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教育是国家的事业

1

教育是社会的创造力。每一代人都必须重新规定教育的性质、方向和目的,以保证未来的一代所能达到的自由和理性。我认为这是不言而喻的。

(布鲁纳:《教学论探讨》,《布鲁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15页)

2

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不要像现在这样,每人只分别地照顾自己的儿童,给予自以为最适合于他们的教育……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古希腊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93页)

3

中国之弱,其原因不止一端,而坐国人之暗,人才之乏最为重……教育强国之本。

(严复:《学衡》)

4

一个国家的主要希望,在于它对青年的适当教育……若有了这样的制度,就不需要很多法律或惩罚,因为人民将自愿地遵循正义的道路。

(伊拉斯谟:《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4页)

5

每一个要求治国有方的国家应该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培育性格方面。因此,治理得最好的国家必然具有最优良的国家教育制度。

(欧文:《新社会观》,《欧文选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79页)

6

只要当政者注意一件大家常说的所谓大事就行了……教育和培养。因为,如果人们受了良好的教育就能成为事理通达的人……

(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38页)

7

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

8

作为当今社会的人,如果不会读名片,不会写信,则不能适应职业上的需要,从而缺乏衣食生活上的能力。这既是当事者本人的不幸,也是一个国家的不幸,以至于给公共利益造成损害。因此,为了整个社会的安宁,多少给国民一些教育是必要的。

(福泽谕吉:《国民的教育》,《福泽谕吉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0页)

9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礼记·学记》)

10

今之策国是者,莫不重教育;策教育,莫不谋普及。夫教育曷贵于普及?岂不曰教育普及,则社会国家一切至重要、至困难问题,根本上皆得缘以解决也。

(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黄炎培教育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52页)

11

为了人民教育,立教育之法,耗巨资而不误其处置,就可以使整个国家得到繁荣昌盛,这是毋庸置疑的。

(福泽谕吉:《人民的教育》,《福泽谕吉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1页)

12

除了教育之外,任何东西都不能促进一个国家的繁荣、强大和幸福。

(杰斐逊:《反对愚昧无知运动》,1926年英文版,第120页)

13

有人认为教既无益,不教亦无损,教育完全是徒劳的。这也是大错特错的。可以说,世上没有比教育人更重要的事了。这是因为教育就像植树者的工作一样。如果置之不理任其自然,庭院里的松树也会横生枝杈,园中的牡丹也会尽失富贵之相,有时它们亦难免因虫害而枯萎凋零。只有经过植树者矫枝培根,四季勤劳,才能使其生机盎然,枝繁叶茂,色香宜人。

(福泽谕吉:《教育的力量》,《福泽谕吉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2页)

14

在教育事业中,激起社会舆论是改善这方面工作的唯一牢固的基础;哪里不存在关于教育的社会舆论,哪里就不存在公共教育,尽管可能存在大量的公共学校。

(乌申斯基:《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乌申斯基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6页)

15

建立国民学校的条件有两种:一种是物质条件,主要是钱款;另一种是精神条件,其代表就是人本身,而在这里指的就是教导者,是教师。

(乌申斯基:《关于国民学校的问题》,《乌申斯基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页) 2SDh3C3lPMwvq8nzq30YuE+8GKme5lexNa4jKMSf1sA1oXO5hJBv2yQe8CfzKZV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