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的教育思想可谓源远流长,2500年前的孔子,他在生时和死后,一直被认为是伟大的教育家,而孔子的思想在广义上就是一套关于人的教育的思想。孔子的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对中国的传统教育发挥了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围绕“学”的观念,以孔子为主来说明儒家的教育理想,在论述中先说明孔子对教育和知识学习的重视,然后指出孔子的教育不仅重视知识的“学文”,更强调德性的“学道”;指出“圣人可学”的观念对解释儒家教育思想特色的意义,特别指出儒家强调自我学习的观念的重要性;最后论述了儒家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一、好学

在西方,古代希腊以“爱智”(the love of wisdom)为哲学(philosophy)的精神特色,对后来的西方文化起到了相当大的塑造作用。古代中国哲学当然不强调以爱智为特色,故曾有许多学者以“明德”为中国哲学的特色,以与“爱智”成为对比,这对儒家哲学思想而言,也言之成理。

爱如果是爱好、喜爱,智如果与教育或学习有关,则与希腊“爱智”的取向相比,儒家思想特别是孔子本人的思想中另有一个观念更值得注意,这就是“好学”,英文可译为love of learning。“好学”决不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普通概念,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好学”是孔子思想中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基础性观念,不仅在他的教育思想,也在他的整个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在以往似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比如孔子说过: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 (《公冶长》5:28)

这就是说有“忠信之德”者并不罕见,但“好学”之人则非常罕见。“忠信”是春秋时代的最基本的德性,而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是把“好学”看得比“忠信”更为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虽然我不能说在孔子的全部德性系谱中“好学”的级位一定比仁和忠更高,但对孔子来说“好学”的品质显然是朝向于一个与道德不同的实践的面向,即教育的活动。

另一个例子是,鲁哀公与孔子谈话,问及弟子孰为好学,孔子说: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雍也》6:3)

孔门贤人七十,弟子众多,可是孔子却惟独赞许颜回为“好学”,颜回以外,则“未闻好学者也”,这再次证明,孔子确实把“好学”看成非常重要而且难得的品质。

另一则《论语》的记述: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先进》11:7)

此段与上例相同,表示孔子对好学的重视和对颜回好学的赞许是一贯的。

仔细体会和回味《论语》中的上述三段话,我们应可知,整部论语把“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置于全书之首,并非偶然。因为,孔子对“学”“好学”的重视,确实非同一般。

这样,我们也就知道,孔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这一段话中的“志于学”的意义亦非普通。“志于学”的志亦即“好学”之志,所以“学”与“好学”既是孔子思想的发生学的起点,也是他的思想生命的逻辑起点,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基石。

现在要问,“好学”是否为一种德性或美德呢?表面上看,好学与一般孔子所说的德性如仁、智、勇不同,似乎不属于德性,不过,这如何解释孔子既称颜回为惟一的“好学”者,又把颜回归在弟子中的“德行”一类? 如果好学属于德性,那么它与仁智勇的德性有何区别?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认为:

德性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智的,一类是伦理的。理智德性大多数由教导而生成培养起来的,所以需要经验和时间。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惯熏陶出来的。……我们的伦理德性没有一种是自然生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存在的东西能够被习惯改变。

理智德性的养成和教育有关,而好学也应当是属于教育的范畴,这样看来,从与教育的关联来说,好学与理智德性是有一致之处的。当然,理智德性是恰当运用理性的德性,与好学作为一种优秀的能力有所不同,同时孔子也不认为伦理德性与教育无关。但无论如何,孔子是把“好学”看成与“伦理德性”有别的重要品质和活动。

“好学”在孔子思想中的这种重要性,在他关于“六言六蔽”的论述中最突出地表达出来:

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阳货》17:8)

这一段话很重要,从德性论来说,它表示每一个别德性对人的意义,不是独立的,而是与其他德性相辅相成地发挥其作用的,诸德性的相辅相成才能造就君子或圣人的中和不偏的人格,而在德性的相辅相成的结构里,“好学”无疑占有其突出的地位。仁、智、信、直、勇、刚这六种德性都是伦理德性,但是孔子强调,对伦理德性的追求不能离开好学,所有的伦理德性若要中和地发挥积极的作用,不能离开好学的德性,不能离开好学的实践,否则这些伦理德性发生的作用就会偏而不正。这种思想认为,各种德性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因为每一单独的德性都可能在实践中有弊病。同时,还可看出,好学不仅是一种优秀的能力和特长,也是一种心智的取向,而这种能力和取向明显指向于知识的学习与教育过程。 这样就把伦理德性和理智德性结合起来了,把伦理德性与教育(学习)活动结合起来了。

不管孔子这里所说是否有其特定的针对性,对照前述孔子一生对“好学”的高度重视,就可以看出“六言六蔽”之说并不是孔子的偶发之见,而是表达了孔子对伦理与理智,德性与学习的整体的、平衡的了解。有仁有智有勇有刚,但不好学,则德性仍不圆满而易产生偏差。因此,每一伦理德性都必须与好学的理智德性联系起来,相互补充,并且要用学习的实践成果去补益它,否则这一德性在实践中就会导致偏差,从这里可见孔子对教育及知识学习的重视。

自然,“好学”在这个结构中也并非独立自足的,但是,如果没有“好学”,而只有好仁好信,孔子就不成其为孔子,不成其为教育家的孔子,不成其为“学而不厌”的孔子。在孔子留给后世的形象中,“好学”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侧面,这在唐以前的儒学中是不曾有过疑问的。

二、学道

好学是孔子思想中一个重要的价值,也是一种德性,好学体现于人的一生的无休止的过程,这也表示学习的实践是终生的,体现了孔子关于终身学习的理想。

如果说孔子提倡“好学”,那么,孔门所学的内容是什么呢?宋代儒家就曾提出过孔门“所好何学”的问题。程颐说:

圣人之门,其徒三千,独称颜子为好学。夫诗书六艺,三千子非不习而通也,然则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

史书说孔子以六艺教人,以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曾致力整理六经,六经即“诗书易礼乐春秋”。根据《周礼》和《礼记》可知,诗书六艺在孔子以前的春秋后期已经是贵族教育的基本内容。 《史记》说孔门“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这里所说的通六艺即是礼乐射御书数。汉代以后的儒者则把六艺解释为六经。在孔子的时代,他把以前贵族教育的诗书六艺扩大为有教无类的一切人的教育,使得诗书六艺成为孔门教育的一般内容,极大地推动了知识的解放。不过,作为技术的六艺和作为经典的六经有所不同,后者完全是经典教育,前者则是实践性的技艺,孔子在二者之间更重视经典的教育。“好学”的对象当然包含这些内容,这说明孔子把经典为核心的人文教养与文化传承视为教育的基本内容。

但六艺、六经只是孔子教学的知识教育的范围,并非是孔子教育的全部内涵,甚至于《论语》中的孔子教诲几乎都是诗书六艺以外的内容。据《论语》,孔门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7:25),后人还把先进篇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称为四科 (《先进》11:3)。看来,技术的六艺是基础课程,经典的六艺是专业课程,而德行是通识教育的核心,因此四教和四科的说法,比六艺之说也许更全面地反映了孔子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更重要的是,孔子之为孔子,以及孔子的教育与周礼六艺的贵族子弟教育的不同之处,不仅在于他把六艺教育扩大为全民教育,而且在于他的教育理念已超出周礼的六艺,甚至超出周代的经典教育,而是以人文知识为基础发展为一种全面的自由人格教育。在《论语》中,“成为什么样人格的人”变成了教育最重要的核心意识,这在孔子以前的春秋时代是没有过的。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了“君子”理念为核心的“学道”教育。

教育或受教育对于孔子意味着什么?可以说,这个问题在孔子更多地是以“学”的形式提出来。就是说,在孔子思想中,“学”不仅是学习,“学”这个概念在孔子本身还意味着“教育”的意义。换言之“学”在孔子和儒家思想中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学”是学习,与“思”相对,所以,“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15:31)亦可与“修德”相对:“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述而》7:3)广义的“学”则可以说就是对人的整体教育。狭义的“学”孔子又称为“学文”,即知识的学习,所以孔子教人从孝悌信仁的践行开始,主张“行有余力而学文” (《学而》1:6)。广义的学则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而以德行之学为基础,因此,正如子夏所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学而》1:7)这可以说也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这里的“未学”的学当指学文;而把能行孝悌忠信“谓之学”,这个“学”就不是学文的学,而是道德教育、人格教育,这里便体现了孔子的整体意义的“学”的概念。所以,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之,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1:14)一个不追求物质享受,而追求精神完满和人格完美,能勤敏谨慎,向掌握了真理的人学习,这就是好学了。这里的好学都不是狭义的学文的学,而是“君子”之学,即成为一个有人格追求的人、有精神理想的人的“学”。从教育的角度说,这里的“学”都具有一般人文教育的意义,不限于学文。相对于学的广狭二义,“好学”应当也有两重意义。

就学文而言,学是指知识的学习,尤其是礼乐知识和经典知识。孔门中所谓“文学”是指此,“读书”之学是指此 (《先进》11:25),“多学而识”的学也是指此。所谓“博学于文”是指此种学文之学 (《雍也》6:27),学而不厌的学,也应主要指学文之学,与“德之不修”相对的“学之不讲”的学也应指学文之学。经典的学习,在《论语》中提到的有学易、学诗、学礼。孔子对于经典的学习与传承极为重视,“文”是学和好学的标志性内涵。这不仅成为后来儒学的主要特点,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教育实践。

但是,如前所说,孔子主张的学不仅指此,经典和知识学习而外,还要“约礼”“修德”,在德行上、政事上实践有成,这些也都包含在学之内。所以孔子在回答哀公问时也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雍也》6:3),好学在此意义上即指学道、学德,这样的“学”是品质德性的获得和提升,所以这样的学亦可称为“学道”,君子、小人都要学道。相比于技术的学习,孔子强调:“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张》19:7)所以,君子之学的要点在于学道,《礼记》称之为“修德学道” 。这样的学当然不注重特殊的技能(如稼圃),故“君子不器” (《为政》2:12),君子所代表的是一完整的人格,不是某一专门技术或技艺。这样的学实际上更多的是指领导者之学,学作领导者。这种学作领导者的学,并不是把领导作为一门技术,而是通过学“好礼好义好信”来得到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 (《子路》13:4)

从整个孔子思想体系来看,最重要的是,“学”的目标是学为君子,这是全部《论语》的宗旨。后来唐代的儒学家和教育家韩愈(公元768-824年),明确提出教育者的第一位任务是“传道”,其次才是知识的“授业”和“解惑”,所以从教的方面说,“传道”是第一位的,从学的方面说,“学道”是第一位的。

孔子主张君子要“学道”,普通人也要学道,学道与学文相对。从政治上说,君子学道是为了成为好的领导者,普通人学道是为了成为好的公民 (《阳货》17:4)。所谓学文是学道的余事,人能行孝悌忠信,“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1:6),这可能更多地是对普通人而言。但无论如何,道是最重要的,所以“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4:8),而好学的意义之一是“守死善道” (《泰伯》8:13),维护道的正义。所以学的首要任务是“志于道”,最后才是“游于艺” (《述而》7:6)。“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张》19:7),道的追求始终是君子之学的目标。

《礼记·学记》也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也突出了学的目的是“知道”,学是使人成为君子,而君子的榜样可以化民成俗,具有社会政治的功用。在这个意义上,儒家的教育理念往往与社会政治联系在一起,接近于实用主义的立场。

三、圣人可学

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可以教授的,但关于德性、人格的知识则有所不同。柏拉图在《米诺篇》中,以苏格拉底与米诺的对话,提出“美德能教授吗?”的问题。 这个问题当然包括两方面,一是老师能不能把美德教给别人?二是学生能不能从老师的所教中学得美德?照柏拉图所说,苏格拉底开始时强调不知道美德为何的人是不能教给别人美德的,而最后他明确主张美德不可教,他的论点主要是从老师即教育者的角度着眼的。

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可以教授的,但关于德性、人格的知识则有所不同。柏拉图在《米诺篇》中,以苏格拉底与米诺的对话,提出“美德能教授吗”的问题。 这个问题当然包括两方面,一是老师能不能把美德教给别人?二是学生能不能从老师的所教中学得美德?照柏拉图所说,苏格拉底开始时强调不知道美德为何的人是不能教给别人美德的,而最后他明确主张美德不可教,他的论点主要是从老师即教育者的角度着眼的。且人可以通过学圣人之德而成为圣人。所以,对于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德可教乎”的问题,中国古代儒家更倾向于用“圣可学乎”的方式来表达儒家的问题意识。因此我们可以说,儒家通过“圣人可学”的观念,肯定了“德可学”。自然,教与学不同,但它们都属于“教育”的范畴。因此,如果把苏格拉底、柏拉图的问题,转化为“美德可以通过教育获得吗?”,那么,儒家对于德可学、圣可学的肯定,应当说即是肯定了德性与教育的联系。在柏拉图之后亚里士多德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理智德性可通过教育获得,伦理德性则不是从教育获得。儒家则主张伦理德性也可以通过“学”而获得。

圣人可学的观念其实早在先秦已经成熟,荀子(公元前298-238年)说: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于为士,终乎为圣人。

“数”指课程的阶段,“义”是教育的目标。荀子认为,“学”以成为圣人那样的人作为目标,肯定圣人是可学而至的。如果说数学的计算是可以由老师教会的,显然,孔子到荀子,都不会认为德性是仅仅靠老师的教授获得的,事实上数学计算的能力也需要学生的实践,任何一种数学知识的获得都不仅需要教,也需要学和习(学而时习之)。在这个意义上,美德并不是仅靠老师教会的。但另一方面,孔子与此后的儒家以讲学为天职,无非是昭教学生去学习士君子的人格和德性,儒家在教学活动中也反复讨论许多对于德性的疑问。在这个意义上,德性的获得与“教”有关,当然,完整的德性的获得不是仅靠“教”,而是“教—学”的连续过程。

圣可学的观念从教育的角度看是通过学习获得德性的发展,而君子是孔子特别用来作为理想人格的概念。从整个孔子思想体系来看,最重要的是,“学”的目标是学为君子,以君子的人格态度来从事“学”,这是全部《论语》的宗旨。在孔子以前“君子”一词是指统治阶级,在孔子则将之改变为理想人格的名称,这是孔子对古代人文主义教育的根本性贡献。

圣可学的教育理念和儒家主流的人性论相关。孟子的人性善观念到宋代以后成为最有影响的人性论,这种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不论其社会等级、职业差别、教育程度,都是本善的。善表示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也是人能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内在根据。一个人为不善,并不是他的本性所决定的,而是社会环境和习惯造成的。人性光辉的信念使得儒家教育思想对于人不是抱着不信任的态度,而是最大限度地相信人的自我教育和发展的能力,因此,引导人的行为向善,不是依靠严刑酷法,而是依靠人的本性的自觉,去冲破社会污染的迷失。这是最根本地肯定人的尊严的思想。

四、为己之学

就“圣可学”的观念来说,显然不是对于教育者而言,而是对学习者而言,其重点不是教育者怎样去教,重点是学习者怎样去学,学习者自己怎样学得德性、学为圣贤。这也可见儒家的教育思想更关注的不是教,而是学。这是儒家教育思想的特点。

从《论语》的文本来看,“学”一词使用的频率极高,而“教”的使用甚少。这一对比显示出,孔子把“学”看成教育过程的首要因素。从而,美德主要是从“学”获得而来的。孔子所理解的教育不仅是教,更强调学,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人的自我追求的过程。孔子主张“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宪问》14:24),为人即给别人看,为己是为了自己的人格与精神的成长和完满。从这个观点看,教育的主体性体现为由己之学,是人为了自己而主动的学习,教育的精神就是使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 (《颜渊》12:1)

学习成为圣人的观念不仅在教育目标上界定了教育的人文性质,也使得“教育”的重点不在教,而在学,虽然“学”可能包括向老师学,即包括一些教的内容,但学更多强调的是学习者自己努力地去学习、实践,特别是这种学也是学习者自觉的为学,终身的追求,终身的教育。这种自觉自然要靠教育者的启发、引导和榜样的召唤,但更要靠学习者自己。而孔子所说的“学”也包含了实践,君子人格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培养,通过德性的不断的自我训练来达到的。

由于教育中学习者的地位最重要,所以学是教育过程的首要因素。因为教育的过程主要是学习者自我学习、不断学习的过程,教虽然占有一个重要位置,但相比之下,学习者自己的学习更为重要。就德性的教育而言,教育者的最基本的责任是,对于受教育者特别是正在形成世界观的青少年启示一种理想的人格德性,唤起学习者的仰慕心,发愿成为这样的人,使理想人的德性成为自己的德性、品质和一生的选择。但成圣成贤,严格地说,不是老师所“教会”的,德性的知识虽然可以是knowing what,但学会德性的知识,要自己在实践中做出来,是自我完成的。教育者的责任是告诉学习者什么是君子,君子处于何种境遇会展现何种德性,使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兴起”,产生一种对高尚人格的景仰、仰慕,从而希望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模仿去做,把人格的追求看成生命中的重要任务。但老师教的只能使你“知及之”,如果没有自己的努力实践,“虽得之,必失之” (《卫灵公》15:33)。老师教的是知,自己去学的是行。

可以说,儒家更多的是把“学”理解为学习者自主的、终生的、实践的活动,如果说到德性的话,它决不像一种方程的知识可以在课堂里教会,而是在对正确与错误,高尚与低俗的不断教育中唤起人的道德感和生活选择的能力,并促使人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它。所以儒家中重要的问题不是仁、德的定义和辨析,它认为这种辨析对德性的养成没有实际作用。儒家教育中关切的问题是怎样去做才是仁的德行,仁表示何种的实践,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作仁的人,君子即高尚的人应当具有什么德行,他们的实践原则是什么,要成为君子需要具备什么德行,什么行为原则,具有这样德行和原则的人能达到何种精神的境界(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选择什么,摒弃什么。论语中最常出现的是“君子——,而不——”或“君子——,小人——”,叙述君子的生活状态、态度。

正是由于教育是学习者自主的学习,所以孔子和早期儒家强调“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学是学为君子,为己就是为了使自己在精神人格上的充实发展而学习,儒家和中国哲学的意识是,理想的人格是什么,人性是如何,实现人性的修身方法是什么。

五、成人之道

那么,从儒家的角度看,“教”的作用何在?除了知识的传授外,老师的教诲是指出道德的榜样,并通过对人事的道德评价鼓励和引导学生德性的进步;教育者的任务是告诉学习者什么是伟大的精神,什么是高尚的人格,引导学习者把自己培养成为高尚的人。这是古典教育的共同宗旨,与古代贵族教育有密切关联。儒家的教育者并不企图告诉学习者为什么要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格,更不会去证明成为高尚的人有何实际的好处,因为这对他们是不言自明的预设。古典儒家的师道只是力图说明什么样的人是高尚的人,高尚的人具有什么具体的德性,人应当如何修养自己以获得这些德性(或发挥这些德性),以达到圣人的境界。所以,孔子教人的重点不是具体的礼制知识,甚至也不是经典知识。对于礼,孔子是把礼作为规范的总原则,来评价人的行为,礼在这里成为道德行为的原则,参与到对德性和行为的评价。至于经典,孔子所关注的是如何利用经典话语的权威资源,把经典作为规范性的教训,引申其价值的意义,发挥其伦理教训的功能。儒家对经典的传承当然也重视其文献的知识意义,但比起其价值意义来,则居其次。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孔子所说的“教”,其注重传授的知识是道德知识,亦无不可。对于儒家,从理论、形象上,肯定和树立人格的理想是“教”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所以论士君子的德性的内容在《论语》中所占的数量最多,以此通过赞扬和贬评,培养人的道德正义感和公共服务的精神。

不论是士还是君子,儒家的“学”就是学为一种高尚的人格、完整的人格、具有多方面优秀品质的人格。培养一种追求高尚人格的人,以德性教育为中心的整全人格的塑造,是儒家的教育目标和理想,也是两千多年来儒家教育的历史实践。中国古代的教育理念是“做人”,学做君子,学至圣人,体现了“做什么样人格的人”是儒家教育观的根本问题。孔子和孔子以后的儒家都把教育的最高理想界定为使学习者成为圣贤。古代教育与学习,最重要的是设立道德的榜样,而这在人文主义文化中只能通过圣人的形象来达到。在中国它虽然可以是具体人格的,如古代圣王的系谱,但更多的是儒家文化中对“君子人格”“君子品质”的崇尚和表达,以此造成对受教育者的一种道德的感召,使得受教育者努力学习成为这样的人格。

在君子人格和德性中孔子最重视仁,仁是孔子道德教育的中心观念。照后来儒家对《论语》的解释,仁是人之全德,就是说,仁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德性,仁代表整体的品质德性;狭义的仁与义礼智信相分别,广义的仁则包含义礼智信。由于这样的仁是人的全德,所以这表示孔子和儒家的教育理念是注重培养全德的人。古礼中的“成人”是指成年人,而孔子则将“成人”的观念转变为完备人格的概念:具有知、不欲、勇、礼乐、艺多方面德性的人是“成人”,“见义思利,见危授命”的人是“成人” (《宪问》14:12)。《管子》中说“既仁且智,是谓成人” 也明白地说明了这一点。后来荀子也说有德操的人是成人,德性完美的人是“成人”,而君子就要成为具有完备人格的人,“君子贵其全也” 。宋代新儒家邵雍(公元1011-1077年)则把全德之人称为“全人” 。这样的教育,其基点是服务于一个人的全体的精神成长,服务于他的全部的德行生活,它不是一个专一的技能所能体现的,当然也不是为了把一个人教育为专业的人士。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以前如果有“儒”,这种儒也没有确立起这样的全人教育的理念,只有到了孔子及孔子以后的儒家才确立起全人教育的理念。而“君子不器”可以说也是这一理念的表现。

在教育上,“道”代表德性为中心的整全人格的塑造,是教育的目标和理想,这是孔子开创的儒家教育的实践所始终强调的。中国古代的教育,始终强调学习“做人”。要培养出把品格的操守看得最重要的人,追求人格高尚而鄙薄低俗、不屑功利的人,培养这样的人,是儒家教育的根本目标。

以圣人奠定整体性的生活目标,用箴言和榜样进行感召的教育,这种教育在哲学中被称为德性中心的教育或品质特性的教育。儒家以美德品质为教育的核心,要人自愿地忠于其品德责任,快乐地寻求学习圣人,因此哲学最重要的并非存在论的“是”,而是伦理学的“德”,重要的不仅是“知”,还要重视“行”。哲学的性善论则是致力说明人性可以成为生长所有品质德性的自我的根源,以代表道德理想的圣人为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总结起来,儒家的教育理念,重视经典的人文教养,以君子的榜样为学习的模范,以德行优于知识,以圣人人格为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成人或全人的教育理念,突出“学”和自我的主动性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着眼在把人变成全面发展的高尚的人。儒家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对狭义的教育的认知,而且蕴涵着整个古典时代对“人”的理解。

(《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5期) uKVTJrPJrAsuKBOXN9W4/YS6mims3Tu3aYpy6gf5NjL7FqlcasRUXc96qH4ur+c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