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PI迷雾:乘坐通胀与通缩的过山车

直到2008年11月26日出现10年来的108个基点降息前,央行的行长还在强调要防范通胀风险。而仅仅在几天之后,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不得不承认,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涨幅可能回落到3%以内,中国经济可能直接从通胀风险跳跃到通缩风险!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CPI的涨幅一直在不断上升。特别是进入2008年以来,受春节和雪灾等因素影响, 2008年1月的CPI同比上涨7.1%,创下自1997年以来的月度新高。如果说1月份的CPI同比上涨幅度较高,是在市场预期的范围之内。那么,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CPI的上涨则让所有人出乎意外,它仿佛被注射了兴奋剂,屡屡越过红线,创下新高:2月份同比上涨8.7%;3月份同比上涨8.3%;4月份同比上涨了8.5%。

对此,专家普遍认为,我国通货膨胀风险日趋上升。尽管非食品价格涨幅只有0.9%,但这并不能掩饰我国已经出现明显通胀的现实。央行发布的2008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也警告说,当前价格上涨压力持续加大,通货膨胀风险趋于上升。

种种迹象表明,央行的加息预期进一步加强。日益严峻的通胀形势将迫使政府出台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随着通货膨胀压力的日益显现,政府将加大力度,用行政手段调控价格。

一连串触目惊心的经济数据拷问着政府的执政能力,也考验着市民的钱包。曾有网友在博客中写道:“如今,我家最大的梦想便是吃得起猪肉!”虽然有些夸张戏谑的成分,但也充分显示了生活水平随危机的到来而日益下降的事实。对普通市民而言,薪水上涨的幅度远远落后于物价飞速的上涨,除了省吃俭用、减少支出,似乎别无他法。

在开源节流的同时,大家也在翘首期盼,期盼经济学家不再空谈;期盼政府能够早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期盼自己的口袋满满,收入的增长幅度能赶得上物价的上涨……

然而,正当政府开始将防范通胀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目标、市民为了战胜CPI而努力奋斗之时,顽皮的CPI却和所有人开了一个大玩笑。到了2008年下半年,经济的风向突然来了个大逆转:11月份的CPI一下子回落到3%之内。从上半年的8.70%到如今的3%以内,CPI无疑来了一次高台跳水。

不过,千万不要为CPI大幅回落而欣喜若狂。虽然CPI的下降使得物价水平得以回落,但另一方面也预示事情似乎正在脱离正常轨道,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如今,肇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海啸已经开始加速向经济实体侵蚀,全球经济渐渐陷入衰退之中。我国国内的经济环境也随之不断恶化,悲观气氛日益浓厚。这种情况下,比通胀更可怕的经济通缩风险将很可能出现。

经济学家有这样一句话:“通缩比通胀更可怕,宁要通胀不要通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旦通缩情况出现,势必将制约经济的发展,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国家经济的大衰退。令美国人难以忘怀的大萧条,就是长达十几年的经济通缩造成的。

在金融危机和通缩风险的多重压力下,各国都不惜代价以各种努力对抗着金融危机。2008年12月,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到0~0.25%之间,创下自1990年首次推出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意味着美国正引领全球金融走入“零利率”时代。其他国家也相继推出降息政策。加拿大大幅降息至1.5%,日本也降息至0.1%,而中国也在降息108个基点后再降27个基点。

自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各国央行动辄注入数千亿美元,虽然在增加货币流动性和拉低市场利率上卓有成效。但在另一方面,也存着将来滋生通胀的危险。换句话说,全球零利率所带来的宽松货币环境,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引发全球恶性通胀。一旦危机形势稍稍稳定,通胀很可能会卷土重来。

就中国而言,短期面临着通缩的危险,但长期来看,通胀的隐患亦不能忽视。虽然当前的政策对短期保增长是必要的,可以更好地应对通缩情况的出现。但是,如果经济结构不转变,那么等到经济开始上行,有限的资源、原材料可能会重新涨价,而那些过多的流动性必将带来严重的通胀危险。

如“过山车”一般走势的经济数据,起伏不定的CPI,无疑给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带来了两难的困境。一方面是流动性过剩导致的信贷反弹,另一面是国内物价指数持续低迷。面对经济中同时出现的这两种现象,到底该如何进行宏观调控?究竟是该预防通货膨胀还是预防通货紧缩?这无疑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双重烦恼”。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论未来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不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

其实,对CPI数字的过分敏感源自于人们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与生俱来的恐惧。通缩和通胀,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人们注定还要在它们中间不断地徘徊,忍受着煎熬。 fT89xecniPSv6KhAdBOzNTwV5jRE6drNurF1fMOOWa8DpdDmFCJ9rLI5KpM89aR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