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主编序言
From the Chief Editor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家庭,在家教育(Homeschooling)就成为一种最自然的教育形态。这种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构成了人类所接受的全部教育过程。纵观历史,在家教育对人的一生影响之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这一重要概念的正式推行,至今也不过百余年的时光。

1905年,正是哈佛毕业生维吉尔·M. 希利尔(Virgil Mores Hillyer)成为卡尔弗特(Calvert)学校首任校长之后的第六年。这一年,希利尔校长除了日常工作之外,还做了两件不同寻常的事情: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家庭教育部,向巴尔的摩市及周边地区的家庭提供在家教育的课程;说服当地的一家书店与学校合作,出售卡尔弗特学校的教材,让那些无法送孩子到学校上课的家庭,可以通过购买学校教材,在家里教授孩子。

第二年,希利尔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刊登广告,宣布美国各州的家庭都可以通过邮寄方式获取卡尔弗特学校的教材,从而在家学习该校的课程。这则广告的刊登,也意味着一个新的基础教育模式——针对儿童的远程教育由此诞生。

经过了一个世纪的洗礼,再回过头去看希利尔当时的这一举措,我们就不难发现,昔日的希利尔为今日的教育界至少留下了三个可以载入史册的宝贵“遗产”。

第一个遗产,是创建了百年卡尔弗特学校,并以提供“在家教育”课程而闻名于世。

1910年,采用卡尔弗特“在家教育”课程的家庭从最初的6个增加到205个,这些家庭分布于美国的40个州以及另外10个国家。到1920年,全美已经有超过2000个家庭在使用“在家教育”课程。1930—1940年,卡尔弗特的“在家教育”课程已经推广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球范围内使用该课程的学生人数超过了40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和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正义论》作者约翰·罗尔斯都曾经是这一课程的受益者。

第二个遗产,是践行“重视每个学生个体”的教育理念,并开辟了远程教育的先河。

经过了百年变迁,卡尔弗特学校的教学范围从小学扩展到了初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条件也在与时俱进。但不管形式上有何变化,对于本部的历任校长来说,有一个传统是始终未变的:每天早上,校长先生都要站在教学楼的大厅入口,迎接前来上课的每一位学生。他要主动向学生们微笑,握手,问好。这个持续了一百年的仪式显然是一个有力的象征,它说明这所学校给每个学生提供的教育不仅是现代的,而且也是具有牢固传统的,同时也在向每位学生表明—— 他(她)是一个受到重视的个体! 希利尔曾说,要让在家教育的学生“必须能够感觉到,虽然离巴尔的摩也许有数千英里之遥,但他也是某个班级的一员,而且同样有一位富有同情心的老师在整个一年里关注着他的进步”。为了真正实现这一理念,希利尔校长可谓是身体力行,他不仅亲自讲授课程内容,而且还亲自为孩子们精心编写教材。

第三个遗产,就是这套足以奠定儿童深厚人文素养底蕴,并且寓教于乐的著名教材。

在这套教材陆续成书并出版之前,卡尔弗特学校使用的主要是一些寻常的基础教材。而这三部由希利尔校长亲自编著的教材——《希利尔儿童世界历史》、《希利尔儿童世界地理》和《希利尔儿童艺术史》,却大放异彩,不仅开启了“在家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全新时代,同时也给儿童人文素养教育树立了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之所以能这么说,正是因为它们比其他教材更好地体现了卡尔弗特学校——或者说是希利尔本人——推崇的一种教育理念。

20世纪初,杜威(Dewey)的实用主义思想对美国教育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希利尔并没有盲目追随这股潮流。他认为,实用主义强调教育要为生活做准备固然没错,但过于强调这一点,就不利于儿童知识视野的拓展和人文素养的积淀。对于儿童来说,对知识的好奇心和对生活技能的掌握是同等重要的。很显然,希利尔已经把自己朴素的想法贯彻到了教学实践与教材的编写之中,并使之成为卡尔弗特学校的核心理念,代代传承。

那么,希利尔的教育理念到底是什么呢?也许,卡尔弗特学校的校训就是这种理念的一个很好的表述: 当孩子感知到教授给他(她)的技能的美好和有用的时候,学习就得以登堂入室了。

实际上,这也是希利尔本人说过的一句话。由此可见,希利尔并非一味反对实用主义,他只是坚持认为, “整个知识王国才是学习的真正场地,学校不是生活的准备,它本身就是生活” 。学习本身应该成为一种目的,教育的结果不应该只是灌输知识,更应该教给孩子们学习的方法,并让他们能够自发、主动、持续地学习。而要唤起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让他们感受到所学的东西既是美好的,也是有趣的。所以,希利尔的教育理念可以大致归结为如下三点,即:

1)教育应以让孩子愿意而且能够持续学习为目的。

2)教给孩子的东西,应该让孩子感觉到是有用的。

3)教给孩子的东西,应该让孩子感觉到是美好的(或有趣的)。

显而易见,这三本著名的教材充分地体现了希利尔这一卓越的教育理念。下面我们可以根据其各自的特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和梳理。

《希利尔儿童世界历史》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本。它不仅和其他两本书一样,采用了一种与孩子对话般的娓娓道来的口吻,远离了一般教科书那种冷漠生硬和机械教条,而且,它还有许多独到之处。作为一本美国的小学历史课本,它在内容上没有局限于美国历史,而是一部世界历史;它没有以国家为单位,割裂地去讲述各国的历史,而是设计出了一个“时间阶梯”,为孩子们展开了一幅连续而完整的历史画卷,让他们不仅从中看到一个个由时间、人名、事件组成的节点,更重要的是看到了整个历史的脉络和骨架。用希利尔的话来讲,这种设计的目的在于“向孩子提供一份编年体历史档案,并附有要点指南,这样,他(她)就可以把今后学到的所有历史知识安放在档案中适合的位置”。

可见,这本教材真正的作用并不是为考卷试题提供标准答案,而是为孩子打开学习历史知识的大门,并指明进一步学习的方向。因此,在内容选择上,希利尔考虑的并不是“最重要”,而是“让孩子能看懂并且感兴趣”,所以,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没有给予大段的描述,往往只是一笔带过。希利尔曾说:“撰写本书的理念,不是如何叙述更多的内容,而是怎样叙述才能让内容更少……留下来的内容却不至于是干巴巴的‘骨架’。”他知道,过多印象式的叙述无法让孩子记住真正重要的东西——人物、时间、地点和原因。他在编写中反复强调了这一要素,并通过一种富有张力的方式巧妙地体现了有用性和趣味性。

如果说,《希利尔儿童世界历史》是带领孩子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了一次时间上的漂流,那么,《希利尔儿童世界地理》就是带领孩子在这个广袤的地球上进行了一场空间上的漫游。这本地理教材也有不同于一般课本的地方——以孩子将来真的会进行环球旅行为前提。这个与众不同的前提,也决定了它在内容选取上不以“气候和商业”等为讲述的重点,而是另辟蹊径,让学习者仿佛在跟随一位知识渊博的旅行家,去见识每一个国家或城市中最有趣的事物。这样一来,“他们今后的旅行就不至于一无所获,像那种头脑简单的水手一样:环游世界一圈回来,除了一只鹦鹉和一串玻璃珠子,什么收获都没有”。所以,在这本书中,更多的是有趣的描述,同时也是有用的知识。

艺术在一般人眼中或许是严肃且深奥的,但在希利尔的笔下,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或者说,每个人本来在童年时都是艺术家,但只有小部分人在长大后没有失去这种天赋而已。所以,《希利尔儿童艺术史》的编写前提,就是让每个学习这门课程的孩子能尽可能保留艺术的天赋,并在艺术的探寻中发展自身的灵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介绍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时,希利尔不仅做到了风趣幽默,而且还把孩子的涂鸦、堆雪人与堂而皇之的绘画、雕塑联系起来,让孩子们认识到艺术其实就源于这种创造性的游戏之中。事实上,这本书也可以看作针对一般读者的艺术史入门书,它和其他两本书一样,能够让读者对艺术获得一种整体认知,从而为将来的艺术深造奠定扎实的基础。

希利尔之所以选择亲自编写历史、地理、艺术史课本,是因为他坚持认为,这三门课程是孩子一生人文素养的底蕴与基石: 历史是时间的纵深所在,地理是空间的广博所在,艺术可以安放孩子纯洁的心灵。 显然,希利尔独特的教育理念在这三本教材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正是这种理念,让它们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历久弥新,当仁不让地成为西方在家教育体系中最为推崇的一套经典教材和核心课本。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教育理念完全暗合了人文素养构建的基础和灵魂——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它所追求的是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套教材的价值是经久不衰和不可磨灭的,这也正是我们把它精心打造并重新奉献给中国读者的重要原因。

这套教材从初版问世以来经过了多次修订,我们选择翻译的这个版本,是爱德华·G. 休伊(Edward Greene Huey)于1951年修订的定本。与初版相比,这个版本有不少改动并增加了不少内容。初版的《希利尔儿童世界历史》只有79章,增补后扩展到了90章,其内容也从“一战”延伸到“二战”以后;初版的《希利尔儿童世界地理》只有68章,增补后扩展到了71章,并有结构上的调整;《希利尔儿童艺术史》也增补了“现代派画家”和“现代雕塑”等内容,从初版的80章扩展到了91章。在翻译过程中,我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文的全部内容和风格。此外,为了让小读者对书中内容有更直观的认知和感受,我们还在原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的图片,所有图片都对应文本中的某个知识点,并附有详细的图注和说明,以期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可以说,呈现在你面前的这个版本,无论是在内容的完整性和知识的精准性,还是在内容的丰富性和阅读的舒适性等方面,都到达了其他版本无法企及的高度。它不仅是权威修订的终极定本,更是你值得拥有的珍藏版本!

希望各位小读者能够切身感受到,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如果你能感受到书中的知识是有用的,而且是美好的和有趣的,那也就意味着你已经步入了知识的殿堂,开启了将让你受益终身的学习之旅。

那么最后,就祝你旅途愉快,好运相伴吧!


2014年10月8日于北京大慧寺 BCja189NhzPDvr8nobzvmGheYW7Pdl8Ez90wHEFwHMSYtaIrV7+iX+rd+5QpoGn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