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水对中国说:你是最贫穷的挥霍者 |
就水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挥霍者。
地球上水的总储量约为136亿立方米,其中97.2%是海水,仅2.8%为淡水,而淡水的68.7%又储存在两极冰川与永久性雪盖之中。现在,全球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
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全国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每年因缺水而影响工业产值达2 300亿元。此外,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专家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
然而,在黄河灌溉区的许多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要浇 2 000多立方水,一亩小麦需浇1 200多立方水。大水漫灌仍是主要的农业用水方式。
从工业用水的情况来看,每吨纸浆的用水量,发达国家是80吨~120吨,而中国基本上是300吨~400吨;每吨钢的用水量,美国是4吨,法国是3.75吨,日本是2吨,中国是70吨~100吨;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中国平均为20%,而发达国家普遍达到70%以上。
中国普通百姓的节水意识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专家调查:在广州,若能改变不良习惯,70%的家庭每年可省下30%以上的生活用水,全市累计每年可节约生活用水1.5亿多立方。而广州既非独一无二,也不是最差的。全中国的节水意识都极为淡漠。如此缺水又如此挥霍,靠什么维持这种虚假的富有?以河北省为例,这个人均水资源比以色列还少的地区,靠大量超开采地下水掩盖极度缺水的事实。全省累计超采地下水600亿立方,其中深层地下水300亿立方已无法补充。在中国西部的许多地区,因地下水超采严重,大片已成活多年的树木枯死,观之触目惊心。
与短缺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水的价格。1985年以前,中国供水几乎是无偿使用。1985年中国开始对用水收费,但费用标准依然过低。2001年,在广东仍然是1厘钱就能买到1吨水。
研究表明,水价上涨10%,用水可节约5%;水价提高了,档次拉开了,人们的节水意识就能逐步增强。
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进行供水价格改革。北京市宣布从2004年起推行节水器具市场准入制度,年底前将公共场所现有用水器具全部更换为感应式、延时自闭式或脚踏式水龙头,马桶换为节水马桶。2005年,中国更是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倡导,节水是其中的重头戏。亡羊补牢,虽有些晚,但亦有效。将来,水也许可以对中国说:你还不富有,但你没有挥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