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交通

在日常繁忙的商务交往中,交通出行已成为商务人员所要面对的一项重要的活动。交通的内涵较为广泛,本节将主要从行路、行车、乘船、乘机四个方面对其进行重点介绍。

一、行路

行路,又叫步行,它指的是人们举步行走。对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讲,行路无一例外的都是其活动的基本方式。根据公共礼仪,行路者必须自尊自爱,以礼待人。行路不但有普遍通行的礼仪守则,而且在不同的行路条件下还有其各自不同的具体要求。

(一)基本要求

行路之际,不论是一人独行,还是多人同行;不论是奔走于闹市街头,还是行走于偏僻之地,都应当遵守一些基本的礼仪要求。

1.始终自律

行路,对一般人而言,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种个人在室外进行的活动,并无熟人在场。在这种缺少他人监督的时候,讲究礼仪的人行事依然需要处处谨慎,好自为之。

遵守行路礼仪,主要应做到始终自律,严格约束个人行为。具体而言,特别要做好以下几点:

(1)不吃零食。在行路时大吃大喝,不仅吃相不雅、不卫生、不利于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有碍于人,甚至可能会给其他过往的行人造成不便。

(2)不吸烟。香烟是一种有害健康的“类毒品”。在行路时吸烟,不仅会污染空气,甚至还有可能烧坏别人的衣物,令人望而生畏。

(3)不乱扔废物。在行路之时,如果要处理个人的废弃物品,应将其投入专用的垃圾箱,不要“天女散花”、随手乱丢,破坏公共场合的环境卫生。

(4)不随地吐痰。行路时,如需要清嗓子、吐痰,应于旁边无人时,将痰吐在纸巾里包好,然后投入垃圾箱。不要将其“自行消化”,更不能随地乱吐。直接吐入垃圾箱,也不大卫生。

(5)不过分亲密。恋人或夫妻同行时,不应勾肩搭背、搂搂抱抱、边走边吻,表现得过分亲密。将这类个人隐私行为当众“表演”,极不自重,而且也会令旁边的人感觉不舒服、不自在。

(6)不尾随围观。遇到他人发生冲突时,应予以劝阻,切莫围观、起哄、煽风点火。对于不相识的异性,不应显得浅薄轻浮,频频回首顾盼;更不应尾随其后,充当“马路求爱者”,对其进行骚扰。

(7)不毁坏公物。对于公共场所的各种设施、物品,要自觉爱护。不要攀折树木、采摘花卉、蹬踏雕塑,不要在墙壁上信手涂鸦、划痕,不要做践踏绿地、草坪这一类毁坏公物的事情。爱护公物,应当成为每个人主动自觉的行动。

(8)不窥视私宅。对于同自己毫不相干的私人居所,不要贸然上前打扰,更不能趴在其门口、窗口、墙头偷偷观望,免得干涉他人的活动自由。

(9)不违反交通法规。行路时,务必要遵守交通法规。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天桥或地下通道,必要时要看红绿灯或听从交警指挥。不要乱闯红灯、翻越隔离栏,或是在马路上随意穿行。

2.相互体谅

在行路时,对于任何人,即使是一位素昧平生的人,都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照顾、相互体谅,并且友好相待。

(1)热情问候。路遇熟人,通常应当问候对方,至少要以适当的方式向其打个招呼,不应当视若不见。对于其他不相识者,如正面发生接触时,也有必要先向对方问好,然后再论其他。

(2)答复问路。当有人向自己问路时,应尽力提供帮助,有可能时还可以为之带路。不要不耐烦,或不予理睬。当向他人问路时,则事先要采用尊称,事后勿忘道谢。

(3)帮助弱者。遇到老弱病残者,或是孕妇、孩子有困难时,应主动上前加以关心、帮助,不应视若不见,甚至对其讥讽或呵斥。

(4)扶正斗邪。遇到打架、斗殴、偷窃、抢劫或其他破坏公物、公共秩序的行为,应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与坏人坏事大胆斗争,不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5)彼此谦让。当通过狭窄路段时,应请他人先行,不要争先恐后。在拥挤的地方不小心碰到别人,应立即说“对不起”,如果是别人碰到自己,则应对别人的道歉答以“没关系”。不要若无其事,或是借题发挥,寻衅滋事。

(二)具体情况

人们在行路时,往往会置身于不同的场所,面临着许多不同的具体情况。例如,漫步、道路上行走、上下楼梯、进出电梯、出入房间、通过走廊或拥挤之处、排队等。在这种情况下,既要遵守上述的基本要求,又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1.漫步

漫步,又叫散步。它是指以随意行走为表现形式的一种休息方法。它一般不受时间、地点、速度等方面的具体限制。

漫步通常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其一,个人漫步。在个人漫步时,无须顾忌太多,只要注意安全,不“误入歧途”即可。其二,多人漫步。多人一起漫步,尤其是与尊长、异性一起在较为正式的场合漫步时,重要的是要注意在位置的具体排列上符合礼仪规范。多人并排行走时,一般以右为尊,以内侧为尊;以左为卑,以外侧为卑。若并行者多于三人时,则以居中者为尊。多人单行行走时,大多以前为尊,以后为卑。

2.道路上行走

在道路上行走,尤其在街头巷尾行走,其讲究通常要比漫步时多得多。

(1)在道路上行走时,要自觉地走人行道,并应自觉让出专用的盲道。无人行道时,则应尽量靠路边行走。

(2)行走在道路上时,按惯例应自觉走在右侧一方,而不可为图方便,逆行于左侧一方。如大家都如此,则交通必将大乱。偶遇无双向道路之时,仍应行走于右方。

(3)行走在道路上时,宜单行行进,而不宜并排行走,更不允许多人携手并肩而行,否则将人为地制造路障。

(4)在道路上行走时应保持一定的速度,行动不能过于迟缓,以免阻碍身后的人。尽量不要在道路上停留、休息,或是与他人进行长谈。

3.上下楼梯

上下楼梯时,通常需要注意以下六点:

(1)应单行行走,不宜多人并排行走。

(2)不论是上楼还是下楼,都应身靠右侧,即应当右上右下。将自己左侧留出来,是为了方便有紧急事务者能快速通行。

(3)若为人带路,应走在前头,而不应位居被引导者之后。

(4)不能进行交谈,或站在楼梯上或楼梯转角处进行深谈,以免妨碍他人的通行。

(5)与尊者、异性一起下楼梯时,若楼梯过陡,应主动行走在前面,以防身后之人或有闪失。

(6)既要注意脚下的楼梯,又要注意与身前、身后之人保持一定距离,以防碰撞。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上下楼梯时的姿势、速度。不管多么紧急,都不应在上下楼梯时快速奔跑、推挤他人,或是坐在楼梯扶手上快速下滑。

4.进出电梯

进出电梯时需要注意两大问题:

(1)安全。当电梯关门时,不要扒门,或是强行挤入。当电梯超载时,不要心存侥幸,非进去不可。当电梯在升降过程中因故障暂停时,应耐心等待救援,不要冒险攀缘而出。

(2)顺序。与不相识者同乘电梯,进入时要讲先来后到、先出后入,出来时则应由外而里依次而出,不可争先恐后。与熟人同乘电梯,尤其是与尊长、女士、客人同乘电梯时,则应视电梯类别而定:进入有人管理的电梯,应主动后进后出;进入无人管理的电梯,则应当先进后出,先进入是为了控制电梯,后出同样也是为了控制电梯。

5.出入房间

一个人出入房间,如无他人在场,自然不宜过分拘束。若有他人在场,尤其是在正式场合时,则应在下面几点上多加注意:

(1)开关房门。出入房间,都应以手轻推、轻拉、轻关房门,决不可以用身体的其他部位代劳。例如,不应以肘推门、以脚踢门、以臀拱门、以膝顶门,也不能听任房门自由开关。

(2)面向。进门时,如已有人在房间内,应始终面向对方,尤其是切勿转身关门,背向对方。出门时,若房间内依旧有人,则在行至房门、关门这一系列过程中,都应尽量面向房内之人,不要以背示之。

(3)顺序。在一般情况下,应请尊长、女士、来宾率先进入房间,率先走出房间,必要时应主动为之代劳,替对方开门或关门。若出入房间时恰逢他人与自己方向相反也要出入房间,则应对其礼让。一般的讲究是房内之人先出,房外之人后入。倘若对方为尊长、女士、来宾,亦可不遵此例而让对方先出入房间。

6.通过走廊

走廊分为室内走廊与露天走廊,但讲究的行路礼仪却基本相近。

(1)应当单行行进。至多允许两人并排行走在一起。若多人一起并行,对大多数相对而言不宽敞的走廊来说显然不适宜,因为那样有可能阻挡别人。

(2)应当主动右行。这样即使有人从对面走来,也会两不相扰。但若是在仅容一人通过的走廊时遇到了此种情况,则应面向墙壁,侧身相让,请对方先通过。若对方先这样做了,则勿忘向其道谢。

(3)应当缓步而行。通过走廊时,宜步伐和缓,并悄然无声,因为走廊多与房间连接,若快步奔走,大声喧哗,制造噪声,难免会干扰别人。

(4)应当循序而行。不要为了图省事、走捷径、找刺激,而去跨越某些室外走廊的栏杆,或是行走于其上。

7.通过拥挤之处

在商厦、机场、车站等较为拥挤的场所行走时,应对以下几点予以关注:

(1)不要逗留过久。在这类场所,将事情处理之后,即应马上离开。切勿没事找事干,留在这里聊天、休息、看热闹,从而加剧拥挤状况。

(2)不要阻挡他人。如没有万分必要,尽量不要在这类场所与人拉手、挽臂、勾肩、搂抱而行。携带东西时,最好抱在身前,或以一只手提拎。

(3)不要手舞足蹈。由于这类场所行人太多,因此最好不要做出毫无任何必要的动作,诸如猛然挥手、踢腿蹬脚等,以免生事端。

(4)不要高声谈笑。在这类场所与人交谈,要尽量降低音量,能让对方听清楚即可,切勿大喊大叫、大吵大笑。这种令人瞠目的表现,不仅会制造噪声,而且还有存心吸引异性之嫌。

8.排队

在公共场合排队时,应当遵守的礼仪规范有以下三条:

(1)要养成排队的习惯。需要排队的时候,就要保持耐心,自觉地排队等候。不要起哄、拥挤、不排队或破坏排队。排队自觉与否虽是小节,但却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高低。

(2)要遵守排队的顺序。排队的基本顺序是:先来后到,依次而行。排队时,一定要遵守并维护这一秩序,不仅要自己做到不插队,而且还要做到不让自己的认识的人插队。

(3)要保持适当间隔。在排队时,大家均应缓步而行,人与人之间最好保持0.5米~1米的间隔,不能一个人紧挨着另一个人,也不宜彼此前胸贴着后背,否则会让人很不舒服,甚至会影响他人。

二、行车

在匆忙的现代生活中,人们为了出行方便、快捷,经常选择驾驶或乘坐各种机动车辆。下面主要介绍有关驾驶汽车及乘坐轿车、公共汽车、火车等机动车辆的礼仪规范。

(一)驾驶汽车

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汽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普及。每一名驾驶者在驾驶汽车时,都必须牢记出行有礼,礼让三分,时时刻刻不允许忘乎所以、目中无人。在技术合格、服从管理、安全驾驶、礼让他人四个具体方面,都应努力表现得好上加好。

1.技术合格

驾车上路应提前进行系统的知识学习、技术培训与正规考试,并获得驾驶资格。技术不合格者,绝对不准许驾驶汽车外出。

具体而言,每一名汽车驾驶者均应一丝不苟地做到以下各点:

(1)掌握驾驶技术。掌握熟练的驾驶技术,是每一名汽车驾驶者畅行无阻的前提条件。驾驶者只有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找到“人车一体”的感觉,并能逐渐对车辆的速度、位置,车辆所在的空间及其周边的各种动态、静态物体的间距了然于心,才算是自己车辆的真正的主人。

(2)精心维护车辆。每一名有责任心的汽车驾驶者,都应爱车如己,精心地对自己驾驶的车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保养、检查与维护。经验证明:每一辆车自身状况的好坏、涉及行车安全的相关部件是否齐全与有效,往往是发生交通事故与否的关键因素。

(3)取得正式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申请机动车驾驶证时,申请者在身体条件、技术掌握、交规学习、手续合法等方面,必须符合规定。此外,我国还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定期对机动车驾驶证实施审验。

2.服从管理

驾驶汽车外出时,如欲高兴而出、满意而归,就必须认真遵守相关规定,虚心接受管理。

(1)遵守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我国的每一名机动车驾驶者都必须自觉地遵守以下规定:

其一,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应当是悬挂机动车号牌,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并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

其二,驾驶车辆时,必须携带机动车驾驶证。

其三,不准转借、涂改或伪造机动车驾驶证。

其四,不准将车辆交给没有机动车驾驶证的人驾驶。

其五,不准驾驶与机动车驾驶证准驾车型不相符合的车辆。

其六,未按规定审验或审验不合格的,不准继续驾驶车辆。

其七,饮酒后不准驾驶车辆。

其八,不准驾驶安全设备不全或机件失灵的车辆。

其九,不准驾驶不符合装载规定的车辆。

其十,在患有妨碍安全行车的疾病或过度疲劳时,不准驾驶车辆。

其十一,车门、车厢没有关好时,不准行车。

其十二,不准穿拖鞋驾驶车辆。

其十三,不准在驾驶车辆时吸烟、饮食、闲谈或有其他妨碍安全行车的行为。

(2)接受管理。每一名驾驶者在驾驶车辆时,为了自己与他人的安全,为了交通的畅行无阻,都应以小我服从大我,自觉地接受管理。

其一,严格地遵守交通法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每一名汽车驾驶者均应严格地遵守各种交通法规,这是保证驾驶者与他人生命安全的第一准则。

其二,自觉地服从交警管理。对于交警的指挥、检查、处罚与管理,必须无条件地予以服从。

其三,及时地了解临时状况。要及时地掌握交通管理部门就有关重大活动场所、路线所发布的道路交通管理通告,以便确定、调整自己的行车时间与路线。

其四,认真地进行车辆检验。依照国家的有关法规与标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对机动车进行初次登记检验、核(补)发牌证、变更、转籍、过户、报废、停驶、定期检验。对驾驶机动车的交通违规、违法行为,有关部门要进行教育、处罚。此外,每一辆机动车还须定期交纳养路费、保险费。

3.安全行驶

驾驶者在驾驶汽车外出时,不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都必须始终牢记安全第一。

(1)树立安全意识。每一名机动车驾驶者都应树立安全意识,力求有备无患。具体而言,树立安全意识,就是要做到“查一查”、“想一想”、“严一严”、“看一看”、“停一停”、“让一让”。

其一,“查一查”。开车出门前,一定要耐心细致地对所要驾驶的汽车进行例行检查。

其二,“想一想”。为了自己、家人及其他人的安全与幸福,在驾驶车辆时,始终都要想着安全第一。

其三,“严一严”。在驾驶期间,律己务必从严。务必切记没有休息好不要开车,吃了某些有嗜睡作用的药品不要开车,喝了酒不要开车,情绪欠佳不要开车,使用手机时不要开车。

其四,“看一看”。通过陌生路段时,一定要先看清楚路况再行驶。

其五,“停一停”。遇到红灯、拥堵、道路管制时,当停则停。

其六,“让一让”。万一遇到其他车辆或车辆驾驶者不遵守交通法规时,不必与之争强好胜,当让则让,“退一步海阔天空”。

(2)采取安全措施。要真正做到安全驾驶车辆,还应当采取一些必要的安全措施。

其一,掌握道路特点。通过平坦道路时,不可麻痹大意。通过高速公路时,应保持合理的车速。通过坡路、窄路、胡同、隧道、坑洼、沟槽、泥泞或涉水路段时,需要依据不同的具体情况低速、减速、限速。

其二,注意异常天气。当遭遇大风、大雾、降雨、下雪、结冰等异常天气时,应尽量减少驾车外出。万一有此必要时,要及时了解道路管制情况,并要谨慎行驶。

其三,重视夜间行车。夜间行车时,要注意个人休息、人身安全、夜灯使用等问题。尤其要注意集中精力、保持警惕,因为夜间能见度差、视野变窄、光亮有限,往往易于出现问题。

其四,善处危险情况。在驾驶汽车出行时,万一遇到危险情况,不论是自己的车辆出了问题,还是前方道路或车辆发生了问题,均应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善于面对。

4.礼让他人

行车之礼,让人第一。在任何条件下,汽车的驾驶者均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其他人、其他车辆礼让三分。

(1)礼让其他机动车。当驾驶机动车行驶时,驾驶者应当具有平等意识。大车不宜欺负小车,新车不宜欺负旧车,高档车不宜欺负低档车。同样的道理,老司机不可欺负新司机,大车司机不可欺负小车司机,本地司机不可欺负外地司机。

在驾驶机动车行驶期间,每一名汽车驾驶者都要遵守交通法规。不要强行超车,不要动辄占其他车辆的车道。如果有人那么做了,不妨主动避让,让出车道,令其先行。

一旦自己的车辆与其他车辆发生事故,不要与对方吵架、打架,更不要制造交通堵塞,应与对方协商处理,或听从交通民警的处理意见。

(2)礼让非机动车与行人。对“实力”不如自己的非机动车与行人,机动车驾驶者更要礼让。切勿在行驶时“唯我独尊”、“仗势欺人”,更不可以“车匪”或“路霸”自居。

其一,礼让非机动车。对自行车、三轮车等非机动车,最好避免与其并行,而应与其错开行驶。

其二,礼让行人。对行人,尤其是老人、孕妇、孩子、残障人士,一定要予以照顾。该避让就要避让,该减速就要减速,该停车就要停车。遇雨雪天气时,要防止自己车辆通过时所溅起的污泥浊水弄脏行人。

其三,礼让外国贵宾。遇到外国贵宾乘坐的车辆通过时,不论当时是否进行交通管制,机动车驾驶者都应予以礼让。

(二)乘坐轿车

乘坐轿车,通常是讲究快节奏、高速度的商务人士在出行时的首要选择。乘车之时虽然短暂,但仍有保持风度、以礼待人的必要。乘坐轿车时,应当牢记的礼仪问题主要涉及座次、举止、上下车顺序三个方面。

1.座次有别

在正式的场合,与其他人一同乘坐轿车时,特别是在迎来送往时,难免会碰上轿车的座次问题。一般不同数量座位的轿车,在排座时具体做法不同。而在同一种轿车上,驾车者的实际身份通常也会对排座有明显的影响。目前,我国(港、澳、台除外)常见的具体情况有:

(1)双排四座轿车。当主人驾驶此种轿车时,其排座自高而低依次应为:副驾驶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当专职司机驾驶此种轿车时,其排座自高而低依次应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副驾驶座(如图1—1所示)。

图1—1 双排四座轿车的座次排列

(2)双排五座轿车。当主人驾驶此种轿车时,其排座自高而低依次应为:副驾驶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当专职司机驾驶此种轿车时,其排座自高而低依次应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座中座、副驾驶座(如图1—2所示)。

图1—2 双排五座轿车的座次排列

(3)双排六座轿车。当主人驾驶此种轿车时,其排座自高而低依次应为:前排右座、前排中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当专职司机驾驶此种轿车时,其排座自高而低依次应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右座、前排中座(如图1—3所示)。

图1—3 双排六座轿车的座次排列

(4)三排七座轿车。当主人驾驶此种轿车时,其排座自高而低依次应为:副驾驶座、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左座。当专职司机驾驶此种轿车时,其排座自高而低依次应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左座、副驾驶座(如图1—4所示)。

图1—4 三排七座轿车的座次排列

(5)三排九座轿车。当主人驾驶此种轿车时,其排座自高而低依次应为:前排右座、前排中座、中排右座、中排中座、中排左座、后排右座、后排中座、后排左座。当专职司机驾驶此种轿车时,其排座自高而低依次应为:中排右座、中排中座、中排左座、后排右座、后排中座、后排左座、前排右座、前排中座(如图1—5所示)。

图1—5 三排九座轿车的座次排列

(6)多排座轿车。多排座轿车是指四排以及四排以上座位的轿车。不论由何人驾车,多排座轿车的排座皆须由前而后、自右而左,依照距离前门的远近排列(如图1—6所示)。

图1—6 多排座轿车的座次排列

2.举止中规

与他人一同乘坐轿车时,应将轿车视为一处公共场所。在这个移动的公共场所里,同样有必要对个人的行为举止多加约束。具体来说,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不要争抢座位。上下轿车时,一定要井然有序,相互礼让。不要推推搡搡、拉拉扯扯,尤其是不要争抢座位,更不要为自己的同行之人抢占座位。

(2)不要动作不雅。在轿车上应检点自身举止,切勿与异性演出“爱情故事”,或是东倒西歪。穿短裙的女士上下车最好采用背入式或正出式,即上车时双腿并拢,背对车门坐下后,再收入双腿;下车时则应正面面对车门,双脚着地后,再移身车外。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走光”。若跨上跨下、爬上爬下,姿态极不雅观。

(3)不要不讲卫生。不要在车上吸烟,或是连吃带喝,随手乱扔。不要往车外丢东西、吐痰或擤鼻涕。不要在车上脱鞋、脱袜、换衣服,或是用脚蹬踩座位,更不要将手或腿、脚伸出车窗。

(4)不要不顾安全。不要与驾车者长谈,以防其走神。不要让驾车者接打移动电话或看书刊。协助尊长、女士、来宾上车时,可为之开门、关门、封顶。在开、关车门时,不要弄出声响或夹伤人。在封顶时,应一手拉开车门,一手挡住车门门框上端,以防止其碰人。当自己上下车、开关门时,要先看后行,切勿因疏忽大意而伤人。

3.上下车顺序

上下轿车的先后顺序也有礼可循,其基本要求是:倘若条件允许,必须请尊长、女士、来宾先上车,后下车。具体而言,又分为多种情况,主要包括:

(1)主人亲自驾车。由主人驾驶轿车时,如有可能,主人应后上车、先下车,以便照顾客人上下车。

(2)分坐于前后排。乘坐由专职司机驾驶的轿车时,坐于前排者大都应后上车、先下车,以便照顾坐于后排者。

(3)同坐于后一排。乘坐由专职司机驾驶的轿车,并与其他人同坐于后一排时,应请尊长、女士、来宾从右侧车门先上车,自己再从车后绕到左侧车门后上车。下车时,则应自己先从左侧下车,再从车后绕到右侧车门来帮助对方。若车停于闹市,左侧车门不宜开启,则于右门上车时,应当里座先上,外座后上。下车时,则应外座先下,里座后下。总之,以方便易行为宜。

(4)折叠座位的轿车。为了上下车方便,坐在折叠座位上的人,应当最后上车,最先下车。这是目前所广为沿用的做法。

(5)乘坐三排九座轿车。乘坐三排九座轿车,一般应是低位者先上车、后下车,高位者则后上车、先下车。

(6)乘坐多排座轿车。乘坐多排座轿车,通常应以距离车门的远近为序。上车时,距车门最远者先上,其他人随后由远到近依次而上。下车时,距车门最近者先下,其他人随后由近到远依次而下。

(三)乘坐公共汽车

公共汽车,又叫巴士。乘坐公共汽车时应注意下述四个方面的具体问题。

1.上下车辆

乘坐公共汽车的人平日比较多,因此务必要注意维护上下车的秩序,以求大家方便。只有大家方便,才能真正使个人方便。上下公共汽车时,必须重视以下几点:

(1)上车依次排队。若等候公共汽车的人较多,则一定要自觉地以先来后到为顺序,排队候车,排队上车。除规定允许被照顾的老、幼、病、残、孕之外,其他人概莫能外。

排队候车时,应站在站台上。不要拥入街道之上,妨碍交通。同时还要注意,队列不要排得过度拥挤。

公共汽车进站后,待车子停稳了,方能按照排队的顺序依次上车。不要蜂拥而上、挤作一团。

上车时,要礼让他人。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孕妇、病人、残障人士以及妇女和儿童,要加以帮助,不要口有微词。上不去了,应再等下一辆,不要扒门或硬挤。

(2)提前准备下车。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下车一定要提前准备。在自己目的地的前一站,就要向车门靠近。不要等车到站之后,才不慌不忙地向外挤,让大家为自己一个人浪费时间。当然,也不应该一上车就等在门口,唯恐坐过站,从而使车门口过于拥挤。

准备下车时,如需他人让路,应有礼貌地先打一声招呼,如说“借光”、“劳驾”或“请您让一下”等,不要默不作声地猛挤、猛冲,更不应发脾气或出言不逊。

(3)物品放置到位。上公共汽车后,应将随身所带的物品放到适当的位置,而不要用它占座位、挡路,或有碍他人安全。

随身携带的物品,还应不使之有碍于人,或有碍环境。不要带有碍安全的物品上公共汽车。携带重、硬、尖之物或易碎品上车时,需要提醒他人留意。雨雪天上车后,应将雨伞、雨衣放入塑料袋中,或提前抖掉雨伞、雨衣上的雨水、雪花,不要让其弄湿其他人。对已湿的物品,亦应妥善处理。

2.购买车票

乘坐公共汽车,一定要遵守以下有关车票购买的规定事项:

(1)使用月票。使用月票者,上车后与下车前要主动出示。不要自以为胸中有数而不理睬售票员。若售票员查票,应主动合作,不要不耐烦或出言不逊。不要使用过期月票或假月票,也不要借用他人月票。

(2)用智能卡。在一些公共汽车上,并无专人售票,而由乘客使用事先所购买的储值智能卡刷卡上车。使用智能卡车票时,要主动刷卡,不可蒙混过关,或只刷小数额。使用打孔车票,可与此参照。

(3)购买车票。需购买车票时,应积极主动。不准逃票,不能使用假票、废票,不能有意坐“过站车”。与尊长、女士一同乘车时,应主动为之购票。带小孩乘车时,亦应按有关规定购票。

(4)无人售票。在无人售票的公共汽车上,应自动投币,不要不交车费或少交车费。乘坐不找零的公共汽车时,还应事先备好零钞,不得以没有零钱为由拒绝投币。

3.座位选择

乘坐公共汽车时,座位的选择有其特殊性,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对号入座。路途较长的公共汽车,一般均按座售票,并对号入座。乘坐此种车时,不要乱坐其他人的座位,并尽量不要找人换座位。

(2)自由择座。绝大多数的公共汽车不对号入座,通常讲究就座时先来后到,自由择座。坐这种车时,切勿与人争抢座位,也不要为同行的人占座,更不要为此而对他人恶语相加,甚至大打出手。

(3)主动让座。与尊长、女士、来宾一同乘坐公共汽车时,应请其优先入座,或请其就座于较好的位置,比如靠前、靠窗、面向前方的位置。遇到老人、儿童、病人、残障人士、孕妇、孩子上车,应主动让出自己的座位,切勿对其熟视无睹。当他人为自己让座时,应立即道谢。

(4)留出特殊座位。在公共汽车的前门或中门附近,通常都有专门为老、弱、病、残、孕预留的座位。这些座位即使空着,也不应去坐,更不能假冒身份去占用此种座位。

(5)不宜随处乱坐。在公共汽车上,除座位外,不宜随处乱坐。例如,窗沿、地板、扶手、发动机处,均不宜就座。挤坐他人座位,亦为不当之举。

4.乘车表现

乘坐公共汽车时,应一如既往地严于律己,约束个人的表现。

(1)不勾肩搭背。与恋人、配偶乘车时,不应表现得过于亲热,让其他人受到视觉污染,让自己被人瞧不起。

(2)不碰撞他人。若有可能,应与其他人的身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万一因为车辆摇晃或自己不小心碰撞、踩踏了他人,应立即道歉。若他人因此向自己道歉,则应大度地表示“没关系”,不要小题大做、借题发挥。任何时候,都不要用手去推、摸他人。

(3)不设置路障。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要把腿伸到过道上,人为地设置路障。有人通过身前时,应主动相让。

(4)不影响安全。在公共汽车上切勿吸烟,不要随手往地上或窗外乱扔废弃物。不要将头探出窗外,不要在过道上乱晃。站立时,不要忘了去扶扶手,但不要手扶门缝、窗缝。上下车时,不要起哄、硬挤、猛挤、推人、拉人。

乘坐地铁的礼仪规范,与乘坐公共汽车的礼仪规范大致相仿,故在此不再赘述。

(四)乘坐火车

在国内,目前人们进行长途旅行时,火车往往是第一位的考虑。在此情况下,任何人都有必要学习有关乘坐火车的礼仪。乘坐火车的礼仪,主要由上车、寻位、休息、用餐、交际、下车等几个方面的具体规范所组成。

1.上车

上火车,通常由下述三个环节所构成。对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不应有所忽略。

(1)持票上车。乘坐火车时应预先购票,并持票上车。万一来不及买票,应上车时预先声明,并尽快补票。不能逃票或使用假票、废票。持月票、磁卡上火车时,要按规定出示、验票或检票。

(2)排队上车。坐火车时,因为人多,停车时间短,故应提前到站,在候车室等候检票。检票时,要排队。进入站台后,待火车停稳,方可在指定车厢排队上车。不要拥挤,不要拒绝排队,更不应从车窗上车,或是从车顶上、车厢下攀缘、穿行。

(3)携物定量。火车对乘客所携物品的内容、数量均有所规定。不应携带违禁物品或过量物品上车。必要时,应办理托运手续。当工作人员检查行李时,应主动予以配合。

2.寻位

上火车后,即应立即寻找座位。寻找座位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乘坐指定车次。乘坐火车,一定要乘坐车票上所指定的车次。不要不分东西、上错车次,以致“南辕北辙”。明智的做法是:上车前,应询问一下乘务员,此次列车是否确属于自己所要乘坐的。

(2)乘坐指定座位。车票因价格不同,而使座位有所差别,如卧铺与坐席、硬座与软座、有无空调,价格相差甚大。不要为图舒适,而去卧铺、软座、空调车厢占据本来不属于自己的座位。

(3)中途上车找座。中途上车找座时,应先以礼貌用语向他人询问,不要硬挤、硬抢、硬坐。身边有空位时,应主动请无位者就座,不要占着不让、对他人的询问不理睬,或说假话骗走对方。

(4)主动让出座位。若发现周围有老人、儿童、病人、孕妇、残障人士无座时,应尽量腾出地方邀请其就座,或干脆让出自己的座位以照顾对方。

(5)座位亦有尊卑。火车上座位的尊卑,可由以下几点决定:其一,靠窗为上,靠边为下;其二,靠右为尊,靠左为卑;其三,面向前方为佳,背对前方为次。有人同行时,应为其让出上座;若座位不够,则应请其先坐下。与不相识者一同对号就座时,则不必如此讲究。

3.休息

坐火车的人大都行程较远,因此在火车上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休息。在火车上休息,应当切记下列几条具体的礼仪规范:

(1)着装文明。在车上休息,一般不应宽衣解带。若非在卧铺车上就寝,脱鞋、脱袜均不合适。不论天气多么炎热,都不要打赤膊,下装亦不应过于短小。不要当众更换衣服,或当众“袒露胸怀”、撩衣撩裙。

(2)姿势优雅。在坐席车上休息时,不要东倒西歪,卧倒于坐席上、坐席下、茶几上、行李架上或过道上。不要靠在他人身上,或把脚放在对面的坐席之上。在卧铺车上休息,通常应当头朝通道,脚朝窗户。不要与恋人、配偶共用一张铺位,不要采用不雅的姿势。不要注视他人的睡相和睡前的准备。

(3)照看孩子。带孩子的人,一定要看管好孩子,不要让其随地大小便、哭闹、到处乱跑,以免影响他人休息。不要让孩子乱动他人物品,或纠缠于人。

4.用餐

在火车上用餐,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具体事项:

(1)餐车用餐。在餐车上用餐,应预约或购票。若去时人数较多,应耐心排队等候。在用餐时,应节省时间,不要大吃大喝、猜拳行令。用餐完毕,即应离开,不要赖着不走,借以休息、谈天。

(2)车厢用餐。若不去餐车,则可在车厢内享用自己所带的食物,或购买服务员送来的盒饭。在一般情况下,不应索要他人的东西吃。当他人请自己品尝时,则应当婉言谢绝。尽量不要在车上吃气味刺鼻的食物。吃剩的东西不要扔在过道上,或扔出窗外。在公用的茶几上,不要过多地堆放自己的食物。

(3)主动禁烟。火车上通常都实行禁烟,如有此规定,一定要认真遵守,不要若无其事照样抽烟。即使未明令禁烟,也最好不要吸烟。实在忍不住时,可去指定吸烟处“解决问题”。不要因自己吸烟而污染车厢里的空气,进而引起其他乘客的反感。

5.交际

在火车上,不与他人进行任何交往是不可能的,而且也不礼貌。与他人交际,以下三个方面应予注意:

(1)主动问候。上车之后,即应主动向邻座之人打招呼、问好。若有必要,还可对自己进行简单介绍。若对方反应一般,向其点点头、微笑一下,也是可行的。不要一厢情愿,说得过多。

(2)交谈适度。与邻近的乘客交谈,要注意话题的分寸。不要瞎吹乱侃、大发牢骚,不要传播小道消息与政治谣言。当他人没有兴致或准备休息时,应适可而止。有人跟自己交谈时,不要置之不理。与异性交谈,则不应过多涉及个人情况。

(3)相互关照。在火车上,大家尽管萍水相逢,也算有缘千里来相会,彼此要相互关心、相互照顾。别人拿不动行李时,应援之以手。有人前去用餐或方便,应为之照管行李、孩子。有人晕车或病了,应多加体谅。他人帮助了自己,则要多加感谢。

6.下车

下火车时,以下三个具体的细节不应忽视:

(1)提前准备。在到达目的地前半个小时,即应开始准备下车。不要“临阵磨枪”,手忙脚乱;更不能坐过了站,或是下车时少带了行李。

(2)与人道别。在下车前,应与邻座道别。遇上乘务员,也要主动说一声“再见”。在一般情况下,与邻座道别时,没有必要主动要求与之交换地址或电话号码。

(3)排队下车。下车时,若人较多,应自觉排队等候。不要往前硬挤、抢行,或通过车窗下车。下车时为争一时之早晚而惹来麻烦,是得小失大的。

三、乘船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在江河湖海上进行旅行时,大都优先选乘客轮,即乘坐专门用以载客的机动船只。与乘坐火车、飞机或公共汽车相比,乘船不仅舒适、安全,而且有更大的自由活动的空间,有风景如画的湖光山色可以尽情地观赏,因此乘船一直被许多人看做是一件富有诗情画意的事情。

在客轮上,要想使自己的乘船旅行一帆风顺,使自己与其他乘客和睦相处,就必须遵守有关的乘船礼仪。

(一)乘船安全

乘船旅行一定要具有安全意识,遵守安全规则,采取安全措施,确保旅途平安。在通常情况下,在乘船时必须顾及的安全问题具体涉及下述几点。

1.准备行李

为了确保客轮安全,一般规定:乘船时不得随身携带易燃品、易爆品、易腐蚀物品、枪支弹药、腐烂性物品、家畜动物以及其他一切违禁品。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一定要遵守此类明文规定,不要擅自偷带此类违禁物品上船,以致危及行船安全。有时,登船之前必须接受对人体和行李的安全检查。对此要积极配合,不要加以非议或拒绝。

此外,所带行李的重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切勿超过规定的标准。

2.上船下船

上下客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不要为了争时间、抢速度,而有碍自己或他人的安全。上船,一定要按先后次序排队,有可能的话应早到一些,以便在时间上留有余地。与长者、女士、孩子一起上船时,应请其走在前面,或者以手相扶。不要加塞、乱挤,从而使人群拥挤不堪,进而产生可能危害安全的各种问题。下船,应提前做好准备,与其他乘客相互礼让,依次而下。与长辈、女士、孩子一起下船时,可以手相扶,或是请其走在自己身后,这样万一对方有个闪失,能够及时提供帮助。

3.晕船生病

没有船上生活经历的人,尤其是身体虚弱的人,在乘船之前一定要预备好一些治疗、应急的药品,以备急用。同时,还应在船上尽可能地多休息,养精蓄锐。一旦晕船,应立即服药,并卧床休息。如果呕吐不止,身体虚弱,则应立即请船上的医生进行治疗。

在船上突然患病、犯病,应及时进行求治。若是自己周围的人晕船、犯病,要给予对方力所能及的帮助。不要对其不闻不顾,勿忘“同舟共济”之古训。

4.舱外活动

在轮船上进行室外活动时,处处仍须以安全为重,切勿存有侥幸心理,自找麻烦。不要去不宜前去的地方,例如轮机舱、救生艇以及桅杆之上。一些没有扶手的甲板,也最好敬而远之,切勿逞英雄。不要在甲板上奔跑追逐,不要随意触摸船上的各种开关和设施,不要擅自闯入标有“旅客止步”的地方。

在风浪大作或者夜深人静之时,尽量不要一个人在甲板上徘徊,免得自己失足落水而难以被他人发现并获救。船在航行时,白天不要在船舷上舞动花衣服或手帕,晚上不要拿着手电筒乱照,以免被其他船只误认为是旗语或信号。务必谨记:未经允许,不论自己水性多么好,都不要擅自下水游泳。

5.紧急事件

乘船旅行途中,如果发生了难以预料的天灾人祸,例如火灾、沉船、撞船、触礁、劫船、台风等,应当处变不惊,与其他人一道进行自救,共度危难。如果需要离船,应当听从船员的指挥,并乘坐对方安排的交通工具。不要惊慌失措,急不择路,或是夺路而逃,或是跳水逃走。遇到这类事件,不仅要奋起自救,更要积极救助别人,使大家皆保平安。

(二)旅途休息

一般来说,上船之后的主要时间是用作休息的。在旅途休息的整个过程之中,有下述几个重要的礼仪问题不应当被忽略。

1.寻位

一般情况下,乘船应对号入座。国内客轮的舱位,大体上分为头等舱、一等舱、二等舱、三等舱、四等舱等几种。它们大都提前售票,票价各异,对号入座,并一人一座,或一人一铺。因此,买到有座号、铺号船票的乘客,要对号入座。不要争抢、占据不属于自己的坐席,也不要随便同不相识者调换座位或铺位。

若自己所买的是不对号的散席船票,则上船之后需要听从船员的指示、安排,前往指定之处休息。不要任意挪动,或自己选择地方。

2.自娱

在自己所属的船舱之内,可自行安排自己的一切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可进行一些具有自娱性质的活动,以便使自己的船上生活过得更加充实有趣。通常,欣赏两岸景色,观看电视、电影,收听广播,欣赏音乐,阅读书刊、报纸,下棋、打扑克等,都是可自行选择的自娱活动。与同行的亲友一起聊天、上网、散步、做游戏,也是可取的。

进行自娱活动时,注意不要妨碍他人、破坏他人的休息,或因此给他人带来不便,否则应立刻停止。不要只图自己高兴,而令他人反感。需要他人参与自己的自娱活动时,一定要两厢情愿,不要勉强。对要求参与自己的自娱活动的人或旁观者,应表示欢迎。如有必要,在进行自娱活动之前,尚需征得周围之人的同意,免得影响到对方。

3.健身

乘船时产生疲乏或不适后,可进行一些健身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此种健身其实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休息。

在船舱内从事健身活动时,需要考虑时间、空间是否允许。不要只管自己尽兴、舒服,而不考虑其他乘客的感觉。去健身房活动,或是去泳池游泳时,要爱护公物、讲究公德、遵守秩序、尊重异性,不要忘乎所以、目中无人。在甲板上晒日光浴时,着装应保持在绝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程度之内。不要过分地裸露身体,更不许一丝不挂、将客轮当做“天体浴场”。

4.卫生

在乘船的自始至终,都应自觉地维护环境卫生,保持环境整洁。切勿不讲卫生,损害环境。

与他人同住一个客舱时,一定不要吸烟。与不吸烟者同住时,更不能自得其乐地吞云吐雾。如果因晕船而发生呕吐,千万不要直接吐在地上,而应去洗手间进行处理,或是吐在呕吐袋内。万一不小心吐到地上,应立即将其打扫干净。对吃剩的食物、废弃的物品、果皮纸屑等,不可随手乱丢,更不应将其扔在甲板上或是水中。客舱的空间较为狭小,因此要注意及时地漱口、洗澡,以消除体味、汗臭。汗脚的人应有自知之明,尽量不要脱鞋脱袜,以防脚臭熏人。

5.睡眠

在客舱内需要更衣时,应去洗手间内进行,不要当众更衣。睡觉前后穿衣服、脱衣服时,也要注意回避他人的注意。当他人更衣时,应起身暂避,或目视他方,不要紧盯着对方。在铺位上睡觉时,一定要注意睡姿、睡相,不要衣衫不整,睡相惨不忍睹。与其他人的铺位相对、相邻或相接时,不要让身体闯入对方的范围,最好不要面对着对方。另外,除家人之外,不要注视、打量酣然入睡的人,对异性尤其不宜如此。

(三)与人交际

通常,轮船行驶的时间较长,在乘船的过程中,主动或被动地与其他人进行交际的机会很多。与人进行交际时,下述几方面的礼仪规范应当遵循。

1.与船员的交际

乘船旅行,少不了要与船员打交道。船员对乘客而言,既是服务者,也是交际对象。对船员应该热情友好,平等相处。

在一般情况下,不要前去打扰船长。倘若在用餐时接到船长的邀请,与他同桌用餐,应高兴地接受邀请,并准点到达。此种情况,着装应尽量庄重、保守,不可穿短裤、背心、泳装、睡衣、拖鞋前往。

与客舱服务员交际,要主动向对方打招呼。如对方先打了招呼,要立即回应。对方帮助了自己或为自己服务时,要予以感谢。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应尽量以友善的方式向客舱服务员提出来。但不要让对方感到为难,不要提过高要求,更不要抢白、挖苦、抱怨对方,或是在背后对其品头论足。

与其他普通船员相遇时,不论是否与其以前见过面,都要微笑地跟对方打招呼。在船上,若有船员想与自己交谈时,不应予以拒绝。在一般情况下,不宜只身一人前往船员工作地点打扰,或是前往其住宿之处探访。在船上用餐吃鱼时,切勿将其翻身,也不要讲“沉”与“翻”字,此为船员所深忌。

2.与其他乘客的交际

进入自己所在的客舱后,应向先到的人打一个招呼,必要之时,还可对个人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如果对方有兴趣,则可以在大家各自安顿停当后,与之随意进行交谈。如果对方是不爱说话之人,就不宜进行打扰,不要没话找话。

由于船上的气氛比较宽松、愉快,在这种气氛里,可以跟碰到的任何人结交朋友,可以同他们一道去甲板上散步、看夜景、吹海风、跳舞、唱歌,甚至一起用餐。但要切记给对方留下一定的个人活动的时间,不要只顾自己高兴,而与对方形影不离,使对方心生不快。

在船上与其他乘客聊天时,要多选择轻松愉快的、符合时尚的话题。对海难、劫船、台风、杀人等耸人听闻的话题,非议船上服务或其他乘客的话题,以及传播小道消息、政治谣言的话题,既不要主动涉及,也不要随声附和。

对异性,可以大大方方地进行适度交往,可以表示热情,但不可热度过高,不要如影随形、长时间地相伴于左右。面对对方的友情、热情,则不必受宠若惊、自作多情。

在船上的任何地方,例如甲板、餐厅、酒吧、影院、歌厅、舞厅、泳池、健身房、阅览室等处,遇到其他乘客,都要与之和睦共处、相互礼让。不要画地为牢、搞小圈子。

没有得到邀请,一般不应前去其他乘客所住的客舱。在夜晚、凌晨、午休时,尤其不要那么做。对刚刚结识的乘客,也不必邀请对方前来自己所住的客舱。

下船之前,应与周围的其他乘客互道再见。有些时候,在到达目的地之前,船长会为全体乘客举办告别晚会。在这种晚会上,可与他人相互作别。此外,不要忘了就船上提供的各种服务向全体船员表示感谢,并祝大家彼此平安、后会有期。

四、乘机

目前飞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人们经常乘坐飞机出差、旅行。乘坐飞机,需要遵守有关的乘机礼仪。一般来说,乘飞机时要注意的礼仪主要涉及下述三个方面。

(一)登机前的准备

为乘坐飞机而提前进行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提前到达

考虑到目前各地的交通问题,为了能顺利乘机,应提前出发。一般来说,国内航班要求提前一个小时到达,而国际航班则需要提前一个半小时到达,以便留出较宽裕的时间来进行托运行李,检查机票、身份证和其他旅行证件。

2.打点行李

因飞机载重有限,故对乘客所携带的行李都有明文规定。一般而言,每件手提行李不得超过五千克,其他能托运的行李要随机托运,这样可使自己行动方便,省时、省力、省心。在国际航班上,对每件行李的重量也有各不相同的严格限制,超重部分按一定的比价收费。交付托运的行李应尽可能地减少件数、化小为大,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避免遗失。为了避免在安检时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应将带有金属的物品装在托运行李中。大多数大型飞机上,还可以携带装衣服的挂袋,如西装挂袋,如有需要,乘客可请空乘人员将挂袋挂在专门的柜子中。此外,国家规定的禁运物品、限制运输物品、危险物品,以及有异味或容易污损飞机的其他物品,均不准托运或随身携带。

3.办理登机手续

办理登机手续,具体包括换取登机牌、托运行李、接受安全检查等几项。

(1)换取登机牌。每位乘坐飞机的旅客在登上飞机之前,必须在机场内的指定处换取登机牌,然后凭登机牌登机。换取登机牌的时候,必须向工作人员出示机票、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等。换取登机牌后,应妥善保存,若其丢失,将难以登机。现在很多航空公司都提供了网上值机服务,乘客可以在网上办理登机手续,提前预订座位并将登机牌打印出来。

(2)托运行李。在换取登机牌的同时,可办理托运行李的手续。此处不再重复有关事项。需要强调的是,托运行李的票据一定要保存好,否则提取行李时就会有麻烦。

(3)安全检查。为了保证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在每位乘客登上飞机之前,均须接受例行的安全检查,而不应拒绝安全检查,更不能图方便从安全检查门外的其他途径登机。乘客应先将有效证件(如身份证、军官证、警官证、护照等)、机票、登机牌交安检人员查验,放行后通过安检门时需将手机、钥匙和小刀等金属物品放入指定位置,手提行李放入传送带。乘客通过安检门后,注意将有效证件、机票等收好以免遗失,然后进入候机室等待。

(二)乘机时的表现

乘坐飞机期间,一定要注意约束个人行为,在严格要求自己、尊重乘务人员、善待其他乘客等诸方面应合乎礼仪规范。

1.严格要求自己

乘机之时应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侵占他人位置。上飞机后,即应在属于本人的座位上就座,不要去高档座舱或空闲的座位抢占不属于自己的位子。坐好之后,腿、脚不要伸到通道上或是他人的座位上。不要将自己的行李放在他人的行李箱里或是他人的座位下面。

(2)不可贪占小便宜。不要贪图小便宜,顺手牵羊,偷拿不属于自己的公用物品。例如,进餐所用的刀叉、阅读用的书刊、洗手间里的卫生纸、座位下面的救生衣、座位上方的氧气面罩等,均不可取走。

(3)不可乱动乱摸。对飞机上的一切禁用之物、禁动之处,都不可出于好奇而乱摸、乱动,否则有可能危及飞机上全体乘客的生命安全。这一点尤为重要。

(4)不使用违禁物品。在飞机上切勿吸烟。此外,飞机上还禁用移动电话、调频收音机等有可能干扰飞机无线电信号的物品,因为这些将可能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5)不破坏环境卫生。在飞机上不能乱扔、乱吐东西。万一因晕机而呕吐,应使用专用的呕吐袋。不要当众更换衣服,不要脱去鞋袜。

2.尊重乘务人员

登上飞机之后,应对乘务人员平等相待。要尊重、支持、配合对方的工作,不要给对方乱出难题。

(1)向空乘人员致意。上下飞机时,均有空中乘务人员站立在机舱门口迎送乘客。他们会向每一位通过舱门的乘客热情地问候。此时,作为乘客应有礼貌地点头致意或问好。当空乘人员送来饮料、食物、报刊,或是引导方向、帮助搬放行李时,要主动向对方致谢。当飞机安全着陆后,应鼓掌以示对全体乘务人员的感谢之意。

(2)服从空乘人员管理。乘机时,对空乘人员正确的管理要无条件地服从。例如,飞机升空或降落前,乘务人员都要巡视、检查每位乘客的安全带是否扣好、座位是否调好、身前小桌板是否收起、窗口的遮光板是否打开,这时务必要服从其指挥。

(3)体谅空乘人员的难处。万一遇上飞机晚点、停飞、返航或改降其他机场,应从大局着眼,不要因为细枝末节而向乘务人员大发脾气,甚至借口阻挡飞机起飞、降落,或是飞机降落后拒绝下飞机。乘务人员的工作十分辛苦,要尽量少给他们增加麻烦。

3.善待其他乘客

在飞机上,亦应与其他旅客和睦相处,友好相待。

(1)主动遵守秩序。在上下飞机,以及使用卫生间时,假如人数较多,应自觉排队等候。不要不守秩序,不讲先来后到。下飞机之后领取托运行李时,也要注意这一点。使用公用物品时,要尽量快一些,以方便后来者。

(2)切勿妨碍他人。在飞机飞行期间,尤其是在飞机夜间飞行,或身边有人休息时,切勿喋喋不休、高谈阔论,以免影响其他乘客的休息。在自己座位上休息时,不要晃动不止,也不要把椅背调得太靠后,以免后排的人活动不便。

(3)不要令人不适。与周围之人交谈片刻是允许的,但不要谈论有关劫机、撞机、坠机一类的不幸事件,从而增加其他人的心理压力,制造恐慌。同时,不要在飞机上反复打量、窥视其他乘客,尤其对异性更不应当那样做。此种失礼的做法,往往会无意之中令对方感到不适。

(三)抵达后的事项

抵达目的地后,乘客应带好随身携带的物品,按次序下飞机,不应抢先出门。下飞机后,可在指定地点提取自己所交付托运的行李。乘坐国际航班下飞机后,要办理入境手续,通过海关前可凭行李卡领取托运行李。许多国际机场有行李搬运员可协助乘客,在接受帮助后乘客可适当付给一定的费用。

下飞机后,如不能立即找到自己的行李,可通过机场行李管理人员查询,并填写申报单交航空公司。若行李确实丢失,航空公司会照章赔偿。 h3lBcvrqhXPP4/PlIb0eB4MLJAEC7W2bHxHBUfXRCpqMyJGcSTOoKAFjzAeuZM8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