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代序]
为什么要读国学

梁启超

我想,一个受过中学以上教育的中国人,对于本国极重要的几部书籍,内中关于学术思想者若干种,关于历史者若干种,关于文学者若干种,最少总应该读过一遍。但是,生当今日而读古书,头一件,苦于引不起兴味来;第二件,苦于没有许多时间向浩如烟海的书丛中埋头钻研;第三件,就令耐烦费时日勉强读去,也苦难得其要领。因此,学生们并不是不愿意读中国书,结果还是不读拉倒。

想救济这种缺点,像“要籍解题”或“要籍读法”一类书,不能不谓为适应于时代迫切的要求。我这几篇虽然没有做得好,但总算在这条路上想替青年们添一点趣味,省一点气力。我希望国内通学君子多做这类的作品,尤其希望能将我所做的加以是正。例如钱先生新近在《清华周刊》发表的《论语解题及其读法》之类。同时我也要鞭策自己在较近期内对于别的要籍,能再做些与此同类的工作。

诸君对于中国旧书,不可因“无用”或“难读”这两个观念,便废止不读。有用、无用的标准本来很难确定。何以见得横文书都有用,线装书都无用?依我看,著述有带时代性的,有不带时代性的。不带时代性的书,无论何时都有用。旧书里头属于此类者确不少。

至于难读、易读的问题呢,不错,未经整理之书确是难读,读起来没有兴味或不得要领,像是枉费我们的时光。但是,从别方面看,读这类书,要自己用刻苦工夫,披荆斩棘,寻出一条路来。因此可以磨练自己的读书能力,比专吃现成饭的得益较多。

所以我希望好学的青年们最好找一两部自己认为难读的书,偏要拼命一读,而且应用最新的方法去读它。读通之后,所得益处,在本书以内的不算,在本书以外的还多着哩。

(本文原为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一书自序,标题系编者所加。有删节。) cqmHplw6daoAfFOdJkOGPMHJIBCOXARq1Hb9cqLLWk3SaFY4ziMJxGqY7nMWHhD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