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十分复杂,目前,比较受认同的观点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物因素、外部环境中的社会因素以及一些既有的心理因素共同影响着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

一、生物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生物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胎儿孕育和生理成熟等。

(一)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自然条件和可能性,如先天失明的儿童不可能拥有视力,大脑发育不全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远低于大脑发育正常的儿童。有关遗传素质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布沙尔(1990)的双生子研究是较好的例证。表2—1所示为分养与合养的同卵双生子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性,相似程度在表中用相关系数r来表示。相关系数越大,相似程度越高。在此,有这样一个逻辑假设:若个体的差异是由环境引起的,则在相同环境下成长的合养同卵双生子与分养同卵双生子相比,其个体特征应更相似。但是,实际结果并非如此。将分养同卵双生子每种特征的相关系数与合养同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相除,所得数值列在表的最后一列,这列数值表示两类同卵双生子在每种特征相似性上的差异。如果两个相关系数相同,则相除以后的结果是1;如果它们完全不同,则相除以后的结果会接近0。结果发现,两者在每种特征上的相关系数惊人地相似,即其比值大多接近于1,几乎没有低于0.8的,个别的甚至大于1。

表2—1 分养与合养的同卵双生子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性比较

资料来源: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布沙尔在评价了大量有关“先天—后天”的研究例证后作出总结,从整体上看,人格中40%的变异和智力中50%的变异都以遗传为基础。

林崇德(2006)对24对同卵双生子和24对异卵双生子的遗传效应在智力、学习能力、气质和性格上的差异进行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差异均显著和极显著,说明遗传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

有许多遗传因素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的例证。如唐氏综合征(也叫“先天愚”或“三色体病”),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会出现一例。由于在遗传的过程中,第21对染色体上多了一条染色体,导致儿童躯体和智力上的缺陷,唐氏综合征患者的子女的患病率比正常人高。再如苯丙酮尿症,每8000个新生儿中就会出现一例。由于在遗传的过程中,血液中缺乏一种分解苯丙氨酸的酶,导致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儿童严重的智力低下。该类患儿若发现早且及时按照特定食谱进餐,通常能达到中等智力水平和正常的生命周期。此外,对神经系统的微观研究也证明了遗传因素与某些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关系。比如,五羟色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与许多精神障碍有关(如焦虑症、情绪障碍、强迫症等)。对五羟色胺的研究发现,五羟色胺的水平受遗传因素影响,低水平五羟色胺与精神障碍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相关,焦虑和情绪障碍的易感性、暴力行为等都受其影响(孙建英,2005)。最新的研究表明,人体第7号和第15号染色体上来自父方的显性基因出现紊乱是引发孤独症的原因之一。

(二)胎儿孕育

胎儿孕育的阶段始于卵子的受精,终于分娩,整个孕期经历的时间约为9个月或38周。新生命在母体子宫内的时间按发展顺序可分为受精卵期(0~2周)、胚胎期(2~8周)和胎儿期(8~38周)。其中,胚胎期被认为是最引人注目的怀孕阶段。在胚胎期,每一个器官都有其形成的特定时期,若在特定时期因某种原因未能及时形成,以后将无法弥补,会造成器官发育的不完善。若孕妇在该阶段患风疹,会导致胎儿盲、聋、心脏缺陷以及智力落后等。由孕期风疹引起的大脑异常增加了胎儿成年期患严重精神病的风险,特别是精神分裂症。若孕妇情绪不佳引起强烈焦虑,可导致胎儿早产、流产、唇裂以及三岁前的焦躁、易怒等。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早产儿容易受到父母等周围人的过度保护,剥夺了他们应有的学习机会,使得其除生理上有一些不良表现外,还会有口吃、敏感、害羞、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长大后的社会适应比较消极和依赖。此外,母亲的自责心态也会加剧对孩子不良的养护态度。可见,对育龄女子孕期的保健教育十分有必要。表2—2列出了怀孕期间应该做的与不应该做的事。

表2—2 健康怀孕的应为与不应为

资料来源:[美]劳拉·E·贝克著,桑标等译:《婴儿、儿童和青少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对每一个胎儿而言,分娩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卡。一般而言,经由自然分娩的胎儿比难产或手术分娩者,更易于顺利适应崭新的环境。手术分娩所使用的麻醉药品会妨碍胎儿出生后的适应,使新生儿体重不易增加。分娩过程困难的胎儿,长大后较神经质或焦虑;过于仓促的分娩,会导致过早接触氧气,对新生儿智力发展也有不良影响。而顺利分娩且痛苦较少的母亲会以轻松愉快的态度对待子女。

(三)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程度,它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前提,使心理活动的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当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成熟时,适时的刺激就会引发相应的心理活动,并促使它发展。反之,如果机体尚未成熟,即使对它施加刺激,也不一定能生效。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提供了经典性的论断。

1929年,格塞尔选择双生子T和C作为被试。他首先对双生子T和C进行了行为基线的观察,确认他们的发展水平相当。在他们出生第48周时,对T进行爬楼梯、搭积木、肌肉协调和运用词汇等训练,而对C则不作训练。训练持续了6周,其间T比C更早地显示出某些技能。到了第53周,当C达到爬楼梯的成熟水平时,对他开始集中训练,发现只需要进行少量训练,C就赶上了T的熟练水平。进一步观察发现,55周时T和C的能力没有差别。这一实验表明,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成熟之前的学习和训练难有显著效果。

我国心理学家李惠桐在生理成熟与最佳学习期的研究中,发现“成熟早期”(指10%的儿童在自然条件下达到该项动作的年龄)进行训练优于“成熟中期”(指50%的儿童在自然条件下达到的年龄),“成熟中期”优于“成熟晚期”(指90%的儿童在自然条件下达到的年龄)。当然,“成熟晚期”的训练总比不学习、不训练要好。“成熟早期”是某项动作早期训练、学习的关键期,这一原则对于学习语言、训练适应性行为、个人—社会行为等都是适用的。

儿童机体的发育水平和速度存在着个体差异。一项研究表明,发育过于缓慢将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晚熟者更多地感到自己的不足,有较多的被拒绝感和依赖性;而早熟者则表现出独立、自信,在与人相处中能承担成人的角色。

二、社会因素

人类发展生态学家将整个社会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是在一个复杂的关系系统中发展着的,而这个系统受多层外界环境的影响,由此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布朗芬布伦纳将社会生态系统分为4个层次,由小到大分别是: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

环境最里层的是微系统,它包含儿童所处的直接环境中的活动和互动模式。布朗芬布伦纳强调,要在这一层次上理解儿童的发展,就应当谨记所有的关系都是双向的。即成人影响着儿童的反应,但儿童决定性的生物和社会的特性及生理属性、人格和能力也影响着成人的行为。

第二个层次是中系统,它涵盖家庭、学校、邻居、托儿所等微系统之间的联系。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如果微系统之间有较强的、积极的联系,发展可能实现最优化。相反,微系统间的非积极的联系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第三个层次是外系统,它由那些会影响儿童在直接环境中经历的社会环境所组成。这些社会环境可以是正式的,如父母的工作场所;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如父母的人际网络。

最外层的是宏系统,它包含文化价值观、规律、习俗和资源。宏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广阔的意识形态,它规定如何对待儿童,教给儿童什么以及儿童应该努力的目标,对儿童的需求所赋予的优先权影响着其在深层环境水平上得到的支持。

在这四个系统中,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微系统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它由家庭、幼儿园、社区等组成。为此,在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中,我们主要介绍家庭、幼儿园和社区。

(一)家庭

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是儿童长期生活的场所,也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庭环境中的家庭结构、父母的管教方式、家庭的物理环境、家庭的子女数量、电视、网络等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关系密切。

1.家庭的结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我国家庭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减少,核心家庭增加,也出现了少量的单亲家庭。家庭结构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离异的单亲家庭。

许多研究表明,离异家庭的儿童在智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情绪障碍、自我控制和问题行为方面,与完整家庭的儿童相比都存在显著差异(林崇德,1992;董奇等,1994)。

父母离婚之后,对儿童来说,有四种情境:

(1)父母不再结婚,儿童归属于父亲,如此就形成父亲之下的单亲教养环境。

(2)父母不再结婚,儿童归属于母亲,如此就形成母亲之下的单亲教养环境。

(3)父母再婚,儿童归属于父亲,如此就形成儿童家有继母、外有生母的情形。

(4)父母再婚,儿童归属于母亲,如此就形成儿童家有继父、外有生父的情形。

在四种情境下,儿童的命运将各不相同。父母离婚后不再婚者,常继续争执,且不惜拿儿童作为斗争的工具,使良好的单亲教养家庭环境难以形成;父母离婚后再婚者,生父母、继父母关系以及可能出现的同父(母)异母(父)同胞关系,使儿童难以妥善应对。有研究者分析发现,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而言,父母离婚事件本身并非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唯一因素,父母离婚后包括儿童在内的新建立家庭的生活环境的改善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当夫妻之间恩断义绝时,离婚未必对儿童不利;为维持夫妻名分而不离,也未必对儿童有利。离婚对男童的影响要大于女童,离婚对学前儿童的影响要大于其他年龄组儿童。母子亲情关系是儿童一生人际关系的基础,学前儿童在周岁前是人性发展的关键期,不论何种家庭,此阶段母亲最好停职在家;对就业的母亲,在家时间则应尽量与儿童相处,悉心养育儿童。

研究表明,来自两代人家庭的儿童在好奇心、坚持性、伙伴威望、人际关系及劳动态度上均优于来自三代人家庭的儿童。这主要与三代人家庭中祖(外祖)父母对儿童的溺爱等因素有关。第四军医大学的学者汪萍等对443例1~3岁隔代抚养的儿童和443例1~3岁父母抚养的儿童进行对照研究,发现前者在智力发展和适应社会能力上不如后者,认为隔代抚养对儿童心理行为发展有不良影响。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提到,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人,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人。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人,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2005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人,增幅达47.73%。五年间,学龄前留守儿童规模快速膨胀。调查显示,0~5岁的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中47.08%的父母外出,在这些儿童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占38.85%;有6.33%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还有1.9%的留守儿童单独居住;其余52.92%的留守儿童或父亲外出或母亲外出。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忙忙碌碌的父母的忽视。我国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数量庞大,家庭、社会都应特别关注这类儿童的成长、发展。

2.父母的管教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鲍伦德以学前儿童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多次到家庭访视并观察多个时机亲子互动情况。鲍伦德发现,所有父母对子女管教时,其言行特征或多或少都离不开四种向度:管束、冀望、教导、关爱。以父母们实际管教子女时在这四个向度上所表现的高低程度为标准,鲍伦德将大多数父母的管教方式分为以下三大类型:

(1)专制型父母。专制型父母管教方式的特征是,子女在家庭中的一切活动,悉由父母安排决定,子女只能无条件服从。有关行为标准的是非对错,也全由父母独裁判决,子女只能无条件遵守。子女行为如有偏差,父母径予惩罚,不必向子女解释理由。与前述四个向度核对,专制型父母在管束与冀望两个向度上居于高层,而在教导与关爱两个向度上则居低层。换言之,管而不教,严而苛刻,是专制型父母管教方式的主要特征。

(2)威信型父母。威信型父母管教方式的特征是,父母为子女所订规矩,非但合情合理,而且以身作则,能够说到做到。对行为规范之要求、对价值标准之解释前后一致,能使子女易知易行。亲子间遇有争执,父母不以独裁专断方式处理,而以说理方式,让子女表达意见,最后的决定让子女心悦诚服。与前述四个向度核对,威信型父母在管束、冀望、教导、关爱四个向度上均居高层。换言之,管之、望之、教之、爱之四者兼具,是威信型父母管教方式的特征。

(3)宽容型父母。宽容型父母管教方式的特征是,对孩子的行为表现,父母不刻意订立规范;对孩子的欲望与要求,父母也不刻意予以限制;在孩子的能力培养上,父母也不刻意要求标准,而改以接纳的态度,让孩子随其兴趣与个性自由发展。对生长在既需要方向又需要能力的现代社会的人来说,此种管教方式只顾眼前而不考虑未来,已不合时宜。与前述四个向度核对,宽容型父母的特征是,关爱有余,教导宽松,而管束与冀望则显然不足。

根据鲍伦德的研究与建议,在现今的社会里,威信型父母的管教方式是最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鲍伦德的建议,不只是理论,实际的调查研究已证实由威信型父母管教出来的儿童是同年龄儿童中最优秀的群体,能够培养出具有工具性能力的儿童。所谓工具性能力,是指儿童在对人、对事的行为上,较多表现出肯独立、负责任、尚勤奋、重成就等性格特征。

3.家庭的物理环境

派克(R.D.Parke,1980)把家庭环境分成两种变量:社会变量和物理变量。社会变量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成人(父母或其他人)儿童,成人兄弟姐妹儿童,他们间的影响是相互的。物理变量主要是指除人之外的物质条件及其组织和安排。对儿童发展影响较为密切的有玩具、书本、电视、房间布置和生活的条理性等。此外,还有不特指某样东西的背景刺激。如安静的家庭和喧闹的家庭,宽敞的家庭和拥挤的家庭,都会对儿童的心理有影响。不少研究已表明,如果儿童居住的地方噪音太多,不论是来自家庭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儿童既无法控制它,又无法回避它,往往与儿童早期认知发展和以后学业成绩呈负相关。父母本身不仅是儿童的社会刺激来源,也是物理环境的中介物,是儿童物理环境的提供者和组织者。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有很大部分是通过物理环境作用于儿童的间接影响,所以父母要十分重视家庭环境的组织。许多发展不良的学前儿童的家庭环境往往以无规律和不可预测性为特征。父母要为儿童创建一个安全、有序且充满吸引力,能引导儿童去探究、发现世界,并进入人际关系的家庭环境。

4.家庭的子女数量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家庭形态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家庭规模的日益小型化。首先,纵向来看,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核心家庭所占比例又有所增加。

一项调查研究呈现了独生子女家庭的好处与坏处,详见表2—3。

表2—3 独生子女家庭的好处和坏处

资料来源:[美]劳拉.E.贝克著,桑标等译:《婴儿、儿童和青少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在独生子女的核心家庭结构中,以往以父亲或家族中的长者为核心的形态转向了以孩子为核心的形态。父母在抚育子女上无法进行尝试和比较,缺少学习机会,手脚放不开,这种家庭结构还减少了父母对子女进行公平教育的机会。由于独生子女较早就获得了家庭的中心位置,享有了更多的权利,更容易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缺乏尊重他人和忍受压力的经验,不重视同伴关系,即使有所重视也不乏较强的“利己性”。这种家庭结构问题在孩子长大之前还不明显,对独生子女的打击通常来自以后(如在学校中),即当其不能在学习中成为关怀的中心时。

独生子女家庭是有一定风险的家庭,我国上百万失独家庭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从人口优化、家庭稳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子女过少(或过多)是不适宜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对于二胎的有条件放开,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一、二胎的间隔时间,美国的最佳生育间隔倡议(OptimalBirthSpacingInitiative,OBSI)建议最佳生育间隔为3~5年,更有利于母亲与孩子的存活和健康。随着二胎子女的降临,父母要关注大孩子(原先的独生子女)的心理感受,不要使大孩子觉得新生弟妹夺去了父母全部的爱,以免出现大孩子因“失宠”伤心恐慌而对父母、对新生弟妹的愤怒以及由此表现出的对弟妹的敌意行为和企图引起父母注意与关心的不适应行为,如吸吮指头、尿床、偏食、不听话、爱发脾气等。有研究发现,母子感情的亲密度与嫉情呈正相关,母亲应斟酌情况,在不损害子女心理健康的范围内,与子女保持适当距离,如此子女就不会过分依赖母亲,也不会因弟妹的来临而产生嫉情。而且,在母亲怀孕较明显时,父母就要开始使大孩子做迎接弟妹的心理准备。

5.家庭中大众传媒的享用

时代的发展使得大众传媒充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毋庸置疑,大众传媒中的电视、网络以其生动的画面配以语言、音乐的传播形式吸引着儿童的注意,开拓了儿童的视野、丰富了儿童的想象、激发了儿童的思维,有着传统教育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过分膨胀的信息资源有时也会变成一种心理负担。“遥控器宝宝”、“游戏沉迷儿童”的存在使得人们不能忽视大众传媒对儿童的消极影响。大众传媒中的一些媒体出于自身的商业目的,节目中不乏色情、暴力等违规内容;还有一些虽是合规的,但却是儿童不宜的内容。学前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自我控制力不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故大众传媒中的电视、网络的不良信息对他们的危害是极大的。即使是合适的节目内容,若不加时间控制,使儿童沉迷其中,其危害性同样值得警惕。单元房、独生子女本身已构成了儿童孤独的客观条件,“遥控器宝宝”、“游戏沉迷儿童”更增加了自我封闭的趋势,削弱了家庭中的互动关系,隔绝了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影响他们融入社会生活。因此,父母对电视、电脑中供儿童收看(听)、使用的内容要加以选择,应有利于儿童的成长,这是信息的性质要求。此外,对时间的控制也非常重要,电视并非不可看,网络并非不可上,关键是父母要引导儿童知道如何自控。不能自控,则施以他控,不可放任。

对儿童来说,“亲子共视”电视、电脑是最好的使用方式。在观赏过程中,父母可及时对不适当节目做出调整。同时,父母也可对一些节目辅以说明,使儿童明确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区别,明确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界限,逐步培养儿童正确的价值观,由此也可增加亲子间的良好互动。

(二)幼儿园

幼儿园是对学前儿童最早系统实施保育、教育的场所,接受幼儿园教育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幼儿园中的物质环境、课程、师生交往、同伴交往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1.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课程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包括幼儿园的建筑、活动场地、绿地、玩具等条件。罗斯在《新的学校建筑》一书中曾指出道德行为是教育的主要目的,道德教育以美感教育为必要前提,而美感教育则以美丽的事物为媒介。可见,在学校的物质环境中,学校建筑负有教育的使命。如果说教学是一种艺术,那学校应是一座大艺术馆,以达“境教”之目的。更应强调的是,幼儿园校舍建筑及附属设施建设要严格执行国家的设计规范、建筑规范、环保规范、安全规范等,在紧急情况出现时师生避险、疏散的需要尤应考虑周详。物质环境的创设为幼儿园总务行政的工作范畴,与此相应,幼儿园的教务行政应做好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工作,课程的结构蕴涵着人才培养规模的特有蓝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各省、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课程标准,提倡幼儿园编制园本课程,要反映幼儿的发展需要、反映幼儿所处地域的文化等。

2.幼儿园的教师

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幼儿行为问题越少,反之亦然。《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的要求是:

(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2)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4)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5)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心理学家兰·肯(RanKin)从心理卫生角度提出优秀教师应具备的条件有:

(1)喜欢儿童;

(2)自我调节良好,可为学生心理健康之表率;

(3)具有教育和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

(4)明了儿童成长与发展的途径,并能应用不同的技术了解儿童及儿童的需要;

(5)能鉴定有严重问题的学生,并知道在什么地方及如何使他们得到帮助。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而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出来。教师个性特征中更多受先天影响的气质因素对儿童的影响不可小视。

如果一位胆汁质的教师急躁或粗暴地对待儿童,那么儿童不但立即会感到恐惧,而且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容易染上消化道疾病或其他代谢失调,甚至会患风湿病或相关的疾病。

如果一位黏液质的教师纵容他的气质,则儿童会因为缺乏来自教师的反应而饱受精神窒息之苦,因为教师习以为常的冷漠阻止了儿童思想和感情的自由交流。当儿童长大以后,他可能会因此而患上神经错乱症。

如果一位抑郁质的教师通过可谓阴冷的感情生活来影响所教的儿童,儿童无法自由地表达情感并得到相应的反应,而是被迫压抑或隐藏热情。在后来的生活中,他可能会患上呼吸和血液循环不规则的症状或心脏不适或连带症状。

如果一位多血质的教师表现出典型的特征,那么儿童在短期内的问题可能是无所适从和无方向感,以及缺乏在教育层面和个人层面上的指导,而长期的问题可能会是出现倦怠、缺乏热情、缺乏意志力和在面对困难时缺乏坚持不懈的品质。

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施动者,影响着儿童的发展,教师又是受动者,儿童的气质也对教师起着某种强化作用。

3.幼儿园的同伴

儿童实际上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包括父母、教师等人在内的成人世界,另一个就是同伴世界。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在学前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给儿童找到友好相处、共同游戏的同伴比让他孤零零地坐拥一屋子的玩具更重要。首先,同伴交往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其次,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再次,同伴交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及尊重的需要。最后,同伴交往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

在婴儿期,儿童的社会交往非常有限。进入幼儿园以后,儿童开始主动寻求同伴,喜欢与同伴共同参与一些活动。3~4岁的儿童,其依恋同伴的强度及与同伴建立起友谊的数量有显著增长。儿童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喜爱共同的活动或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所以很容易建立,也很容易破裂。成人尤其是父母、教师,一定要珍惜儿童的同伴关系,不要轻易否决儿童所交的朋友,不妨先听听他为什么交这个朋友,再提出自己作为旁观者的感想供儿童参考,这才是避免儿童“结交坏朋友,失去好朋友”的正确做法。

4.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幼儿园和家庭是儿童生活与活动的两大环境,因此,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了影响儿童身心发育的一种生态环境。幼儿园和家庭要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在对儿童的教育原则上保持高度一致,对儿童提出适宜的发展要求与学习任务,这将有益于儿童行为的统一和人格的完整。相反,如果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方式和要求等方面缺少协同、相互脱节,甚至各行其道,两方面教育的作用就会彼此牵制或者相互抵消。这样可能会使儿童无所适从,使他们难以获得健全的发展。

(三)社区

整个社会就是由或大或小的社区组成,任何一个社区都是规模不等的具体小社会,是整个社会一定的缩影。3~6岁的学前儿童多数进入幼儿园,由幼儿园承担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当前的早教机构分布不均(中小城市偏少,农村多为盲区),保教水平不一,缺乏规范管理,使得学前儿童中0~3岁的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社区有了新的期待和要求。

社区资源条件的好坏对贫富家庭的影响不完全一致。一般认为,居住在贫民区的家庭贫困儿童,与迁居到资源相对丰富的社区的家庭贫困儿童相比,后者在身心健康等方面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富裕家庭儿童相比,社区资源较为丰富对贫困家庭儿童的影响更大,因为富裕家庭可以选择本社区以外的较远社区的优质资源。

在确保社区禁止兜售不洁食品、劣质玩具、非法出版物的基础上,在进一步丰富社区配套资源时,要重视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人们的健康心理,从而达到预防身心疾病的目的。解决社会公共安全卫生问题,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区。

2012年12月2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二十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指导、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创建有益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社区环境。乡镇卫生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指导、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供技术指导。第六十七条规定:师范院校应当为学生开设精神卫生课程;医学院校应当为非精神医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精神卫生课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培训,应当有精神卫生的内容,并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三、心理因素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主要有需要、气质和自我意识等。

(一)需要

需要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心理因素中最重要、最积极的因素。需要是个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是个体活动的内在动力。任何需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产生的,是对一定客观现实的反映。在儿童主体和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由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引起的新的需要与儿童已有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新的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斗争形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需要是不断发展的,得到满足的需要产生新的需要。合理的需要若不能得到适当的满足,新的更高的需要将不能产生,儿童心理发展受阻,心理健康问题也将随之呈现。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得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得越晚。

对学前儿童来说,最重要的是满足1~4层的需要,否则就难以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了让儿童自发地产生努力做某事的愿望,父母和教师应检查儿童前四个层次的需要是否得到了较好的满足。生理的需要主要是满足儿童饮食、睡眠等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最基本的需要。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低血糖,从而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容易使儿童陷入一种亢奋状态并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坐立不安等症状;而高质量的睡眠对刺激提高自我控制力的物质分泌很有帮助。生理的需要在一切需要中是最优先的。安全的需要主要是满足儿童免于威胁、伤害、痛苦的需要。婴儿出生以后,除了明显地表现出对生理需要的追求外,也以一种较原始的方式显示出对安全的需要。对于那些“令人头疼的儿童”,他们反复出现的不当言行引起父母不断的打骂,父母这些带有“管教”性质的虐待,可能会给儿童带来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归属与爱的需要会因为儿童被家庭、幼儿园接纳以及和身边的人构建和谐的关系而得到满足。当儿童怀疑这些需要未被满足时,就可能产生焦虑的体验。父母和教师要认真听儿童讲话,经常和儿童沟通,注意儿童发生的细微变化,使儿童感受到父母和教师关注自己、关心自己。自尊需要的满足主要通过父母和教师对儿童的肯定评价,使儿童能够对自己作出肯定的评价。父母和教师要发现并放大儿童的优点及长处,减少对儿童有负面影响的言行,使儿童不仅喜欢自己的优点及长处,也能接纳自己的缺点与短处。培养儿童的自尊有利于他们应对将来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失败。

需要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如动机、兴趣、理想等。其中,动机与需要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朝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在动力,满足需要是产生动机的基础和前提。个体在有目的的行动中,若针对一个或数个目标存在着两个以上相互排斥的动机或不能全部予以满足的动机,就会产生动机冲突。动机冲突主要有四种类型: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动机冲突在学前儿童身上也时有发生,如儿童刚买了一件十分喜欢的玩具,他既想与小朋友一起分享,但又担心别人弄坏玩具,此时即处在趋避冲突之中。此类动机冲突处理还比较容易,而有些复杂的动机冲突若不能及时解决,给儿童的心理健康会带来威胁。

(二)气质

气质是指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组合。气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具有较突出的生物性和稳定性。儿童出生之后就表现出这种先天的气质差别。

托马斯和切斯等人在对婴儿进行大量追踪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其确立的气质九维度标准(见表2—4),将婴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三种: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表2—4 托马斯和切斯划分婴儿气质类型的主要维度

1.容易型

这一类婴儿较多,约占研究对象的40%。这类婴儿的生理功能规律性强,易接受新事物和陌生人,情绪多为积极性,反应中等,适应快,易抚养,容易受到父母最大的关怀和喜爱,将来不易出现行为问题。

2.困难型

这一类婴儿人数较少,约占研究对象的10%。这类婴儿生理功能不规律,对新事物和陌生人退缩,情绪烦躁易怒,常大声哭闹,适应慢,较难抚养,在养育过程中容易使亲子关系疏远,易出现行为问题。

3.迟缓型

这一类婴儿人数不多,约占研究对象的15%。这类婴儿不像困难型婴儿那样常大声哭闹,对新事物和陌生人的最初反应是退缩,适应慢,反应强度低,出现消极情绪多。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对新事物缓慢地发生兴趣,在新环境中能逐渐地活跃起来。这类婴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父母抚爱和教育情况的不同而发生分化。

以上三种类型涵盖了约65%的婴儿,另有35%的婴儿往往具有上述两种或三种气质类型的混合特点,称为中间型。

儿童的这些先天的气质类型的差异会直接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而影响亲子关系,最终影响儿童的行为发展。杨丽珠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儿童气质的不同方面在影响母亲教养方式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发挥积极影响,有的是消极影响。

影响母亲教养方式的积极气质因素包括:积极乐观的心境、较高的适应性和较高的注意持久性。影响母亲教养方式的消极气质因素包括:高活动水平、高趋向性、高反应强度、高注意分散度和低适应性等。高活动水平容易引发母亲采取放任性教养方式,高趋向性容易引发母亲采取专制性教养方式。

由于儿童的气质对母亲的教养方式有直接影响,因此,母亲应正确对待母子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避免儿童气质对母亲教养方式的消极影响,在相互作用中发挥主导作用,自觉调节自身的情绪,从儿童的实际出发,选择有效的教养方式,促进儿童气质的良好发展。

另一类气质类型的划分为传统的气质类型的划分: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除了这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外,还有部分属混合气质。其中,四种典型的气质类型占一半多。奥地利社会哲学家鲁道夫·斯坦纳认为,儿童极端单一气质类型会带来一些危险后果,见表2—5。

表2—5 儿童极端单一气质类型会带来的危险后果

四种气质类型中更容易带来不良后果的是胆汁质和抑郁质。胆汁质儿童的极端化发展可能与一些更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的行为有关;而抑郁质在极不稳定的情况下易发生紧张、胆怯、抑郁、强迫等具有神经症焦虑的倾向的障碍。

就气质类型而言,并无好坏之分,但每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如胆汁质倾向于大胆、坦率、热情,但又有些粗心、莽撞和刚愎自用;多血质活泼开朗、机敏灵活,但往往不够踏实、心思多变;黏液质比较稳定、踏实、有耐心,但不够活泼、比较固执、迟缓;抑郁质细致、谨慎、多思多想,但怯懦、孤僻、易退缩。教师和父母要巧妙地利用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

鲁道夫·斯坦纳特别强调,教师应当顺应儿童的基本气质,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反其道而行之。他指出,如果促使儿童发展其相反的素质,则效果必然是比无用还要坏,这里所说的相反素质是指不自然的、不是其本身素质的表现。任何使儿童产生“平衡的”个性的企图都是无效的,而且肯定是有害的。他建议把班上的儿童按照不同的气质分成几个组,并且用适当的方式来对待每个组,这样对整个班级、儿童和教师都会十分有利。如胆汁质的儿童在周围儿童吵吵嚷嚷的行为中感到厌倦了,因而倾向于安静下来;抑郁质的儿童处在静默沉思中,最终会发现他们这一伙人太疲倦了,因而会振作起来并开始注意他们周围所发生的事情。把气质相似的儿童归入同一组,儿童的气质倾向并非像预料的那样会加强或突出,反而会趋向减弱和缓和。

(三)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具体来说,自我意识是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的反映。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不能获得发展,那么个性的发展就难以实现。同时,自我意识也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种成分构成。自我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自我体验包括自尊感、自信感和成败感等;自我监控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等。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认识与评价和自我控制两方面。

1.自我认识与评价

儿童在2、3岁时,开始掌握“我”这个词,意识到自己是各种心理和行动的主体,这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在这一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会向父母的好意安排挑战,对父母的帮助、指导或阻止等会用“不”来反抗,儿童进入了第一个反抗期。研究表明,经过了反抗期的儿童,成人以后自主性强;而那些未经历反抗期的儿童,在成人以后表现出自主性和主动性缺乏的倾向。父母或教师不能因为受此烦扰而企求儿童没有反抗期。如果在特定阶段儿童没有表现出反抗行为,多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或是过于严厉,抑制了儿童自主的欲望;或是过于宠爱,有求必应,剥夺了儿童自我发展的机会。

在儿童形成自我概念的过程中,性别认知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儿童要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知道自己的性别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2岁时,儿童能说出自己的性别;5岁左右,儿童能够把某些特定的人格特点与性别联系在一起,如男孩应该勇敢,女孩应该文静。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给孩子起名、买衣服和玩具、与孩子玩游戏和谈话等,都在传递着社会对不同性别儿童的期望和标准。男孩与女孩相比,会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如人们普遍鄙视男孩的“娘娘腔”而不太在意女孩成为“假小子”。不要对儿童说任何混淆性别意识的话,如“这个男孩长得很秀气,像个女孩”或“这个女孩长得像个男孩”等,虽然言者无心,但儿童听多了会怀疑自己究竟是男孩还是女孩,对性别意识有扭曲作用,还可能引起有偏差的性行为,如同性恋等。

幼儿园阶段的儿童虽然已开始评价自我和他人,但由于尚未掌握准确的标准,没有足够的识别和判断能力,他们对许多事情的评价都是唯成人的意见是从,因此,教师和家长对儿童的评价要慎重,千万不要以为儿童年幼而妄言。儿童的自我评价可以分为三类:适当的评价、过高的评价和过低的评价。自我评价适当的儿童是积极、富有朝气、机智和好与人交往的;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很容易形成过分自信、高傲、势利眼、不讲策略和难以相处等性格特征;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很容易形成自卑、退缩和不合群等性格特征。对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父母和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关注。首先,父母和教师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上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其次,教育儿童同伴对他们采取友善、热情的态度,消除其紧张情绪和不安心理,同时要让他们从同伴和集体的评价中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最后,鼓励他们大胆和别人交往,同时在交往的技能、技巧上给予具体指导,帮助其取得成功,逐步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2.自我控制

在自我控制方面,由于学前儿童大脑皮质兴奋机制相对抑制机制占有较大优势,其自我控制处于较低水平。4~5岁是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应重视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度。自我控制度适宜的儿童的特点是“管得住,放得开”,能随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控制程度,有较强的灵活性,已养成等待和忍耐的习惯,这类儿童也称为弹性儿童;而自我控制度过低的儿童则无法延迟满足,易分心,易冲动,情绪表现有自发性,人际交往有攻击性;自我控制度过高的儿童没有主见,不分心,兴趣狭窄、刻板,对新环境缺乏探究兴趣,很少或不愿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绪,有很强的抑制性和一致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个体在婴儿期的发展重点是自我与非自我界限的建立,以及自我与其他物体间关系的觉察;在幼儿期的发展重点是自我控制与环境控制,帮助儿童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增强儿童自我控制的能力。

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进程主要依赖于个体的遗传素质,但变幻不定的环境因素却不停地影响着其身心发展,而且在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中,不同因素对不同时期的儿童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没有人可以对一个正常个体未来的健康状态作出有保证的预言,教育者在实施教育行为时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综合分析。

小资料
爸爸如何与孩子玩游戏

和孩子玩游戏可不是妈妈的专利哦!大多数的爸爸真的很喜欢和孩子在一起,但是他们私下常会抱怨:“我真是伤透了脑筋——等到他会丢球的时候,玩些两人同乐的运动还算简单,但是现在他还是个婴儿,我能和他玩些什么呢?”

以下我们就提供一些小秘诀,帮助爸爸和0~1岁的孩子玩在一起。

0~3个月

发育特征:孩子在出生的前几个月,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他对不移动的物体会很快就失去兴趣。

1.和孩子说话,唱歌给他听

若孩子比较喜欢妈妈的声音,爸爸也别心灰意冷,孩子通常比较喜欢音调较高的女性声音,特别是自己妈妈的声音。女性对孩子说话会变化尾音,加入一些持续的渐强与渐弱以及夸张的声音;但是,爸爸说话的音调较低,尾音也较少有变化,孩子往往觉得爸爸的声音比妈妈的声音“安静”。

我的儿子一岁之前,每天我都会和他进行一段特殊的散步兼歌唱时间:

(1)我抱着他,让他的头靠着我的下颚,等他再大一些,则让他靠着我的肩膀。

(2)我们一起散步10到15分钟,我唱歌给他听。

(3)几次后,我就发现孩子对某些曲子比较感兴趣,记得要把它们记下来,重复给孩子听,次数越多越好,孩子往往会比较喜欢一些自创的歌曲。

2.一起洗澡

准备一缸水温适中的水,和孩子共浴。让孩子躺在你的胸前,身体一半泡在水里,一半露出水面,你也可以搓搓孩子的身体,把水泼在他的四肢和身体上,他还可以学会玩水,享受水带给他的舒适。要对付一个吵闹不休的婴儿,在睡觉前和他共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3~6个月

发育特征:孩子在三个月后,会开始喜欢玩自己的手,这个阶段是孩子伸展自己、碰触他人的阶段。

1.拉扯游戏

孩子三个月大后,和他玩游戏就容易多了,因为从这时起,孩子会做的动作多了,而且这些动作更有目的性,好像在动作中加了更多的思考。在出生后前三个月内,孩子的肌肉比较紧张,手脚会朝自己的身体弯曲;三个月大后,他开始喜欢玩自己的手,喜欢玩爸爸的胡须、头发和眼镜,也会不停地碰触你的脸部、鼻子和耳朵。

给孩子一个手环或类似手环的圆环,他就可以做很多游戏了。我很喜欢和我的儿子玩拉扯的游戏。孩子月龄越大,他抓手环的力度也会越来越大,这时候就得增加取回手环的难度。

孩子睁大眼睛与张开手臂时,表示他渴望和你一起玩。当孩子非常兴奋或对某件事感兴趣时,他就会把手臂张开或抬高。你会感到他正用手传递给你“来吧!”的讯息,这是他的游戏邀约。由孩子主动提出的游戏,往往更具学习效益,也容易维持较长的时间,这可是游戏的重大原则。

2.积木游戏

孩子5~6个月大时,会发展出伸手和抓东西的技巧,这时便可以开始让他玩积木。试试下面的方法,来延长孩子玩积木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1)把孩子放在一张紧挨着桌面的高椅上,在他伸手可及的范围内铺上一条毛巾或桌布。

(2)上面放三块长宽高皆一寸的正方形积木,你可以选用黑白相间或色彩对比强烈的积木。

(3)爸爸站在桌子的一端,请妈妈或家人站在桌子的另一端,将桌布或毛巾来回拉动,在孩子面前慢慢地移动积木。

(4)孩子会觉得这些移动的物体很有趣,而伸出他胖胖的小手来抓取这些移动的积木。他直接命中目标的几率,会令你大吃一惊呢!

6~9个月

发育特征: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发展出一个主要技巧——爬行(所谓“七坐八爬”)。这个技巧能让亲子间进行更多有趣的游戏。

1.爬到爸爸的身上

孩子6~9个月大时,开始学会爬。你可以躺在地板上,把孩子放在身体的一侧,然后在另一侧摇动一个吸引他的玩具,鼓励孩子从你的身上爬过去拿玩具。他很快就会觉得在爸爸身上爬来爬去很有趣。等到8~9个月大时,孩子就会爬到一半停下来坐在爸爸的肚皮上。你可以用肚皮把孩子弹上弹下,让他高兴得咯咯笑。

2.和孩子一起爬

趴在地板上,把孩子放在旁边,和他一起爬行。你会发现,用这种方式,孩子的爬行动作往往最快速、最平衡。这样一来,不但能让孩子发展出移位技巧,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练习。

3.和孩子进行“拿玩具游戏”

将一个对孩子颇具吸引力的玩具放在一段距离之外,鼓励他自己爬过来拿;放玩具的距离可以逐渐拉大。假如孩子想要一个远在几米外的玩具,他必须学会灵活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才能拿到玩具。

9~12个月

发育特征:这个阶段的孩子会主动找你玩,在你走进家门时,他会朝你爬过来,抓着你的裤脚努力站起来。

孩子这时已经能够移动自如,也能做更多的动作。大部分的孩子从9个月开始就不会那么黏妈妈,他们越来越喜欢和爸爸在一起,这种倾向也会激起爸爸对孩子的兴趣。

1.和孩子玩藏玩具的游戏

在孩子的初期发展阶段,他不会记得视线之外的事物,所以假如你把玩具藏在手里,孩子会觉得玩具不见了。到了9~12个月大时,孩子会发展出“物体恒在”的智能,也就是说,即使东西现在不在视线之内,他也会记得看过的东西。这时,你就可以和孩子玩“藏玩具”的游戏了:在孩子面前把一件他喜欢的玩具藏在一只手里,然后把双手都放在背后,再把双手伸到前面来,玩具仍藏在同一只手里。

先和孩子玩一些简单的游戏,再慢慢增加游戏的复杂度(例如:让孩子看到你将玩具藏在棉被中,再让孩子去找),这可让你了解孩子心智发展的程度以及现在的能力。

2.玩球

孩子很喜欢捡球与丢球的动作。你要选择一个手掌大小、轻一点的小塑胶球,比如乒乓球。乒乓球从硬质地板弹回会发出声响,而且它弹跳的速度很快。先对孩子讲解游戏规则,比如让孩子把球捡起来丢给爸爸。爸爸先下“捡球”的命令,等孩子拿到球后,再告诉他“把球丢给爸爸”。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无法同时理解两个指令,得分开说。

3.玩配合动作的游戏

孩子喜欢模仿并回应伴随动作的有趣词句,比如“拍手”游戏后,当你在不动双手的情况下说出“拍手”,孩子通常会知道字眼的暗示,开始拍手,你就好像触动了早已储存在他脑海中的记忆模式。然后,你就得加入这个游戏来强化他的动作。

当孩子对游戏不感兴趣后,可别以为孩子对你也不感兴趣了。一岁大的孩子的平均注意力集中时间不超过一分钟,他很快就会想换另一种游戏玩玩。你也可以利用上述这些游戏来测试孩子是否有发展迟缓的情况。

资料来源:罗家英主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说明了0~6岁的婴幼儿在动作发展、语言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人际交往和人格发展方面表现出的特点,以此反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此外,本章还揭示了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三大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知识结构图
关键概念

学前儿童动作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 学前儿童情感发展

学前儿童人际交往 学前儿童人格发展

生物因素 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

讨论及思考题

1.你认为哪些时期是学前儿童动作发展、语言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人际交往和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

2.幼儿园应该如何与家庭配合,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实施有效的影响?

3.请谈谈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心理的不同发展特点。

4.根据在幼儿园的实习或工作情况,谈谈学前儿童在生活、学习、游戏等活动中表现出的不良心理和行为。

案例分析

新学期到了,带班的李老师发现,所在班级的小朋友团团爱洗手,每次洗手的时候他的时间都比其他小朋友稍长些。于是,她就对同班的另一位老师说:“团团这孩子爱洗手,一定是有洁癖。”说这话时,团团也在旁边。回家后,团团看到妈妈正在洗手,就对妈妈说:“妈妈,你有洁癖。”团团的妈妈听了这话,疑惑地说:“你听谁说的?”团团回答说:“老师说我爱洗手有洁癖,那妈妈也有洁癖。”团团的妈妈听了感到很奇怪,难道爱洗手就是有洁癖吗?虽然她觉得不太可能,但也不敢确定,就带着团团去专门的心理机构进行了咨询。经过诊断,没有发现团团有洁癖的迹象。医生告诉她,仅通过洗手的时间稍长些是无法判断孩子是否有洁癖的,团团的妈妈这才放心。不过,她也很生气,为什么老师说出这么不负责任的话呢?于是,她到幼儿园找到了李老师。李老师听了团团妈妈的叙述后,十分不安,很抱歉地说道:“团团妈妈,真是对不起。我近期正在看一本与儿童心理健康有关的书,看到团团的动作,就与书中某个描述洁癖的片段联系了起来,顺口就说团团有洁癖,没想到会给您和孩子带来这么多的麻烦,我以后一定注意。”事情总算在友好的气氛中得以解决。

根据案例,试分析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并针对幼儿教师提出你的教育建议。

参考文献

[1][美]劳拉·E·贝克著.婴儿、儿童和青少年.桑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日]高山惠子著.儿童教养难题家园互动解决方案.张洁,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3][英]吉尔伯特·蔡尔兹著.做适合人的教育:斯坦纳教育理论和实践.王荣亨,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

[4][美]赫根汉著.人格心理学导论.何瑾,译.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

[5]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6]罗家英主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7]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8]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朱敬先著.健康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0]刘金花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1]刘云艳著.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12]李季湄,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3]王振宇主编.心理学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4]王萍主编.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及矫正.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5]傅宏著.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16]顾荣芳著.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第3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17]姚梅林,郭芳芳主编.幼儿教育心理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8]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局.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2008. wVEKyTSucamL0DIDZWV4yIOEYC9ckyWyDJKZXNc4OC4TKLp6vpO5pua0cAkT3BI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