表达式,得到:

根据公式(1—15),可以得到:

容易知道:公式(1—17)和公式(1—18)即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根据公式(1—16),可以得到:

容易知道:公式(1—19)和公式(1—20)即罗伯津斯基定理。

根据公式(1—15)和公式(1—16)可以得到:

容易知道:公式(1—21)和公式(1—22)即放大效应。

通过Jones(1965)构建的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还可以分析贸易政策、技术进步等对变量w * 、r * 、M * 、F * 的影响。 +pynGnvOkbf7MH4vFB0tOs+InSCAZ6/m4Y9kXYXZiBp5KPqGp6wxbKbPQMN69MU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