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同他人交往,全都与爱和爱的缺失相关。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爱情的缺失,在许多人看来,这爱情无非就是男女“那种关系”罢了。这关系过去大概从未出现过问题,成问题的倒是另有原因。恰恰是人经过艰苦奋斗得来的“爱情自由”在摆脱宗教的规范、传统的角色分配、习俗的观念以及摆脱为繁衍后代而相爱的自然目的之后,在现代社会里却出现了问题:自由的爱情显得十分棘手,越来越直白地提出“为什么”和“为何目的”这类问题。在某个历史时期,“浪漫主义爱情”向人们许诺无限的幸福感并以此回答了爱情的意义问题,直到它自身在所期许的美好情感与未估计到的麻烦之间被碾成齑粉。它越来越陷于它不愿思索的有限性矛盾中。相爱者在浪漫爱情中寻求的“我的融合”与“我的自由”诉求——不能忍受限制——相冲突,每逢失败,受质疑的便是比爱情本身还要多得多的东西,包括与生活和世界的关系。于是,浪漫爱情在现代社会的进程中突变成一个巨型水母,它用看不见的丝状物将柔弱的生命缠绕、分解并吞食之。有些人出于宗教热情仍相信它;另一些人则对它彻底失望;还有一些人怀着毕竟曾经有过爱的伤感而妥协,满足于以下认识:爱的情感是成分复杂的鸡尾酒,当醉意消散,此酒也荡然无存。

除了别的原则,哲学也许对解释和消除爱情中遇到的困难有所帮助。正巧,哲学本身就是一种爱,字面上的意思是“爱智慧”,以智慧为取向。人从哲学里获取灵感,更彻底的理解、更周密的思考、更审慎的行动,更自觉的放弃,凡此种种无不渴求智慧。推究哲理就是停下来作思考,研究已有的经历,从中得出结论,为未来的经历做准备。思考中,一再更新的生活取向是自苏格拉底以来哲学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自康德以来启蒙运动的一个明确的诉求。推究哲理者都致力于更透彻理解事物的关联,以便在生活里对种种关联妥善处置。思考的取向能使人清醒地过日子,享受“生活的艺术”。纵然没有哪种生活一直是完全清醒的,但必然有一种生活善于利用生活中的“醒豁时刻”。

此书针对爱情的思考,其目的是对急迫的问题找到可用的、但几乎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答案:爱情为何如此困难、但又为何仍然活力不减?对爱情说出结论性的话,这样做也许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但思考的取向可帮助个体更清醒地放弃它,或重新觅到它,或重新营造它。柏拉图《申辩篇》这部最早论爱情的哲学著作记录苏格拉底一度忙碌研究之事:“做爱情的强者”,此书也想尽力为阐发苏格拉底这一思想作贡献。在苏格拉底时代尚被接受、但到了现代社会则遭拒斥的同性恋也将一并述及。本书凡谈及“他人”处,这“他人”既代表男性,也代表女性。“他人”的单数绝不排除被爱者是复数的“他人”;“他人”是复数时,施爱者大多只是既定的单数“他人”。

哲学之路乃思索之路,“思索”字面上与寻求“意义”和产生“意义”相关。这种必要性只有在下列条件下才进入人们的视域:当事物各种关联消失,从出现的空位中可以感觉到生活缺少哪些关联。凡“制造意义”的东西就是关联,但它们在客观性和定义上并不是简单的固定存在,而要不断地予以思考和阐释。采用哲学的“阐释”方式,让人感兴趣的不是随心所欲的阐释,而是可信的阐释,所谓可信,是因为这阐释是可以领悟的,令人信服的。当某种现象的价值和重要性被领悟之时,名叫“意义”的特殊意义就显示出来了。此书与爱情相关的哲学思索针对以下问题:到底什么是爱情?它如何产生?如何发生作用?对生活有何意义?渴望爱情有何意义?爱情并非只代表爱情本身,它具有整体文化和社会范围的意义:那么,生活中其他种种人际关系与爱情何干?爱情嵌在何种关系中?它在某种文化和社会的思想天空里何处安家?它被分派何种角色?人们如何从爱情中看出生活意义?或当爱情失败时,如何让自己不至于因生活无意义而陷入绝望?当思考和阐释摆脱流行的观点时,人们也会探询还有哪些爱情观念,为实现爱情需做哪些必不可少的改变?

思考和阐释的先决条件是要尽可能精确地观察。在通往智慧之路上,哲学成了训练注意力的学校,旨在尽可能专注地感知和描述疑难现象,毫不惧怕初始的纯朴天真。现象学的这种行为方式是用来领悟和重构爱情现象各个层面的,以便最终理解:什么东西作为真正爱情被发现了;当人相信发生了真正爱情还会发生什么;爱情怎么会、为何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既符合规律又违背规律;正如许多人所为,现象学以经历为出发点,并尽量使现象的各个方面显山露水。现象学也包括对经历的艺术“加工”,这“加工”积淀在电影、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和舞蹈作品里。现象学也重视对经历进行科学研究,顾及爱情现象的其他层面,诸如遗传学、后成论、生物学、生物化学、神经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历史学和神学等方面。附带的(非本质的)方面与本质的(核心的)方面同样重要,并不是要全部弄清某种情况下什么是本质的,什么是非本质的。重要的是既要观察现象的显性面又要观察其隐性面,以便从中得出结论:若爱情失败会发生什么?一种没有爱情的生活可能吗?没有困难的爱情可能吗?一种没有爱情麻烦的生活是更好的生活吗?为何还要相信爱情?人需要爱情吗?如需要,那又为何需要呢?

爱情只是个词而已,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如何理解它。初始的想法不确切,不清晰,只有在一个比词重要得多的概念中才能更清晰地领悟其轮廓,也就是一个词+x,即把经历、渴望、忧虑和观念放在一起详加考虑。哲学把内隐变成外显,它力图弄清这个概念,还赋予它新的特点。概念(拉丁文叫“分界标记”)是哲学工具,哲学在概念上花工夫,采用专业术语解决问题。理解就意味着更准确地领悟各种关联和意义,便于做某些改变。这工作的意义容易被忽略,然而概念属于人最内隐的核心,人在生活中不断受概念引导,比如受他的“自由”概念引导(“我的自由不容侵犯”)。概念作为交际工具不可舍弃,即便概念常常引起误解。因为人各不同,隐藏在相同词语中的概念也就不同。关于爱情,没有哪两个人会有相同的概念,然而双方恰恰以此为前提向对方有所期许,因各人概念不同之故,对方会觉得这期许颇为怪异。概念中没有什么东西会自然而然让人理解,所以要探寻这概念追溯的是什么经历、渴望、忧虑和观念,它到底有没有现实的内涵,是否变成了目的本身。在极端情况下应改变概念,以便更好地与经历契合,赋予其他观念以表达形式,开启新的经历前景。为了更好地应对爱情,爱情还可做怎样的理解呢?

同真实的东西打交道,寻求可能性的东西,哲学在通往智慧之路上终于抵达此点。从此点出发就可从关联中观察整体现象,即做综合观察,哲学开启整体观察的视野,在某时消除感知“瓶颈”——感知“瓶颈”在日常生活的无意识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这就要求扩大对所有爱情类型的观察,因为爱情现象大大超越了相爱者的爱情范围,还包括父母与孩子的爱,孩子之间的爱,祖孙之间的爱,狭义和广义的对朋友之爱,对同事之爱,甚至包括敌人在内的普世“博爱”。还有对动物、自然、物质或非物质事物之爱、对生命和世界之爱,对超验物的爱,这超验之爱对人类——即使不是对每个人——也很重要,比如爱宇宙爱上帝等。

在通往智慧之路上,局部或全部掌握、观察和领悟某个现象比如爱情现象的关键在于,为自己应对此现象而采取的态度找出原因,并予以周全思考。哲学对于这个论证过程大有裨益。它成了寻觅正确路径的向导,帮助思考一切赞成或反对某种选择的原因,保护优先选择权,不设定标准。人人都可自行选择,但更有意义的是用经过深思熟虑的、认定有说服力的理由做选择。他必须用自己的整个生命为后果担责。他可以独立思考,但比较聪明的是与他人一道思考,集思广益,以便有更大的把握。许多东西取决于尽量充分地为选择做论证,只有经过充分论证的东西才能经受住生活和爱情重重困难的考验而持久。为了理由充分,既可动用大脑,亦可动用情感。赞成或反对某些关系尤其是爱情关系,一般的理由很重要,特殊的理由也很重要。

做这一切到底为了什么?当人爱他人时,在生存各层面上难免产生诸多想法和关联;甚至对爱情的否定也会滋生潜在的想法,因爱情的缺失而产生对爱情的渴望;因恨而诅咒爱情;因失望而不想再理会爱情。“你们放弃爱情吧!”卡西米尔·马列维奇在革命前时代如是呼吁,还将此视为创造新文化的一个前提条件。倘若一种文化革新——前提是个体的革新——值得向往,那么就需要用爱情做思想的源泉。关键是重新找到爱情并予以新的创造。某种传统观念的失败正好是某种新观念的肇端,正如画家马列维奇在同旧艺术决裂时用黑色大板块论证一种新艺术一样。在爱情中,人们也应退回到以上这种理论,以图求变。凡在某种现实成问题的地方,参与编织现实的观念都难辞其咎。如果认为爱情根本就不可能,那又怎么办呢?这不应成为放弃爱情的理由。人类前进道路上铺满无望之事,但它们最后还是实现了。问题是不要把每种观念变成固定的意识。伴随浪漫主义爱情观念,亦即幸福的爱情观念所发生的情况就是如此,它对相爱者许诺会有永存的美好情感,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各“自我”心绪不佳,给对方造成阻碍。

倘若爱情保持原样,它就会被窒息。另一种使爱情鲜活起来的思想是“会呼吸的爱情”。求新地营造爱情无异于让爱情呼吸。当相爱者不仅关心和研究对方、也关心和研究自己、能在爱情的多层面上来回走动、以不同方式厚待对方时,爱情就会呼吸了(威廉·施密德:《善待自己:论与自己交往的艺术》,法兰克福,2004)。爱情在各种矛盾——它们给浪漫主义相爱者带来巨大疑难——之间必能呼吸:接近与疏离、喜与怒、欲与痛、销魂与乏味、非凡与平庸、感觉与习惯、可能性与现实性、渴望梦想中的世界与适应所发现的丑恶世界——身处丑恶世界,人们还不如在另一世界最小最平凡之事上花工夫。爱情一方面给清醒的现实主义留有活动余地,另一方面又不放弃那充溢丰富情感的浪漫主义,这样的爱情方能呼吸。纯然理智的爱情不会温暖任何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爱情回应了现代实用主义的冲击,并且努力挽救浪漫主义,但不是通过抗拒、而是通过接纳实用主义元素,以便更好地对付恼怒、平庸、背叛、争执、爱情破裂和其他挑战。

可呼吸的爱情是现代社会的象征,它表明更新的爱情艺术会成为许多人的生活艺术要素,包括所有的爱情类型和关系类型。爱情关系曾经由宗教、传统、习俗和人性的客观力量提供保障,现在则取决于彼此间怀有善意的主观力量了;另外,在自由这个条件下,维持较长时间的爱情几乎不大可能。只有经受住现代社会各种挑战,才会出现一种新的轻松的爱情,不必再费尽心力去思索和感知。归根结底,爱情的新创造、对爱情艺术的新论证是相爱者们自己的事,他们从各自条件出发,对这种特殊生存方式的可能性予以探询、考验和充分利用,又不必对勇于进行的试验负责。爱情哲学和生活艺术哲学可以给他们提供理论动力,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他们自身的实践创造,不断赋予爱情以新的面貌,不断续写爱情历史。 UumhjHjSRqHYIwaZRQHXZqV4gX5QCphlF09NIW+eAhOpyRN/EwsQCLmFxZdSh34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