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国家富强在于开启民智

1

教育应该启发人的意识,以便在他的面前明确地开辟一条正道……如果教育不想成为无能为力的,那么它就应当是具有民族性的。

(乌申斯基:《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乌申斯基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1页)

2

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

(梁启超:《学校总论》)

3

尽管人们的生活状况表面上不一样,但一切正确的人类教育的基础却始终是同样的,而且必须是同样的……任何阶层若真能享受到这种教育,大家则会和他们一起分享这种教育,因为这一阶层的亮光将照亮那些还未分享这一教育的其他阶层,他们将看到自己的良好成果:在光亮面前,黑暗将无法存在;在真理面前,谬误将无地容身;在爱的面前,冷酷无情难以复存;在力量面前,软弱难以为继;在尊严面前,堕落将难以抗衡。

(裴斯泰洛齐:《改进教育的观点、经验和手段》,《裴斯泰洛齐选集》第二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1页)

4

古人说:“民为邦本。”一个共和国的基础稳固不稳固,全看国民有知识没有。国民如果受到相当的教育,能够和衷共济,努力为国家负责,国基一定稳固。

(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宣言》,《晏阳初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5

尝考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乐,而在穷理劝学……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康有为政论集》上册)

6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就是“塑造人”,或者更确切地说,帮助儿童成为充分成型的和完全无缺的人……必须看到,广义的教育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全部生活过程中是不断进行的。

(马里坦:《新托马斯主义的教育观》,《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13~314页)

7

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六十四)

8

夫养人才,犹种树也。筑室可不月而就,种树非数年不阴。今变法百事可急就,而兴学养才,不可以一日致也……

(康有为:《请开学校折》,《康有为政论集》上册)

9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轲:《孟子·尽心上》)

10

吾人在社会组织未经改良之前,唯有努力于教育机会的平等,使人人所蕴蓄的无限能力,都有发展的机会,那末,人格不平等的原因,就可以消除了。

(晏阳初:《平民教育概念》,《晏阳初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页)

11

教育的目的,在于改进生活,充实生活;教育的本身是一种生活,而生活的本身也是一种教育。人在教育中生长,这一生长一方面是指个人道德行为、智力的发展过程,一方面是指整个人类向更高的道德和文化生活发展。

(陈鹤琴:《中国儿童教育之路》,《陈鹤琴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10页)

12

要做一个“现代人”,一方面要不忘本,换句话说,就是不要忘记我们是中国人,一方面要应用欧美的科学,要有驾驭自然的本领,一扫从前那种靠天吃饭、信赖命运的行为,换上一副创造新天地的气魄,这才能有办法。

(晏阳初:《“误教”与“无教”》,《晏阳初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

13

教育对于人的各个方面施加影响,包括对其民族特点和个人特点——肉体、心灵和智慧施加影响,而且首先把人的性格作为对象,而性格正是民族得以存在的土壤。

(乌申斯基:《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乌申斯基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14

教育必须认识,它本身是为什么的……教育是形成未来的一个主要因素,在目前尤其如此,因为归根到底,教育必须培养人类去适应变化,这是我们时代的显著特征。

(富尔:《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7页)

15

在公共需要不受损害的范围内,所有公民应该除了从事体力劳动,还有尽可能充裕的时间用于精神上的自由及开拓,他们认为这才是人生的快乐。

(莫尔:《乌托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0页)

16

现在我们知道,用嫁接技术就可以把一株新树插到野生树干上,使之结出最好的果实来。教育也一样,可以将新人“嫁接”到土生土长的血统中去,改变其本性中的恶质,使之成为有道德、有社会价值的人。

(引自潘凯克:《革命的哲学家:杰斐逊著作选》,1955年英文版,第234页)

17

完善的、高贵的教育,就是培养人在平时和战时能公正地、熟练地、高尚地履行其公私职责的那种教育。

(弥尔顿:《论教育》,1982年英文版,第221页)

18

一切的社会改造运动,如政治的、经济的,都不及教育的有根据、能永久。因为教育的改造,是改造人的思想的,人的思想是足以支配政治及经济的。

(杨贤江:《思想的革命》,《学生杂志》第9卷第1期,1922年) /jxpY6k0cG+9IczxA4F+WIAnxBKTka7Bd0xQ5jc+Y9txdedXr5Jg6KhXH772PUR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