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终身需要教育

1

教育,不能停止在儿童期和青年期,只要人活着,就应该是继续的。教育必须以这样的做法,来适应个人和社会的连续性的要求。

(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16页)

2

以终身教育为指向的现代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当然,这四种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一个整体,因为它们之间有许多连接、交叉和交流点。

(德洛尔等:《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5~76页)

3

人原则上是并且始终是需要教育的,因为人在整个一生中始终在向更新的阶段发展,而在这些阶段中又始终在产生新的学习任务。人的整个一生都需要不断地受教育……

(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4

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之间的有机联系。

(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15~16页)

5

教育过程,即对培养和教育儿童有深远意义的过程,并不都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在学校中进行的仅仅是一小部分,尽管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当善于区分教育的一些基本因素,即自然、经济、风俗习惯、社会组织。我们的任务就是研究它们,使这些因素对儿童越来越有利……我们的职责是要看到自己在改变这些因素中的使命,为此,必须把这些因素看作是教育的因素。

(沙茨基:《研究生活和参与生活》,《沙茨基教育论著选》第二卷,1963年俄文版,第298页)

6

应该综合地考虑教育……不仅包括学校和学院,也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日托中心、广播和电视台、公司、工厂和农场。

(克雷明:《公共教育》,1976年英文版,第59页)

7

对年轻人来说,普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他们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所必需的习惯、观念和技能。因此,正规的制度化的普通教育是为年轻人终身的自我教育做准备的。

(赫钦斯:《教育中的冲突》,1953年英文版,第74页)

8

只有愿意付出代价的人才能适应这种情况,而这个代价就是教育——这种教育永不停止。这种教育从智力,也从情感和想象各个方面调动生命的每种能力和手段。

(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2页)

9

教育就是广泛的文化适应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前代人使后代人能按变化着的信念、习惯、实践及生活方式的其他特点去思想和行动。

(布拉梅尔德:《教育的文化基础——跨学科研究》,1955年英文版,第3页) VVCPwWrBun6x+VEsoBQYhUoNnVEV5RNcyS02ZAbF66wL0msbAJmGVUXxPjq2sy5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