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1

只有当学校本身是一个小规模的合作化社会的时候,教育才使儿童为将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其中首要因素就是应该把学校本身建设成社会生活的方式。

(杜威:《大学初等学校的组织计划》,引自《杜威学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2

学校如能使儿童为现代生活做准备,那么,它即可以达到普通教育目的;学校如能在实践上使儿童接触一般生活,尤其是社会生活,那么,学校的这种准备即能成功。

(德可乐利:《比利时德可乐利的新教育法》,上海中华书局1932年版,第15页)

3

公共教育在发展人的智慧和他的自我意识的同时,使人身上所具有的民族性得到巩固和发展,并且还有力地促进整个民族自我意识的发展;公共教育把意识之光引入民族性格的深处,从而对社会及其语言、文学、法律的发展——总之,对社会的整个历史产生良好而有力的影响。

(乌申斯基:《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乌申斯基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3页)

4

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用教育术语来说,就是:①教育过程在它本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②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

5

人是为生活而学习,并非为学校而学习。

(爱伦·凯:《儿童的世纪》,1972年英文版,第210页)

6

我们的学习不是为了学校,而是为了生活!不是为了富丽堂皇,而是为了实用!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11页)

7

教师在学校中并不是要给儿童强加某种概念,或形成某种习惯,而是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来选择对于儿童起作用的影响,并帮助儿童对这些影响做出适当的反应……教师的职务仅仅是依据较多的经验和成熟的学识来决定怎样使儿童得到生活的训练。

(杜威:《我的教育信条》,《杜威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8

从广义方面想一想,就觉得教育和人的生活有极大的关系了。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这种广义的教育,无论什么人,一天总不能离的……绝对不可离的。

(杜威:《教育哲学》,上海大新书局1935年版,第3~4页)

9

如果过的是少爷生活,虽天天读劳动的书,不算是受着劳动的教育;过迷信的生活,虽天天听科学的讲演,不算是受科学教育……过的是开倒车的生活,虽天天谈革命的行动,不算是受着革命的教育。我们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需过什么生活。

(陶行知:《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4页)

10

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人从源头上去追求真理。

(陶行知:《谈生活教育》,《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67页)

11

最大浪费是由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在校外所获得的经验;同时,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把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这就是学校的那种隔离现象,就是学校跟生活隔离开来。

(杜威:《学校与社会》,《杜威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12

教育的转型始终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与征候,要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入手来说明教育的转型。要想让一个民族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环节上感受到改变教育体系的需要,就必须有新的观念、新的需要浮现出来,使此前的体系再也无法满足需要。

(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页)

13

社会生活的变化对于教育只有形式上和表面上的影响,那是难以想象的……根本的情况已经改变了,在教育方面也只有相应的改变才行。

(杜威:《学校与社会》,《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9~30页) lK+VVv5I3q8Pq5xA1L51HSpxhaohjgfTfAB5DZRbghVgkg3wXJIlXjY4PPZiIW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