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小故事。
阳春三月,春花烂漫,众心理医生结伴出游,正于桃花林中流连忘返,忽见前方黄沙漫漫,原来是一群饿狗飞奔而来。若是寻常人等,估计早已闻风丧胆,然而这不是一群普通人,只见厌恶疗法治疗师首先发话:“给我拿根大点的电棒来!谁咬人就电谁,让它在咬人的时候感觉很难受,这样它就会放弃咬人的恶习了。”众狗愕然,止步。
精神分析学派的催眠治疗师接着说:“你们很紧张吧,不要紧张。现在跟我念:‘汪——汪——汪——’,很好……注意你们嘴部放松的感觉,‘汪——放松——’。”众狗昏然欲睡。
系统脱敏治疗师有条不紊地说:“看来你们都已经学会放松技巧,现在你们想一下,这里有十个人,你们先把人从最愿意咬到最不愿意咬依次排列出来……”众狗望天苦思。
精神分析师开始解释狗的咬人行为:“其实,你们并不想咬人,只是因为你们的口欲期没有发展好,造成了口欲期的固着,只是想发泄俄狄浦斯期的攻击冲动,所以才用咬人来释放你们的焦虑,造成你们阉割焦虑的不是我们,是你们的狗爸爸妈妈没有抚养好你们,现在你们对我们出现了负性移情,你们的防御机制是转移、投射、否认……总之,你们童年有创伤。”众狗潸然泪下。
求助者中心治疗师见此情景,不由眼圈一红,说:“别哭了,我能感觉到此时此刻的悲伤、难过,我也有你们这样的感受,实际上,人性和狗性是相通的。你们不要这样迷茫地看着我,我不想告诉你们怎样做,我相信,人有选择自己行动的自由。啊,错了,是狗。狗也有让自己人格——狗格——走向健康的能力。相信我,没错的。”众狗号啕大哭。
合理情绪治疗师待众狗情绪稍稳定之后,接着说:“狗朋友们,你们之所以咬人,并不是因为喜欢咬人,而是由于你们的不合理信念,认为人和狗是天敌,这是一种绝对化的错误观念,其实世事无绝对,人和狗也是可以做朋友的……”众狗陷入沉默。
上面故事中几位治疗师的一番话语在调侃中较准确地阐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关心理治疗的核心思想,这些主要心理学流派的观点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节主要介绍这四大心理学流派的主要观点。
精神分析理论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896年创立。弗洛伊德为古典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埃里克森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下面主要介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理论以及精神分析治疗法。
1.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本我是人格结构的基础,是人格中一个永存的成分,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我的活动,追求生物本能欲望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它要求毫无掩盖与毫无约束地寻找直接的肉体快感,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则要求立即吃奶,而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如果欲望的满足受阻或被迟误,就会出现烦恼和焦虑。本我为人格的活动提供能量,这种能量称为力比多,它源自人的生的本能。
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我,是个体出生之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分化发展而产生的。自我感知外界刺激,了解周围环境,储存从外界获得的经验,从而具备了应对现实的功能。弗洛伊德曾把自我和本我的关系比作骑马的人和他的马之间的关系。自我介乎本我与超我之间,按照“现实原则”活动,对本我的冲动和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和调节的作用。
超我是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超我有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是自我理想,另一个是良心。超我代表着人格结构的道德部分,其活动遵循“道德原则”。从个体发展来看,超我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超我一旦形成,自我就要同时协调本我、超我和现实三方面的要求。为此,自我就成为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也是本我与超我之间的调节者。即在考虑满足本我本能冲动和欲望的时候,不但要考虑外界环境是否允许,还要考虑超我是否认可。
弗洛伊德还将人格结构分为两个意识层面,即潜意识(无意识)层面和意识层面。居上层者为意识层面,其中包括自我与超我;居下层者为潜意识层面,本我处于其中。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中的意识部分比作冰山露在海面上的小小山尖,而潜意识则是海面下看不见的冰山的巨大部分。
2.人格动力
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自我是调节者,通过自我调节,使人格各部分之间、人格与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实现人格的整合和统一。一个人的行动实际上是这三个“我”
互相作用的动力过程。由于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功能不同、目的不一,人格内部会产生一些矛盾冲突,形成一定的焦虑。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的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维持人格的整合统一,自我发展了一些防御机制,主要包括:
(1)压抑:指个体将可能不被超我所容的欲念,从意识层面抑制到潜意识层面中,以避免冲突的发生。
(2)转移:指需求无法直接获得满足时,转移对象,以间接方式得到满足。
(3)升华:指将不为社会认可的欲念,改变为表现出符合社会标准的行为。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写的就是恋爱不成的强烈痛苦之转化。
(4)退化作用:指个体将自己的行为改为以较幼稚的方式表现,借此暂时获得安全以消除焦虑的痛苦。
(5)投射作用:指将自己不为社会认可的欲念加诸别人,借此减少自己因该问题而产生的焦虑。“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即为一例。
(6)反向作用:指表现出与其内心隐藏的欲念相反的行为,借以减少因欲念存在而产生的焦虑。如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对异性充满倾慕的少男少女有时却表现出相互间的敌意。
(7)合理化作用:指以较为合适的理由,代替个人心中的真实理由,借以缓解尴尬。“酸葡萄”和“甜柠檬”都是一种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
3.人格发展
弗洛伊德理论的发展观点是动力观点的延伸,即对心理动力的动态描述。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中的“无意识”冲动和性欲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总要通过身体的不同部位或区域得到满足并获得快感。而在不同部位获得快感的过程,就构成了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总离不开性的观念,故他的人格发展阶段又被称为心理性欲阶段。见表1—1。
表1—1-1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阶段
资料来源:[美]劳拉·E·贝克著,桑标等译:《婴儿、儿童和青少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弗洛伊德认为,人一生的人格发展,以6岁之前的三个时期为基础。在这三个时期中,基本需求中性欲力的满足是以后发展顺利与否的关键。弗洛伊德十分重视早期经验和教育对于人格发展的影响。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要经历从出生到晚年的一系列阶段,而每个阶段都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问题。根据人一生中出现的心理社会问题,他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是否能够顺利解决心理冲突,将决定每个阶段的发展结果是健康的还是适应不良的。表1—2所示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阶段。
表1—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阶段
资料来源:[美]劳拉·E·贝克著,桑标等译:《婴儿、儿童和青少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在个体一生的发展过程中,埃里克森重视社会、教育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就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提出了具体的任务,倡导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避免形成消极的人格品质。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一切心理异常或精神疾病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由于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自我、超我彼此不和造成心理冲突长期不能纾解,压抑在潜意识中长期累积而形成;二是由于幼年时各个心理性欲阶段发展不顺利所形成的痛苦经历。精神分析治疗法的主要目的就是经由自由联想,将当事人压抑在内心深处的冲突和痛苦释放出来,通过心理分析等,使当事人彻底领悟自己以往行为之所以异样的原因。精神分析治疗法一般有以下五个步骤。
1.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指分析者使当事人在毫无拘束的情境下,尽情说出心中所想到的一切,无论是痛苦的或是快乐的经验,无论是富于逻辑的或是荒诞不经的观念。当事人通常躺在躺椅上,分析者则坐在其后。分析者对当事人所说的一切暂时不予评价,悉心接纳,且边听边记。自由联想过程本身已具有治疗的作用,是精神分析治疗的第一步。
2.梦的分析
在自由联想时,当事人可能会提到做梦的经历,这对于精神分析治疗而言是一项重要的资料。所谓梦的分析,就是分析者根据当事人在意识状态下“所说的梦”去解析他在潜意识状态下“所做的梦”。
3.移情分析
在分析治疗过程中,当事人把分析者视为以往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如父母等),当事人将对待该人物的情感转移到分析者身上。移情作用是当事人一种潜意识的表达,分析者为代替者而已。借此,分析者可以了解当事人以往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经历。移情分析之后,分析者即可帮助当事人从不真实的情感世界中解脱出来。
4.抗拒分析
所谓抗拒,是指在自由联想过程中,当事人可能会有意或无意地回避一些话题,不肯听从分析者的指引全部陈述出来,致使分析治疗无法顺利进行。当事人的抗拒表现应成为分析者注意的焦点,其所回避的话题极有可能是当事人心理病因所在。化解当事人的心理抗拒,使他把心中任何隐秘都说出来的方法即为抗拒分析。抗拒分析可使当事人压抑着的矛盾与冲突得到尽情释放,从而纾解其紧张的情绪。
5.阐释
分析者根据当事人在自由联想、梦的陈述、移情以及抗拒等环节中所获得的资料进行解析,使当事人正视他所回避的话题或了解深层意义,从而领悟到心理困扰的原因。
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行为主义主张研究行为,否认意识;主张实验方法,反对内省,认为人的行为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以下主要介绍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和模仿学习理论,并简要介绍一下行为治疗法。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最先发现了动物的条件反射现象。他在实验室研究狗的消化过程时,无意中发现单以铃声刺激狗,不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但若在给食物前呈现铃声,使铃声与食物多次结合以后,狗只要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此时的铃声已成为食物的“信号”,这种反射就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就是指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使动物在条件刺激下产生与无条件刺激的相似反应,被称作经典条件作用。巴甫洛夫的这一发现在心理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被后继者所发展。
华生的行为主义采纳了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并将其扩大到用来解释人类与动物的一切行为。华生通过实验,使一个本来喜欢动物的11个月大的男孩对白鼠产生恐惧的反应。华生坚信,有什么刺激,必定会产生什么反应。锐意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使他成了一个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他最著名的、被引证得最多的一段话就表明了这一点。他说:“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
操作条件作用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而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则开启了操作条件作用实验研究的先河。桑代克将饥饿的猫置于特别设计的迷箱中,箱外有食物,使猫可见可闻。因箱门关闭,猫需用前爪踏到开门机关,否则无法逃出箱外。猫初进箱时,其动作是紊乱的,在紊乱活动中偶然踏到开门机关,因而获得箱外食物。以后重复练习时,发现猫在箱中的紊乱动作随重复练习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而踏到开门机关所需的时间逐步缩短,最后达到一进箱内就能学会“开门”外出取食。根据实验,桑代克认为,动物初次进入迷箱时,其活动不是根据对迷箱性质的理解,而是根据一般的冲动行事,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正确反应的逐渐巩固,最终形成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
斯金纳是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反应;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经典条件作用论可以解释应答性行为的产生,而操作条件作用论可以解释操作性行为的产生。
20世纪30年代以后,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实验设计,设计了著名的“斯金纳箱”作为研究动物操作行为的实验仪器。箱内有一杠杆,下面有一个食物盘,只要箱内的动物按压杠杆,就会有一粒食丸滚到食物盘内,动物即可得到食物。斯金纳将饥饿的白鼠关在箱内,白鼠在箱内乱跑,活动中偶然压到了杠杆,则一粒食丸滚到食物盘内,白鼠吃到了食丸。以后白鼠再次按压杠杆,又可得到食丸。由于食物奖励了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白鼠后来按压杠杆的次数迅速上升。
根据此研究结果,斯金纳认为有机体作出的反应与其随后出现的刺激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能影响以后反应发生的概率。他把反应之后出现的、能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或措施称为强化。如果一个操作(自发反应)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出现的概率就增加;已经形成了的操作,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以后出现的概率就减少,甚至消失。
模仿学习理论又称社会学习理论,主要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倡议的。班杜拉认为,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人不是消极地接受外在刺激,而是经过一系列的主动加工过程,对外在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动。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班杜拉对儿童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一个经典的小实验是这样的:让三组儿童分别欣赏同一题材而具有不同结局的电影故事。每个故事的前半段,都是看到一个成人正在对一个充满空气的橡皮人拳打脚踢;而后半段则有三种结局分别由三组儿童观看:第一种是成人受到惩罚,第二种是成人受到奖励,第三种是没有结局。两段故事看过之后,三组儿童都被给予橡皮人玩具,任凭他们自由处理。结果发现,看过成人受惩罚的儿童,表现粗暴行为者最少;看过成人受奖励的儿童,表现粗暴行为者最多。实际上,三组儿童都学会了攻击行为,但由于不同的替代强化或替代惩罚,使他们在一定的情境中表现或不表现出与榜样相似的行为。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中替代强化或替代惩罚是非常重要的。班都拉将社会模仿学习分为四个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运动再现过程;(4)动机建立过程。我们所强调的“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耳濡目染”等都是在肯定模仿学习的价值。
行为治疗法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原理基础上的一种重要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并非指单一的方法,而是多种方法的概称。行为治疗法包括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和代币制,具体介绍请见第六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与罗杰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是继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两大心理学派别之后的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大势力。人本主义批评精神分析只研究精神病患者,不考查正常人心理;批评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人本主义主张研究正常人异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经验,如动机、价值、生命意义等,认为人类本性是善的,而且人类本性中蕴藏着无限的潜力,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以下介绍两位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
1.需要层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和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五个层次,如同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在产生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包含前四个层次的需要,可产生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
2.自我实现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需要中的“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格理论的核心概念。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个体身心各方面的潜能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现。马斯洛人格发展的理论,把自我实现视为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马斯洛通过对伟大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如富兰克林、爱因斯坦、贝多芬等著名人物的分析研究,归纳出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了解并认识现实,持有较为实际的人生观。
(2)悦纳自己、别人以及周围的世界。
(3)在情绪与思想表达上较为自然。
(4)有较广的视野,就事论事,较少考虑个人利害。
(5)能享受自己的私人生活。
(6)有独立自主的性格。
(7)对平凡事物不觉厌烦,对日常生活永感新鲜。
(8)在生命中曾有过引起心灵震动的高峰经验。
(9)爱人类并认同自己为全人类之一员。
(10)有至深的知交,有亲密的家人。
(11)具民主风范,尊重别人的意见。
(12)有伦理观念,能区别手段与目的,绝不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13)有哲学气质,有幽默感。
1.自我概念
在罗杰斯的人格理论中,有关自我的理论是核心,自我或自我概念是其核心概念。罗杰斯认为,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而又时刻变化着的经验世界里。他把个人经验到的一切称为现象场,自我概念就是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所有内容,包含“我是谁”、“我能做什么”等,是个人对自己的知觉和认识,是在与环境和他人以及自己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是现象场的产物。自我概念对于一个人的个性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个人总是以自我概念评价每一个经验,努力维护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和谐。在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中,没有自我冲突的心理现象称为自我和谐;反之,则为自我不和谐。自我不和谐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不一致。理想自我是指个人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现实自我是指个人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另一种情形是在来自别人的有条件积极关注下所获得的评价性经验与自己获得的直接性经验之间的不一致。
2.积极关注
罗杰斯认为,自我不是与生俱来的,自我的形成有赖于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在个体根据直接性经验和评价性经验形成自我概念时,有一种寻求“积极关注”即“好评”的强烈愿望,特别是家庭中的父母、幼儿园中的老师(“重要他人”)给予儿童的尊重、关心、认可等,这些“重要他人”的关心、赞赏也在不断提高儿童自我接受的程度。积极关注又分为两种:有条件的积极关注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1)有条件的积极关注。儿童在寻求积极关注的过程中,总会尝试着做些事情,当儿童的行为符合父母或教师的标准或期望时,儿童则被给予积极关注,如赞赏、关爱等;相反,父母或教师就不给予积极关注,对儿童表现出批评、冷淡等。父母或教师所提供的此种关爱和支持不是无条件的,是有条件的积极关注,即只有当儿童做了父母或教师所期望的事情时才能得到关爱和支持。这种有条件的积极关注影响着儿童的自我概念,指导着儿童的行为,使儿童学会放弃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愿望,回避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压抑着儿童自我实现的潜力,使其自我认识扭曲,心理冲突难以完全避免,若心理防御失败,可能会产生心理适应障碍。
(2)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应当被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无论儿童做什么都应该获得全部的、真正的爱,是为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当然,罗杰斯也不认为对儿童的任何要求都给予满足,对儿童也应该有一定的标准和相应的训练。对成长中的个体,应尽量提供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使其在自然情境中形成自我和谐的自我概念,进而奠定自我实现的人格基础。
人本治疗法,又名当事人中心疗法,是以治疗的当事人为中心的一种治疗方法,将当事人视为求助者而非病患。当事人中心疗法是根据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发展而成的。按罗杰斯的观点,个人自我概念中的冲突与矛盾是导致心理失调的原因,该治疗法的目的是协助当事人由认识自我进而重建真实的自我概念,最终帮助当事人达到自我实现的理想人生境界。其实施步骤如下。
1.营造理想的氛围
人本治疗法是一种以关系为导向的方法,首要之举是使当事人感到处在一种自然、和谐、自由的氛围中。这一氛围的形成有赖于当事人、治疗者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当事人必须承认自己在自我概念与自我经验之间有矛盾之处,愿意表露自己的感受,主动希望求得帮助。罗杰斯曾指出,治疗的成功不是依赖于治疗者技巧的高低,而是依赖于治疗者是否具有某种态度。治疗者除应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外,还应以真诚、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情的态度对待当事人。唯有如此,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方可建立。
2.掌握真实的经验
在治疗者以良好的态度鼓励当事人对自己的情感体验作自由表述后,治疗者应继续鼓励当事人以他的真实自我为基础,以独立、开放的态度去重新体认以前的经验。
3.找回失去的信心
在心理治疗之初,当事人在陈述问题之后总希望治疗者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治疗者必须遵循“非指导”的原则,绝不可越俎代庖。只有当事人自行尝试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经验后,方能找回他失去的信心。
4.走出自己的天地
鼓励当事人不再为取悦他人而听凭他人裁决,而应从亲身体验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一个人能对事理做独立的价值判断是其人格独立的具体表现,唯有人格独立的人,才会有自己的生活天地。
5.培养成长的能力
治疗者应使当事人明了,在不乏挫折的人生旅途中,除未雨绸缪或随机应变外,难有良方。人本治疗法借心理治疗的过程,协助当事人澄清自己的观念,修正前进的方向,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培养自我成长的能力。
认知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个新方向。认知心理学出现在20世纪初,在5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早期的认知心理学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皮亚杰通过临床访谈,揭示了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随着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诞生,认知心理学侧重于以信息加工的观点与术语来揭示人类的认知过程,也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1.认知发展过程
“适应”是皮亚杰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正如身体结构适应环境一样,心理结构也在发展,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皮亚杰认为,个体的每一个心理反应,不管是指向外部的动作,还是内化了的思维动作,都是一种适应,人类发展的本质就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过程。他认为,一切认识都离不开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作用。皮亚杰以同化和顺应这两个概念来解释主体认知结构与环境刺激之间的关系。同化就是主体把刺激整合于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认知结构由于受到被同化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就叫做顺应。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过程,就是认识上的适应。
2.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认为,随着儿童大脑的发育和经验的增加,个体认知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以不同质的思维方式为特色。见表1—3。
表1—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美]劳拉·E·贝克著,桑标等译:《婴儿、儿童和青少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认知可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古代史料中就有记载。《战国策》中有一篇《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因赵国小王子将为秦国人质,情绪极度抑郁,后经触龙的解释说明,赵太后情绪转变,可以理解为触龙使用的是一种认知性的疏导疗法。
认知治疗法是以认知论为理论基础发展而成的心理治疗方法,是多种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以美国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的理性情绪疗法为代表。具体介绍请见第六章。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所规定的儿童权利
资料来源:[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儿童发展》,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作为本书的绪论部分,本章主要阐述了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一系列概念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概念主要有健康、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健康、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列举了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健康 学前儿童健康
心理健康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理论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模仿学习理论 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什么是健康?
2.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3.谈谈你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看法及判断标准。
4.书中所介绍的四种心理学流派的理论,你最认同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5.你现在正处于埃里克森心理社会性阶段的哪一阶段?你的发展任务是什么?将自我经验与发展任务比较,有无困扰?
[1][美]劳拉·E·贝克著.婴儿、儿童和青少年.桑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钱铭怡编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朱敬先著.健康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张春兴著.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傅宏主编.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刘云艳著.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7]顾荣芳著.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第3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8]雷秀雅主编.心理咨询与治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9]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1]郑雪,刘学兰,王玲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12]http://blog.sina.com.cn/u/212211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