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处理的前提之一就是以公心取得下级或同级的信任。决策、处理事情的前提之一就是从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为大多数人说话,立场公正,不偏不倚,这种处事态度,必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威望由此而生。作为领导者,除加强道德修养和能力锻炼之外,还必须掌好权,用好权,一言而万民齐。
待人处事不公,即使本事再大、能力再强的领导者,也会丧失其影响力和感召力,群众也会不买账。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加强自己的素质修养,加强自己的人生锻炼,以公正得公心,以身正求公正,努力建立起政通人和、鱼水情深的党群、政群关系。廉洁向来是为人尊崇的一种美德,在我国历史上,几乎各个朝代的为官之道都有“廉”的要求。虽然也有很多贪官,但凡是为人敬仰的清官,无一不是廉洁自律的。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廉生威”,表现为廉洁榜样作用所产生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我们的党员干部是廉洁自律、率先垂范的。许多优秀领导一生洁身自好、廉洁奉公。这种廉洁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公生明、廉生威”。廉洁是每个领导者的天职和道德的重要体现,更是对一个领导的起码要求。
廉洁就是经济上清廉,品德上端正,在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做到一尘不染。如果一个领导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他在群众面前就不能树起自己的威望和威信。如果一个领导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他在群众和下级面前才有说服力和感召力,他才能为人民和下级所拥护和爱戴。另外,一个领导干部还要靠自己的成绩为自己壮威。创实绩,留业绩,这是领导从政的落脚点,是群众评价领导的重点,也是一个领导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作为一个领导者,把一个单位的工作搞好了,群众和下级会认为你有本事,是好干部。
群众最重实效,一个干部光是洁身自好,不干工作,或整天忙忙碌碌,没业绩,下级和群众充其量说你是“好人”,决不会说你是好官。作为领导者,千道理、万道理,政绩才是硬道理。如果政绩平平,山河依旧,甚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仅无威望可言,还要被群众责骂,这样的典型不胜枚举。
因此,一个领导者要树立政绩意识。干部的实绩不只事关个人形象,更是凝聚民心的关键。今天,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个领导干部的威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为集体创造了多大的财富,成绩非常大,那么,你的威望和威信就自然而然地赢得了大家的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