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色彩魅力

应该说,自然中的色彩已是十分的迷人。阿恩海姆曾经写道:“那落日的余晖以及地中海碧蓝的色彩所传达的表现性,恐怕是任何确定的形状也望尘莫及的。” 不过,阿恩海姆的本意并非是说艺术中的色彩就微不足道了,而是说艺术里只有形状而没有色彩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形与色实际上是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倘若没有颜色,形就无法显现,即便是一条线,如果没有任何颜色,就绝难产生任何视觉经验。当然,反过来说,没有形,色彩也是无所依托的。因此,形只能是有色彩的形,而色亦只能是有形的色,两者须臾不相分离。当然,形与色的完美结合才有尤为灿烂多姿的表现力。这也正是贝尔所津津乐道的“有意味的形式”。

在某种意义上说,色彩的运用似乎是人在艺术中的天性的流露。即使是上万年以前的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冰河时期里以狩猎为生的人们也已经在洞窟中彩绘壁画了,譬如,在阿尔塔米拉的洞穴里已经发现红褐色、黑色和黄土色所绘成的动物形象。

由于文化意义的投射以及色彩与视觉形象因素的结合,色彩的情感力量或象征含义往往隐含其中。这使得色彩的世界变得意味深长。色彩的运用与其说是对应于客观存在的反应,还不如说是出诸艺术家内心的情感吁求。在西方油画中,色彩或许是最为举足轻重的造型手段,同时又何尝不是至关紧要的表现招数。日本木版画的用色之“纯”曾经使西方的艺术家为之倾倒。马奈、梵·高和马蒂斯等对之均十分着迷,仿佛清洗了眼睛而获得新的色彩感觉。确实,画什么题材,表达怎样的情愫,营造何种氛围,渲染什么感受,都要讲究用相应的色调。以读解和欣赏西方的古典绘画为例,色彩无疑是一把必不可少的钥匙。如果说在文艺复兴之前,西方绘画中充溢的是带有神秘性质的色彩的话,那么在从以神为中心的色彩惯例转向对人的色彩的世俗化的过程中,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作品就有了特别的意味。在他的笔下,表现光亮的色彩就不再是仿佛来自天上,而是像灯光一样照射到画中的描绘对象,显得单纯而又清晰。法国画家拉图尔(Georges de La Tour)的人物画中“烛光”效果的色彩则好像是让色彩赋予人物以性格和情感。他们两位的艺术践履表明,17世纪前后的绘画中的色彩已不全是对神的烘托,而是转向了人的生活与现实。在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里,荷兰画家伦勃朗的色彩世界显得极有震撼力。舞台灯光式的色彩处理使得明暗对比具有特别的戏剧性。例如,《夜巡》画的是一个面积巨大的军械库,内部应该是昏暗的,但是从画的右上方却泻入一道神奇的光彩,仿佛是荷兰老是乌云密布的天空上蓦然裂开一处云层并从缝隙中投下一道耀眼的阳光,画面的气氛顿时变得强烈起来:行走在前面的人处在一片明亮的色彩中,而后面的人群则显得半暗半明。正是由于明与暗的对比,军械库的深处成为令人感到深邃无比的黑暗,同时明暗的变化也悄然增添了整组人物形象的动感。熟悉伦勃朗奇妙色彩效果的人却在深有所感的同时,又难以一言道明这些用色的现实依据:是灯光?是日光?是烛光?它更可能是艺术家主观世界深处的一盏灯,由内而外地照亮画面上的一切!到了19世纪,印象派的不懈追求也是和色彩的独特运用联系在一起的,主观和客观的交融无疑变得尤为得心应手。至于马蒂斯的理想,那就是用色彩在画面上奏出音乐了。的确,存在着一个以色彩“签名”的个性世界,有谁会将雷诺阿、德加、蒙克、蒙德里安、霍克尼等人混为一谈呢?在色彩成为艺术家的激情乃至整个生命的内在表达语言时,它就完全地个性化了。没有比马蒂斯表述得更为精到的了:“某种色彩的雪崩是没有力量的。只有色彩被组织安排得配合了艺术家强烈的感情时,它才获得了自身充分的表现。”

图1-6
梵·高《落日中的播种者》(1888),布上油画。

理解了色彩之于艺术并非愈多愈好的道理,那么色彩之于雕塑的关系就不难把握了。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雕塑大多是上色的。在古希腊,尽管米罗岛有质地极佳的大理石,但是,那时的大理石雕塑仍然是着色的,只是这种色彩并不经久,如今已是剥落殆尽。古埃及的雕塑其实也以彩色居多。极少数的西方古代雕塑依旧可以看到当年加彩的痕迹,比如雅典卫城上的雕塑,而较为晚近的位于爱尔兰都柏林市中心的王尔德纪念像则直接采用了彩色大理石。

不过,与绘画比较,雕塑的用色相对简洁得多,比如有的作品只用单色,像东西方的烫金像,而中国大型陵墓周围的石雕就根本没有上色。而且,艺术史家也注意到,从古罗马开始,西方的雕塑就有了一种向不用色的面貌过渡的倾向。愈到近代,雕塑不用色的愈多。当然,不用色并不等于无色,只不过是材料原有的色泽和肌理而已。雕塑之所以不用色,原因很难一言道明。但是,雕塑愈来愈自觉的单纯性的追求则是主要的一个原因。获得单纯性的雕塑不仅可以更为直接地达到庄严、宏伟与博大的崇高感和英雄感,远离过于散淡、平庸与烦琐的细节的干扰,而且也使得其自身的生命变得特别顽强,只要形在,就不失其审美的动人之处。甚至风雨的洗刷有时也会为雕像平添特殊的意蕴。出诸罗丹之手的巴尔扎克像挺立在巴黎的街头,斑斑驳驳,似更有沧桑感。另外,艺术史家早就发现,往往年代愈远,绘画的遗迹便愈稀少;相形之下,雕塑的早期遗迹要丰富得多。近代以来的雕塑越来越多地突出雕塑材料本身的特有的美,这固然有可能使其与其塑造的现实对象距离更远,但是,却使雕塑更有概括力,更有诱发人们想象的召唤力。 11UtIiQCORIywUL3em1j2+y32+5f6XEYfP3IuoB8eb2HdAguADVcoEXS/vj1Evm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