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线条流韵

图1-7
约瑟夫·莱特(Joseph Wright)《科林斯少女》(1782—1784),布上油画。

如果说色彩之于雕塑并不十分显要的话,那么线条之于雕塑也是大体相仿的,因为形体(团块、结构与体量等)相对显得更为举足轻重。不过,线条对于绘画的意义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有点意思的是,不只是雕塑家否定过线条,譬如罗丹认定,雕塑是只有体积而没有线条;而且画家也有否定线条的存在的,譬如法国浪漫派大师德拉克罗瓦就觉得,轮廓线以及笔触在事物上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当然,罗丹与德拉克罗瓦的本意大概不是什么非线条论者,而是以此强调各自领域中更为突出的要素(雕塑的体量感和油画的色彩感)。

图1-8
安格尔《小提琴家帕格尼尼》(1819),素描,29.8×21.8厘米,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事实上,正如达·芬奇在其《笔记》中所谈论的那样,线条原本就是描摹性的,它与绘画天然地联系在一起:“当太阳照在墙上,映出一个人影,环绕着这个影子的那条线,是世间的第一幅画。”在提及绘画的“起源”时,黑格尔也采用过一个广为人知的传说:从前有一少女趁恋人入睡时,把他的影子轮廓画下来,这样就产生了绘画。 H.里德在其《艺术与社会》一书中则相对严谨地指明了线条的非凡意义:“人们大都以为原始人和儿童最初企图表现事物形象时,要求符合他们目所能见的、最为接近的对象的真实状态。因为,人们平时所见的物象,是由色彩、色调、明面和暗面组成的,所以最为直接的或浅显的表现方法应该是复制以上四种形态,其实不然。儿童和原始人在这方面的初步方法,却是对实物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产生一张实物的轮廓画……”的确,“线”不是直接地从观察中得到的或照搬而来。它是对于观察的某种概括、提炼、变形和创造的结果。就此而言,线条既来自观察而可能具有客观的性质,也由于主观的介入而获得了某种虚拟的意味。确实,线条不仅可以指涉物象形状的起伏转折,追求感觉的全部的丰富性、直接性、具体性、偶然性等所造就的生动效果。而且,也能够通过线的组织造成明暗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线条把艺术家的情感自如地牵入到画面中。线条的表现力是无可估量的。马蒂斯曾经慷而言之:“对一幅素描来说,即便仅仅用了一条线画成它,在线所环绕的每一部分上,也能被赋予无数的细微变化。” 按照有“19世纪素描之王”美誉之称的安格尔的观点,描绘人体和物体则都必须注意轮廓线。不仅他的素描作品中有纤细然而不失力度的线条,而且他的油画作品中也显现出线的存在以及线的变化之美。著名的《泉》是个生动的例子。即便是点彩派画家修拉的作品,其中也有鲜明的轮廓,同样给人一种线形结合的装饰之美。事实上,西方的许多艺术大师为后人留下了令人难忘的“线”的世界。例如,达·芬奇、拉斐尔、鲁本斯、伦勃朗、安格尔、德拉克罗瓦、米勒、杜米埃、柯罗、德加、毕加索和马蒂斯等人的作品中均有数目可观的速写和素描的精品。这些作品看似随意挥洒,却在不经意中闪现出迷人的形象和委婉之至的韵味。达·芬奇的大幅素描作品《圣母、圣子和圣安妮》赫然是英国国家美术馆的一件镇馆之宝。18世纪百科全书派的领袖狄德罗曾经这样热情洋溢地赞叹速写中的线条之美:“速写具有一种为(完成的)图画中所欠缺的温暖感。它们再现出艺术的一种热烈的情怀和清纯的韵味,其中不掺杂由思虑带来的矫揉造作。通过速写,艺术家的真正的心灵都倾注在画面上了。……他的思想迅速地向着对象飞翔,并且以一个笔触就肯定下来……在一幅(完成的)画中,我或许仅仅看清楚一个主题,而在一幅速写中仅仅是那么轻描淡写的几笔,却有多么丰富的东西可供我想像啊!” 其实,素描、速写只是更为直接地具现了“线”的风采而已。其他各种绘画体裁(包括油画、版画、水彩画等)也或多或少地点化着“线”之美。

图1-9
马蒂斯《线描人体》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美国著名艺术批评家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的看法,西方现代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错觉的三维空间效果的追求回归到了对平面性的效果的经营上,认为绘画性由此得以落实。这一概括并非没有争议,不过,倒是相当中肯地揭示了现代绘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倾向。它一方面导向了非具象的新奇世界,展示了与再现相对的表现性、抽象性领域;另一方面,无论是写实的绘画抑或抽象的绘画,都对线的意义倾注了特别的注意,线条的发挥由此赢得了更为开阔和自由的天地。保罗·克利就喜欢“用一根线条去散步”。克里姆特、康定斯基、马蒂斯、毕加索、杜尚、阿尔普、克利和米罗等人的作品所展示的线条特点,无疑是天才性地将线条推向了个性迥异的极致的结果。从比较的角度看,甚至现代雕塑也有一种离开过于逼真的三维立体效果而有意融入时间性因素从而凸现线条韵味的做法。无论是康斯坦丁·布朗库西、亨利·摩尔、翁贝托·博乔尼、瑙姆·加博,还是创造地涉足于活动性雕塑的亚列山大·考尔德,他们均独出心裁地舒展了线的迷人之处,为雕塑的发展尝试了饶有新意的表现性语言。

图1-10
毕加索《和平的脸容》 TadhkjB+NdcKSTYvznJ/Q0u6RPizwRf8JmwySLZqfdydKJpp9dr98oL0ZkCxbuH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